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義(武術家)

李存義(武術家)

李存義,原名存毅,字肅堂,後改名存義,字忠元。生於清道光二十七年,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少時家貧,以幫人趕車為生,及長習長短拳技並週遊各地。中年師從形意拳名家劉奇蘭學藝,後至京與程廷華等為友,併兼從董海川八卦掌,其八卦掌技藝多為程廷華所授。曾任兩江總督督標把總,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

1900年,李先生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志授徒。宣統三年(1911),與葉雲表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後任教上海精武體育會、南洋公學院(交通大學前身)等地。先生生前,於北方武術界威望甚高。

1921年去世,終年74歲。著名弟子有黃柏年郝恩光尚雲祥馬玉堂李星階傅劍秋陳泮嶺、田鴻業、薛顛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存義
  • 出生日期:1847
  • 逝世日期:1921
  • 職業:武術家
生平經歷,武林軼事,徒弟簡介,陳泮嶺先生,先生論形意拳,

生平經歷

李存義(1847年~1921年),字忠元,清末深州(今深州市)南小營村人。他出身貧寒,自幼愛好武術。20歲時向劉奇蘭郭雲深形意拳,還從董海川八卦掌。精研數十年,實力大進,名揚武林,又精於刀術,故有“單刀李”之稱。曾在北京打敗號稱世界第一的白人力士,獲得政府賜予的一等金質獎章。他為人厚道,輕財好義,與武林名家大刀王五程廷華等過從甚密,與“閃電手”張占魁情同手足。 光緒十六年(1890年),李存義在軍人劉坤一帳下教士兵練武,屢建功績。後到保定萬通鏢局。他一把單刀,所向披靡,無人敢劫他的鏢。因存義從不看重錢財,鏢局終因資本不足而關閉。1900年去山西向宋世榮老師求教內功並與宋鐵麟先生交流武技獲益匪淺,返河北後與其師兄弟交流,武功大有長進。八國聯軍侵華時,53歲的李存義參加義和團,奮勇殺敵,每戰必先。他曾率眾夜襲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痛殺守站俄兵。義和團失敗後李存義先生在劉快莊暫避,教了一批弟子。一次,李存義單身一人在涿州遇上一名強盜,強盜用大棍向他猛打,竟一下也打不著,存義不慌不忙,還不時用手中的小柳枝劃強盜眼睛,強盜累得氣喘吁吁,只得跪地求饒。一年夏天,存義坐大車從外地回家,在武強縣遇上一夥歹人行劫。存義手搖一把紙扇,說:“要銀子有的是,請你們自己上車拿吧。”一個歹人跳上車,存義將紙扇輕輕一抖,即把歹人打下車去。又一人跳上車,存義一揮手,這人又趴在車上。領頭的認出是“單刀李”,趕緊上前賠禮認錯。民國元年(1912年),李存義在天津創辦北方最大的民間武術團體----中華武士會,親任會長,教授形意拳。滄州劉某善用大桿,能用桿尖將碡碌挑起,在滄州設拳場多處。他找李存義比武,問李用什麼器械。李答:“我要用器械,就不任此會長了。”劉某大怒,用桿尖用力向李存義腹部挑去。李存義竟然上前一步,運氣用腹部頂住桿尖,大桿彎曲成弧狀。劉某大慚,回滄州關閉了拳場。李存義聞訊後,親往滄州與劉某講和,並幫他恢復了拳場。之後,李存義應約到上海精武體育會教拳。

武林軼事

1.李存義單身一人在涿州遇上一名強盜,強盜用大棍向他猛打,竟一下也打不著,存義不慌不忙,還不時用手中的小柳枝劃強盜眼睛,強盜累得氣喘吁吁,只得跪地求饒。
傑出武術家傑出武術家
2. 一年夏天,存義坐大車從外地回家,在武強縣遇上一夥歹人行劫。存義手搖一把紙扇,說:“要銀子有的是,請你們自己上車拿吧。”一個歹人跳上車,存義將紙扇輕輕一抖,即把歹人打下車去。又一人跳上車,存義一揮手,這人又趴在車上。領頭的認出是“單刀李”,趕緊上前賠禮認錯。
3. 滄州劉某善用大桿,能用桿尖將碡碌挑起,在滄州設拳場多處。他找李存義比武,問李用什麼器械。李答:“我要用器械,就不任此會長了。”劉某大怒,用桿尖用力向李存義腹部挑去。李存義竟然上前一步,運氣用腹部頂住桿尖,大桿彎曲成弧狀。劉某大慚,回滄州關閉了拳場。李存義聞訊後,親往滄州與劉某講和,並幫他恢復了拳場

徒弟簡介

李存義參考《五行拳譜》、《連環拳譜》及譚腿而創編了十六路的《拳術教範》,又編寫了《刺殺拳譜》,對推廣形意拳做出突出貢獻。他晚年在家鄉南小營村傳授拳術,村前街、后街都設有練武場,村民習拳練武蔚然成風。李存義教授門徒數百人,較著名的有尚雲祥黃柏年周玉祥王俊臣李彩亭李耀亭、馬振玉、郝恩光李文豹,傅劍秋.馬玉堂陳泮嶺,田鴻業 ,薛顛等。
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先生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先生
黃柏年先生黃柏年先生
李存義(武術家)
馬玉堂先生馬玉堂先生
陳泮嶺先生陳泮嶺先生
定興三李定興三李

陳泮嶺先生

為李存義先生之關門弟子,北大學生時期即利用課餘時間前往李老隱居之山上從學,鑽研形意門之拳械功夫.
形意拳本名心意六合拳或意拳,由明末武將山西姬隆豐所創,姬隆豐擅大槍,由槍法變拳法,且融入少林拳精華,創五行十形之心意六合拳.而後河北李洛能心意拳改稱形意拳,風格也與原心意拳不同.原心意拳者多弓步側身,形意拳則為.特有之三七步,而增,鼉兩形為十二形拳.形意拳者,象形取意,老祖宗的哲學觀中,五行金,水,木,火,土為天地之組成元素,由易之無極生太極兩儀四象後,再形成五行,談中國玄學山醫命卜相則不能不論五行,老祖宗以五行來分類天地萬物,堪輿學中以陽宅外觀分類為五形宅,論其生克制化,而拳法家將拳勢歸類為五行,如鶴拳的五形手.而形意拳祖宗將攻守之法分為五行即劈,躦,崩,炮,橫.另外形意拳即為由槍所創之拳,則與槍法又脫不了關係,五行拳勢中,具備槍法攔拿札之意,以滾動之渾圓力為主,有壓,挑,劈,崩,進,抖...等等槍法之術.而形意拳於.
五行之基礎外,又加十二形之飛禽走獸,所謂天地五行,萬物十二形之組合,五行則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戍己土,西方庚金辛,北方壬癸水為十天干之數,十二形則十二地支之數.中國人有十二生肖象十二時辰,形意以十二拳龍形,虎形,猴形,馬形,猴形,鼉形,雞形,鷂形,燕形,蛇形,形,鷹形,熊形,然萬物莫不由天地陰陽五行之氣所化,因此十二形之基礎在於五行拳,而五行又由四象,三才,兩儀,太極所生,因此五行拳之基在於三體式,形意之五行十二形諸拳式莫不由三體式所化.如三體式化作劈拳,劈拳有正劈拳與反劈拳,龍形,鷹形即反劈掌所化.形意拳中五行為正,而十二形為奇,奇正相生,循環無端.
而形意拳託附達摩,岳武穆所創是否如此,習者不必追究,交給歷史學家去考證,所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任何學問莫不由心意而成就.故古人推功於達摩,岳飛等的精神罷了.形意拳之短打直進用於戰陣中最為適合,無花俏之招法,長勁亦是最快.兩軍交戰,千軍萬馬中,要能有閃轉騰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進,走亦打,打亦走.如黃河之決堤.
因此陳師早年曾將形意拳送軍中審核為莒拳之戰鬥拳技形意拳之傳授僅習五行與七星連環拳,李存義先生雖補足形意門之拳藝,然其教授僅注重五行與連環.五行與連環可謂形意拳必修之科目,而十二形拳古之形意名家有僅習一形或數形者,因十二形是高級之科目,無五行基礎,十二形無法練好,五行練得好,對於十二形則能易於體會.古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七星連環有形意步法與身法奧妙,有迷蹤拳之稱.
形意五行連環拳-黃連順 示例 ~傳自陳泮嶺宗師《前中央國術館副館長》

先生論形意拳

拳經雲,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化勁練神還虛之用也。明暗勁之體用,是將
周身四肢鬆開,神氣縮回而沉于丹田,內外合成一氣,再將兩目視定彼之兩目或四肢,自己不動而為體也。若是發動,剛柔曲直,縱橫圜研,虛實之勁,起落進退,閃輾伸縮等變化之法,此皆為用也。此是與人相較之時,分析體用之意義也。若論形意拳本旨之體用,是自己練趟子為之體,與人相較之時,按練時而應之為之用也,虛實變化不自專用,因彼之所發之形式而生之也。
練習拳術,剛柔、虛實、巧拙不可不察也。剛者有明剛,有暗剛,柔者有明柔,有暗柔也,明剛者,未與人交手時,周身動作、神氣皆露於外,若是相較,彼一用力抓住吾手,如同剛鉤一般,氣力似透於骨,自覺身體如同被人捆住一般,此是明勁之內勁也。暗剛者,與人相較,動作如平常,起落動作亦極和順,兩手相交,彼之手指軟似棉,用意一抓,神氣不只透於骨髓,而且牽連心中如同觸電一般,此是暗勁中之內勁也。明柔者,視此人之形式動作,毫無力氣,若是知者視之,雖身體柔軟無有力氣,然而身體動作,身輕如羽,內外如一,神氣周身並無一毫散亂之處,與彼交手時,抓之似有,再用手或打或撞而又似無,此人又毫不用意於己,此時明柔中之內勁也。暗柔者,視之神氣威嚴,如同泰山,若與人相較,兩手相交,其轉動如鋼球,手方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去,則彼身中又極靈活,手如同鰾膠相似,胳膊如同鋼絲條一般,能將人以粘住或纏住,自己覺著諸方法不能得手,此人又無有一時格外用力,總是一氣流行,此是暗柔中之內勁也。此是余與人道藝相交,兩人相較之經驗也。以後學者若遇此四形式之人,量自己道理之深淺,神氣之厚薄而相較量。若是自己不能被彼之神氣欺住,可以與彼相較;若是睹面先被彼之神氣罩住,自己先懼一頭,就不可與彼較量。若無求道之心則已,若是有求道之心,只可虛心而恭敬之,以求其道也。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能如此視人,能如此待人,可以能無敵於天下也。並非人人能勝方為英雄也。虛實巧拙者,是彼此兩人一見面數言就要相較,察彼之身形高矮,動作靈活不靈活,又看彼之神氣厚薄,一動一靜言談之中,是內家是外家,先不可驟然取勝於人,先用虛手以探試之,等彼之動作,或虛或實,或巧活拙,一露行跡,勝敗可以知其大概矣。被人所敗不必言矣,若是勝於人亦是道理中之勝人也。就是被人所敗,亦不能用奸詐之心也。余所以練拳一生,總是以道服人也。以上諸先師亦常言之,亦是餘一生所經驗之事也,以後學者,雖然不用奸詐,不可不防奸詐,不然時常被人所欺也。
形意名家 李存義先生: 形意拳,發源於山西。由姬隆豐傳於山西祁縣戴龍邦,及河南馬學禮;戴龍邦又傳河北塗州李洛能;於是形意拳在國內分別為山西,河南、河北三大主脈。李洛能傳郭雲深劉奇蘭;劉奇蘭,傳李存義先生等。其中最足道者:在滿清鹹豐年間郭雲深先生,與八卦傳授人董海川先生,在京都比武三日,互相訂交,所以郭雲深先生擅形意之名,譽滿兩京。惟郭雲深先生尚僅習得形意拳五行,環,及十二形之半,後由李存義先生,重訪山西祁縣,始得全藝而歸,於是形意拳在河北一脈中,補足了形意十二形、安身炮、雜式錘、八式等。形意拳屬河北一脈之能發揚光大著,李存義先生之功不小。
形意拳為內家三拳之一,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之差別.
李存義(1847年---1921年),字忠元,清末深州(今深州市)南小營村人。
他出身貧寒,自幼愛好武術。20歲時向劉奇蘭、郭雲深學形意拳,還從董海川學八卦掌。精研數十年,實力大進,名揚武林,又精於刀術,故有“單刀李”之稱。曾在北京打敗號稱世界第一的白人力士,獲得政府賜予的一等金質獎章。他為人厚道,輕財好義,與武林名家大刀王五、程廷華等過從甚密,與“閃電手”張占魁情同手足。
光緒十六年(1890年),李存義在軍人劉坤一帳下教士兵練武,屢建功績。後到保定開萬通鏢局。他一把單刀,所向披靡,無人敢劫他的鏢。八國聯軍侵華時,53歲的李存義參加義和團,奮勇殺敵,每戰必先。他曾率眾夜襲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痛殺守站俄兵。
一次,李存義單身一人在涿州遇上一名強盜,強盜用大棍向他猛打,竟一下也打不著,存義不慌不忙,還不時用手中的小柳枝劃強盜眼睛,強盜累得氣喘吁吁,只得跪地求饒。一年夏天,存義坐大車從外地回家,在武強縣遇上一夥歹人行劫。存義手搖一把紙扇,說:“要銀子有的是,請你們自己上車拿吧。”一個歹人跳上車,存義將紙扇輕輕一抖,即把歹人打下車去。又一人跳上車,存義一揮手,這人又趴在車上。領頭的認出是“單刀李”,趕緊上前賠禮認錯。因存義從不看重錢財,鏢局終因資本不足而關閉。民國元年(1912年),李存義在天津創辦北方最大的民間武術團體一中華武士會,親任會長,教授形意拳。滄州劉某善用大桿,能用桿尖將碡碌挑起,在滄州設拳場多處。他找李存義比武,問李用什麼器械。李答:“我要用器械,就不任此會長了。”劉某大怒,用桿尖用力向李存義腹部挑去。李存義竟然上前一步,運氣用腹部頂住桿尖,大桿彎曲成弧狀。劉某大慚,回滄州關閉了拳場。李存義聞訊後,親往滄州與劉某講和,並幫他恢復了拳場。之後,李存義應約到上海精武體育會教拳。
李存義參考《五行拳譜》、《連環拳譜》及譚腿而創編了十六路的《拳術教範》,又編寫了《刺殺拳譜》,對推廣形意拳做出突出貢獻。
他晚年在家鄉南小營村傳授拳術,村前街、后街都設有練武場,村民習拳練武蔚然成風。李存義教授門徒數百人,較著名的有尚雲祥、黃柏年、周玉祥、王俊臣、孫祿堂、褚桂亭、李彩亭、李耀亭、馬振玉、郝恩光、李文豹等。民國10年(1921年),李存義保鏢於鄭州(今任丘市),因病逝世,安葬於南小營村,終年7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