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中科院院士、無線電專家、政治家)

李強(中科院院士、無線電專家、政治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強(1905 - 1996 )科學院院士、經濟專家、國務院顧問、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外貿部長。

1905年生,江蘇常熟人,真名叫曾培洪,字幼范,南洋學堂的土木工程專業,1925入黨,在“五卅”運動中成長為學生運動領袖,創立常熟第一個黨組織,為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研製炸彈。

李強在對外貿易部副部長、部長位置上一直乾到1982年才正式離職,為新中國的外交、經濟、外貿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1996年9月29日,李強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強
  • 別名:曾培洪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常熟
  • 出生日期:1905年9月26日
  • 逝世日期:1996年9月29日
  • 職業:中科院院士、無線電專家
  • 畢業院校:上海南洋路礦學堂中學部
  • 信仰:共產主義
  • 代表作品:發信菱形天線
人物生平,歷史榮譽,

人物生平

製造第一對自主研發的電台
“四·一二”後,李強到了武漢,任中央軍委特科的特務股股長。後經周恩來委託自製了中共歷史上第一部地下電台,培養了中共歷史上第一批無線電人才。1929年底李強奉命到香港九龍建立第二個秘密無線電台。次年1月,滬港兩地通報成功,成為中共自己製造的第一對通報電台。1932年,中共中央的聲音已能通過秘密電台及時傳達到全國各大根據地。
“李強公式”
1931年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李強在協助周恩來等特科負責人轉移在上海的機關和人員後,經哈爾濱到蘇聯莫斯科,在蘇聯郵電部通信科學院學習,搞科研,做教學工作,發表了無線電科學論文《發信菱形天線》,在蘇聯無線電界引起震動,被蘇聯政府提升為研究員,成為全蘇7位無線電專家之一,名字被收入蘇聯百科詞典之中。研究成果被命名為“李強公式”。
回國造槍
七七事變後李強歸心似箭,於1938年初來到延安。在莽莽黃土高原上,他白手起家,辦起了槍炮廠、炸藥廠、煉鋼廠及製藥廠、煉油廠……。在1939年4月25日生產出陝甘寧邊區第一支七九步槍,又名“無名氏馬步槍”,是我軍軍工史上自己製造的第一支步槍。僅1939-1943年,延安軍工廠就生產了步槍9758支、擲彈筒1500門、手榴彈58萬顆、擲彈筒彈19.8萬發、迫擊炮彈3.8萬發、修槍1萬支、修炮千門。他頂住“搶救運動”中康生的“左”傾政策,保護了沈鴻、錢志道等專家、工程師,才取得這樣的成就。他被評為邊區特等勞動模範。毛澤東1944年為其親筆題詞“堅持到底 為李強同志書”。
李強
培育英才
此後,李強又擔任了延安自然科學院第四任院長,培養了大量的未來新中國科技人才,有的當了部長、局長,甚至國家領導人,如沈鴻錢志道、吳際霖、彭世祿、李鵬、葉選平等。
解放戰爭時期,李強受命建造了短波廣播發射台,把新華社的聲音傳向全世界。他又重操舊業,成為新中國廣播事業的奠基者。
發展貿易
新中國剛成立,毛澤東就訪問蘇聯,李強隨行。考慮到李強既懂技術,又懂俄語,毛澤東面命李強:“你改行搞外貿好不好?”通信專家不情願地同意了。1952年8月,李強被任命為外貿部副部長兼駐蘇聯大使館商務參贊。他既是蘇聯援華156個建設項目的見證人和執行者,為大規模引進生產設備和先進技術設備,推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又在蘇聯單方面撕毀協定撤走技術專家和技術資料時奉命與對方進行鬥爭,為保護國家利益,減少國家損失而竭盡全力。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在極其複雜困難的情況下開展外貿工作,同時還出任國務院援越運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
1970年12月11日至1971年1月7日,以65歲高齡密訪越南,實地考察險象環生的胡志明小道,以掌握越南戰場的第一手資料。自1965年到1978年的13年間,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僅物資一項就達180多億美元,而李強主持援越物資運輸工作長達10多年,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1975年10月,越南政府向李強授予“友誼勳章”。“文革”高潮時,李強把毛主席對他的題詞“堅持到底”的真跡壓在辦公桌玻璃板下,這對造反派起到了震懾作用,使他們較少干擾援越工作;周恩來的保護也使他免受皮肉之苦。他頂住“四人幫”的破壞,艱難地開展東西方外貿工作,以外貿促外交。
李強(中科院院士、無線電專家、政治家)
推動經濟
1973年,美國把美元和黃金脫鉤,引發世界貨幣體系的大震盪,李強就給周恩來打報告,提出要利用時機,擴大外貿範圍,為國家多賺取外匯。然後李強搞起期貨貿易,整個外貿的局面為之活躍。1973-75年間,為國家賺取了不少外匯。有一天他在人民大會堂碰到李先念,李副總理告訴他:“你們幹得不錯,賺了30多億美元。” 30多億美元比1972年的出口額還多,當時一年的進出口總額也就7,80億美元。就是倒買倒賣黃金和商品期貨。陳雲坐鎮,李先念給錢,外貿部辦事,中聯部包打聽。
“文革”後,年逾古稀的李強以他淵博的知識、寬闊的眼界、敏銳的思想,第一個向中央提議利用外國貸款,第一個引進美國可口可樂生產線等,最先促進對外開放,為與歐美、港澳貿易作了大量工作。
名留千古
李強於1983年退居二線,1996年9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集革命家、科學家和經濟專家於一身的李強逝世後,中共中央給予高度評價,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不僅是革命家,而且是科學家和經濟專家,是我黨一位難得的複合型人才,在科研領域、軍工生產領域、廣播電訊領域和外經貿領域都做了奠基性或開創性工作。 ”

歷史榮譽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25年6月加入共青團,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第九屆至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在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他是中共第八次至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三次、十四次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第三屆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