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玉平(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玉平,男,1975年7月生,山西昔陽人。文學學士(山西大學,1997)、文學碩士(蘇州大學,2000)、文學博士(南京大學,2003)。2003年7月起在南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藝學專業任教。學術興趣主要集中在文學基礎理論和西方文學理論。2003年7月評聘為講師,2005年12月評聘為副教授。2006年開始指導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14年2月21日至2015年3月17日,承蒙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系師從喬納森·卡勒( Jonathan Culler)教授做訪問學者,研修文學符號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玉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西昔陽
  • 出生日期:1975年7月 
講授課程,學術兼職,科研成果,科研項目,會議論文,所獲獎勵,

講授課程

當代西方文學與文化思潮(全校公選課,2004-2006)
李玉平
西方文論史(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選修課,2005—)
當代西方文論研究(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選修課,2005—2007)
文學概論(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必修課,2006)
文學理論專題(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選修課,2008—2009)
文學符號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選修課,2013—)
文學理論範疇研究(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必修課,2004—)
當代審美文化研究(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修課,2005—2006)
最新文學理論動態研究(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修課,2004—2005)
西方文論基本問題(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修課,2008—)
專業英語(文藝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選修課,2008—)
美學原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2006—2007)

學術兼職

中國符號學論壇發起人之一、天津外國語大學語言符號套用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外國文學研究》(A&HCI、CSSCI來源期刊)審稿專家、《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CSSCI來源期刊)、《南京社會科學》(CSSCI來源期刊)審稿人。
李玉平的學術研究具體涉及以下領域:巴赫金研究(1997—2000)、互文性研究(2001—2011)、文學經典理論(2005—2009)、文學符號學(2012—)

科研成果

《互文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
《超文本文學:向傳統文學叫板》,《文藝評論》2002年第3期
《從可讀文本到可寫文本——兼論西方20世紀文本理論的轉型》,《文學評論叢刊》第五卷第二期(2002年)
《互文性批評初探》,《文藝評論》2002年第5期
《<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導讀》,收入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編《中文專業本科生百部閱讀書目導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游弋於科技與文藝之間》,香港《當代文學》2004年第1期
《“影響”研究與“互文性”之比較》,《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第7期全文複印)
《網路文學對文學批評理論的挑戰》,《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與劉俐俐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試論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文學與文化》(第五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巴塞爾姆小說<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讀》,《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6期
《攝影文學:媒體總匯時代的藝術創新》,《中國民族報》2005年5月27日
《羅蘭·巴特超文本思想論略》,《文學與文化》(第六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互文性與主體(間)性》,《文化研究》(第六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互文性新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2006年第9期全文複印,收入《現代性視野中的文學理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互文性視域中的文學經典性質與功能》,《文學與文化》(第七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西方文學理論”教學心得淺談》,《南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互文性與文學經典——一個視角主義的研究》,《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文化研究語境中文學經典的建構與重構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近代文學批評史》精義、《結尾的意義——虛構理論研究》精義、《經典——文學中的常與變》精義,載趙憲章主編:《20世紀外國美學文藝學名著精義》(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互文性與文類》,《文學與文化》(第八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科研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互文性與文學理論基本問題》[項目編號:06CZW001](2006年)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多元文化時代的文學經典理論》[項目編號:05JC750.11—44043](2005年)
天津市社科規劃項目《互文性視野中的文學經典理論》[項目編號:TJ05-YW0303](2005年)
南開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互文性與文學理論基本問題》(2004年,已結項)
2005年4月 獲2004年度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7年5月 獲南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徵文二等獎

會議論文

2005年5月,北京 “文化研究語境中文學經典的建構與重構”國際學術會議
提交論文《互文性與文學經典——一個視角主義的研究》,收入會後正式出版的會議論文集
2008年11月,南京 南京國際文化符號學研討會(Nan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ltural Semiotics),
宣讀英語論文The Value and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互文性的價值與定義》)
2008年12月,廣州 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第九屆年會暨“批評理論與當代文學生產”學術研討會
宣讀論文《此“經典”非彼“經典”——兩種文學經典芻議》
2010年10月,南京 “文學與形式”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年會
宣讀論文《引語的符號學研究——互文性典型個案之一》
2012年10月,南京 首屆中國符號學論壇(本人為論壇發起人之一)
宣讀論文《中國大學符號學教學之我見》,收入會後正式出版的會議論文集
2012年10月,南京 第11屆世界符號學大會(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Semiotics),
宣讀英語論文The Chines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互文性的中國視角》)
2013年7月,貴陽 第二屆中國符號學論壇
宣讀論文《意識形態與詩學形態——互文性研究的兩種路徑及其啟示》
2013年8月,長沙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第十屆年會暨“文學理論研究與中國文化發展”學術研討會
宣讀論文《文學經典Ⅰ與文學經典Ⅱ》
2013年8月,蕪湖 “比較詩學與當代文論”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全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年會
宣讀論文《互文性視域中的戲仿理論研究》,收入會後正式出版的會議論文集
2016年7月,成都 第七屆中美雙邊比較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11月,惠州 第七屆“文藝學及相關學科發展”學術研討會
宣讀論文《從互文性看新世紀西方文論研究的走向》
2016年11月,廈門 “新世紀文論話語實踐回顧與反思:新視野、新路徑、新空間”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第九屆年會
提交論文《符號學視域中的文本意義研究》
2016年11月,北京 “後經典時代世界文學經典闡釋與教學策略”全國學術研討會
宣讀論文《論文學經典的典範式獨創性》

所獲獎勵


2005年4月 獲2004年度南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7年5月 獲南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徵文二等獎
2009年12月 獲南開大學文學院雲林獎教金(二等)
2011年12月 獲南開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徵文一等獎
2012年3月 獲南開大學文學院雲林獎教金(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