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山(通城九宮山)

九宮山(通城九宮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通城九宮山,一名羅公山。打開通城縣地圖,可以看到縣城南約三華里處桃源洞之北,有一座小山,叫九宮山,它東臨通(城)修(水)公路,西與長(沙)武(漢)公路僅一箭之隔,西南與幕阜山脈錫山主峰一脈相連,標高355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城九宮山
  • 地理位置:位於通城縣境
  • 別名:羅公山
  • 標高:355米
簡介,由來,民間傳說,正史,族譜,現狀,地圖信息,

簡介

通城九宮山,一名羅公山。打開通城縣地圖,可以看到縣城南約三華里處桃源洞之北,有一座小山,叫九宮山,它東臨通(城)修(水)公路,西與長(沙)武(漢)公路僅一箭之隔,西南與幕阜山脈錫山主峰一脈相連,標高355米。
通城九宮山通城九宮山

由來

民間傳說

通城的九宮山因何得名,始於何時,在民間有許多傳說,也有不少的史籍記載。
相傳:九宮山峰原比錫山峰高,是主峰,兩峰合在一起叫銀山,有銀礦。紫微大帝一次來到銀山主峰(即原九宮山峰),休息了三天。人坐的地方被壓縮了九尺,成了山窪,就是現在的樣子。紫微大帝臨行時說:“這哪裡是銀山,只不過一堆錫罷了。”從此,銀礦里的銀子都變成了錫,山名也就改叫為錫山了。人們失去了銀礦,生活很苦,後來就有人給紫微大帝修了座廟,昐望產銀的日子再回來。結果,廟就在紫微大帝坐過的地方建了起來,命名“九宮廟”,並請了真人羅公遠(又名羅思遠,著名道仙)來此修道煉丹,因此,該山因廟名而得名“九宮山”,又因羅公遠的修煉而得別名“羅公山”,叫“錫山”的,就只剩下西南一峰了。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與史料所載,不少地方是互為印證的,如銀山改錫山,就與《明史》以及許多史料的記載相吻合。至於改名的時間,從《讀史方輿紀要》中所載“唐初置錫山鎮”之語來推測,錫山命名亦當在唐代以前。同時,“九宮廟”出現,修煉的羅公遠是唐代鄂州通城人(唐仙羅公遠真人墓至今仍保存在九宮山上)。唐代道教盛行,風糜全國。“九宮廟”建於唐代似無置疑。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紫微星屬“中垣”,是帝王的主命星,他的偶像居地,按人間帝王住所稱謂,呼為“宮”。“中垣”之“宮”,簡稱為“中宮”。道教中,“中宮”即是“九宮”。可見廟名“九宮”不為無因,山因廟而名“九宮山”,亦不為無故。
當然以上只不過是據傳說,應證史料進行的一些推斷。但據已查獲的公史野乘的記載,表明通城的九宮山更是確切。

正史

光緒《湖北輿地記》
光緒十八年(1895)出版的《湖北輿地記》載:“桃源洞之西北曰桐陂山……又西曰柳家山,又北曰九宮山……”清楚地載明了通城九宮山的準確位置。
同治《通城縣誌》
同治六年(1867)修《通城縣誌》卷三記:“銀山,一名錫山,……其山東北一峰,舊傳唐羅公遠
同治六年《通城縣誌》有關通城九宮山的記載同治六年《通城縣誌》有關通城九宮山的記載
修煉於此,故又名羅公山。明季李闖逃竄過山下,土人糾義勇擊斃之(見廿二史)。”“九宮山,白沙圖,錫山東支,一名羅公山。”也清楚地載明九宮山的別名和行政歸屬。
通山縣光緒《九宮山志》
通山縣光緒壬午(1880年)《九宮山志》對通城縣九宮山也作了詳細記載:“通城錫山東北一峰特起,舊傳唐道士羅公遠修煉處,一名羅公山,亦呼九宮山,上有九宮寺。”通山九宮山有志始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由崇陽人王近偉纂修;重修於順治八年(1651年),由江夏人胡希同編修;再修於乾隆三十二年,由武昌人殷必玲續修;光緒《九宮山志》是崇陽學者傅燮鼎以乾隆《九宮山志》為藍本續修,所以對通城縣九宮山的記載比同治《通城縣誌》的記載還詳細。由此可見,通城縣九宮山由來已久,決不是附會通山縣九宮山而成。

族譜

另據通城縣銀城區錦山鄉石背大隊沖里段家段大旺、段樹森家裡分別保存的光緒乙未年(1895)、民國二十五年(1936)續修的《德義堂段氏宗譜》共二乘,都在卷一第一頁第二世欄內記著:“必請,字守濱,號卷南,生建文四年辛巳十一月十三亥時,歿於成化三年丁亥七月廿一酉時,葬錫山石皮嶺下九宮山前上首左邊劉家咀石郭內,癸山丁向。”同時,卷首的《原譜序》中載明,段氏第一次修譜時間為明崇禎庚午三年(1630)。這兩乘家譜表明,通城有九宮山。居住在九宮山下的王姓、廖姓等宗族,在其《廖氏宗譜》和《王氏宗譜》中均有其族人分別於雍正、乾隆、嘉慶年間葬於九宮山的記載。

現狀

“九宮廟”遺址東側,現仍留存有“九宮界碑”。上刻立碑時間為“乾隆甲子”(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僅比《明史》刊行晚五年)。
九宮山(通城九宮山)
2001年,在九宮山腳下建城關液化氣站時,出土一塊“九宮山田”石碑,下部殘,現保存九宮山寺廟。
九宮山(通城九宮山)

地圖信息

地址:通城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