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行宮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是明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大順政權皇帝李自成的行宮。

李自成行宮建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後,其侄李過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宮依山據險,莊重威嚴,遠處眺望,如巨龍騰飛,雄偉壯觀。行宮前後2層90級台階,將秀麗別致的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巔。

李自成行宮是西北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一組古建築群,是陝西省別具一格的一組古建築和富有園林風貌的遊覽勝地,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06年5月25日,李自成行宮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區熱度指數,景點簡介,景點特色,人物介紹,交通信息,傳說故事,

景點簡介

李自成行宮位於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稱“新順王”在西安建大順國後,遂命人在這裡修建了行宮和祖墓,山名也是因此而來。李自成行宮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後,其侄李過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宮依山據險,前後2層90級台階,將秀麗別致的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托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巔。在山頂一塊空闊的平地上建有巍峨、富麗的啟祥殿和兆慶宮。其建築雄奇挺拔,氣勢壯觀。
據《明史》記載,李自成起義後曾先後兩次回到家鄉。一次是在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李自成起義軍活捉了延綏總兵俞腳霄、打敗明軍後在延安開過慶祝會。北上回到米脂,駐兵馬鞍山。傳說米脂百姓見李自成歸鄉,無不歡聲載道,紛紛頭頂香爐,手提酒漿,如迎王師。為不驚擾父老鄉親,他下令不許攻城,並親臨城下,喚出知縣邊大授,對他說:“此吾故鄉也,勿虜我父老。”隨後又留下白銀3萬兩,讓其重修文廟,興辦義學,培養家鄉人才。
李自成行宮構思精巧,造型別致,主要建築有樂樓、梅花亭、捧聖樓、玉皇閣、慶祥殿和北慶宮等,是陝北別具一格的宮殿園林旅遊區。
李自成行宮內還設有米脂婦女革命史跡展。

景點特色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軍領導者。至今,李自成行宮以它奇妙的結構,嚴謹的布局,成為一處別具風格的木結構建築群和富有園林風貌的遊覽勝地。
沿著石板鋪成的古老街道步出米脂縣城北門,眼前就會出現一座雄奇挺拔的山峰,這就是盤龍山。山峰上坐落的李自成行宮依山勢起伏修建,一幢幢樓台疊峙,亭殿交錯,如巨龍盤臥,從山腳下直上山巔。行宮外環以灰色磚牆,典雅、莊嚴,不禁使人心曠神怡,暗暗稱絕。行不遠,即至盤龍山腳,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氣宇軒昂的亭閣。只見八卦亭(又叫梅花亭),凌空欲飛,一顆碩大的國冠像寶珠一樣地嵌在中央,照耀八方。
八卦亭的對面是一座樂樓。樂樓背面直立,前呈弓形,下由四柱支撐,在建築結構上很是別致,給人一種勁秀的感覺。廂樓在樂樓兩旁,排列有序。這幾處建築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小天地。繞亭東行,是一條陡峭的石階,斜斜地上山而去。旁立一座石碑坊。
石碑坊。上刻有石人、石馬,正面是一副對聯,上聯是“靈區直移蓬萊景”,下聯是“福地還開兜率宮”,道教氣味頗濃。再走幾步,是兩根沖天而起的旗桿。過了旗桿,又是一條陡峭的石階,好像是從山上甩下來的一條雲梯。上了石階也就進了“二天門”。兩廂各有偏殿與閣樓。進了“二天門”還要通過一條向上的石拱道,在南道盡頭驀然抬頭,眼前就變得豁然開朗,這才進入了建築的主體部分。環視前後,只見凌空而起的玉皇閣,富麗堂皇的啟祥殿、兆慶宮以及鐘、鼓二樓,一座座錯落有致,規模宏大。
尤其是啟祥、兆慶兩座正殿十分莊嚴,廊腰漫回,畫梁雕棟,金碧輝煌。盤龍山,原名馬鞍山,山上原有明嘉靖年間建造的真武廟,李自成行宮就是在這座真武廟的基礎上改建的。
據《明史》記載,李自成起義後曾先後兩次回到家鄉。一次是在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四月,李自成起義軍活捉了延綏總兵俞腳霄、打敗明軍後在延安開過慶祝會。北上回到米脂,駐兵馬鞍山。傳說米脂百姓見李自成歸鄉,無不歡聲載道,紛紛頭頂香爐,手提酒漿,如迎王師、為不驚擾父老鄉親,他下令不許攻城,並親臨城下,喚出知縣邊大授,對他說:“此吾故鄉也。勿虜我父老。”隨後又留下白銀3萬兩,讓其重修文廟,興辦義學,培養家鄉人才。
這次回鄉,還吸引了一大批綏、米健兒參加義軍,如劉芳亮劉體純、任繼忠等人都是這次參加的。正待大舉南下之際,忽接到闖王高迎祥不幸犧牲的訊息,全軍悲慟,遂聚集於馬鞍山中軍大營中告天祭地,共同擁戴李自成繼承了闖王稱號,整軍奔赴甘肅。

人物介紹

李自成第二次歸鄉是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其時他已經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年號永昌。就在頭一年,崇禎皇帝命米脂知縣邊大授刨毀了李自成在三鋒背山的祖墳,並焚燒屍骨,揚言已斬斷了闖王家的“龍脈”,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為報毀墳揚骨之仇,重建祖瑩,闖王命侄兒李過統兵3萬,回師米脂先行做準備祭陵等事宜。回米脂後,李過見城北馬鞍山後有群山環抱,前有無定河迴繞,龍盤虎踞,氣勢雄威,便仿承天府的式樣,將山上原有真武廟改建為闖王行宮,以恭侯闖王駕臨。行宮修成後,整個建築更加威武顯赫,公然帝王居址。是年十一月,闖王親率大軍回故里參加祭奠,“戌馬萬匹,旌旗數十里。”沿途百姓扶老攜幼,歡聲雷動,以迎闖王。到米脂後在行宮前下馬,闖王見行宮地勢雄偉,建築莊嚴,心中十分歡喜,遂賜名為“蟠龍山”,行宮正殿為“啟祥殿”,後殿為“兆慶宮”。宴請米脂父老鄉親,並在樂樓唱戲3天,與民同樂。
如今,一座玻璃鋼製作的闖王鑄像安置在正殿之中,那炯炯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在閃爍著希望之光;那鐵澆銅鑄般的頭顱,不屈地略略昂著,顯示出一付英武的凜然之氣來。站在雕像前,讓人不禁緬懷起他那驚天動地的英雄業績。這一別具風格的木建結構群,由於歷代重視保護,至今保存完好。現已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遊覽。

交通信息

乘坐從榆林乘車到米脂行程約 2小時或乘坐西安到米脂的直達列車行程約 9小時,汽車費6元左右(單程)列車票大約80元左右(單程)。
李自成行宮

傳說故事

盤龍山原名馬鞍山,位於米脂城北門外,是一座獨立的土石山包,因其形似馬鞍狀而得名。山南麓原有明嘉靖年間建造的真武祖師廟,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後,次年派他的侄子李過返回家鄉,將原馬鞍山擴建為行宮,是年11月,闖王李自成率大軍回故里祭祖,見行宮地勢雄偉,虎踞龍盤,遂賜名“盤龍山”。
該山東傍飲馬河,南眺文屏山,西臨無定河,北依印台山。山上建築自上而下依形就勢,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整個建築由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玉皇閣、啟祥殿、兆慶宮等7部組成。樓台疊峙,亭殿交錯,依山據險,構思奇巧,規模恢弘。
盤龍山上的建築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先有李自成行宮,後有真武祖師廟。傳說李自成兵敗後,女真族入主中原,清廷下令剷除大順朝全部遺蹟,闖王故里的父老十分懷念這位家鄉的英雄,不忍毀壞行宮,便搶先在啟祥殿內塑了真武祖師泥像,將行宮改為真武廟,保存了行宮原有的規模。先有祖師廟還是先有行宮,成為後世又一個爭論的話題。
行宮建好後,李自成準備回鄉祭祖,可是走到綏德四十里舖時卻突然接到西安軍情吃緊的訊息,於是便星夜返回西安。第二年(元1644年)起義軍就失敗了。“闖王”兵敗後,清兵來到米脂,企圖把大順遺物全部銷毀。為了把這座行宮保存下來,米脂的父老鄉親在行宮的正殿、起祥殿內重塑了真武祖師像,把行宮偽裝成真武廟,才倖免一炬。李自成自此以後,再沒回到故鄉米脂縣
據光緒《米脂縣誌·建置志·寺觀》記載:“米脂柔遠門(北門)外出蟠(盤)龍山下”修建的這處建築,是一所“真武廟”,它創建於明成化年間。崇禎十六年(1573年),已在西安建大順政權的李自成率軍返回故鄉,在此駐蹕。因此,被人們又稱其為“李白成行宮”。目前能找到最早記載“李自成行宮”的書籍是米脂文人李健侯寫的《永昌演義》(1926—1930年創作,1984年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其中365—370頁寫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命李過率兵攻打延綏,並回米脂修復祖墳、改造馬鞍山營房。李過回縣後申飭知縣徵調民夫14000名、工匠2000名分頭興工,用45天時間完成祖墳、馬鞍山營房兩處工程。“馬鞍山行營大殿五間,後殿五間,左右配殿前後共二十間,宮門二座……”不久李自成回到米脂,後來“……傳令改馬鞍山為盤龍山,正殿曰啟祥殿,後殿曰兆慶宮……”,“李自成失敗之後,清廷命令叫把大順遺蹟完全剷除,地方上人士覺得不忍將它毀壞,遂想出一種變通方法,在那大堂上塑一座真武祖師像,把這座行宮改為真武廟”。
揭竿與敗退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人。有關研究者認為,陝西長期以來是社會矛盾的焦點。這兒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農民生活比其他地區更為困苦,階級矛盾尖銳。這一地區又是蒙、漢、回民雜居地區,是激烈的民族鬥爭場所,各族人民與明朝統治者矛盾很深。因此,陝西地區成為最早醞釀和爆發農民起義的地區。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陝西大旱,莊稼顆粒無收。澄城知縣張斗耀不顧饑民死活,仍然催逼賦稅,敲骨吸髓地榨取農民。白水縣農民王二聚集了數百個無法活命的農民,他高聲問大家:“誰敢殺死知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敢殺。”於是王二率饑民衝進縣城,殺死張斗耀,揭開了明末農民軍起義的序幕。
1644年4月13日,率二十萬軍親征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22日,吳軍戰敗。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逃往西安。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順軍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岩等人,致使人心離散。
歸宿之謎
對於李自成的歷史悲劇,早在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之時,毛澤東就向全黨推薦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誡全黨“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李自成殉難於何地?300多年來史學界雖有一些不同的爭議,但殉難於通城九宮山的說法一直占著主導地位,這種說法被清初的公私著述如《明史》、《乾隆御批綱鑑》、《綏寇紀略》、《見聞隨筆》、《罪惟錄》、《懷陵流寇始終錄·甲申剩事》、《所知錄》、《甲申傳信錄》、《明末紀事補遺》、《明亡述略》、《永曆實錄》等諸多史籍所記載。
1926年,郭沫若同志隨北伐大軍途經通城時,曾上九宮山憑弔李自成,其後在《甲申三百年祭》中也指出李自成死於通城九宮山。
1928年,駐紮通城的國民革命軍14軍49師師長岳森至九宮山憑弔,以高六尺、寬二尺、厚四寸,上鐫楷書“李自成之墓”石碑更換原“李自成墳”石碑和封建文人立在兩旁的“羅公丹灶,闖賊荒塋”石柱。
1955年,通城縣人民委員會根據政務院和省政府的指示,在離縣城二華里的九宮山北麓原李自成墓址上培修了李自成之墓,當時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的郭沐若同志和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同志親自為墓碑題了詞。墓成後,有位通山縣高湖鄉的民辦國小教師向《歷史教學》編輯部提出了質疑。該刊在請專家作問題解答時,認為在通山縣高湖牛跡嶺被程九伯打死的李延就是李自成。次年,郭沐若同志根據《歷史教學》編輯部的初步論證發了一個聲明,宣布註銷他的題詞並將《甲申三百年祭》中的“通城”更正為“通山”。1964年,《歷史教學》又發表了專文進一步論證李自成死於通山九宮山,三人成市虎,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從此在國內,李自成殉難於通山說取代了通城說,編進了教科書。 李自成失敗後,他的歸宿問題,300年來並非是個未解之謎,而是人為製造的謎團。解放以來,官僚學術機構的專家學者,缺少客觀、公正、嚴謹的科學態度,閉門造車、牽強附會、信口開河、道聽途說、人云我雲、以訛傳訛,把李自成殉難地從通城九宮山錯誤地訂正到通山九宮山,誤導了一代國人。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術研究領域並非一方淨土聖地,受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影響,湖南石門與湖北通山方面為了爭奪旅遊文化資源,各拉攏部分專家、學者,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李自成殉難地爭奪戰,造成在這個史學問題上前所未有混亂。有人認為,李自成用金蟬脫殼之計,來到了湖南省石門夾山寺隱居為僧,直到69歲時圓寂。這種觀點是依據1981年該寺發掘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許多文物,與當地流傳李自成出家為僧的一些故事極為吻合,專家們又根據出土的碑石、墓磚上有關文字、圖案等,推斷出與陝北的風俗習慣有關,認為這個和尚極有可能是李自成。其實這個奉天玉和尚與李自成毫不相干,把他附會成李自成相當荒謬;有人說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潼關,李自成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後在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忠於明朝的地方武裝殺死。其實在這裡被程九伯打死的是李自成的族侄李延,根本不是李自成,而且時間、地點與李自成死的時間、地點完全不同;另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兵敗後隱居到甘肅蘭州青城一帶。其實這個手抄家譜中記載的李自成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根本不是同一人,只是同姓同名。
300年來,根據有關官私文乘、文錄、譜牒、方誌及野史記載,李自成兵敗後,其死於何時、何地?歸納起來卻有十幾種說法:一說死於通城九宮山;二說死於通山九宮山;三說死於黔陽羅公山;四說死於辰州九宮山;五說死於廣西峽山;六說死於平陽;七說死於宜嶂莽山;八說禪隱湖南石門夾山寺壽終正寢;九說死於江西;十說死於湖北黃州等等。李自成只有一個,現在出現了他十幾處殉難地,而接近實際的殉難地只可能有一處。好在近年來通城縣民間歷史愛好者在湖南平江縣李自成侄子李過後裔發現大順檔案1500多件,內有繳獲清軍的文告20多件,其中有30多件記載李自成死於通城縣九宮山,與《明史》的記載完全一致,但李自成故鄉的米脂縣李自成行宮紀念館中,仍採用人云我雲、以訛傳訛的通山九宮山遇害和石門夾山寺禪隱兩說並存建檔展出,不能說不是遺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