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汶南村

東汶南村

東汶南村隸屬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位於萊蕪城西南約5公里,距辦事處駐地2公里,村落成矩形,東西約500米,南北約800米,街道整齊劃一,平坦筆直。村莊西靠堯王村,東與坡草窪為鄰,南與槲林相接,北臨大汶河。土地1140畝,人口1846人,是高莊街道辦事處糧食主產地,也是富民強村大莊之一。東汶南,交通方便,高莊牛泉公路穿街而過,與萊新、泰萊路連線,可謂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汶南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面積:1.5萬平方公里
  • 人口:1846人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24.00℃
歷史簡介,英雄人物,歷史古蹟,現代發展,

歷史簡介

據《萊蕪縣誌》記載:明朝初年,亓姓由江蘇淮陰縣遷此建村,另有墓碑記有張姓,由河北棗強遷此建村,當時村小,都因村址在汶河南岸,取名汶南,因自然形成東西兩部,皆名汶南,此村居東,故名東汶南。
據載,抗日戰爭時期至1955年,該村歸汶南區管轄;1958年10月屬高莊人民公社;1984年屬高莊辦事處;1985年11月屬高莊鎮;2001年10月屬高莊街道辦事處。
東汶南姓氏有亓、畢、耿、陳、曹、張、楊、邱、徐9姓,亓、畢、耿、陳4姓居多。他們不論遷此先後、人口多少,總是相依為命,共同在這片土地上,勤勞耕作,繁衍生息,創造著時代的文明和進步。淳樸的民風,燦爛的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善良、勤勞、勇敢的人們。
據《萊蕪縣誌》載:節孝碑所記,村民亓楊氏尊老愛幼,堪稱楷模。萊蕪縣長李鐘豫曾為其撰寫碑文,並在節孝碑上題字“守貞俗後”,萊蕪名紳亓因培為其山屏門撰寫“陶孟遺徽”匾額一塊,頌揚其美德。
清朝末年,村民耿所安從山西省引進生薑,從此生薑在汶南廣為播種,成為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1960年2月13日,中央農業部、商業部,在萊蕪召開八省二市姜、蒜、蔥生產現場會,會議期間,首長及代表們來高莊人民公社考察東汶南大姜,以塊大、皮薄、產量高、色鮮、肉嫩、辛香、味美得到與會者的好評,被列為名貴產品。從此,汶南姜銷售遍布全國各地,成為東汶南村主要經濟收入。2000年全村生薑種植面積達到500多畝,總產量1300噸,大蒜種植面積達到50多畝,總產量100餘噸。目前,全村已發展農產品購銷戶227家,在瀋陽、天津等地建立20多個信息站,形成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從而大大提高了牛姜的經濟效益。為了進一步增加民眾收入,東汶南村兩委積極引導扶持村民發展儲存和加工企業,在用地、供水、供電方面給以大力支持。1999年,幫助畢佩金o建起金舜冷藏廠,2001年6月又幫助亓玉吉建起一座庫容量1000噸的恆溫庫,形成了農產品儲存加工基地。東汶南村人傑地靈,許多愛國志士,如亓偉、耿西池等人,為祖國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

英雄人物

東汶南村人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先後有陳豐會、亓福仁、亓守義、畢德河、耿孝文、亓學海、張桂田等同志為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歷史古蹟

東汶南村有不少名勝古蹟和文物遺址。村西堯王墓年深日久,墓土墓穴相離,1972年村民在墓土西南30米處取土挖出磚砌墓穴,呈油簍狀,有3間屋大,磚塊燒制精細,呈楔形,每塊長約50厘米,厚10厘米,上頭寬30厘米,下頭寬20厘米。解放後隨著占地用土,古墓被夷為平地。
村東100米處有唐朝宰相杜如晦墓遺址,村北有漢柏兩株,樹下有唐、宋冶鐵遺址。兩株漢柏東西並列,相距30米,根深葉茂。西邊一株戰爭年代被國民黨伐掉,只剩東邊一株獨立,至今仍枝繁葉茂,樹桿高約18米,粗可兩人合抱,樹技有十二股權,四方展開,樹冠足有300個平方,是夏日納涼避暑佳處。樹的四周堆積著很多冶鐵爐渣,據說是唐、宋時期在此冶鐵時所遺,所以此處又稱之為“掃渣子”即燒砟地。

現代發展

東汶南村人口密集,教育發達,自古崇文重教,解放前就辦一所私塾,解放初有公辦初級國小,由張俊廷等任教,老師教導有方,學生勤奮好學,人才輩出。20年來,就有2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戰鬥在不同的建設工作崗位。特別是現任萊蕪市副市長的畢玉惠以及耿效華、耿效和等,還有老一輩的畢意德、田翠、耿俊卿、亓冬奎、亓法順等同志,自學成才的畢於堂等都在各行各業做出了較突出的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