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和韓梅梅(國中英語教科書人物)

李雷和韓梅梅(國中英語教科書人物)

李雷和韓梅梅(Li Lei and Han Meimei)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世紀90年代的國中英語教科書里的兩個主要人物。2001年改版後不再出現,此後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國小英語配套教材《派斯英語》延續了這個人物設定。2005年以後網路出現了集體回憶李雷和韓梅梅的相關內容。2008年,《南方周末》把集體回憶李雷和韓梅梅的現象上升到社會學高度,認為這一現象屬於集體記憶,使得話題升溫。2009年,又出現了同名漫畫與同名歌曲,同名漫畫由出木杉太郎創作、萬卷出版公司出版,同名歌曲由徐譽滕創作並演唱的。2010年,北京出現了同名話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雷和韓梅梅
  • 外文名:Li Lei and Han Meimei
  • 國籍:中國
  • 最早出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試用版)
  • 衍伸作品:《李雷的2012》等
人物出處,人物形象,相關版本,國中時代,青年時代,衍伸文化,

人物出處

李雷和韓梅梅最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試用版)的國中英語教科書里的人物。
劉道義女士,是這套國中英語教材的中方主編。當年,她和朗文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格蘭特先生一起,主持了國中英語新教材的編撰工作。教材里的故事由英國人格蘭特主創,家庭模式是雙方一起研究,最後設計了英國的Green家庭、加拿大的Read家庭;美國的King和Smith4個家庭,4個家庭加上中國的師生,故事就開始了。
劉道義表示,Li Lei和Han Meimei是中方編撰組起的名字,純粹為了便於剛開始學英語的中學生髮音:“Li Lei總比Li Guang要好發音吧。”之所以叫Meimei,也因為覺得“中國人也是喜歡起兩個字的,把名double一下,就是小名了,比較好聽”。
教材里以圖畫為主,每篇課文都有至少兩三幅圖畫講述新單詞和新句子,形象全部由中方操刀,王惟震是當年的主畫人。韓梅梅是王惟震最“小心”的形象:齊耳短髮,一臉嚴肅,校服領口最高一顆扣子從沒打開過。但謹慎的王惟震還是決定至少讓其中的一個教師Miss Gao出點“格”。“那個時候老師給孩子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樸實”,但這位女老師,身材高挑,不但穿著裙子,還燙著捲髮,頗有女人味。
那套課本用了7年,2000年人教社推出英語教材修訂版,原來1000詞掌握600詞的要求已經過於低了,需要新版本提升難度,舊教材不用了,Li Lei和Han Meimei退出了90後的視野。“後來改成多套教材並用後,很多人還留戀原來這套。”劉道義說。
對於教材中的李雷和韓梅梅是否曾有一段戀情,此前曾有媒體報導,劉道義在聽說後,曾忍不住哈哈大笑,並回應說,兩個人從頭到尾就沒說過幾句話,因當年怕孩子早戀,刻意不讓倆人有太多來往。而插圖作者王惟震表示:“當時畫的時候就得警惕,不能給孩子傳授任何不良的東西。”
在教社即將推出的一套新版國中英語教材英語教材里HanMeimei已經嫁為人妻Mshan(韓太太),丈夫叫HanGang(韓剛)。梅梅結婚了,新郎不是李雷,韓太太整天在廚房中忙前忙後,照顧兩個孩子HanKeke(可可)和HanXixi(惜惜)用餐。一副慈母模樣,而LiLei(李雷)則成為了一名戴眼鏡的教師,妻子未知。韓梅梅她的孩子分別叫HanKeke和HanXixi,翻譯過來就是——可可、惜惜,似乎是表達她對不能嫁給LiLei的可惜。

人物形象

教材編寫者是這樣設定人物形象的(書中人物形象全部由中方操刀):
李雷:有著圓乎乎的可愛臉蛋,濃眉大眼,留著小平頭,愛穿T恤衫,學習好,助人為樂,是一個好學生的模樣。(不是現在被網上演繹的淘氣孩子!)
韓梅梅:賢淑聰慧的傳統好女孩,留著齊耳短髮,愛穿連衣裙,很有責任心,吃苦耐勞,是老師的好幫手。
一群中國人講英語,豈不奇怪?因此,書中設定了3個外國家庭:Green一家,King一家,Read一家,他們來自不同國家,在中國工作、生活和學習。他們的子女(Jim,Kate,Lily,Lucy,Ann,Tom)與中國孩子(李雷、韓梅梅、林濤、魏華)一起上學。書中還有Miss Gao,Uncle Wang,Mr Hu等中國成人角色。記性好的朋友還記得,書里還有一隻活潑可愛、會說英語的鸚鵡Polly。
“身世之謎”來了,為什麼叫“李雷”和“韓梅梅”?原來,這兩個名字由中方編寫組所取,但由英方主編格蘭特最終確定。之所以選用這兩個名字,因為好發音。而之所以叫“Meimei”,是因為格蘭特覺得,中國人喜歡給女孩起疊字的名字,這在當時也比較時髦,好聽也好記。

相關版本

目前
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發行的涉及“李雷和韓梅梅”的出版物有以下2個版本:

國中時代

人民教育出版社國中英語教科書(1993)
這套人教版英語教材,1990年開始在北京崇文區、四川成都等8個縣市區試用,1993年成為全國(除上海外)通行英語國中教材。
有人估計,從1990年至2000年,10年間使用人教版英語教材的中學生,高達上億。2001年以後,人民教育出版社國中英語教科書改版,課文里的“Han Meimei”改為“Han Mei”,只在練習中餘留了少量“Han Meimei”這一稱呼。從此,“李雷和韓梅梅”這一表述暫時告一段落。這也就是有些人質疑到底是韓梅梅還是韓梅的原因了。

青年時代

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英語配套教材《派斯英語》(2009)
在該版本教材里,李雷和韓梅梅的故事有了續集裡,韓梅梅嫁的是一個新人物Han Gang(韓剛),她的齊耳短髮變成了成熟時髦的造型,在廚房中忙前忙後,照顧自己的兩個孩子Han Keke和Han Xixi用餐。

衍伸文化

如今,“李雷和韓梅梅”的衍生文化產品也發展得相當壯大,從網上的懷舊帖子,已進入到實體化的紀念品和漫畫。
2005年
2005年12月15日,天涯八卦版出現了一個帖子:《八一八中學英語課本中為蝦米有一個奇怪的名字——Han Meimei》,帖子很短,“其他人都是Tom、Lily等很通俗的名字,按此規律中國女孩也應該叫王蘭李珊啊,Hanmeimei讀起來很拗口,韓美美?818編書的為什麼要為女主角起這樣一個名字呢?難道是為了紀念誰?”在回帖中一位“露珠姑娘”說:“偶從小8CJ(純潔),當時總覺得那雙胞胎之一Lucy喜歡Li Lei,那個Jim則喜歡Han Meimei”,從那時起整個話題的味道開始悄然轉向,在這個原帖中,根本沒有出現Li Lei的名字,倒是Lucy和Lily被提到了。後來終於有個叫五彩楓的網友提到了:“還有一個男生LI LEI,一直理解成李雷”。
2005年12月16日,有位“破碎水杯”在上述帖子中說道:“如今Han Meimei 和Li Lei應該都結婚了吧”——這句話很關鍵,後來成為一篇文章的標題,在網上廣泛流傳。2006年
2006年5月1日,一個名叫“I Say”的MSN空間裡出現了一篇文,開頭是這樣的:“今天在天涯看到一個帖子是八國中英語教材的……我無比驚喜的發現,竟然狂多人都跟我曾經有過共識,就是Jim喜歡Han Meimei,LiLei也喜歡Han Meimie,但是Lucy喜歡Lilei……”(原文如此,拼寫錯誤) 。後來《南方周末》的專題報導披露了一個訊息,八卦Li Lei和Han Meimei關係的始作俑者,是這個空間的主人楊柳。不過當時楊柳MM對於書中的內容記憶不是太清晰,出現了很大偏差。比如後來大家作為三角關係愛恨交織的典範“借尺事件”,事實上書中的兩次借尺的人物和內容跟這個“事件”相差很遠,扯不上關係。還有“飛盤事件”,楊柳將Ling Feng記成了Li Lei。
2006年8月,一名叫做xiaxiuxie的網友給書中的主要人物都排了一下星座,想來應該是個女生。不過這篇文沒有流傳下來。簡單介紹一下:李雷 獅子座韓梅巨蟹座林濤 處女座;Jim 水瓶座;Kate 雙魚座;Lily&Lucy 天秤座;Tom 射手座;Ann 金牛座
2006年8月,一個叫蔡凱的美術設計者想起了Li Lei和Han Meimei,並發現了網上討論的話題,不久之後開始製作課本人物的周邊物品,並做了一個專門網站。
2007年
2007年4月1日,一群女大學生組成了一支“Li Lei &Han Meimei’s”樂隊。她們稱這個名字是“對於中學英語的懷念、致敬以及反抗”。
2007年5月27日,網上出現一個帖子,《Li Lei,Han Meimei,和Jim Green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後來被稱作該主題著名的三篇文之一。從那時起,Li Lei和Han Meimei的話題急速升溫,而且影響力開始擴展到整個網路。
2007年8月16日。一個叫“明無炫”的網友在上面的天涯帖子裡跟了一個帖子,詳細回憶了書中的主要人物。這篇文章最早的出處,是在8月6日此人的部落格“非常名”上,文章的名字叫做《Li Lei 和 Jim Green 誰是第一主角?》,這篇文成為了帖子的第三部分。與上面的兩個作者不同,這人雖然同樣是話題狂熱者,但不是YY派,而是實證考據派,早在國中就統計了六本書里每個人出現的次數,得出的結論是,Jim Green才是書中出場最多的第一主角,Li Lei只是第二。不過在現在的L&H話題中,Jim常常被忽視,連Lucy、Lily都比不上。
後來有心人把上述三個帖子的內容合而為一,取名《Li Lei和Han Meimei該結婚了吧?》,迅速在網上被廣泛轉載。
2007年10月,明無炫又發了一個跟帖,這回分析了很多細節問題,還考證出了文中人物大事時間表。很讓人驚訝的是,Li Lei、Jim早在1978年就生人了,到今年正好三十而立。
2008年
2008年1月,豆瓣成立了一個小組,名叫“李雷都這么牛×了,韓梅梅卻不喜歡他”。這個小組的名字又長又俗又雷人,可想而知,這裡的話題都是超雷超搞笑的。
2008年4月,佐丹奴香港總公司開始徵集一年一度的“沒有陌生人的世界”主題T恤設計,結果選中了Li Lei和Han Meimei這個主題。T恤的設計者,正是蔡凱。
2008年7月10日,《南方周末》也以《李雷都這么牛×了,韓梅梅卻不喜歡他》為題做了報導,從題目上看,明顯是借鑑了豆瓣小組的名字。這篇報導簡單概括了網上的該話題,狠狠地八卦了一把,甚至還採訪了當初英語教材的編輯劉道義老師和“邪惡”的周邊紀念品設計者蔡凱。最後,記者把這個現象上升到社會學高度,說人們回憶Li Lei和Han Meimei的現象屬於“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這個概念。如此一來,話題再度升溫!過去的帖子又被大規模轉載,豆瓣小組熱鬧非凡,天涯上那篇《Li Lei和Han Meimei根本沒有對過話》第二次被推薦到天涯首頁。
2008年10月8日,“遊蕩天下”在豆瓣上發表《Li Lei和Han Meimei話題的來龍去脈》,對相關新聞作了總結。
2009年
2009年6月,萬卷出版公司出版了漫畫版《李雷與韓梅梅》,選取了經典形象李雷、韓梅梅。封面也仿照了當時的英語課本。
2009年11月,徐譽滕在反覆醞釀了一年之後,製作了自己第二張專輯《Li Lei&Han Meimei》(李雷和韓梅梅)。作為新專輯同名主打歌《Li Lei&Han Meimei》吸引了大量的“80後”和“90後”年輕人的關注,歌曲中的主人公儘是他們中學課本中熟知的人物。作為整張專輯的製作者,徐譽滕表示,青春是用來體會的,而不是掛在嘴上的。他要以這張全新的專輯向世人闡述他對青春的理解。
2010年
2010年10月,名叫“沙澧之子”的草根網友在優酷上傳了《李雷和韓梅梅小月演繹》草根MV,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同樣是80後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們,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憶“書中的美好回憶”!更有趣的是MV中的男女主人公晴月、海波及拍攝製作班底都均是80後的一代。
2010年11月3日至14日,話劇《李雷和韓梅梅》在北京朝陽區朝陽文化館9劇場“切・行動”劇場上演。話劇《李雷和韓梅梅》由Rainrow戲劇社打造,伊洋蔣小涵主演。自2010年底在北京首輪掀起懷舊熱潮後,之後的全國巡演中,走過了天津、長沙、徐州、廣州、深圳、重慶、鄭州、昆明、貴陽、呼和浩特、溫州、常州、合肥、張家港泰州、青島等地,直至2012年。
2010年11月8日,搜狐網男人頻道製作了《李雷韓梅梅辦公室戀情》的策劃專題,策劃以李雷韓梅梅為主人公,演繹了一段二人在職場中的感情經歷,並最後走到一起並結婚。專題的導語如是寫到:當若干知名公司相繼爆出“小三小四”的事件之後,男人頻道就一直醞釀做個探討辦公室戀情的專題,不想讓它只是新聞羅列,亦或流於說教,便想到了70s、80s最熟悉的兩個角色,並沿用了“煉欲X戀欲”的主題和風格。經過編輯們對內容與圖片的反覆錘鍊和把關,呈現給大家的是現在的頁面。他們的故事或許你看得眼熟,仿若身邊某個人,或又會感同身受,但請牢記: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011年
2011年初,黃墨奇創作的《李雷和韓梅梅的失敗與偉大》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11年,央視首屆網路春晚在水立方火爆開場,徐譽滕作為新晉校園歌曲唱作人被央視邀請為表演嘉賓,《李雷和韓梅梅》首次唱響水立方。
2011年,安徽大學藝術學院2008級表演系畢業大戲即為《李雷和韓梅梅》。《李雷和韓梅梅》這部話劇的導演是安徽大學表演系老師富鵬栩,也是一名80後,2008級表演系同學選這部劇作為畢業大戲也是他提的建議。
2012年
2012年初,出現了短片《李雷的2012》,該片是《愛電影》推出的“愛優微”為迎接龍年推出的賀歲活動之一。故事以20世紀90年代人教版國中英語教材中的明星人物李雷和韓梅梅為主角,在4分鐘時間內,對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做了顛覆性詮釋,揭秘出一段青澀戀情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再度掀起80後對青春記憶的集體追溯。影片一開始導演的指向應該是朦朧青澀的純愛故事,到了中間部分,風格又轉為殘酷青春片,至後半段2012挪亞方舟開始登船,災難故事的影子漸漸呈現,而影片最後李、韓二人的簡訊表白又讓人產生一種溫情的動容。4分中時間,將勵志片、愛情片、災難片糅雜在一起,反而產生了一種神奇的化學效果,《李雷的2012》變成了網友眼中的一部爆笑喜劇。
2013年5月,《李雷和韓梅梅》拍電視劇,李雷和韓梅梅本是英語教材中簡單的人物,但他們同時也是廣大的80後英語學子心中永遠的回憶。為了留住自己當年的回憶曾有才子創造出《李雷和韓梅梅》之歌,瞬間爆紅網路。其後,又有一批才子創造了中國版的《李雷和韓梅梅》話劇,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在新的英語教材中李雷和韓梅梅再續前緣最後卻未能走到一起。為了讓他倆有個完美的結局。今年廣電總局表示要將李雷和韓梅梅拍成電視劇。將英文教材的兩個人物搬到電視螢屏上還是頭一回。很顯然李雷和韓梅梅要拍成一部情感戲,想必大家都非常期待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