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伯華

杜伯華

幼年時,隨父逃荒到吉林榆樹縣謀生。年齡稍長,開始隨父學醫治病。1931年,到榆樹縣城開辦建中醫社。次年,改辦華昌藥房,逐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1932年8月,受前來榆樹開展抗日宣傳的姑表內弟影響,決心參加革命活動。1933年中共榆樹縣地下交通聯絡站在華昌藥房建立,被任命為聯絡站負責人。此後,即以行醫為掩護,接送過往幹部,蒐集日偽情報,轉運抗日物資。1935年春,為躲避特務追捕離家前往北平(今北京市)。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春,經組織安排到西安參加東北軍,任連指導員。“西安事變”時,率先加入活捉蔣介石的行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伯華
  • 別名:原名杜維漢,字華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
  • 出生日期:1904
  • 逝世日期:1941.06.30
  • 職業: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事跡,決心抗日 藥房變成地下聯絡站,指揮作戰 游擊殺敵政治工作都拿手,不忘初心 堅持從醫救人 組織藥品生產,以身試藥 研製新品自己先試 不幸殉職,杜伯華小傳,

人物簡介

姓 名:杜伯華
杜伯華
性 別:男民 族:漢族
籍 貫:河北
出生年月:1904年
犧牲日期:1941年6月30日

人物生平

1937年初,返回北平開展抗日活動。“七七”事變後,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抗日軍,擔任軍政委員會委員併兼任第二總隊政治部主任,率部在青山口、雁翅、門頭溝以東活動。1937年12月,國民抗日軍改編為八路軍晉察冀第五支隊,仍任第二總隊政治處主任。1938年4月,帶領部隊參加二道河子伏擊戰,消滅日偽軍近百人,還擊落一架敵機。1938年4月下旬,調任房(山)良(鄉)聯合縣縣長。到任後,迅速開展抗日宣傳,加強縣區、村抗日政權建設,促進抗日統一戰線,組織青年參軍參戰,使全縣工作出現嶄新局面。1939年3月,升任平西專員公署專員,積極鞏固和擴大平西抗日根據地。1940年夏,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領導工人用土法製造出多種藥品,對粉碎敵人的封鎖發揮重要作用。1941年6月30日,在參加試驗新藥品時中毒,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

人物事跡

和其他革命戰士相比,杜伯華的“出身”比較特殊。本是懸壺濟世的大夫,在戰亂年代,他毅然投身革命,藥房也變成了中共北平地下組織的秘密聯絡站。
入黨後,杜伯華不但身擔要職,開展抗日活動鞏固平西武裝政權,還充分利用自己的“老本行”,為戰士和民眾看病、組織藥品生產支援部隊,對粉碎敵人的封鎖起了重要作用。
1941年,杜伯華在參加試驗新藥品時中毒,不幸以身殉職。他被安葬在河北省唐縣神仙山麓,與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為伴。

決心抗日 藥房變成地下聯絡站

杜伯華的父親會中醫,常常免費為窮人治病,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杜伯華聰穎好學,雖僅讀過四年國小,但在父親的教誨下,學會了醫術。1931年,杜伯華在吉林省榆樹縣城開辦了“華昌藥房”。他還學習西醫,醫術出名。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恣意橫行,人民飽受蹂躪,激起了他的憤慨。他的表弟是一名共產黨,在表弟的影響下,杜伯華決心抗日。
杜伯華開設的“華昌藥房”成了榆樹縣首個黨的地下聯絡站,杜伯華為聯絡站的負責人,負責蒐集敵偽組織的情報、掩護抗日工作人員、以物資接濟抗日武裝。
當時抗日武裝缺乏醫藥,特別是紅傷藥,杜伯華想盡千方百計籌集運送藥品。抗日隊伍缺膠鞋、槍枝彈藥,杜伯華也一次次地搞到送去。
1935年春,杜伯華加入中國共產黨。

指揮作戰 游擊殺敵政治工作都拿手

1937年初,杜伯華和戰友駐守在北平西城粉子胡同25號煤鋪,秘密開展地下工作,8月中旬開始參加游擊戰爭。杜伯華隨部隊衝進北平德勝門外的河北省第二模範監獄,營救出政治犯、刑事犯七八百人。
1938年,杜伯華出任房(山)良(鄉)聯合縣縣長。9月,日偽軍分九路向平西根據地大舉進攻。杜伯華奉命帶領縣區幹部和警衛人員迅速西撤,不久後擊潰了敵偽軍對平西的進犯,又平息了房山九區楊天沛、楊萬方的叛亂。杜伯華遂率幹部、戰士返回房良。
杜伯華貫徹黨的方針路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房山五區自衛團團總謝景波,是當地頗有影響的人物,杜伯華親自做他的工作,把他爭取過來,安排到縣政府任財政科長。
他還善於做民眾工作,發動民眾搞到糧食錢款、油印機、電池、手錶等緊缺物資支援抗戰。

不忘初心 堅持從醫救人 組織藥品生產

杜伯華不僅精通軍事、政治,他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醫生。在他從軍、從政時期,曾憑超人的醫術為不少軍人、幹部和民眾看病。
有一次,一名戰士在戰鬥中受傷,小腿骨折。醫生要給這名戰士截肢,杜伯華說:“截肢就不能打仗了,我看看。”
他為戰士問診後,親自上山採藥、配藥,製成膏藥貼給戰士敷上,戰士的骨折在一段時期的治療後果然好了。
五支隊三營教導員史進前得了瘟疫加傷寒,病得不省人事,杜伯華見後很痛心,親自採藥製藥並精心照顧,史進前病癒後重新投入抗日戰場。
1940年杜伯華調任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後,開始組織藥品生產,為前線供給稀缺藥品,對粉碎敵人的封鎖起了重要作用。
 

以身試藥 研製新品自己先試 不幸殉職

負責藥品工作的杜伯華每研製一種新藥,都要先在自己身上做試驗,以掌握第一手資料。 1941年6月30日,杜伯華在參加試驗新藥品時中毒,經搶救無效,不幸以身殉職。
晉察冀軍區在紅溝陳家大院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軍區司令員聶榮臻送了輓聯,上面寫著“悼死勵生”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
追悼會後,杜伯華的遺體安葬在河北省唐縣神仙山麓,與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為伴。
為了紀念他,他生前創辦的晉察冀軍區製藥廠改名為“伯華製藥廠”。1981年,榆樹縣人民政府決定將原華昌藥房所在街道命名為“華昌路”,讓杜伯華的名字永遠留在他曾經戰鬥過的土地上。

杜伯華小傳

杜伯華(1904-1941),原籍河北,幼年隨父親到吉林省榆樹縣落戶安家,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出任房(山)良(鄉)聯合縣縣長。
1939年,任平西專員公署專員,積極鞏固和擴大平西抗日根據地。
1940年,調任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組織藥品生產,對粉碎敵人的封鎖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1年6月,在參加試驗新藥品時中毒,以身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