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

東源縣

東源縣,隸屬廣東省河源市,前身為河源縣、河源市郊區,1993年11月更名為東源縣,是廣東省面積第二大的縣。總人口59萬,轄20個鎮,1個畲族鄉,屬客家文化地區。

東源縣地處廣東省中部,東江中上游,介於北緯23°22‘~24°15´,東經114°19´~115°22´之間。東鄰龍川縣、梅州市五華縣,北接和平縣、連平縣,南靠河源市區和紫金縣,西連惠州市龍門縣、韶關市新豐縣,是珠江三角洲粵北山區的結合部,東西長130公里,南北寬66.6公里,面積4070平方公里。惠河、粵贛、梅河和昆汕高速公路與205國道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梅龍高速、粵贛高速縱貫全境。

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形,氣候,自然資源,人口語言,人口,語言,交通,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文化,民間藝術,風俗民情,地方特色,風景名勝,地方特產,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東源縣的前身為原河源縣的主體。河源縣成立於南朝永明元年(483年),距今1500餘年。
南園古村大門南園古村大門
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源縣,設立河源市,將原河源縣3個鎮劃為源城區,其餘24個鄉鎮劃為郊區。
1993年11月8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河源市郊區,設立東源縣,縣城設在仙塘鎮木京。

行政區劃

2002年,東源縣轄22個鎮(仙塘、燈塔、駱湖、船塘、順天、上莞、曾田、柳城、義合、藍口、黃田、葉潭、黃村、康禾、錫場、新港、雙江、澗頭、黃沙、三河、半江、新回龍)、1個民族鄉(漳溪畲族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東源縣轄20個鎮(仙塘鎮燈塔鎮駱湖鎮船塘鎮順天鎮上莞鎮曾田鎮柳城鎮義合鎮藍口鎮黃田鎮葉潭鎮黃村鎮康禾鎮錫場鎮新港鎮雙江鎮澗頭鎮半江鎮新回龍鎮)、1個民族鄉(漳溪畲族鄉)。

地理環境

地形

東源縣地形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多山,以丘陵為主。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60%,河流、水庫水面占10%。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目嶂、缺牙山、桂山、燕子岩、鰲魚峰、蟬子頂、五指山7座,其中以黃村鎮與五華、龍川交界的七目嶂為最高,主峰海拔1318米。主要河流為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鄔縣那坑山,幹流全長480公里,流經東源縣流域面積3378平方公里。其次為東江一級支流新豐江,黃村河、曾田河、康禾河(又名紅崗水)和久社河5條,東江二級支流葉潭河和船塘河2條。
東源縣

氣候

東源縣屬中亞熱帶季風區,氣溫高,濕度大,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年均氣溫20.7℃,極端最高氣溫39.3℃,最低氣溫-4.5℃。年均相對濕度77%,無霜期335~345天。年積溫約77700℃。年均降水量1567~2142.6毫米,主要降水時間集中在4~6月。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東源境內有22.67萬公頃丘陵山地,耕地面積2.01萬公頃。其中水田15300公頃,沙壩地4700多公頃。
水資源
東源縣境內(含新豐江水庫)水域面積3.6萬公頃。其中宜漁面積3萬公頃。有庫容139億立方米的新豐江(萬綠湖)的優質水,有年均流量82.3億立方米的東江水,為深圳、東莞、香港等地提供充足的優質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全縣可供開發利用的水力資源22.36萬千瓦,至2010年,已開發17.8萬千瓦。
礦產資源
東源縣已探明儲量有10類32個礦種,主要礦種為鐵、稀土、螢石、石灰石、瓷土、花崗石等。其中螢石儲量588萬噸,鐵礦儲量1984萬噸,瓷土(高嶺土)5000萬噸,花崗石1.4億立方米,石灰石1億噸以上。
動植物資源
縣內動物種類有164種。其中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水鹿、蘇門羚及白鷳等,還有人工馴養的東北梅花鹿;植物種類800多種。

人口語言

人口

2017年,按衛計部門常住人口統計口徑計算,全縣出生人口8787人,出生率為13.86‰;死亡人口3341人,死亡率為5.27‰;自然淨增人口5446人,自然增長率為8.59‰。年末全縣公安統計總戶籍人口586243人,其中男性299346人、女性286897人。

語言

河源話屬於客家話語系的次方言,流行區域包括源城區、東源縣。操河源話區域的各鄉鎮之間的方言也有不少差異。如埔前、黃村、葉潭等鎮的方言與主流客家話(粵台片)差別不大,但黃村方言卻有翹舌音。河源市區(包括東源縣的仙塘、義合、久社、康禾和新港等鎮)的方言聲調變化比較大,東源縣河西(包括船塘、上莞、漳溪、三河、黃沙、順天、雙江、澗頭、燈塔、駱湖和曾田等鎮)的方言聲調較平。

交通

東源縣位於北回歸線北緣的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是珠三角與粵東北山區的結合部,東鄰龍川、五華,北接和平、連平,西連龍門、新豐,南靠河源市區和紫金。東源交通便利,縣城毗鄰河源市區,205國道、廣梅汕鐵路、京九鐵路、梅河高速公路、粵贛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南接惠河高速公路。東源至廣州、深圳、香港不足2小時的車程,現已納入珠三角兩小時經濟發展圈內,是珠三角休閒度假出遊最便捷的城市之一。
東源縣地圖

經濟

綜述

東源縣三個經濟片區:205國道和高速公路沿線鄉鎮為工業經濟區,重點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外源型經濟;東片鄉鎮為資源經濟區,重點利用當地礦產資源進行深加工,發展內源型經濟;萬綠湖庫區鄉鎮為生態保護區,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和生態旅遊業。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32123萬元,同比增長5.4%,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7:41.4:42.9為14.8:41.9:4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7401萬元,同比增長4.5%,產業發展趨勢保持平穩,全年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6家;第二產業增加值473806萬元,同比增長4.9%,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經濟總量41.9%,比上年度提升0.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490916萬元,同比增長6.2%,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經濟總量比重43.3%。

第一產業

東源縣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紅薯、玉米、小麥、蠶豆、豌豆等。東源縣(區)經濟作物種類較多,種植歷史悠久,主要有花生、甘蔗、大豆、木薯等。
萬綠湖萬綠湖
水稻 是東源縣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40萬畝。通過不斷推廣優良品種,套用規範化栽培技術,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水稻產量逐年上升。1999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44.17萬畝,總產20.85萬噸,總產首次突破20萬噸大關。2001年開始,實行農業結構調整,擴大經濟作物種植,調減水稻種植面積,全縣水稻總產穩定在18萬噸以上。2004年晚造由於受乾旱和寒露風影響導致減產,水稻全年種植39.22萬畝,總產15.7萬噸。
東源縣農業生產東源縣農業生產
紅薯 1988年,全區種植面積5.1萬畝,總產5109噸,畝產僅99公斤(5∶1折稻穀計算)。1989~1991年,每年種植面積穩定在5萬畝以上,畝產增至117公斤。隨著紅薯品種的不斷改良,推廣先進技術,1997年畝產達到297公斤,總產首次突破1萬噸。2001年畝產307公斤,總產達1.4萬噸,是歷年紅薯畝產最高的年份。
玉米 1988~1990年,郊區玉米種植零星分散,多種於輋壩地及菜園地,種植面積和產量較少。1990年種植面積8631畝,畝產53公斤,總產456噸。1995年開始,東源縣組織實施省人大“一鄉一品”議案項目,分別在燈塔和黃田鎮建立1000畝以上玉米高產示範點。2000年,全縣玉米種植面積4.68萬畝,畝產226公斤,總產1.06萬噸,為歷年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最高的年份。2004年種植玉米3.37萬畝,總產0.72萬噸。
小麥、蠶豌豆 1988~1992年,郊區小麥每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5萬畝以上,總產1000多噸。1993年後,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減少,2002年種植面積僅1252畝,總產137噸。蠶豌豆種植以冬種為主,種植面積和產量比較穩定。蠶豌豆常年種植面積3.6萬畝,畝產108公斤,總產約3892噸。
東源縣立足縣情,積極推行農業結構調整戰略,大力抓好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經濟保持每年遞增6%以上。按照“抓龍頭、辦基地、創名牌、突特色”的工作思路,東源縣形成了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望郎回板栗、仙湖茶、霸王花米粉、客家釀酒、蜂蜜等。
2009年,該縣進入廣東省40個產糧大縣行列。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綜合開發縣。實施東江上游特色水果產業帶項目,共種植板栗、檸檬1.5萬畝,建立板栗、茶葉、油茶、檸檬、藥材等特色農業基地10個,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34萬畝。新增兩個市級專業鎮,農業龍頭企業增至31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增至387家,帶動農戶3萬多戶參與農業開發與生產,戶均增收2800元。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了綠保油茶、大葉山靈芝、康禾貢茶等一批名牌產品。
2017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產值277917萬元,同比增長4.5%,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2890萬元,同比增長4.5%。
2017年10月,東源縣入選第一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

第二產業

1988年,郊區有工業企業168家,其中國有工業19家,集體工業148家,其他1家。年工業總產值813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6.2%。
東源縣
20世紀90年代後,東源縣(郊區)逐步進行工業體制改革,縣內工業所有制結構發生變化,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至2004年,全縣工業企業形成多成分、多層次經濟類型的工業結構。
2010年,東源縣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03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8.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7%。加大投入,完善工業園區建設,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全縣工業園區規劃面積50.5平方公里,年內已開發建設19.3平方公里,落戶企業22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58家增至65家。
東源縣
2011年,新簽約項目20個,契約投資總額72億元。成功引進投資28.8億元的道格拉斯陶瓷、投資20億元的風力發電以及一批石英石、石灰石、瓷土等資源深加工項目,以石英石深加工、旋窯水泥、新型環保陶瓷等新材料產業集聚步伐加快。實現園區工業生產總值60.4億元。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園被省政府正式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園。全年實現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21億元,增長1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4.9億元,增長17.3%。
2017年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840541萬元,同比增長6.4%,增速比上年減少2.4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69503萬元,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減少2.4個百分點;實現全社會工業增加值415073萬元,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上年減少6.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4907萬元,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年減少7.5個百分點。

文化

民間藝術

蘇圍村歷史上的民間藝術形式多樣(猜字、唱山歌、猜謎、舞龍等),但大多數已失傳。其中舞龍活動,在當地人的生活中時常“舞”起來,並作為時今鄉村文化的一種特色展示在遊客面前。
客家世界客家名景——蘇家圍客家世界客家名景——蘇家圍
據了解,蘇圍村的舞龍活動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當時蘇家一些讀書人在省城(廣州)讀書時,看到了廣州和珠江一帶的舞龍活動很熱鬧且很吸引人,學子們就湊錢買回了龍具,帶回家鄉,並教會家鄉人,於是蘇圍村就有舞龍的習慣。明清時期,逢年過節,蘇圍村都舉行舞龍活動。民國時期由於該活動耗費大的原因,改為每逢龍年,隔十二年進行一次活動。1950年全國解放初,為了歡慶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春節,蘇圍村破例舉行了舞龍活動。後來,由於受社會經濟影響的原因,30多年都未進行舞龍活動。1988年是龍年,蘇圍村在義合鎮府和河源縣文化局的支持下,恢復了舞龍活動。

風俗民情

客家人有其極富魅力的風俗。客家保留的傳統風俗,大多是唐宋時期中原地區移民帶來的。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數民族,同時將其風俗吸收、融合於自己的風俗之中。又在與其他地區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們的良風美俗。加上客家人口眾多,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東源縣仙塘鎮客家民居東源縣仙塘鎮客家民居
客家風俗的基本內涵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頗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終凝聚在一起。客家風俗反映著客家人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種社會生活事項。或是對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節日的敘情、娛樂和競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飾、生產……客家人在風俗中表達著“慎終追遠”的思親之心、對先賢豐功偉績的景仰、對民族正氣的崇尚以及鄉黨聯歡和親友款敘之情的抒發。
隨著時代的發展,客家風俗也在不斷演變和發展。有的仍傳於民間,有些則過去曾在民間流行。其間,自有些帶相當濃厚的迷信色彩,但作為風俗研究內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學術上的價值。

地方特色

秧歌
顧名思義是插秧等勞動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種歌唱的形式,後來才出現了舞蹈和戲劇的表演形式。這三種形式和秧歌廣泛流行於全國各地。有的地區將花鼓,採茶燈,旱船,竹馬等民間舞蹈形式都泛稱秧歌。也有的將高蹺稱為高蹺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獅舞
獅子舞的中國民間舞蹈寶庫中閃亮的明珠,1000多年來,成為勞動人民最喜愛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汀州一帶的獅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獅”和“武獅”兩種形式。每年正月,舞獅表演者通常於城鄉走家串戶茯恭賀新春並獻藝,表演後戶主多以紅包相贈,以示酬謝。“文獅”表演細膩,柔和而穩重,著重刻畫獅子溫馴而可愛的性格。“武獅”著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現獅子的威武雄壯、勇猛矯健。
南園古村南園古村
龍舞
鬧龍是祝願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動和聯繫親友的良機。汀州製作的龍體一般染成青色、黃色兩種,分別稱“青龍”,“黃龍”。有的在耍龍燈的同時,施放煙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見龍在萬點火花中滾進滾出,顯得金光燦爛,再配以喧天鼓樂,造成熱烈的節日氣氛。
燈舞
元宵節的活動,以燈舞最多,各地稱呼不一,有稱“耍燈”,有稱“箅燈”,也有稱“鬧燈”或“花燈”。長汀的“踩馬燈”以反映愛情為主要內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對舞。此舞蹈具有古樸、輕鬆詼諧的特點。“馬燈舞”表演者多為少年兒童,表演者置身於馬燈中段,將燈用繩掛在肩上,演出時有4人或8人列隊。
踩船燈
踩船燈一般多在春節,元宵節演出,各地的名稱雖有所不同,但表現形式基本大同小異,如“跑旱船”,“盪旱船”,“打漁船”,“採蓮船”,“花船燈”等。福建有些地區也叫“陸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現的內容和船形有所差異。
九連環
又稱“霸王鞭”,“打蓮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調大都是本地區的民歌,內容多為表現男女愛情。它既有兩三個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邊打邊走各種隊形和擺各種畫面的集體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

風景名勝

鏡花緣旅遊區依託萬綠湖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重點突出自然生態、園林、森林、奇石異洞等景觀,以《鏡花緣》中描述的仙境美景,奇聞趣事為主線,設定了百花廣場、百花路、綠香亭、入夢岩、凝翠谷、紅顏洞、泣紅亭、女兒國、高空飛降等景點和項目,是一個融觀光旅遊、湖濱度假、森林度假、康體旅遊、會議旅遊、專項特色刺激型旅遊產品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鏡花緣旅遊區鏡花緣旅遊區
萬綠湖風景區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因四季皆綠、處處是綠而得名。景區於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於2012年被省評為“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廣東省林業龍頭企業”,被主流媒體評為“最受網友喜愛的生態景區”。它位於京九鐵路線上,距河源市區6公里。湖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總蓄水量139.8億立方米。與浙江新安江千島湖是一對“姐妹湖”。
萬綠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萬綠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東江畫廊風景區位於廣東省東江流域河源市東源縣境內,東江是廣東省三大江之一,全長560多公里,流經東源縣境內的達76公里,屬珠江水系,是華南地區水質、水量狀態最好的江河,供四千萬民眾飲用,廣東省著名的景區萬綠湖是其支流之一,景區因東江及兩岸風景秀美宛如一幅幅山水畫而得名。東江畫廊集青山、碧水和客家民俗文化於一體,原始和天然是她的個性和特徵。風景區是以弘揚客家文化為主題,突出以客家風情、田園風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旅遊景區。推出的客家風情游線路,是乘坐中國最大玻璃鋼遊船,觀客家風情歌舞、參與客家風俗遊戲,怡情東江兩岸江風、竹影、漁歌、閒鶴,在休閒於東江畫廊的同時了解客家文化。
東江畫廊風景區東江畫廊風景區
黃龍巖畲族風情旅遊區位於距河源市區59公里的東源縣漳溪畲族鄉高嶂山脈,占地約20平方公里,由高嶂山、獅型地水庫和黃龍巖洞、側身岩、燕岩石等七個溶洞以及畲族文化展覽廳、畲族風情表演等項目組成。黃龍巖溶洞深60米,洞內面積約3900平方米,以幽、深、奇、險而素有“地下龍宮”之稱。洞內共有九廳十八彎,可分為群獅堂、九龍廳、水簾洞、古井底、九重門、情侶閣、百仙宮、瑤池室和靈宵殿等,這個龍洞以“奇、深、險、幽”著稱。景區內的畲族圖騰展廳和畲族風情表演可讓人領略到獨特的畲族風情文化。
黃龍巖畲族風情旅遊區黃龍巖畲族風情旅遊區

地方特產

東源縣主要土特產品有: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藍口礤頭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綠純客家娘酒、黃田米酒、靈芝、五指毛桃、蜂蜜等。
客家十大名菜有:東江鹽焗雞、紅燜豬肉、東江釀豆腐、上湯桂花魚、客家釀三寶、娘酒醉河蝦、清煲草魚、水晶雞、薯絲煲、鹹香鴨。

著名人物

東源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人傑地靈,千百年來,許多歷史名人,文人雅士在東源留下了足跡和佳話。東源大地孕育了一批優秀兒女,其中有宋朝廣東第一進士古成之;中國農民運功先驅,中國共產黨第一任審計委員會主任阮嘯仙;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首席大法官肖揚;飛彈(火箭)、人造衛星發射專家張其彬

城市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