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鶴謙

李鶴謙原名李國安(1927年——1983年),營口市人。十九歲拜師福坪安學說評書。二十一歲登台演出。整理改編並演出的《楊家將》、《野豬林》和新書《三打烏龍鎮》深受好評。李鶴謙是營口曲藝團的創始人,生前曾任中國曲協會員,曲協遼寧分會會員,營口市文聯委員,營口市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鶴謙
  • 別名:李國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27
  • 逝世日期:1983
  • 職業:評書藝術家
  • 代表作品:《楊家將》《吳越春秋》《英雄虎膽》《三代人》
人物出身,藝術風格,

人物出身

李鶴謙原名李國安(1927年——1983年)。生於天津市津南區葛沽鎮(營口人稱天津海下),幼時隨家人遷居營口市,9歲上學讀書,在學校就喜愛民間藝術。16歲畢業後便在家裡跟父親學習打鐵。19歲拜當時在營口定居的著名評書藝人福坪安為師學習評書藝術。開始時,他邊打鐵邊學藝,直到21歲才開始登台演前,成為一名業演員。

藝術風格

李鶴謙的評書藝術,不僅繼承了“福”派評書幽默細膩、頓挫有力、豐富的聲音人物變化,“咬字如捉虎”的藝術特色,而且熱情飽滿,嗓音宏亮,粗獷豪放,潑辣大方,實有強烈的感染力。
李鶴謙先後在瓦房店、大連營口、鞍山、瀋陽以及黑龍江省各地演出。1953年參於組建營口市曲藝組,1958年參加營口市曲藝團,是營口市曲藝團創始人之一。此後,他不僅繼承並發揚傳統評書藝術,而且先後在書場和電台演出許多長篇新書和短段,並整理改編了《隋唐演義》、《童林傳》、《大·小八義》、《大·小五義》、《左良傳》、《岳飛花》、《魯達除霸》等膾炙人口、廣泛流傳的優秀傳統書目。1956年在大連廣播電台錄製由他整理改編的中篇評書《魯十回》,頗受廣大民眾歡迎。1962年他在中央廣播電台錄製中篇新書《南方來信》。1969年12月27日在文化大革命動運中,他被以莫須有的罪名,下放遣送到營口市海城縣中小公社的中小大隊。在這期間雖然他生活、工作、學習以及人身都受到限制,但是他對評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沒有改變。先後創作改編評書小段《英雄虎膽》、《三代人》(紅燈記改編)等。1970年在海城縣廣播電台錄製長篇評書《艷陽天》。1972年他平反昭雪進入營口市老邊區文工隊。1977年落實政策,重回營口市曲藝團。1978年參加曲藝匯演,他演出的評書《古城星火》被評為優秀節目。
他整理改編的傳統書《楊家將》、《野豬林》、《岳飛童年》、《武松打虎》、《楊七郎打擂》、《伍子胥》和新書《三打烏龍鎮》、《烈火金鋼》、《敵後武工隊》、《節振國》在電台播放,深得好評。
特別是1978年在營口廣播電台錄製長篇評書《楊家將》共120回,是營口市文革後第一部傳統評書在電台播出。在錄製過程中他克服了種種困難,面對多方壓力,最終完成了這部長篇評書的錄製工作,使離別十年之久的評書藝術再次回到廣大民眾之中。同時,被營口電台選送參加中央電台舉辦的“全國優秀長篇評書展播”,並在這次展播中由他錄製的《楊家將》被評選為一等獎。當時全國有95家省市電台同時播放,一時間轟動全國。
1981年他在病中錄製長篇評書《吳越春秋》,1983年他在癌細胞侵占了全身,面臨生命危險的期間,不顧醫生的多次勸告,在身體明顯不支的情況下,為了給廣大聽眾留下美好聲音和記憶,他又趕錄了新書《古城風支》,但遺憾的是他沒有完成這部書的錄製工作,這是他一生的遺憾。1983年,李鶴謙病逝在營口,享年56歲。
李鶴謙生前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曲協遼寧分會會員,營口市文聯委員,營口市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