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不拉

東不拉

冬不拉是哈薩克民族的彈奏樂器之一,也是民間最流行的傳統樂器。它的種類繁多,大都由整塊松木或樺木鑿成,雕刻精細,鑲嵌美觀。冬不拉的音箱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三角形,以近代詩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種是橢圓形,以哈薩克的民間阿肯江布爾的名字命名,叫“江布爾冬不拉”。兩種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琴弦用羊腸製成,多數為兩根,也有三根的。現已改用尼龍纏鋼絲弦代替了羊腸弦,並增加和使用了銅質品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冬不拉
  • 來源:哈薩克彈奏樂器
  • 產生時間:公元3世紀前
  • 兩種形式:三角形,橢圓形
簡介,歷史發展,結構,種類,高音東不拉,中音東不拉,演奏方法,樂隊東布拉,阿肯東布拉,相關傳說,

簡介

東不拉:即“冬不拉”,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歷史悠久,製作簡易,音色柔美,富有濃郁的草原風味,在哈薩克族地區廣泛流傳,是民間歌手常用的伴奏樂器。經過改革,品種齊全、自成體系,除可獨奏或為彈唱、歌舞伴奏外,並能組成東不拉樂隊,演奏多聲部樂曲,有豐富的表現力。
東不拉
東不拉哈薩克語;“東”是樂器彈奏之聲,“不拉”為,定弦之意,即指彈弦樂器。也有人解釋為:“東”是粗糙的木刻,“不拉”是張弦之意,就是在一個挖空的木頭上張弦的樂器。
以前的東不拉多為阿肯彈唱使用,這種演奏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改革的樂隊東不拉,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表現力極為豐富,運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夠形象地彈奏出草原上淙淙的泉流、清脆的鳥鳴、歡騰的羊群、嗚咽的駝吼和駿馬疾馳的蹄聲,並能完美地表達哈薩克族人民愉快的勞動和對新生活的熱愛。
流傳在民間的東不拉樂曲達200多首,其中以馬為題材的樂曲最多。其次為描寫狩獵生活、歌頌美麗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解放後出現的較優秀的獨奏曲有《高潮》、《熱愛祖國》、《延安頌》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協奏曲有《美麗的巴爾魯克山》等。

歷史發展

哈薩克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早在公元3世紀,東布拉就已在哈薩克族民間流傳了,並很快成為人們喜聞樂彈的樂器。直到今天,從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壁畫《吹笛和彈東布拉的伎樂人》(118洞)中,仍能看到它在古代演奏時的風貌。在遼闊富饒的牧場上或是在氈房裡,到處都可以聽到東布拉的琴聲。在哈薩克族,人人都喜愛自己的民族樂器,會彈東布拉的人比比皆是,不懂東布拉的人很難找到,有些家庭,甚至老少都能彈奏幾曲。?
東不拉東不拉
樂隊東布拉是哈薩克族彈撥弦鳴樂器。因用於樂隊演奏而得名。這是在阿肯東布拉的基礎上,改革製成的東布拉系列樂器,已用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工團哈薩克民族樂隊。
以前的阿肯東布拉,由於材料選擇和工藝技術所限,樂器的音量、音色和性能等各方面,只適於牧民自娛性獨奏或彈唱伴奏。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民族音樂的不斷發展和更好地表現沸騰的新生活,從1955年起,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工團樂器製作室的音樂工作者們,對阿肯東布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們借鑑國內外製琴經驗,從舞台演出的實際需要出發,經過七年的研究實踐,終於製成了一套系列的東布拉樂器——樂隊東布拉。它包括有最高音、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等五種樂器。這套樂隊東布拉的結構一致,但尺寸大小和定弦高低卻很不同。琴體不再使用一塊質軟木料製作,琴桿採用杏木或桑木製成,共鳴箱背板使用核桃木製作,並採用七或九塊中間寬、兩端窄的木板,經烤彎、拼粘而成為瓢形,也可用杏木、桑木板拼粘後,表面貼以核桃木薄片。面板選用紋理順直,寬度、顏色一致的白松薄板拼合而成。共鳴箱較以前的薄而大,面板上的音孔也由幾個小孔改成一個較大的圓孔,改傳統的絲弦纏品為塑膠音品或銅製音品,並增加了品位,擴大了音域,不僅使音位固定、準確,而且琴桿背面光滑、方便了左手上下換把移動按弦。高音的東布拉還改絲弦為鋼絲弦,也是提高音量、音色的一個重要方面。

結構

東不拉由面板(哈薩克族以人體器官命名,叫做臉)、背板(身)、琴桿(脖子)、琴頭、弦軸(耳朵)、馬子和縛弦(肚臍)等構成。
東不拉東不拉
面板用松木製作,背板、琴桿和弦軸等用硬質木料做成。面、背板膠合成共鳴箱,呈扁平事瓢形,琴桿細長,上有指板並嵌有音品。
最早的東不拉,是民間歌手使用的阿肯東不拉、它的型式較古老,全長80~90 厘米,用一整塊木料挖成的,共鳴箱扁平,面板上開有數個小音孔,琴桿指板上有9 個纏弦的品位,使用兩條腸衣弦或絲弦,音量較小。後經改進,增大了共鳴箱,擴大了音孔,弦品增至14 個,音域得到了擴大。這種東不拉是阿肯常用的伴奏樂器,又叫“伴唱東不拉”。可以彈出簡單的和弦,定弦為d、g,音域從d~d2。
伴唱東不拉經過七年的研究改革,於20世紀60年代初製成了一套樂隊東不拉,包括有高音、最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東不拉五種。它們的結構基本一致。但大小和音高不同。共鳴箱為瓢形,用7塊木板拼合而成,琴桿較短,改傳統的腸弦或絲弦纏品大塑膠或銅質音品,並增加了品位、擴大了音域,改絲弦為鋼絲弦,音孔也改為一個大孔,增強了音量。此後,在東不拉的基礎上,吸收拉弦樂器柯布孜組成了哈薩克民族樂隊。

種類

高音東不拉

共鳴箱和指板較伴唱東不拉略小,有15個音品,使用4條鋼絲弦,兩弦為一組,用撥子彈奏,音色明亮,多見於伴奏及合奏,定弦為(d1、a1)或(c1、g1),音域從(d1~g3)或從(c1~f3)
東不拉東不拉
最高音東不拉:與高音東不拉基本相同,惟共鳴箱略小,指板上有12個音品,音色清脆,定弦為(d2、a2)、或(c2、g2),音域從(d2~g2)或(c2~f4)。

中音東不拉

以琴身的形狀和弦數不同,而分為三種:一種是扁平的共鳴箱,指板上有14個音品,張兩條絲弦,音色柔和;一種是扁的共鳴箱,有13個音品,在兩條絲弦中間還有兩條鋼絲共鳴弦,音量較上一種略大,音色也較柔美;第三種共鳴箱呈瓢形,有16個音品,張兩條絲弦,音量較第一種稍大,音色相同。三種均用手指彈奏,用於獨奏或合奏,有時也用於伴奏,定弦為d、a或c、g,音域從d~g2或從c~f2。
次中音東不拉:有17個音品,使用兩條絲弦,用手指彈奏,比中音東不拉音量稍大,音色渾厚,只用於合奏,定弦為d、g或c、g,音域從d~g2或從c~f2。
低音東不拉:加大了共鳴箱和指板,有10個品位,使用粗腸衣弦,用撥子彈奏,音響低沉,只用於合奏,定弦為D、c或C、G,音域從D~el或從C~dJ。整個樂隊東不拉的音域,從c~g4,共有五個半八度。

演奏方法

演奏阿肯東布拉,將琴體斜置於懷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在面板上部彈撥琴弦。左手按弦時,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撥弦 或執撥片彈奏,其餘三指少用。四或五度定弦:d、g或c、g。音域c—d2或d—d2,兩個八度。音色明亮、柔和。左手技巧有按、滑、泛音及和音等,右手技巧有彈、挑、掃、拂、連 奏、撥奏和輪奏等。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內弦作和弦襯托,有時也相反,還經常用內外弦同時彈奏旋律。

樂隊東布拉

樂隊東布拉的規格、特點、定弦、音域和用途各不相同:〔最高音東布拉〕琴體較短而小,全長50厘米左右。共鳴箱面寬14厘米左右,琴頭豎置四軸,琴桿上嵌有12個音品。張四條鋼絲弦,兩弦為一組,按四度或五度定弦:d2、g2或d2、a2。音域d2—b3或d2—c4。用塑膠制撥片彈奏,音色清脆,可用於合奏或伴奏。
〔高音東布拉〕琴體稍大於最高音東布拉,全長60厘米~65厘米。共鳴箱面寬16厘米~18厘米,琴頭豎置四軸,琴桿嵌有15個音品。張四條鋼絲弦,兩弦一組,按四度或五度定弦:d1、g1或d1、a1,比最高音東布拉低一個八度。音域d1—b2或d1—c3。用塑膠制撥片彈奏,音色明亮,可用於合奏或伴奏。
〔中音東布拉〕琴體較阿肯東布拉稍大,全長95厘米~100厘米。共鳴箱較大,面寬20厘米~22厘米。琴頭豎置兩軸,琴桿嵌有13個~17個音品。張兩條絲弦(圖),按四度或五度定弦:d、g或d、a,比高音東布拉低一個八度。音域d—d2或d—e2。用手指彈奏,音色柔和,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是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1980年,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研製成功電中音東布拉,音響洪亮渾厚,音色柔潤動聽,已用於獨奏、合奏或歌舞伴奏中,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
〔次中音東布拉〕琴體比中音東布拉略大,全長110厘米左右。共鳴箱面寬26厘米~28厘米。琴頭豎置兩軸,琴桿嵌有17個音品。張兩條絲弦,按四或五度定弦,其音高與中音東布拉相同,音域d—c2或d—d2。用手指彈奏,較中音東布拉音量稍大,音色渾厚,可用於合奏或伴奏。
〔低音東布拉〕琴體較次中音東布拉顯著增大,全長130厘米左右。共鳴箱面寬34厘米~36厘米。琴頭豎置兩軸,琴桿嵌16個音品。張兩條粗腸衣弦,按四、五度定弦:D、G或D、A,比中音東布拉低一個八度。音域D—#c1或D—#d1。用硬質皮革撥片彈奏,音響低沉,只用於樂隊合奏。
這套樂隊東布拉,從最高音東布拉到低音東布拉,共五種規格,它們造型一致、音色統一、品種齊全、自成系列,整個音域由D—c4,近五個八度。在這些改革樂器的基礎上,1962年,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工團創建了可演奏本民族多聲部樂曲的器樂合奏形式,成立了東布拉樂隊。嗣後,在哈薩克族音樂史上,又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樂隊,它就是在東布拉樂隊的基礎上,吸收拉弦樂器庫布孜而組成的音色更為豐富的哈薩克民族樂隊。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樂隊東布拉多件。其中的高音東布拉,桑木製,全長62厘米, 共鳴箱瓢形,蒙以白松面板,面寬18厘米,琴桿上設15品,琴頭正面豎置四個弦軸,張四條鋼絲弦。中音東布拉,核桃木製,全長95厘米,瓢形共鳴箱,由七塊木板拼成,蒙白松 面板,面寬22.7厘米,琴桿細長,表面貼有棕色塑膠指板,上粘19個塑膠品,竹製馬,張兩條絲弦,琴底貼有棕色塑膠板,音孔四周貼有白色花朵形塑膠板,其上繪出紅綠相間的花瓣,面板周邊貼以棕、白相間的塑膠飾緣。此琴做工細緻、裝飾美觀,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低音東布拉,桑木製,全長130厘米,瓢形共鳴箱,由九塊核桃木薄板拼成,蒙白松面板,面寬35厘米,琴桿上有16品,張兩條絲製纏弦,在音箱面板四周和琴桿表面兩側,均嵌以黑白相間的骨制飾緣和裝飾花紋,外表雅致、美觀。

阿肯東布拉

阿肯東布拉,是哈薩克族彈撥弦鳴樂器。東布拉又寫作冬不拉或東不拉。哈薩克語“東”是樂器彈奏之聲,“布拉”為定弦之意,即指彈弦樂器。也有人解釋為:“東”是粗糙的木刻,“布拉”是張弦之意,就是在一個挖空的木頭上張弦的樂器。哈薩克語“阿肯”是“民間歌手”之意。阿肯東布拉則是民間歌手邊彈邊唱時常用的東布拉。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巴里坤、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等地。?
在舊社會,東布拉的命運像哈薩克人民的命運一樣苦難。可汗(統治者)和伯克(貴族階級)害怕牧民彈起東布拉、唱出他們災難深重的生活和爭取自由解放的歌聲,曾下令把草原上的東布拉都灌滿鉛水,結果適得其反,東布拉並未因此而銷聲匿跡,哈薩克人民的東布拉歌聲越唱越響亮了。人們用東布拉彈唱詛咒歌,宣洩內心的無比仇恨,表示對可汗、伯克和牧主的反抗精神;也用東布拉彈唱讚美歌,抒發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歌頌自己民族的英雄。
草原上曾經有一位優秀的東布拉手,名叫加木布勒,他是一個游唱藝人,身背東布拉走遍了天山南北,串遍了茫茫草原。他彈著東布拉唱過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在一個遙遠的草原上,住著一個孤苦伶仃的牧童。一天,牧童被部落的敵人抓去,他們兇殘地折磨孩子,妄想從他嘴裡得到一些東西,酷刑絲毫也沒有動搖牧童的意志,他始終堅強不屈。一天牧童偷偷地跳上馬背,對馬輕聲唱道:“馬兒呀!馬兒,咬斷絆馬繩,快快載起主人,助我死裡逃生。”馬兒便立即咬斷拴在腿上的繩索,飛起四蹄,朝著草原深處賓士而去,遠遠地拋下了追趕的敵人,把牧童安全地載回阿吾勒(哈薩克人聚居之地)。在哈薩克族民眾中,人們十分敬重那些技藝高超的東布拉手,尊稱他們為阿肯。他們可以一邊彈奏東布拉一邊放聲歌唱,並能見景生情 、隨感而發,邊編邊唱,勝似泉涌。哈薩克族有句諺語:“阿肯是世界上的夜鶯,東布拉手是人間的走馬(行穩、性馴、宜於乘騎的貴重之馬)。”可見阿肯在哈薩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了。但在舊社會,少數民族文化根本得不到重視,許多優秀的樂曲沒有保留下來。由於沒有專業的樂器工人,樂器製作技術也長期停滯不前,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東布拉一直由木工或制馬鞍者兼造,整個琴體還是用一整塊木頭一斧一刀地挖成,琴弦只是用經過簡單加工的羊腸。在哈薩克族牧民中,至今仍能找到這種製作簡陋的東布拉。?冬不拉音量不大,但音色優美。演奏時以左手按弦,右手彈奏。既可以用於自彈自唱,也可以用於獨奏或樂器合奏。而且它輕便,易於攜帶,適合於草原上遷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們的喜愛。
阿肯東布拉是哈薩克族古老的彈弦樂器,它的型式較為古樸,哈薩克人對樂器的每個部件都有獨特的稱謂,常以人體器官或常見物品命名。它由面板(哈薩克族稱臉,下同)、背板(身)、琴桿(脖子)、琴頭(耳朵位)、弦軸(耳朵)、馬子、縛弦(肚臍)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圖)。全長90厘米。琴體除面板外,是用一整塊紅柳木或松木挖削而成。民間選材很有講究,紅柳木要用遠離河湖的,松木要用長在山上的,樹木選好後需剝掉樹皮,使之成為枯立木,三年後再砍伐,這樣的木材以後不會朽、不易裂。製作時先用彎斧將一段原木砍出琴體雛形,再用彎刀將琴背、琴桿、琴頭等部位修削平整光潔,音箱的背板厚0.5厘米。面板多使用松木製作,以白松天山雲杉為佳。以前哈薩克族不使用手鋸和刨子等木工工具,面板也用斧砍刀削而成,面板木材紋理需與琴弦平行,即呈上下垂直狀,板厚0.3厘米,為防止琴弦張力使其彎曲變形,多在面板背面橫向置一松木音梁(腰帶)。將面板用木釘釘在琴腹四周即成共鳴箱。共鳴箱呈扁瓢形,面寬15厘米,上部漸窄、與琴桿相連,底部為圓底。琴頭扁平、無飾,較琴桿稍寬。兩個弦軸木製、圓柱形,分上下橫置或豎置於琴頭之上。木製山口(脖子馬子)。光滑的琴桿表面即為按弦的指板,其上纏有8道 羊腸弦音品(鍵盤),可移動品位調節音高。面板中央支有木製琴馬,馬子上方的面板上開有 數個小音孔。張兩條羊腸弦,上端纏於弦軸上,通過山口和馬子,下端繫於縛弦上。哈薩克人都能自制羊腸弦,先將羊腸浸於鹽水中,後撈出刮淨腸內雜物,再將羊腸捻細、成線、繃緊、晾乾即成。20世紀50年代,這種傳統的阿肯東布拉經過不斷的改進,增大了共鳴箱,面寬18厘米,琴桿上增嵌了標記音位的小圓片(扣子),弦品也由羊腸改為絲弦品,並增至14個,改數個小音孔為一個圓形大音孔,琴身也有平底、圓底和凸底之分,增大了音量、擴大了音域。
阿肯東布拉是哈薩克族自娛性樂器,可以獨奏和伴奏,是阿肯彈唱時使用的伴奏樂器,這種演奏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樂曲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如描寫古代神話、民間故事、讚頌駿馬或歌頌家鄉的大自然美景等,從多方面反映出哈薩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據不完全統計,民間流傳的東布拉樂曲多達200餘首,其中以馬為題材的樂曲最多,有《老白馬》、《 奔跑的海溜馬》、《黑耳朵馬》、《紫鬃的走馬》、《棗騮馬》、《黃膘馬》和《駿馬》等;描寫狩獵生活的有《瘸腿的熊》;歌頌美麗山河的有《戈壁灘的流水》、《湖上的波浪》和《再見阿勒泰》等;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生活的有《驕傲的姑娘》;充滿生活氣息的有《百靈鳥》、《夜鶯》和《山羊》等;還有在樂曲中模擬狗叫的《青白色的雄狗》、模擬小鳥拍翅欲飛的《深沉》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傳統樂曲改編的東布拉獨奏曲有《開始曲》、《賽馬曲》和《大茵湖》等。

相關傳說

傳說一
傳說在遙遠的古代,哈薩克族有一位聰穎美麗的姑娘,要找一個有才能的小伙子作終身的伴侶,誰能讓大樹說出話來她就嫁給誰。有個小伙子早就愛上了這姑娘,他在姑娘的氈房外冥思苦想。到了傍晚,小伙子肚子餓得直叫,他殺了一頭羊,隨手把羊腸子掛在樹枝上,架起篝火烤肉充飢。草原晴空萬里,月亮從東方升起,夜風吹拂而過,他在皎潔的月光陪伴下,背靠大樹,進入了夢鄉。寧靜的月夜,一陣悅耳的聲音喚醒了小伙子,原來是熱風吹乾了掛在樹枝上的羊腸,發出了美妙的音響。大自然的啟示使小伙子恍然大悟,他砍倒大樹,用它做成了東布拉的琴身,將羊腸搓成琴弦拴在兩頭,他彈起用大樹做的東布拉,向姑娘傾訴愛慕之情,委婉而深情的樂聲打動了姑娘的心,她也隨著東布拉奏出的優美旋律,唱起甜蜜的歌。從此,他倆結成終身伴侶,東布拉也在草原上廣泛流傳。
傳說二
很久以前,哈薩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過著寧靜的遊牧生活。結果森林裡有一隻兇惡的瞎熊,經常跑出來傷害牧人和牲畜,使人們不得安寧,國王派去了幾批獵人都被瞎熊傷害了。
國王的獨生子名叫“冬不拉”,他瞞著父王,挺身而出,為民除害,與瞎熊進行了一場轟轟轟烈烈的搏鬥,殺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犧牲。當牧民們找到王子的屍體時,都泣不成聲,誰也不敢把這個訊息告訴給國王。
這時有個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地去見國王。國王問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著一棵高大的松樹說: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國王生氣地說:明天它如果不告訴我,我就殺了你。聰明阿肯在牧民們的幫助下,砍下大樹的一個支杈,連夜製作成一把精美的樂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聲歌頌王子的壯舉,傾訴對王子的崇敬和懷念。
琴聲中有陣陣松濤,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鳴,也有草原人民悲傷的啜泣,國王聽著琴聲,悲痛萬分,是松木製成的樂器把王子不幸的訊息告訴了國王。從此,哈薩克人有了自己的樂器,為紀念王子,人們以“冬不拉”來命名樂器的名字,而彈唱冬不拉的民間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阿肯彈唱豐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蘊。冬不拉伴奏下的歌聲,充溢著強烈的民族氣質、性格、理想與追求,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地域風情。歌詞中有大量的諺語、比喻、哲言,睿智而通俗,機警而幽默,生動而風趣,樸素凝鍊,淺顯易懂。
彈奏曲調有的含蓄而內蘊;有的外露而奔放;有的沉穩而纏綿;有的粗獷而強悍,融合了東方與西方音樂的元素,是哈薩克民族歷史與現實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歌詞和曲調水乳交融,飛翔在廣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馬是哈薩克人的兩隻翅膀”的寫照,和從生到死“唱著來唱著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傳說填補信史的空白。冬不拉以簡樸輕盈的構造,蓄納天地萬籟之聲,淋漓盡致地傳達出草原特殊的音樂語彙, 表達著哈薩克人民的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在階級社會中,冬不拉琴伴隨著牧羊人飄動的篝火,伴隨著阿肯激昂不平的聲調,訴說著草原上的憤懣與辛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