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順(民國時評劇演員)

李金順(民國時評劇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金順,女,1896年生,天津市王慶坨人,評劇女演員,工旦。她是第一代評劇演員,“李派”創始人;是評劇進入“奉天落子”時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父為高腔演員。李金順幼年曾習京韻大鼓、京劇、小調16歲拜孫鳳鳴為師學唱落子。1920年到哈爾濱演出,因唱腔大鼓味過濃,觀眾把椅墊仍到台上。李金順沒有後退,投到倪俊聲處學藝,並轉藝多師,終於形成了吐字清晰,純樸又充滿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金順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896年
人物生平,藝術特點,

人物生平

其父原是崑腔班的笛子演奏員,隨著崑腔班的沒落,潦倒於家中。因家庭貧困,李金順14歲時,由母親帶至天津城裡,典押給業主,從師葛春兆,習京韻大鼓。16歲時,蓮花落藝人孫鳳鳴(藝名東發白)用100塊錢將李金順贖買,在落子館唱小段。後從師孫鳳鳴、倪俊聲等藝人,工旦角,大、小戲兼唱。
1920年,首次來哈爾濱演出,因初登大台面,沒有唱紅。觀眾評論說:“唱的不是落子,倒象大鼓,更不如金菊花。”李金順一氣之下返回天津深造。
1927年夏末,重返哈爾濱,在傅家甸(道外)的慶豐茶園演出當年“唱黑”了的《王少安趕船》。李金順以其新穎的唱腔,純正的嗓音,清晰的吐字和充滿豐富感情的表演,使觀眾耳目一新。唱腔韻味十足,恰如其分。尤其是對傳統男旦唱法的改革及器樂伴奏方面的創新,使觀眾叫絕,票價也隨之上漲。其後,演出《杜十娘》(飾杜十娘)。李金順為表白杜十娘內心痛苦,特為孫富演唱一段京韻大鼓,十分别致新奇,觀眾掌聲大起,喝彩不絕,謝幕竟達十餘次。當時《濱江時報》、《午報》,均以“落子名星”、“評戲大王”的美稱加以報導和評論。
1928年,李金順隨王桂林筱九霄趙松樵、小青水、程永龍、馬德成楊瑞亭、杜文林等演藝界名伶為新舞台坤伶王少魯籌集喪葬費聯合義演。義演的壓軸戲是李金順的《王少安趕船》。京、梆藝人原以為李金順是“土疙瘩成精”不會有大作為,但當觀看其精湛的表演技藝後,無不折服。尤其唱到垛板托腔時,台下的氣氛十分熱烈。止戲後,觀眾久不退場,直至李金順加演一段京韻大鼓《大西廂》後方才散去。
李金順是與花蓮舫同時出現的第一代名演員。在東北落子興盛時期,獨樹一幟,自成“李派”一家。在哈爾濱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王少安趕船》、《杜十娘》、《移花接木》、《芙蓉花下死》、《不自由的婚姻》、《循環報》、《書囊記》、《夜審周子琴》、《花為媒》等。表演潑辣奔放,真摯流暢,戲路寬廣,善刻畫各種女性形象,如《王少安趕船》中的漁家女張翠娥的純潔活潑,天真無瑕;《杜十娘》中杜十娘的賢淑善良,剛烈不屈;《珍珠衫》中王三巧失節後的悔恨交集;《黃愛玉上墳》中黃愛玉的風騷浪蕩,心腸狠毒等,無不各具特色。李金順從藝認真,對所演過的劇本,均用紅筆劃下各種記號,做到心中有數。到了台上,使自己的演唱按預先的設計,準確地表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李金順貌不驚人,演起來卻能使觀眾忘其外形而為其表演的魅力所折報。演唱善用清音起唱,由輕漸重,先出字後出音,不受板式的限制,講究聲音的控制,情緒的連貫,一氣呵成。念白時,常有唐山的地方土語摻雜其間,使落子充滿地方特色。李金順身置社會大變動時期,痛恨社會對婦女的輕賤,極力擁護男女平等,主張上演反映婦女解放的劇目。1928年,在哈爾濱主演了愛國反日的時裝戲《愛國嬌》,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響。許多從不看落子的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紛紛觀看李金順的演出。為了演好《愛國嬌》中的女留學生閔愛華的形象,親自出錢在秋林公司服裝店製做了3套學生服,並首先剪掉長發,帶動了戲班裡的女演員,都剪去了長發。著名戲劇家洪深在一篇文章中盛讚《愛國嬌》“富於正義感”。李金順聲名,從此更加遠播。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因形勢所迫,做了東北財閥張景南六子張冠英的姨太太。此後,他每日的演出定金為200塊銀洋,成為張冠英搖錢樹。其間,還參加多次義演,幫助梨園界伶人渡過難關。在李金順的倡議下,哈爾濱的京、評兩大班第一次聯合演出了《井底沉冤》、《包公巧斷白菜案》等戲。
1933年,告別舞台。
1937年,遷天津魚港路別墅隱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應天津市文化局之邀,從事評劇教學工作。白玉霜劉翠霞喜彩春喜彩蓮等名優均得其嫡傳而成名。
1952年冬,因心臟舊疾復發逝世,終年56歲。

藝術特點

李金順嗓音高低兼優、剛柔相濟。一十年代末她首將F調提高為A調 ,音域能超兩個八度。她的演唱在冀東語音的基礎上,帶有明顯的天津語音,並保留了某些說唱藝術特色。念白多採用半白半韻的方法。由於受津門曲藝的影響,其(慢板)起唱,一改早期頭眼起唱、板上落腔的格式,變為頂板、頭眼、中眼、末眼和閃板等多種起唱方式兼而有之。節奏變化也較為多樣,如頂閃結合、趕板奪字以及唱中夾垛等 ,均有較多運用。又由於唱中襯詞、襯字的大量運用,造成了句型結構的緊縮的擴展,從而使句幅產生不同的變化。在旋律上,她更大膽地吸收入衛梆子(二六板)音調的皮黃腔。她還在《三節烈》一劇的旦腔(二六板)仍保留了男旦時期(二六板)的某些特片,但旋律潤腔卻有了新意唱段中(見《三節烈》“心中有事火燒身“唱段曲譜)。李的唱腔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說唱藝術的韻味,在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腔美韻濃、節奏多變,剛勁委婉、說唱結合的藝術風格。
此外,她的伴奏曾一度嘗試加用越調二胡、三弦琵琶等樂器。伴奏時採用起唱伴奏停、行腔伴奏弱,過門慢一快一慢,落板強而火等方法,使演唱同伴奏達到有機結合,這種方法沿用至今。李金順一生為評劇女腔的發展起到了開拓性作用,是評劇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