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垣

東垣

東垣故城即河北石家莊市東古城村。作為行政區劃,秦朝以前為東垣邑,秦統一中國後設東垣縣。據《資治通鑑》,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冬,劉邦率軍平滅陳豨叛亂,“(陳豨將)趙利守東垣,帝攻拔之,更名曰真定。”此後行政區劃幾經變化,但一直保留真定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諱,改真定府為正定府,轄一州及正定等十三縣。1913年廢正定府保留正定縣。具體參見“正定縣”詞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垣
  • 別名:東垣故城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氣候條件:季風性氣候
古城簡介,古城歷史紀略,

古城簡介

東垣故城,就是滹沱河流域最早產生的城邑之一,正定古城的前身。
作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源頭、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的前世,東垣作為城邑,其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屈指算來,已有近2500年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都是和戰爭連在一起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滹沱河流域優裕的地理和自然條件,成為各個族群和諸侯爭奪的要地。在你來我往、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爭鬥中,不經意間崛起了一個新的諸侯國——中山國。到了中山國的靈壽時期(始於公元前381年),中山國的軍事實力進一步增強,和周邊國家的糾紛就格外多了起來,尤其是和趙國燕國,不斷發生摩擦。於是,在和周圍大國的抗衡中,發揮重要防禦作用的城邑便應運而生。在滹沱河中下游地區,中山國先後建成了靈壽、房子(今高邑縣故城村)、棘蒲(今趙縣南)等重要城邑。
東垣城就是在這一時期由中山國建造的。它傍依滹沱河南岸,西依太行山東麓、東鄰滹沱河衝擊平原,扼守太行出口,銜燕趙、控中原的地理位置,一經產生,便成為這一區域的戰略要邑。在中山國趙國的南部邊境爭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東垣城作為滹沱河流域的中心城市,經歷了郡、國治所時期。其起點,是從秦開始的。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國,在原趙地推廣郡縣制,設立恆山郡,疆域:北嶽恆山(今阜平縣東北的神仙山)以南,鄗邑(今柏鄉縣固城店)以北,上艾縣(今山西平定縣北)以東,鉅鹿郡以西,方圓五百里的區域,領有十餘縣。東垣為恆山郡的治所。由此拉開了東垣作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序幕。
秦代恆山郡政區圖秦代恆山郡政區圖
秦王朝後期,東垣作為恆山郡城,政治和軍事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各派勢力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陳勝部將武臣控制趙國故地,自立為王,急派大將李良攻占恆山郡地,控制東垣城,並以此為基地,發兵西攻太原。次年九月,秦朝大將王翦章邯等率軍圍攻趙王張耳,趙大將陳余據東垣與秦軍對峙,由此可見東垣城的戰略地位不同尋常。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滅亡,項羽大封諸侯,封張耳為恆山王,東垣城是都城,仍保留這座城市政治中心的地位。
西漢初,公元前204年劉邦在元氏恢復設立常山郡,就將郡治由東垣遷到元氏,東垣降為縣治。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欽命將東垣更名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
公元前113年,漢武帝時,真定升格為諸侯國,轄真定、肥累、綿蔓、藁城四縣,直到東漢初廢國,成為常山郡(治所在元氏故城)下轄的一個縣。三國魏時,常山郡治從元氏遷到了真定,真定又回到了中心城市的地位。兩晉時,城垣擴張,城垣規模達到鼎盛時期,成為方圓數百里內的名城。
東晉末、北魏初的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常山郡遷治於安樂壘(今正定)。北齊又一度遷回真定。著名文學家顏之推隨齊主巡行山西時曾住常山郡城,對當地經濟、風俗留下諸多記載。到隋時,真定縣也遷於安樂壘,具有千年歷史的東垣(真定)城逐漸廢毀。
歷史滄桑,給世人留下多少感慨。清代正定人、貢生容丕華曾賦詩《東垣城懷古》,從中可以看到,昔日雄踞一方的城垣,今日遍野莊稼,滿眼溝壑,為此發出無限感慨:
偶過東垣感慨增, 離離禾黍滿溝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 欲向行人說廢興。
時空轉換,時光流逝。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水帶走了千年時光,也把東垣(真定)古城的雄姿帶進了歷史塵封中。
難道滹沱河水淘空了故城的歷史印記,赫赫故城,只有望空憑弔了嗎?
歷史不會消失。歷史深埋在地下,也掩藏在典籍中。檢閱浩瀚的歷史典籍,沿著歷史的軌跡,追懷故城的千年滄桑,仍然能領悟到東垣(真定)的歷史輝煌,感悟這座故城的傳奇色彩。
作為戰略要邑,曾經的歷史時光,演繹過金戈鐵馬戰滹沱的雄壯活劇,在古老的滹沱河兩岸踏上了風雨剝蝕不掉的印跡。尤其是因了東垣的戰略地位而結下的帝王緣,風雲際會中,經歷了多少改變區域歷史格局和影響華夏歷史進程的事變,留下了一座城市的歷史傳奇。在這裡,在趙國和中山國博弈爭霸的長期征戰中,趙武靈王攻取東垣,在東垣夜夢神女,建神女樓,令群臣賦詩填詞以記之,留下千古傳奇,也留下了千古懸疑;在這裡,漢高祖劉邦親征平叛,攻城月余,結束叛亂,成就了一番武功文治大業,欽命將東垣更名為真定,改寫了東垣的歷史,也留下令人唏噓扼腕的孽緣;在這裡,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與後燕軍生死搏戰,據真定(東垣),定中原,統一北方;在這裡,劉秀“走國”,通過和真定王劉揚政治聯姻,奠定東漢基業,也書寫了一個真定女子的悲喜人生。
作為一方熱土,這裡既是梟雄豪傑開基創業的歷史舞台,又是養育英雄健兒的搖籃。這裡是東垣傳奇二趙——秦漢時的南越王趙佗、三國時的名將趙雲的故里,他們的文治武功、胸襟情懷、人格魅力,成為這座古城的文化符號,永久地鐫刻在這塊熱土上,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
歷史書寫了東垣傳奇!
傳奇東垣承繼了歷史!

古城歷史紀略

1、約在公元前381年,被魏國控制的中山國桓公復國,逐漸發展壯大,國土疆域擴大到“方五百里”,北界約在今保定市、滿城向西一線,南界約在今冀縣、高邑一線;西界為太行山;東界約在今保定市至冀縣一線。成為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在此期間,中山國在域內設定了若干城邑,據《鮮虞中山國事表疆域圖說補釋》一書考證,中山的城邑共有36個,其中包括東垣邑(今石家莊市區東古城一帶)。東垣因其雄踞滹沱河南,扼守太行出口,銜燕趙、控中原,成為中山國的戰略要邑。
2、趙武靈王經過“胡服騎射”的改革後,國力大增,開始策劃攻伐中山的戰爭。公元前307年正月,趙武靈王經過五天的朝議,乘中山王錯卒、中山新君初立發兵攻伐中山,戰於房子(今高邑縣西)。與此同時,燕國也發兵攻中山。中山國擊敗燕、趙兩國的攻伐。公元前305年,趙國再次發兵,從南、北兩面攻中山。趙武靈王親率軍從南面攻取鄗、封龍(今元氏縣北)、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東垣(今石家莊市區東古城一帶)。趙武靈王在東垣夜夢神女,於是建神女樓,令群臣賦詩填詞以記之。
時光流逝,東垣故城掩埋在滹沱河帶來的泥沙中,神女樓址已無法考證。但是,在歷代地方志中,記有文人墨客吟詠神女樓的詩作。如清初著名詩人、刑部尚書王士禎詩作《神女樓》:“神女樓空雁塞孤,照眉池涸半寒蕪。邯鄲賓客皆能賦,誰似朝雲楚大夫。”還有清代真定名士勞勛成所作《神女樓》:“縹緲難尋古畫樓,照眉池涸半潭秋。漢皋冷佩江妃遠,巫峽雲深楚客愁。夢境已隨仙境杳,琴聲猶帶水聲流。吳娃主父無窮恨,竟日靈風卷不休。”
3、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國,在趙地推廣郡縣制,設立恆山郡,轄域相當於今石家莊市及保定西部,北抵恆山(今阜平縣神仙山)。以東垣為恆山郡治所,由此拉開了東垣作為滹沱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序幕,是石家莊市的歷史源頭。
4、秦王朝後期,東垣作為恆山郡城,政治和軍事地位進一步提高,成為各派勢力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部將武臣控制趙國故地,在張耳陳余等人的扶助下,叛陳勝自立為趙王,急派大將李良攻占恆山郡地,控制東垣城,並以此為基地,發兵西攻太原。次年九月,秦朝大將王翦、章邯等率軍圍攻趙王和張耳,趙大將陳余據東垣與秦軍對峙。
5、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滅亡,項羽大封諸侯,封張耳為恆山王,都城先在東垣,仍保留這座城市政治中心的地位。張耳就國,陳余忌恨張耳為王,擁兵向張耳發動進攻。張耳吃了敗仗,丟棄封國,投奔漢王劉邦,封為趙王。漢以張蒼為恆山郡守,郡治東垣。
據考古,張耳卒後葬在東垣。在距東垣故城西南約四五華里小沿村一帶(今裕彤體育場、豐收路北),地表原有高15米左右的大土堆,仰望有連雲之勢,俯瞰狀如磨盤,故稱雲盤山。1978年7月在此基建施工時,發現了一座西漢貴族墓,經考古部門發掘,出土有銅縷玉衣殘片和部分銅器,並發現了一方印文為“長耳”的銅印。據考證,在秦漢之際,作為姓氏的“長”與“張”通用,據此推斷,墓主人應該是恆山王張耳。
6、公元前204年,劉邦在元氏恢復設立常山郡,將郡治由東垣遷到元氏,東垣降為縣治。
7、漢六年七月,韓王信以馬邑降匈奴,與匈奴勾結反漢。劉邦親自出征討伐。漢八年冬,劉邦御駕親征討伐韓王信殘部,一直打到東垣。
8、漢十年(公元前196年)八月,趙相國陽夏侯陳豨與匈奴勾結反漢,自立為代王,略趙地,攻占恆山郡22城,陳豨派大將趙利守東垣。劉邦親自北上征討,於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初冬打敗陳豨反軍。但是,東垣還在反軍手裡,劉邦整整攻打了一個多月,才拿下東垣。劉邦看到東垣地理位置如此顯要,作為軍事重鎮,東垣安定,燕趙一帶便安定,於是下令將東垣更名“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至此,“東垣”成為歷史,“ 真定”登上舞台,開始了新的歷史時期。
東垣戰役,是征討陳豨反軍的最後一役。攻克東垣,平叛取得了很大勝利。劉邦命軍士在東垣城內置數十面大鼓,“擊鼓相慶,月無虛日”。歷經一月之久的鼓鈸活動,增添了極大的喜慶氣氛,也使東垣人耳濡目染,出現不少民間鼓鈸手。從此,東垣大鼓便延續下來。據《正定府志》記載:到曹魏時,常山一帶,“逢吉旦,村鎮鼓鈸相應”,“市井蕭鼓喧鬧,聲不絕,相塞於途”。石家莊滹沱河兩岸村鎮緣於東垣大鼓的鼓鈸一直延續到當代,成為享譽華夏的民間文化表演形式。
9、劉邦二到東垣,還有一個更大的收穫,這就是了解到,在嶺南稱王的趙佗為東垣人,於是促成了和平統一嶺南。
趙佗,東垣人,秦朝將領。秦朝以前的嶺南地區,包括現在的香港、澳門、海南、廣東、廣西及貴州、福建南部,散居著眾多的越族部落,被稱為“百越之地”。當時,這裡還是處於部落林立、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狀態。秦始皇平滅六國後,開始實施建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大業,把進軍的首選目標定為“百越之地”嶺南。公元前218年,趙佗受命,和大將屠睢率領50萬大軍進軍百越。因統軍主將屠睢強攻冒進,殘酷征殺,激起越人反抗,50萬大軍“三年未能越嶺”。秦始皇改讓趙佗統軍。趙佗採取“和揖百越”的方針,團結越族部落頭人、酋長,逐步得到越人的擁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了百越之地,成功地在少數民族地區設郡置縣,建立了秦朝地方政權。趙佗又向秦皇建議,從中原地區向嶺南移民50萬人,與越族民眾混居雜處。至此,嶺南地區歸入秦朝版圖。
公元前209年,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隨之,六國貴族紛紛復辟。中原戰火四起。面對這種紛亂局面,年邁的南海郡任囂病情嚴重,自知無力控制局面,唯恐中原的戰火蔓延到南海,於是委託戰後任龍川令的趙佗主持南海郡軍政要務,固邊自守,依託南海郡首府番禺(今廣州)負山險、阻南海、控制東西數千里的地理形勢,和大批中原移民的輔助,控制嶺南一方的安全,可以立國成一方諸侯。任囂病逝後,趙佗按照任囂的囑託,依照任囂的計畫,斷絕官道隘口,固守嶺南。秦滅亡後,在中原沒有建立統一中央王朝的情況下,趙佗出兵攻占了桂林郡(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今廣西崇左縣),統一了嶺南地區,以番禺為都城,建立南越國,自立為南越武王。其時,南越國的疆域“東西萬餘里”,大體上東接泉州,北以五嶺與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廣西西北部的南北盤江(紅水河上段),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區。
劉邦從東垣班師回朝後,於這年的五月派文臣陸賈,赴番禺,頒詔授璽,封趙佗為南越王,奉勸趙佗歸順漢朝。劉邦在詔書中高度評價了趙佗治理和開發嶺南地區的功勞,趙佗以國家統一大業為重,接受漢高祖的封號,奉漢稱臣。趙佗在奉漢稱臣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行政自主權,同時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與中原保持著密切聯繫,至此,一個具有民族區域自治性質的政權在嶺南少數民族地區建立了。安定的環境,中原和嶺南相互支持,使得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10、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避文帝劉恆諱,改恆山郡常山郡。文帝下詔,重修趙佗先人墓,並在真定置守邑,歲時奉祀。趙佗先人墓在今石家莊市區中華北大街趙陵鋪東,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11、漢武帝元鼎年間(大約公元前114年),漢武帝下詔封常山國王劉舜的兒子劉平為真定王,析常山的真定、綿蔓(今鹿泉市北故城)、藁城、肥壘(今藁城市城子村)四縣立真定國,有37126戶,178616人,國都真定城(東垣)。真定國共傳六代。第一代真定王劉平在位25年,死後諡號頃王,傳位其獨生子劉偃征和四年(公元前89),劉偃嗣位,在位18年,死後諡號烈王,王位傳其子劉申(一作劉由);
劉申於漢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嗣位,在位23年,死後謚為孝王;漢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劉申子劉雍嗣位,在位16年,諡號安王;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劉雍之子劉普嗣位,在位15年,諡號共王;漢成帝綏和二年(公元前7),劉普死後,其子劉楊嗣位。到公元9年,劉楊在位16年,被王莽廢為公。漢更始帝時復劉楊真定王號。
12、漢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把持朝政,更改官名、地名,改真定為思治。
13、更始二年(公元24年),劉秀大司馬,持節北渡黃河,鎮撫州郡。公元22年十二月,劉秀邯鄲。趙繆王劉林勸劉秀決河水灌赤眉軍劉秀沒有聽從,繼續北上巡行。劉林便與邯鄲卜卦者王郎合謀,詐稱王郎是漢成帝子,名劉子輿,立為天子,定都邯鄲,傳檄河北郡縣,圍剿劉秀,劉秀被王朗追趕,四處疲於奔命,史稱“劉秀走國”。河北郡縣幾乎都已歸附了王朗,只有信都太守南陽人任光、和戎(今晉州)太守信都人邳彤不肯依附。劉秀在三人的幫助下,北攻中山,克盧奴(今定州)城,南至真定。
真定王劉楊手下有10萬人馬。劉秀手下人劉植遊說劉楊,使劉楊歸順劉秀。劉秀又迎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和劉楊聯姻。郭聖通的家族是真定、乃至河北的望族。劉秀的實力和王朗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向王朗展開了進攻,連克涿郡、中山、河間、清河諸郡的22縣,在鉅鹿大敗王郎軍主力,五月攻克邯鄲,殺王郎。
14、公元25年,劉秀在鄗(今柏鄉縣固城店,一稱在高邑)稱帝,建東漢。劉秀出兵擊尤來、大槍、五幡於元氏;大將賈復真定健鄉(今正定東權城)大破青犢,又破五校於真定,基本平復河北全景。
15、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真定王劉楊與綿蔓(今鹿泉市北故城)土匪相通,欲謀自立,劉秀派遣騎都尉陳副、游擊將軍鄧隆去真定名為驗證,實為討伐,劉楊關閉城門,藉以抗拒。劉秀又派高陽侯、宋子(今趙縣)人耿純持節去幽冀,代表朝廷慰問地方上的王、侯,同時,密令他去真定逮捕劉楊。耿純只帶領百餘名兵士到河北,與陳副、鄧隆相會於元氏,並一同到真定,住在傳舍,邀劉楊相見。由於耿純的母親是真定宗室之女,劉楊未加抵制,又自恃人眾勢強,即應邀前去,命其兄弟領輕兵留在門外。耿純在傳舍,開始時以禮相待,又請劉楊兄弟等皆入內。待眾人坐定,耿純突然下令誅殺劉楊兄弟,然後勒兵而出,真定全城震驚,但不敢亂動。
劉楊被誅殺,真定國廢,真定成為常山郡(治所在元氏故城)下轄的一個縣。
16、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劉秀要立皇后,《資治通鑑》記載,劉秀首選對象是結髮妻子陰麗華,陰麗華以自己沒有生子為由,堅辭不受。劉秀郭聖通由貴人晉升為皇后,立郭聖通所生兒子劉強為皇太子。並封劉揚之子為真定王,真定由王國都城降格為侯國城邑。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劉秀下詔廢黜了郭聖通的皇后封號,立陰氏為皇后,陰氏的兒子劉莊為太子。郭聖通次子劉輔封為中山王,貶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中山王劉輔改封為沛王,郭聖通也隨之改為沛太后,於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抑鬱而終。
17、東漢永平二年(公元59年),漢明帝劉莊臨真定,參加郭勝通父母合葬大禮。
18、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真定人褚燕(後改張燕)回響黃巾起義,聚眾于山間。次年,合眾百萬,號黑山軍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黑山軍分裂,張燕派人求降。漢靈帝拜張燕為平難中郎將
19、趙雲(?~公元229年),字子龍,東漢常山郡真定人,為人正直,智勇雙全,面對豪強混戰、民不聊生的亂世,趙雲便組織鄉勇,維護地方。東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趙雲受鄉里推舉,率眾投奔公孫瓚。此時劉備依附公孫瓚任平原相。趙雲劉備交好。經過幾年反覆觀察,趙雲感到公孫瓚胸無大志,不識大體,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尋機離去。正巧,兄長去世,趙雲公孫瓚請辭歸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北投袁紹趙雲劉備鄴城相見,從此便追隨劉備轉戰南北,成為一代英才,劉備讚譽他“一身是膽”,軍中稱呼他為“虎威將軍”。同時,趙雲的政治眼光、戰略眼光以及人格品行,也為同時代和後人讚譽,諸葛亮對趙雲品行大為稱讚;歷代文人學者著述立說褒揚趙雲“不獨有將略,其見事明決持重老成,實古重臣之選”。
趙雲歷任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故,追謚為順平侯。
20、三國時期,曹魏王朝調整政區,常山郡治所從元氏徙治真定。管轄7個縣,一直保持到東晉時期。兩晉時,真定城垣擴張,城垣規模達到鼎盛時期,成為方圓數百里內的名城。
21、三國魏高貴鄉公正元元年(公元254年),封楚王曹彪之子嘉為真定王。
22、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西晉立國,封同姓王57人。其中封汝陽子司馬衡為常山王,食邑3790戶,貶魏真定王曹嘉為高邑公。
23、晉武帝司馬炎篡曹魏政權,建立西晉,大封諸王,為內亂留下隱患。晉武帝死後,惠帝昏庸,大權旁落,賈后擅政,致使八位王爺造反,史稱“八王之亂”。接著州郡大亂,直到東晉,北方少數民族匈奴、氐、鮮卑、羌、羯等少數民族首領,乘中原諸王火併之機,紛紛擁兵割據,擴充勢力,整個北方陷入戰亂,舊史稱之“五胡十六國”。華北成為重災區。真定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重點地區。
匈奴貴族劉淵自稱漢王,起兵反晉。東漢懷帝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劉淵石勒等十將東下河北,率軍攻常山,為晉將王浚所敗。次年九月,石勒再次進攻常山城,守將王浚向鮮卑拓跋氏政權借騎兵救之,大破石勒于飛龍山(即今鹿泉市封龍山)。
東晉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後魏冉閔攻占襄國(今邢台),游食於常山、中山郡。前燕大將慕容恪冉閔常山,隔滹沱河築安樂壘(今正定),此為正定城首創之始。
24、公元384年慕容垂自立燕王,相繼攻克信都、常山、中山等地,占領整個河北地區。公元385年慕容垂建都中山(今定州),次年正月稱帝,史稱後燕
25、東晉末期,長期流動於漠北的鮮卑拓跋氏逐漸進入華北北緣。鮮卑族拓跋部拓跋珪於公元396年開始,率大軍出馬邑,克晉陽,取并州,東下井陘關,長驅直入,直抵滹沱河,進擊到常山真定城下,安營布壘。此時,後燕常山太守苟延率眾守城。拓跋珪勸降不成,便令將士大舉攻城。苟延倉惶應戰,但因他不甚懂兵法,指揮無方,加之雙方力量懸殊,燕軍死傷慘重,北魏軍隊破城而入,擒俘苟延。常山郡城陷落,常山以東守宰或逃或降,數十縣都歸附了拓跋珪,
東晉天興元年(398年),拓跋珪興致勃勃地登上常山郡城真定城,向滹沱河北眺望,隔河而踞的城堡安樂壘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據《元和郡縣圖志》17卷《河北道恆州》記載:拓跋珪 “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隨移郡理之。”常山郡治從滹沱河南移到了滹沱河北的安樂壘。真定城為真定縣治。
26、北齊天保初(公元550年),常山郡復治真定。著名文學家顏之推隨齊主巡行山西時曾住常山郡城,對當地經濟、風俗留下諸多記載。
27、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析定州、趙州各一部置恆州,治常山縣(今正定)。
28、隋開皇三年(593),廢常山郡趙郡,直接由州轄縣。由於常山郡行政建置撤消,真定由郡城降為縣城。此後不久,又將真定縣治北遷到恆州城安樂壘(今正定城)。東垣(真定)城逐漸毀廢。
為此,清代正定人、貢生容丕華曾賦詩《東垣城懷古》:
偶過東垣感慨增, 離離禾黍滿溝塍。
水流哽咽君知否, 欲向行人說廢興。
感慨昔日雄踞一方的城垣,今日遍野莊稼,滿眼溝壑。
29、現在,東垣(真定)故城遺址位於滹沱河河南岸,北隔石太高速公路與滹沱河相望,西為西古城,東至北高營村南,南至桃園村北。在故城周邊,有漢代名人墓葬——趙佗先人墓、張耳墓,近幾十年來,在故城遺址,不斷出土和發現文物。1963年在城址內挖排水溝時出土成批半兩錢範、泥碗、陶馬。在城址附近,陸續發現過戰國貨幣窖藏、漢代五銖錢範及鑄幣作坊遺址;在城址東牆外有北魏至隋代定林寺遺址;東古城村內有棘壁寺舊址和明代重修碑。
對東垣(真定)古城遺址,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分別做過調查,2004年以來,文物部門進行了局部考古鑽探,初步查明,故城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北城牆因地勢原因兩度轉彎,城址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面積約3平方公里。城牆基寬約20米。
東垣(真定)古城遺址是石家莊市境內現存古城遺址中面積較大的一處,僅次於中山靈壽都城遺址,具有極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文物部門對故城遺址進行了歷史文化遺存定量評價及評分,列為一級歷史文化遺存,河北省正式宣布東垣(真定)故城遺址為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已申報國保單位,正待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