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春(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李慶春(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李慶春為常用人名。著名人士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京劇花臉演員、長安大學教授、河南大學教授、晉寧二街衛生院院長、革命烈士等、廣西民族師範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慶春,男,1927年生,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直隸武安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慶春
  • 出生地直隸武安
  • 出生日期:1927年
  • 逝世日期:2018年9月30日 
  • 職業: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52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1954年畢業於該校研究班。歷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教授,黑龍江省鑄造學會第二屆理事長。

主講課程

李慶春所講第一門鑄造專業課是1955年為俄國學生講的《鑄造工學》,這門課本應由蘇聯專家講,但蘇聯專家已回國,由李慶春用俄語講這門課,講課效果很好。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過《鑄造合金》、《特種鑄造》、《造型材料》、《鑄造過程原理》、《鑄件形成理論基礎》、《金屬凝固理論》等課程。
李慶春在哈工大首先創建了專業基礎理論課《鑄造過程原理》,後改名為《鑄件形成理論基礎》,在修訂全國性鑄造專業教學計畫時得到專業委員會的一致認可,並在全國高校得到推廣。其主編的第一本教材是專業基礎理論課《鑄件形成理論基礎》,教材出版後曾在國內舉辦過4次講習班,前後有200餘名青年教師和鑄造技術人員聽講。
李慶春在文革前我培養的第一名研究生是於桂復,文革前共培養了5名研究生。文革後其培養的第一名碩士是唐多光,總共培養29名碩士。李慶春培養的第一名博士是陳玉勇,總共培養32名博士,5名博士後。

研究方向

從事離心鑄造理論及套用、大型船用螺旋槳質量控制、稀土在有色合金中的套用、鑄件凝固論等研究工作。

主要貢獻

1970年主持完成離心鑄造大型炮管研究。1976年主持完成大型螺旋槳少餘量鑄造工藝的研究。主編有《鑄件形成理論基礎》、《船用螺旋槳鑄造》。李慶春先生是《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首屆編委會主任,他為《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雜誌的創辦做了大量工作,為《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雜誌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李慶春留校後,學校領導一方面讓其作為在職研究生跟隨蘇聯專家學習,另一方面讓其擔任鑄造教研室主任,組建教研室和實驗室,準備招收第一屆五年制鑄造專業本科生。兩位蘇聯專家在哈工大期間,前後給三屆研究生講課,指導課程設計和指導研究生結業論文。第一屆包括李慶春共6人,1954年結業。第二屆10人,1955年結業。第三屆 8人,1956年結業。康斯坦丁諾夫1954年回國,丘納耶夫1955年回國,因此第三屆研究生1956年的結業論文,實際上是由李慶春和葉榮茂、徐享均、任天慶等幾位中國教師指導完成的。從哈工大鑄造專業結業的24名師資研究生回到原來的高校後,絕大多數都成為各高校鑄造專業的骨幹教師和鑄造教研室主任。
1952年哈工大在全國建立了第一個鑄造教研室和鑄造專業,國內許多兄弟院校紛紛派進修教師到哈工大來進修,如清華大學黃惠松、劉家濬,瀋陽工業大學王青澄哈爾濱理工大學的任善之和孟繁玉昆明工學院陳永明華南理工大學郭安娜等。前後來哈工大鑄造教研室進修的教師多達30餘名。當時哈工大成為全國鑄造專業學習和進修的中心。他們進修完回校後都成為鑄造專業的骨幹教師或教研室領導。
主要研究成果:
李慶春從事的第一項科研工作是離心鑄造。1953年陪同康斯坦丁諾夫專家到鞍鋼鑄管廠調研,其為李慶春選了《鑄鐵管離心鑄造》的研究課題,作為研究生結業論文。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發表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1954年第2 期。之後在離心鑄造方面又進行了幾項研究,如大型炮管離心鑄造、不鏽鋼環離心鑄造、雙金屬離心鑄造等,並獲得多項成果獎。
1996 年12月李慶春70歲時,辦理了退休手續,但由於面臨許多工作,很快又被學校返聘。從1997年起到2005年末李慶春又培養了9名博士,4名碩士,3名博士後。幫助青年教師確定了《非平衡凝固技術與高性能材料》作為其原所在課題組今後的研究方向,並成立了兩個實驗室:《噴射成形技術及新材料實驗室》和《大塊非晶、納米和微晶材料實驗室》。目前在這個方向已有一批青年骨幹教師帶領博士生和碩士生深入開展工作。
主要成就:
1959年,他帶領師生與工廠合作主持了“離心鑄造炮管成形工藝及設備的研究”。1960年首次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大型炮管離心鑄造機”,1964年又研製出“加農炮管離心鑄造機”,1965年研製出“榴彈炮管離心鑄造機”。1970年他和林柏年等與工廠共同完成了“大口徑合金鋼炮管離心鑄造的材質、工藝及設備”的全套關鍵技術研究,該成果獲1978年黑龍江省科學大會獎、八機總局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4年,他帶領課題組與工廠合作,開展“大型艦船用螺旋槳少餘量鑄造工藝”、“大型艦船用螺旋槳鑄造質量控制”重大課題研究。使大型艦船用螺旋槳鑄件加工餘量從40〜50mm降到4〜5mm。鑄件成品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該成果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7年與工廠合作,開展了“大型艦船用螺旋槳斷裂原因的研究”,通過最佳化合金成分和工藝參數,解決了鑄造缺陷,顯著提高了螺旋槳的鑄造質量和使用壽命。1980年獲國防工辦重大技術改進成果二等獎。
1985年,他帶領教師和研究生與工廠合作,研究“大功率柴油機用雙金屬軸瓦製造工藝”,並於1987年研製成功“鉛青銅顆粒離心熔鑄雙金屬軸套新工藝”。結束了我國大功率柴油機軸套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 先生不僅在工程套用方面為國防工業做出突出貢獻,而且帶領博士生在鑄造和材料學科前沿開展了系統的基礎理論研究,許多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受到同行的廣泛讚譽,例如:1979年,開展了“鋁合金定向凝固條件下固液界面形態的研究”。首次採用Y調製技術,發現了窪坑界面是成分過冷剛形成時的界面形態特徵,揭示了鋁合金定向凝固條件下平面晶-胞狀晶-樹枝晶界面形態的轉化規律。
1981年,開展了“稀土在鋁合金凝固過程中的行為的研究”。首次建立了稀土鋁合金抗拉強度與二次枝晶間距的數學關係。1984年,提出了“微量稀土使定向凝固條件下固/液界面前沿溶質分配係數減小,界面穩定性變差”的論斷。同時還發現“微量稀土使準固相線下移、準固態強度增長率和後期強度提高,降低合金熱裂傾向”,提出了“熱裂形成溫度隨應變速率改變”的新觀點。1984年10月,他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52屆國際鑄造會議上代表中國官方宣讀了“稀土對Al-Cu合金凝固過程的力學行為及固液共存的影響”論文,受到廣泛好評。1988年該成果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5年,在國內率先對合金凝固過程液固態的流變行為進行系統研究。採用流變理論、系統辨識法和計算機模擬技術,建立了合金液固態流變組合模型和本構方程,對合金液固態受力下進行應力、應變和熱裂的模擬。首次提出合金在液固態存在彈性、粘彈性和粘塑性的新理論。該成果於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5〜1990年,開展了合金凝固傳輸現象數值模擬的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求解合金非平衡凝固溶質再分布條件下,凝固溫度-固相體積分數-成分之間非線性、強耦合關係的數值疊代計算方法,建立了等軸晶移動條件下合金凝固體系的傳熱、傳質、動量傳輸及連續性方程。首次採用統一模型對金屬凝固中有凝固收縮和重力共同誘導的枝晶間液相流動進行了成功的數值模擬。
1985〜1988年,開展了Al-Si合金變質機理的研究。1986年以來,開展了特殊條件下合金凝固行為的研究。建立了大過冷條件下,液固相變的非平衡方程和臨界過冷表達式。研究了電場對定向凝固條件下合金界面形態穩定性的影響。發現電場能顯著提高固液界面穩定性、改變共晶生長形態和方式、明顯減小共晶片間距。揭示了利用電磁場模擬空間微重力條件下偏晶合金的凝固規律。被公認為是“富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1989〜1992年,開展了液態金屬微觀結構和微觀動力學行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原子集團對稱性動力學演化的觀點。
1991年以來,他開闢了新的科研方向。帶領課題組建造了具有國際水平的航天系統首台“多功能超音霧化沉積快速凝固裝置”,設計了新型結構噴嘴,制出了30微米以下的金屬粉末、大塊快速凝固鑄錠。1995年,設計成陶瓷顆粒添加裝置,建立了金屬與陶瓷雙噴霧化共沉積工藝,在國內首次獲得霧化共沉積Al基SiC複合增強材料。
1991〜1996年,開展了接觸反應法製備Al/TiC複合材料的研究。系統地研究了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分析了Al-Ti-C系統的反應機制和亞微米TiC顆粒形成機理。在製備新型複合材料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該項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

獲獎記錄

曾獲國家教委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優秀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成果獲中船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