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榮

李允榮

李允榮(朝鮮語:이윤영,1890年8月19日~1975年10月15日)號白史(백사)。平安北道出身。朝鮮日據時期的獨立運動家,大韓民國政治家、教育家、基督教衛理公會牧師,1952年張勉辭職後,於4~5月間任大韓民國代理國務總理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允榮
  • 別稱:이윤영
  • 字號:號白史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大韓帝國,朝鮮日據時期,大韓民國
  • 民族族群:朝鮮族
  • 出生地平安北道寧邊郡
  • 出生時間:1890年8月19日
  • 去世時間:1975年10月15日
  • 主要作品:《白史李允榮回憶錄》
  • 主要成就:1952年4~5月任大韓民國代理國務總理
  • 職業:韓國政治家、教育家、宗教人士
  • 去世地韓國首爾中區新堂洞204-349
  • 配偶:李馬大
  • 信仰基督教(長老教)
1890年8月19日生於平安北道寧邊郡。號白史。父親李龍弼(이용필)。1905年入讀美國衛理公會傳教士成立的崇德國中。1907年崇德中學畢業之後,進入美國監理教(即衛斯理宗)傳教士設立的平壤崇實師範學校。1909~1913年任泰川普通學校校長,1912年崇實師範大學畢業。1913~1916年任雲山普通學校校長。1913年在雲山國小校長任內上京,於漢城監理教神學校專攻神學,1917年在衛理公會學校專攻神學之後正式成為監理教牧師,同年開始傳教士演講活動。
1919年在平安南道順川擔任日新普通學校校長併兼理教會事務,期間回響“三一運動”,在順川附近的新倉邑組織獨立宣言書講演會、開展示威遊行,被日本警察當做主謀逮捕,服役1年零2個月。出獄後經白川、鎮南浦開城等地,於1934年在平壤南山峴教會作為牧師嶄露頭角
1940年,在尹致昊、申興雨等人與日本人策劃的韓日基督教統合預備會談上作為韓方7名代表之一前往日本,參加鎌倉會議,正面闡明反對之意,強調基督教統合就是以解散韓國教會為前提的。儘管李允榮抵制基督教統合運動,但還是被朝鮮總督府吊銷了牧師資格。1943年任光州高中理事。他在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拒絕改換日本姓名,以神學外交講師和纖維工廠的監督等工作維持生計。
1945年朝鮮光復後,組織了以曹晚植為委員長的平壤人民政治委員會,自任副委員長,同時兼任建國準備委員會副委員長(曹晚植為委員長)、朝鮮民主黨副黨首(黨首為曹晚植)。蘇聯軍隊占領朝鮮後,與共產主義陣營產生了摩擦。1946年2月,為將反對信託統治(即委任統治)的決議送到漢城而赴韓,任廢除三八線國民大會委員長。1948年5·10總選舉時在漢城鐘路甲區當選為制憲國會議員,6月1日擔任憲法起草委員會副委員長。7月22日作為李承晚的親信,被提名為首任國務代總理,但因國會內部的自由黨派系的反對而無果而終。
雖然國會批准邀請李允榮出任國務總理,但是因政治基礎薄弱而遭首任韓國總統李承晚以防備南北統一的名義否決,此後兩次國務總理提名均未通過。第一共和國期間曾4次被提名為國務代總理,但4次全部遭到否決。不過,1948年8~11月李允榮在初代內閣中任首任無任所長官(即不管部長),12月徙任社會部第二任長官。1950年11月~1952年7月復任無任所長官。1952年張勉內閣辭職後,於4~5月間以無任所長官代理國務總理兼難民聯盟總會會長,在職期間提名國務總理又被否決。同年3月競選副總統落選。韓戰後繼續任無任所長官。他以無任所長官繼續工作直至退職。後任反共統一聯盟委員長、新興大學(現慶熙大學)校長。1956年再次競選總統落選,退出政壇後,專注於牧師活動和演講活動。1956年3月20日至1957年8月1日任第4任大韓雄辯協會會長。
1963年5·16軍事政變後,歷任反對軍政延長鬥爭委員會議長、國民之黨最高委員。1965年任世界一家公會總裁。1969年任國土統一院諮詢委員、統一促進會顧問。1970年任健全娛樂會顧問。晚年任”在以北父祖契約敬慕大會“大會長。1975年病故。留有一部未及出版的回顧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