東漢書法

東漢書法藝術走向繁榮,篆、隸、草、行、楷諸體具備,但東漢仍是以隸書為軸心的時代,隸書大為風行並發展到頂峰。東漢刻碑立石之風甚盛,多採用隸書,鐫刻精細,所留 豐碑 極多,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富有裝飾趣味的燕尾波挑在漢碑中得到發展,趨向華美的風格,隸書至此已經完全成熟。篆書受到隸書影響,產生了繆篆。從隸書衍生出的章草、今草已經開始更廣泛地使用,草書的興趣為書法藝術開拓了更大的領域。許多書法家和書法理論著作在漢末也大量湧現。近代還出土了大量東漢竹木簡,為東漢書法藝術寶庫增添了珍貴的書法資料。總之,東漢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燦爛的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書法
  • 主要字型:隸書
  • 特點:鐫刻精細
  • 常用載體:石碑 竹帛
碑刻隸書,石碑上的篆書,章草及其他,

碑刻隸書

東漢石刻書法作品眾多,碑見於著錄,有案可稽的有700餘種,流傳至今的碑刻、拓片也有170餘種。東漢刻石有的刻于山崖,多數刻於碑版之上,因此從形制上可分為碑刻與摩崖兩大類,多為隸書作品,隸書作品風格多樣,今就其藝術特點相類者綜述如下。
第一類是古樸厚重、茂密雄強類。如《開通褒斜道刻石》(公63年)、《裴岑紀功碑》(公137年)、《郙閣頌》(公170年)、《西狹頌》(公171年)、《衡方碑》(公168年)、《張遷碑》(公186年)、《承碑》(公170年)等等。這一類碑刻,總的特點是體方筆拙,筆力遒穩,氣派宏大,渾厚雍容。其中前面三個作品更為古拙一些,字型剛由篆到隸,沒有顯的波磔筆畫,以拙取勝。《開通褒斜道刻石》是現存最早的東漢刻石,是摩崖刻,當是開道工人信手刻鑿,不分篆隸,筆道挺硬,沒有婉曲波磔之態,非常古拙,但氣勢雄偉。《裴岑碑》字型長方,波挑之筆也不十分強調,類似西漢隸書。《郙閣頌》也是摩崖刻,是東漢仇紼所書,字型體勢也是由篆變隸之間,顯得厚重古樸。而後幾個作品在用筆上有了一些變化,有了波磔,筆道粗細也變化較大,有了顯的波勢,於雄強朴茂中顯得更為活潑。這些特點充分表現在《西狹頌》、《衡方碑》、《承碑》等作品中。《張遷碑》與上述幾個較為活潑的作品略有不同,它用筆嚴正朴茂,結構謹嚴,方整勁挺,筆畫粗硬,也見有波勢挑法的筆畫,具變化之妙。
《西狹頌》是摩崖刻石,刻於甘肅成縣天井山,為東漢仇靖所書。結體方整雄偉,莊嚴渾穆,筆力穩健,已有波磔筆畫,但不少字還有篆書結構,於方整中又帶圓融,有渾厚氣韻,氣魄很大。
《張遷碑》是東漢晚期作品。此碑通篇為方筆,方整勁挺,稜角分,結構謹嚴,筆法凝練,初看似乎稚拙,細細品味才見精巧,章法、行氣也見靈動之氣,沉著有力,古妙異常。近代書家李瑞認為《張遷碑》上承西周《盂鼎》書風,四平滿,嚴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開啟北魏《張猛龍》、《龍門二十品》一路書法。
《衡方碑》既不比《西狹頌》之圓渾,也不比《張遷碑》之方整,介於二者之間,但其體勢更近於《張遷碑》的方整,用筆略為圓融,字型顯得沉著寬厚,字型結構聚散疏密更為合理。
第二類是奇縱恣肆類。如《石門頌》、《楊淮表記》、《劉平國頌》、《三老諱字忌日記》等等。這類作品用筆奔放不羈,縱逸有致。
《石門頌》為摩崖刻石,刻於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148年)。審其用筆,筆勢放縱,其點畫如長槍大戟,挺勁有力,縱橫飛動。結體開放,舒展大度,波勢自然,接續處時有斷筆,筆斷意連。此碑以篆籀筆法參以隸書,轉折波挑之勢如天馬行空、氣象開闊。這種大膽潑辣、奔放不羈的筆勢正是代藝術中追求氣勢、力度、速度的典型表現。其章法取縱長方形,縱有行而橫無列,字距行距不求其一律,疏而不散,密而不犯,因文章格式而自然形成的長行、短行交替出現,更兼部分字大小錯綜排疊,使高約2米的巨幅書法作品於氣勢開闊中又有了強烈的節奏感、韻律感。《石門頌》並不追求整、威嚴之美,而體現出自然、勁健之美。有人比喻《石門頌》是一首無聲的歌頌開通石門的協奏曲。書法點線的變化使人感受到它的自然朗的動態美,像音樂一樣體會到它的旋律和節奏。代書法家楊守敬在《平碑記》中讚頌《石門頌》說: 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 《三老諱字忌日記》刻於建武二十八年(公52年)。其筆畫雖有波磔波挑但並不著力重按,所以不太突出,筆畫肥瘦粗細節奏變化不大。所成的點畫藏頭護尾,縱收得體,沉穩有力。單字結構也是別具特色,一字之中往往半邊僵直呆板而另一半則筆畫逸出,打破了平直相似的格局,使整個字頓時活躍起來。其筆畫縱逸,又安排有致,整個書風活潑爛漫,饒有風趣。
第三類是典雅工整、法度謹嚴類。如《華山廟碑》、《熹平石經》、《史晨碑》、《乙瑛碑》、《尹宙碑》、《朝侯小子殘石》等等。這類作品字型均極工整,中規入矩,一絲不苟。
《熹平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公175- 183年)間,已為殘石。由於當時勒刻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傳錄觀摩的,代表了官定標準隸書,因此它集中體現了隸書法則,端莊穩重,筆法鏗鏘,極為工整嚴肅,但也由於過於整拘束,自然風趣就少了。其中由東漢著名書家蔡邕親自書寫的一部分石經最為出色。據《後漢書·蔡邕列傳》載: 及其碑始立,其觀祖及摹寫者,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 《華山廟碑》是東漢桓帝延熹六年(公元163年)郭香察書刻,立於西嶽華山廟。此碑用筆方圓兼備,筆道豐滿厚重,方整沉穩之中多具波勢變化,橫磔波挑,奧折多姿,俯仰有致。波挑收筆,有的圓潤、有的方整、有的豐滿、有的峭拔,其用筆絕不機械重複。章法整肅莊重,而筆道、結字都能追求變化,充分體現了隸筆法上的豐富性。
《史晨碑》刻於東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書風和《華山廟碑》相同,略比《華山廟碑》峻峭。工整謹嚴,端莊而不板滯,方圓兼備,剛柔適度,結體平正,法意兩得。平整兼有秀雅從容之氣,謹嚴而又風神流宕。
《乙瑛碑》刻於東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碑書方正雄偉,端莊秀雅,溫柔醇厚。與《史晨碑》作風相似,但更為寬博。此碑書法方圓兼備,圓潤雋利,蒼峻滯灑,波磔分,沒有特別瘦挺的線條。
第四類是飄逸秀麗和瘦勁剛健類。如《曹全碑》、《禮器碑》、《韓仁銘》、《沈府君闕》、《孔宙碑》等等。尤以《曹全碑》和《禮器碑》為代表。
《曹全碑》刻於東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其書含蓄秀逸,寓剛於柔。用筆剛柔相濟,藏多於露,圓多於方,中鋒用筆,體態扁平。含蓄中時見波磔鋒的逸筆,左右甚為開張舒展,波挑筆若蘭葉迎風,筆致翩翩,寓險於平正。其豎用懸針,更增輕盈。其章法整肅、寧靜,縱橫排列,井然有序。上下字距寬,左右行距窄,應規入矩,法度井然,是東隸書章法的標準格式。此碑秀逸與剛健並存,其波挑、波磔反覆不斷出現,與其他較短而有粗細變化的點線配合,形成了舒緩的、微波蕩漾的旋律節奏。如果說《石門頌》如同在急風暴雨中慷慨雄壯的《大風歌》,那么,《曹全碑》則像《古詩十九首》,如同微風細雨中的田野抒情曲。
《禮器碑》刻於東桓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碑書瘦勁如鐵,筆畫剛健。寬博大方,古茂典雅,在端莊之中其文字又極其流動,充滿了秀逸之氣,其筆法瘦硬而雄強,實隸中的瘦書。波磔挑筆提按的幅度極大,輕重變化富有彈性和韻律。結體緊密又能開張舒展,斜中見正,一字重出者各不雷同。代書法家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讚頌它 為書中無上神品.東碑刻的隸書,風格走向成熟。大體早期作品風格渾厚,而後期作品逐漸華美流麗。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皆為名品,在中國書法史上都占有突出的地位。

石碑上的篆書

東漢隸書登峰造極,然而篆書仍在使用。碑中的篆書數量與隸書相比,可謂鳳毛麟角,然而也是很有特點的。其中較著名的作品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嵩山少室、開母廟石闕銘》等。
《袁安碑》刻於東漢和帝永四年(公92年)。結構寬博,筆畫較瘦,具有穩重、宏偉的風貌,是篆精品。它的書體和《袁敞碑》如出一手,篆書是接近隸風格的篆書。
《袁敞碑》刻於東漢安帝初四年(公117年)。也是接近於隸風格的篆書,筆勢瘦勁,結體寬博,和《袁安碑》刻石大小相同,結體用筆相近,只是用筆比《袁安碑》略為方折而厚重,大約為同一個人所書。
《祀三公山碑》刻於東漢安帝初四年(公117年)。此碑用筆圓而結體近方,筆法方勁,起止轉折處用隸法,奇崛渾穆,康有為贊其風格為 蒼古 ,此碑為代篆書中的奇品。
《嵩山少室、開母廟石闕銘》刻於東漢安帝延光二年(公123年)。
這兩闕銘是篆變的開始,篆法直接承襲篆,筆道圓融流動,體勢長方,不像文那樣多方折。少室石闕額所題 少室神道之闕 幾字是代李陽冰篆書的先聲。《開母廟石闕銘》較《少室》為方,線條也略粗拙方折,更代表篆的特點。
另外,在一些碑碑額上常存有篆書,碑額篆字字數雖少,但篆隸結合,多彩多姿。代篆書在磚瓦、錢幣上均有。

章草及其他

的章草、今草都已出現並有所發展。相傳章草是帝時期的黃門令史游所創。另一說是東漢章帝喜歡杜度草書,叫他用草書書寫章奏,所以叫章草。但史游杜度草書的說法早在東漢時代就有人反駁。東漢書家趙壹在《非草書》中說: 蓋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隸書趨急速耳。 是指隸書寫快了,寫潦草了便成了章草,又稱作隸草。又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和衛恆《四體書勢》都認為興有草書。照以上幾家的看法,隸草就是章草,起於初。證之近年大量出土的代竹木簡,大致此說不誤。如《流沙墜簡》中有紀年的《帝永光二年簡》(公前44年)、《新莽殄滅簡》(公13年)都有章草墨跡。近代學者羅振玉在考定《新莽殄滅簡》時稱 此簡章草精絕,雖寥寥不及二十字,然使過江十紙猶在人間,不足貴也.東漢時的章草墨跡有《居延簡》、《武威代醫簡》(東漢早期)與《敦煌紙墨跡》等。今草是楷書草書,它雖然是從章草變化、脫化而來的。隸草用筆沿襲隸書,在起筆住筆處,多為隸法,只是從求速應急出發,簡便書寫,但它在每一字的筆畫中已有縈帶的筆法,開創了 今草 的連綿筆勢。1949年後出土的《武威醫簡》、《居延簡》中都有不少今草的簡文。今草是去掉了波磔,筆勢已真書(楷書)化了,具有 方不中矩,圓不中規 、 狀似連珠,絕而不離 的特點。相傳東漢書法家張芝最善於寫章草,但是今草他也有創造發展之功。張懷瓘《書斷》中說: 章草之書,字字區別。張芝變為今草,加其流速,拔茅連菇,上下牽連。 當然今草的最後形成和完善恐怕要到東晉時期以後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