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唐朝詩人、江州刺史)

李渤(唐朝詩人、江州刺史)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紀(今甘肅泰安)人,一說洛陽人,唐代大臣。青年時代與仲兄李涉隱居廬山和嵩山,礪志詩文,博學多才,有“李萬卷”之稱。曾任著作郎、右補闕、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諫議大夫、給事中等職。因坦陳時弊,得罪宦官權臣及敬宗,被貶為桂管觀察使。

在桂林四年,勤於政務,興利革弊,修建園林,做了不少實事:設常平倉以“調節糧價,備荒賑恤”;疏導靈渠,增建陡門,便利了行船和農田灌溉;開發隱山、南溪山,以供士人休息遊覽,並作《南溪詩並序》,刻石於南溪山玄岩北壁。因政績卓著,後人在興安建“四賢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渤
  • 出生地:洛陽
  • 逝世日期:831
  • :澹之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評價,人物軼事,作品,

人物簡介

出身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潛)。
李渤,和兄長李涉偕隱盧山,更徙少室。
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元和十五年(820年)十一月,定京考官,他不避權幸,該升則升,該降則降。並上書言宰臣肖免等尸位素餐,平庸誤國,為權臣所顧忌,言其性情粗放,越職言事,出為虔州刺史。長慶元年(821),調任江州刺史。
唐文宗時拜太子賓客。工詩文,書、畫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唐書本傳》、《集古錄

人物生平

曾與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棲賢寺一帶讀書。他在白鹿洞養了一隻白鹿、並常隨白鹿外出走訪與遊覽。因此,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讀書處稱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時,舊地重遊,在白鹿洞廣植花木,增設台榭、宅舍、書院,修葺一新。至今白鹿洞書還存有紀念李渤先賢祠和後人石雕的白鹿。
長慶二年,李渤被調回長安,任職方郎中,升遷諫議大夫。敬宗即位,轉給事中。因仗義執言,抨擊太監橫行霸道,並為鄂縣縣令崔發鳴不平,又出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禦觀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罷歸洛陽。李渤雖被排斥,但諫官繼續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賓客征至京師,月余卒,時年五十九,贈禮部尚書。

人物評價

舊唐書》對李渤的評價是:品德高尚,不隨便附和。勢利之徒謂其矯情求譽;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終不息言,以挽救時弊,值得尊重。

人物軼事

李渤到江州不久,發現朝廷管理財政的官員張叔平,不顧百姓疾苦,竟奏征貞元二年(786年)逃戶欠款四四0一貫。他體察下情,為民請命,立即上書陳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頃”,還要徵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實在負擔不了。並在書中表示:如不準奏,“臣既上不副(符合)聖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輕持符印,特乞放臣歸田”。在李渤的懇切請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實為誠懇,若不蠲容(免除),實難存濟(安頓),所訴逋欠(拖欠)並放(免收)。”
當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積約一千二百畝,東抵北風嘴,西連龍開河,南接山川嶺,北依潯陽城。由於湖面寬闊,南來北往行人諸多不便。李渤為了方便行人,遂糾工在湖中築堤。堤長七百步(約二里),南連山川嶺,北接城池的南門口,溝通南北,往來稱便。堤上還建橋安閘,控制和調節水位,兼有灌溉農田之利。後人為感謝這位刺史,將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橋名思賢橋

作品

《辨石鐘山記》
水經》云:“彭貂之口,有石鐘山。”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響若洪鐘,因受其稱。有幽棲者(隱居的人,即李渤自稱),尋綸(釣魚)東湖,沿瀾窮此。遂躋崖穿洞,訪其遺蹤。次(臨時住宿)於南隅,忽遇雙石,漱(傾斜)枕潭際,影淪(倒映)波中。詢諸水濱,乃曰:“石鐘也,有銅鐵之異焉。”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聯氣凝質,發為至靈,不然,則安能產茲奇石子?乃知山乃石名,歸矣。如善長(酈道元字善長)之論,則瀕(瀕臨)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貫之。聊刊前謬,留遺將來。貞元戊寅歲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號)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