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介民

朱介民

朱介民,1932年10月28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縣。化學纖維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化學纖維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後擔任我國“六五”攻關項目《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七五”攻關項目《超高速紡絲工藝和設備》及《芳綸Ⅱ型纖維研究》等課題組負責人,多項科研成果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介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無錫縣
  • 出生日期:1932年10月28日
  • 畢業院校: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
  • 主要成就: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
個人經歷,科技成就,教育經歷,主要著作,訪談錄,

個人經歷

1932年10月28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縣。
1948-1954年,上海正昌祥顏料號學徒。
1951-1954年,上海格致夜中學(後改為廿五業餘中學)學習。
1954-1958年,上海華東紡織工學院學習。
1958-1995年,華東紡織工學院(後改為中國紡織大學,現改名為東華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歷任紡化系常務副主任、科研處處長、副校長、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等職。
1992-2004年,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朱介民,1932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省無錫縣前洲鎮,早年就讀於前洲鎮青城中學,因家境貧寒僅讀至國中二年級即輟學。新中國成立後考入上海市第廿五業餘中學(原上海市格致夜中學),白天上班,晚上讀書,以三年時間補完國中至高中的全部課程。
1954年8月被錄取在華東紡織工學院化學纖維專業學習。1958年7月畢業後留校,在染化工程系化纖教研室高分子教學組任教。
1965年,朱介民經學校推薦脫產學習日語。大慶油田開發後,油田專人來校要求舉辦大慶(腈綸)工學班,由朱介民負責編教材,組織上課,還帶領30多位學員赴上海第二化學纖維廠、蘭州化纖廠邊授課、邊實踐,為大慶油田培養了一批專業人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試辦工農兵教學班,朱介民被任命為學校化纖專業教研室主任,邊教學邊開展科學研究。他參加紡織部重點科研項目“腈綸複合纖維的研製”工作,按時完成中試生產任務,並獲得了紡織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文化大革命”後,朱介民調任華東紡織工學院紡化系黨總支書記兼常務副系主任,為全面恢復紡化系教學秩序,組建機構,開拓新的學科作出了努力,也為紡織化學工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0年,朱介民任華東紡織工學院科研處處長。他積極推動各學科教師走向社會,親自組織並連續承擔“六五”至“八五”三個五年計畫中的《高強高模特種纖維研究》、《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超高速紡絲工藝和設備》等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推動了學科建設,豐富了教學內容,培養了人才。
1986年12月,朱介民任中國紡織大學副校長,分管科研、產業等工作。雖然行政任務更重了,但他仍堅持在教學、科研和產業開發的第一線,帶領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走出校門,為經濟發展服務。其中化學纖維高速紡產業更是取得了可觀的成就。
朱介民從1985年11月至1992年7月,三次赴美考察高分子科學的發展,並與美國杜邦公司進行高性能化纖的學術交流和簽訂合作科研項目“改性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的研製”。以後,因我國研製粘膠型碳纖維需要,朱介民又於1993年8月赴俄羅斯考察,建立了與俄羅斯科學研究所的合作關係,為學校進行碳纖維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礎。
朱介民1992年享受政府津貼,1993年被評為“實施發明成果優秀企業家”。
朱介民1995年退休,但他仍擔任化纖工程研究中心顧問、材料學院顧問教授等職,繼續在學校的科研、產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還開展社會調研,撰寫了《當前化纖形勢和任務》、《世界化纖工業結構調整與中國化纖工業發展對策》、《中國化纖五十年的回顧和展望》等論文,在全國和學校的專題研討會上宣講,獲得好評。

科技成就

潛心研究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
20世紀80年代初,世界化纖生產步入了高速化、自動化、高效化之路。為了趕上時代的發展,在我國編制化纖工業“六五”發展規劃時選定了“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研究課題,並被列為國家重大開發項目,要將滌綸紡絲速度從每分鐘1000 米提高到3200-4000米。朱介民與學校工藝、機械、電氣、自動化、測試等各個領域的專門人員反覆研討,分析學校的優勢和存在的困難。在學校領導和有關教師的鼓勵和支持下,承擔了這一攻關項目並任課題組長。
朱介民領導並直接參與研製工作。與核心小組共同研究確定重大技術指標,落實實施計畫。當機械加工未能達到高速錠子應有的加工精度時,他率領技術人員到學校加工車間和大家一起商討解決對策;當需要高速馬達配件時,他與電氣老師一起去桐鄉調研,落實加工單位;在工藝上遇到紡絲斷頭多,繞輥嚴重,成形筒管退不下來等難題時,他不分晝夜,連續作戰,攻克難關。由於高速紡絲紡速高、噴頭拉伸大以及纖維成型過程中張力大等原因,為了符合滌綸原料的熔融體在成型過程中動力學過程以及成型後的纖維內部分子結構的合理性,必須研究採用新型的紡絲工藝,其中乾燥裝置、熔融紡絲箱體、噴絲頭組件、過濾裝置以及吹風裝置均需重新研究。
朱介民和課題組成員歷經三年艱辛攻關,“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和設備”以及相應配套工藝軟體的樣機終於製造出來了,經過連續72小時運轉,紡出的滌綸長絲達到預定的設計指標,於1985年12月28日由紡織部組織鑑定,鑑定意見認為:中國紡織大學和上海市合纖所在國內首次研製的二部位四頭紡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卷繞設備,設計合理,結構緊湊,運轉穩定,操作方便,能夠滿足紡制滌綸POY的要求,基本上達到了70 年代末80年代初的國外大面積工業化生產水平,為國產滌綸高速紡絲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該項目於1987年3月榮獲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的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7月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七五”期間,朱介民承接了“超高速紡絲工藝和設備”課題。經過五年時間的努力,克服了各種困難,採用了加熱法紡絲等新工藝和新技術,最終順利地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使紡絲速度從每分鐘3200-4000米提高到每分鐘4500-6000米,從而使我國滌綸長絲生產技術達到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該項成果於1991 年在上海市首屆科技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朱介民深感科研的真正貢獻在於儘快將成果轉化為產品。他總結了1986年成果推廣中的經驗教訓,提出1990年底“高速紡”推向社會,進行工程技術總承包,即從廠房設計、設備設計、工藝設計、電氣設計、設備配套、設備安裝、調試直至投產、考核的“交鑰匙工程”。
當年底,連續接到江蘇浙江等地四個高速紡工程項目,均要求在兩年之內全部竣工。為了如期完成項目,朱介民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從學校中抽調了一批精幹力量,在高速紡工程組統一指揮下,形成了一個堅強的團隊集體。關鍵時刻朱介民總是與工程組同志一起研究解決難題。1992年,四個高速紡工程項目全部按期竣工投產,這在上海市高校科研成果產業化過程中尚不多見。1993年,課題組又承接了五個項目,並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逐個竣工驗收,按時轉入正常生產。從1992年至1995年,課題組分別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建立了9條生產線,總計生產滌綸長絲量達24000噸,產值3.36億元,利潤5040萬元,納稅近500萬元。同時,高速紡工程組又在朱介民主持下連續承接了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緊湊型高速紡制細旦絲》課題,經與江西滌綸廠一起組織聯合攻關,也在工業化生產中得到了套用。
完成高強高模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研究
芳綸Ⅱ型纖維(學名為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纖維)又稱芳綸1414,具有高強、高模、耐高溫、比重輕、膨脹係數小等優良性能,是航天、航空和國防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新材料,在生產飛彈、宇宙飛船、輕質太空梭及防彈衣服中有廣泛套用。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國研製成功後,技術完全保密。為了適應國防需要,國家有關部門作為軍工任務下達到中國紡織大學和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朱介民團結課題研究組人員,從1979年11 月開展了小試工作。
液晶溶液紡絲技術是研製芳綸纖維的關鍵,也是7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紡絲技術。該項新技術採用乾噴-濕紡的紡絲成型新工藝,需配備專用紡絲設備。在朱介民主持下,課題組利用工場原有的一台粘膠濕法小紡絲機進行改造,配套成從溶解、紡絲、拉伸、洗滌、上油到卷繞的乾濕法紡絲機,同時參考有關資料,又設計出乾濕法紡絲的關鍵裝置——漏斗型紡絲管,為研製芳綸Ⅱ型纖維提供了試驗條件。以後,課題組經過不斷探索,逐步掌握了對聚合體溶解性能與紡絲工藝條件的控制,摸索出了紡絲溶液的配製,掌握了液晶溶液轉變點的特徵溫度,攻克了紡絲過程中注頭和毛絲現象等難關,紡制出了合格的纖維,強度達到20-24克/旦。1980年底,課題組完成了實驗室小試任務,獲得1980年國防工業辦公室頒發的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和紡織工業部1982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在芳綸Ⅱ型纖維完成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國防科工委和紡織部決定將芳綸Ⅱ型工業化小試任務列入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並由中國紡織大學承擔。朱介民再次擔任專題組組長。從1983年至1984年,重新設計了一台年產能力達1噸左右的乾濕法紡絲機,又集中精力進行了210孔至800孔的高粘度紡絲工藝試驗,前後經歷了半年試紡,基本掌握了高粘度、多孔紡的溶解、紡絲、成形的新工藝,製得的芳綸Ⅱ型纖維強度穩定在22-24 克/旦。1985年11月28日,項目通過了紡織部鑑定,並於1986 年5-6月獲得了國家計委、經委、科委、財政部和紡織工業部的嘉獎,隨後又榮獲1988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此期間,專題組共研製了130公斤芳綸Ⅱ型纖維,供航天、光纜、兵器及體育用品等領域套用。
朱介民等專題組人員又開展了對芳綸特種纖維的連續縮聚樹脂一步法紡制超高模量芳綸纖維的研究。在紡絲過程中首次採用加張力銷等特殊的工藝措施,收到了改善纖維力學性能,縮短工藝流程,節約能源,操作方便等效果,1991年9月由上海市高教局組織專家鑑定。朱介民於1987年9月赴美國考察,獲悉杜邦公司正在考慮發展新一代改性芳綸纖維以改善原來芳綸的剛性結構時,代表學校和杜邦公司簽訂了合作科研的協定書,在與國際合作大道上邁出了第一步。

教育經歷

朱介民在中國紡大學習工作40餘年。在攀登科學高峰的征途中,雖然屢經坎坷,但他樂觀豁達,豪爽自信,依然執著地堅持自己的信念。1984年春天,朱介民因疲勞過度患上突發性耳聾病,失去自我平衡而昏厥,進醫院治療三個月。出院後他顧不得病後虛弱的身體,又投入了攻關的戰鬥行列。
朱介民作為一所重點大學的副校長,他分管學校的科研和校辦產業等工作。不僅親自參加和組織攻關大力推動走向產業化,而且總是以最大的熱情支持科研人員積極完成任務。一位教授在聚合反應動力學上頗有造詣,提出在聚醯胺聚合前期採用加壓聚合可以縮短反應時間、提高生產率,而且質量穩定,有工業化推廣價值。朱介民親自參加研究開發,在小試研究成功以後又積極幫助在工業生產線上推廣。該項目在1993年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另外,在開展粘膠型碳纖維研究、丙綸超細旦絲研究和開發等重大科研項目時,他總是千方百計協助各個課題組排除困難。由於細旦丙綸短纖維的研製開發成功,在棉紡織行業進行推廣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00年10月該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除此以外,朱介民還兼任了中國紡大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任主任。在重點實驗室的創建過程中,他與校部主要領導一起爭取立項,獲得了世界銀行貸款,引進急需的測試儀器和實驗性化纖設備樣機,為重點實驗室的建成奠定了基礎,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科研工作的迅速發展。
朱介民在繁忙的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之外仍不忘致力於教學工作,積極承擔培養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他在教學中非常重視編寫教案,積極參加編寫全國化纖專業統編教材《合成纖維生產工藝學》的部分章節和參加《化學纖維工業詞典》的部分詞條的編寫工作。與此同時,每年都要安排學生參加課題研究,鼓勵學生勇於探索,注重實踐。他把這些工作都看作是培養人才,發展化纖事業應盡的責任。朱介民還熱心參加學術活動,長期擔任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和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職。他不辭辛勞,積極參加學會工作,博得廣大會員的好評。
朱介民平易近人,並助人為樂,團結大家一起拼搏。他認為,當領導氣度要大,待人要寬容,要敢於承擔責任。高速紡工程組所以能捏成一個“拳頭”,既能承擔多項重大科技攻關課題,又出色地完成了十多項重大工程,這與朱介民長期以來一貫注重“凝聚力工程”建設是分不開的。
如今朱介民雖已退休,但他依然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和平常人的心,在科研上積極發揮顧問和參謀作用,盡其所能繼續為科教興國作出新貢獻。

主要著作

1.朱介民,吳清基.芳綸纖維的疲勞分析.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84(4)
2.朱介民等.PET熱管紡絲法中加熱溫度對纖維結構影響.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0(3)
3.吳宗銓,朱介民.芳綸高速紡纖維結構性能特點.紡織學報,1986(5)
4.劉華成,朱介民.用濁度法研究PPTA硫酸溶液的極限濃度等性質.紡織學報,1986(11)
5.吳清基,朱介民.芳綸1414長絲強度不均勻率初探.紡織學報,1986(9)
6.黃彬,吳宗銓,朱介民.芳綸非晶區取向研究.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88(1)
7.朱介民等.PPTA低溫硫酸溶解初探.紡織部產業用紡織品,1988(專刊)
8.孫桐,朱介民.論述“美國大學高分子材料專業的設定和博士生培養”.紡織教育,1986(6)
9.孫桐,朱介民.關於美國高分子材料科學研究動向.紡織特品技術,1986 (6)
10.朱介民,沈德興.PPTA液晶原液流變性能研究.紡織特品技術,1985(6)
11.張安秋,朱介民.PPTA的兩種液晶態研究.紡織特品技術,1985(6)
12.朱介民.面向四化建設,提高辦學效益.教學研究,1986(2)
13.朱介民.合成纖維生產工藝學(腈綸部分).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80
14.朱介民.化學纖維工業詞典(部分條目).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1990
15.黃彬,吳宗銓,朱介民.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PTA FORMED BY HIGH SPEED SPINNING PROCESS.中國紡織大學學報外文版,1987(2)
16.吳清基,祁波夫,朱介民.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纖維的研製.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87(4)

訪談錄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和我校建校六十周年的日子裡,我校材料學院黨總支組織,由學生志願者參加,開展面對面採訪材料學院教授、校友活動,以“奮鬥”切問東華材料學人精神真諦,追溯材料學院光輝發展史,展望材料學科未來發展為目的。通過回顧中國化纖工業發展歷程和我校材料學科日益成長壯大,以及各自生活工作經歷,深情歌頌在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下創造豐功偉績和精神財富,應該繼承和弘揚。這是材料學院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
在六月下旬,在延安路校區的教學大樓會議室,材料學院學生葛彥、陳璐、韓露娜三位約我見面,並帶來了一個採訪目錄,我們就像談家常那樣,無拘無束的談開了,使我回憶起50多年來的往事,歷歷在目,下面就是主要議題訪談內容,摘錄如下:
問:朱老師您在1954年的時候進入華東紡織工學院(即現在的東華大學)化學纖維專業學習,當初您為什麼選擇了華紡,又是為什麼選擇了化纖專業?
答:我出生在江蘇無錫,素有“小上海”之稱,解放前當地的紡織、麵粉工業相當發達,所以我從小時候起,就對紡織結下了不解之緣,紡織織造,衣被於天下,是很有意義的事業,我在16歲時,因家境清寒即輟學來到上海工作,我做的工作就是紡織染料類行業,所以1954年能有條件參加全國統考之時,我毅然報考了“華紡”,認定作為我終身的職業,同時,我也通過有關學習,了解到從世界工業發展的歷史來說,紡織工業素有“母親工業”之美稱,尤其在我國解放初期,全國經濟狀況非常困難,僅有紡織業尚有一點基礎,對於新中國來說,紡織工業不僅是解決老百姓的穿衣問題,更要為實現我國工業化積累資金,幫助重工業發展,因此紡織工業有著寬廣的發展前途,是國家可能發展的和必須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因此知道這些道理後,更加堅定了我投考“華紡”的信心。
報考“華紡”學什麼專業,對一個青年人來說,欲望也是多方面的,但好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我覺得“化學纖維”在傳統紡織專業中開創出了一個新的產業鏈,是代表著紡織工業的未來發展的方向,利用高科技手段,用人工辦法來製造出棉、毛、絲、麻類紡織原料,這在解放初期,科技還很不普及,當然很吸引青年人的心,我選擇了化學纖維這一專業,相信在黨和學校的培養教育下,只要自己努力,肯定會在新興的紡織產業中能作出點貢獻,為國家和人民盡一份責任,這也是我從青年時代就夢寐以求的人生目標。
問:朱老師您稱得上是我國第一批化纖專業人才,可以說是和我國的化纖工業一同成長起來的,見證了我國化學纖維工業的發展,您能不能簡單地說一下這幾十年來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歷程。
答:今日在紀念我黨誕生90周年和我校建校60周年之際,我深情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紡織工業,大力發展化學纖維新材料,看作為“衣被天下”,“執政為民”的實際體現。也為我校在建校初期,為適應化學纖維工業發展,決定籌建化學纖維專業,並在1954年正式招生的英明決策而萬分感恩,我幸運的能作為我國首屆培養的化纖專業人才而感到自豪,或許這也是歷史給我安排的巧合,我不僅見證了半個世紀以來化纖工業的發展,同時也能直接參與這一偉大曆程,而感到欣慰。
就世界化學纖維發展歷史至今不過一個世紀,而我國解放初,化學纖維工業一片空白,僅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後來居上,我國化纖產量已接近3000萬噸,占居世界總量的60%,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化纖生產大國。
這一光輝業績深感來之不易,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從剛開始發展人造纖維(即粘膠纖維)到大力發展合成纖維、差別化纖維和特種纖維。從吸收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和經驗發展到自主創新,自我形成了完整的化纖工業體系。從國營企業經濟體系,發展到多元經濟的高速發展時期,這一偉大曆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決心,化學纖維大發展不僅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世界化纖工業發展史上起著深遠的影響,這是我國幾代化纖人奮發圖強,艱苦奮鬥的結果。這也為我國化纖工業持續發展,再經歷1~2個五年計畫爭取成為化纖強國奠定了基礎。今日透過化纖工業發展歷程,來還原那段歷史的真實,更為激勵我們奮發圖強再創輝煌。
問:作為第一批化纖專業人才,對我國化纖工業的起步,您一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一過程中您一定遇到了許多困難,您能否談一談中國化纖工業剛起步時主要面臨哪些困難?
答:在我國化纖工業發展歷程中,我說不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作為這一歷程的參加者,深感到我國化纖工業剛起步時遇到的困難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人才缺乏,雖然早有準備,我們學校在沒有條件下,也積極去創造條件,在全國首辦化纖專業,培養人才,但畢竟大學也要學4年,一時會跟不上化纖發展所急需的人才,國家只得採用應急措施,從化工、紡織、印染等行業的大學畢業生和工程技術人員中,抽調出來,組織學習有關化纖專業知識,和選拔一部分人員去蘇聯、德國(當時民主德國)進入學校或化纖工廠進行專業學習,和車間實地培訓。將要進入60年代,化纖工業逐步實現大發展時,我校除了招收本科專業生以外,還連續三年開辦化纖專修班(簡稱化訓班 三年制),一期多達六個班級之多,輸送到各地新開化纖工廠以緩解人才奇缺。即使在文革期間,學校處於“停課鬧革命”之時,大慶石油開採成功,要上石油化工產業,創建大慶腈綸廠,急需化纖技術人員要求我校特例開辦大慶工學班(學期二年制)來培養人才,當時我和李繁亭、張瑜老師等與大慶來的30多位學員離別學校,深入到上海化纖二廠、蘭州腈綸廠的現場進行邊教邊學,總之國家和多地區為了發展化纖工業,我們是急國家所急,想盡一切努力,採取各種渠道來培養人才,滿足化纖工業發展的需要等等。
其二,化纖發展是多元高技術的綜合套用,解放初期,其中硬體和軟體都一窮二白,想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不是受到所謂的“禁運”的阻礙,就是利用高價手段來欺凌我們,甚至當時稱為“老大哥”的蘇聯也不例外,工廠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不肯提供。黨的教育和學校的鼓勵使我們懂得了發展化纖工業,首先要依靠奮發圖強、自己動手、自力更生,另一方面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為我所用。
我記得在我們58屆畢業之時,打破常規,由學校組織我們畢業班學生直接去北京紡織工業設計院,參加準備在上海籌建上海安達化纖廠的全套工程設計作為學生畢業設計,一面進行專業培養,一面也為我國自力更生,創建新廠做出貢獻,在1960年上海安達化纖廠的誕生,就成為我國發展粘膠纖維的樣板廠。
在八十年代初,我校難能可貴的全面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高速紡”是在吸收國外先進的紡絲技術和裝備的基礎上,自主創新成套新技術,這對我國高速發展滌綸長絲提供了技術的保證,同時是對國外壟斷技術最有力的回擊,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其三 遇到困難是國內配套裝備的不足,也影響著化纖工業的大發展,這就需要其他工業系統的支援和配合,例如紡絲箱體、計量泵、噴絲板以及各種測試儀器和儀表,但是隨著我國進入大發展時期,各行各業也都有各自重點發展目標,顧不上這些配件和測試儀器的研製和批量供應,還得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克服,這就加重了化纖行業的責任。
幾十年的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樹立創新思維,一心一意求發展,困難終究會被克服,中國化纖工業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業績,充分證明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在這個征途中,我們學校堅持科學技術為生產建設服務,始終貫穿在我們材料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問:你曾親自組織並連續承擔 “六五”~“八五”連續三個五年國家發展規劃中的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高強、高模特種纖維研究>、<滌綸長絲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的研究、<超高速紡絲工藝及設備>等,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當時還是計畫經濟時代,物質還比較匱乏,您是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建立起一個創新團隊,並完成高速紡等這些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答:我們科技攻關的團隊在從“六五”~“八五”連續三個五年計畫中先後全面完成攻關任務,並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以及國防科工委的嘉獎令,深得市內和校內一致好評,這些榮譽是我們團隊的光榮,也是我們團隊團結一致,努力拚搏的結果,也是我校黨政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堅強支持的結果。
在遭受10年動亂之後,高校恢復了本來面目,廣大教師總想把損失的時間補回來,迫切想往投入到國家大發展的洪流中去,科技要發展,教育要恢復,成為我們行動的原動力,在這樣的形勢下,急黨所急,組成團隊,爭取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成為我們應盡的職責。
體會到,團隊的組建,一定要思想一致,才能做到行動一致,不計較得失,才能勇往直前。說到底,科技攻關項目的完成,就是在不斷產生困難和矛盾之中,以最大的毅力和信心,不斷去克服困難和合理解決矛盾的過程。
團隊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受到我校黨政領導的真誠關懷和支持,保證在人事、物資、用房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在當時處於計畫經濟時期,如果沒有黨政領導的堅強後盾,是很難接受國家的重任。
團隊建設必須建立一個核心小組來主持日常工作,核心人員既要懂得業務,又要敢於負責,深入第一線,在攻關過程中,遇到最多的是技術問題、加工問題,工程配套和人事關係等等問題,首先要讓全體人員樹立信心,相信團隊力量,提出以創新精神,多套方案進行比較,最後通過試驗,達到滿意為止。
問:朱老師您曾擔任東華大學副校長,分管科研和校辦產業等工作,您十分重視科研成果產業化和推廣,您認為科研與生產的關係是什麼,以及將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點什麼才能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答:我們學校雖屬工科性大學,但仍要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應有部分教師去關注這方面的工作,像我們老校長錢寶鈞教授所進行紡絲過程中的纏結理論研究,在纖維成形過程中的結晶和取向性能,都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物理機械性能等,又如唐志廉教授在高分子化學合成過程中的動力學研究對提高纖維產能和性能都有很好的貢獻。
但是我們學校中的科研項目中屬於套用性的還是占很大的比例,科研成果能否直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各類紡織產品來滿足大眾需要和提供各類工業部門特殊使用的新合纖材料,這是我校材料學院的主戰場。因此我校科研成果不僅要做出樣品或展品,而更重要的成為市場上使用的產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進行科學研究,取得成果,就必須考慮產業化的轉換,繼續深化研究,以完成產品成果的完整性。
但要到達以上的要求學校老師必須要走出校門深入工廠企業,與生產單位的科技人員相互結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長處,使科研成果真正成為生產力,要做到這些,找到合適的生產單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這個轉化工程中,實際也是一個工程系統重新組合的問題,有風險的問題,企業要考慮,投資能否收回,市場行銷如何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深入生產第一線與企業並肩戰鬥,不斷提煉,不斷改進,最終取得好的成果。
問:您在繁忙的行政與科研工作之外,仍不忘致力於教學工作,積極承擔教學任務,您在教書育人方面的理念是什麼?您認為當代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對青年教師又有什麼要求?
答:我在黨的培養下,長期在學校工作。逐步使我認識到,做一名教師的光榮職責,如何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首先自己要做一個合格的好教師,“教書育人,師德先行”,要從自己做起,我始終以這一理念要求自己的行為和品德。
我在學校紡化系(即現今材料學院)任教20多年,經歷了很多工作崗位,包括學生的政治思想和專業學習等工作,在接觸學生工作中,總是帶有強烈的責任感,以最大熱情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深感到這是黨給我的光榮職責,尤其在做學生指導員和黨支部書記時,基本上天天從早到晚與學生們相處在一起,像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樣善於溝通,交換意見,也敢於做學生的正面教育,也樂於接受學生們的正確意見,使我的工作真正滲透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去,甚至於學生的家庭瑣事中,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讓每一位青年學生好好成長,教會學生做人,今後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樑,,這樣我內心就感到滿足了,如今每年參加校友返校日的聚會,看到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有益的貢獻時,一股熱流湧上心頭,特別感到極大的安慰。
我退休以後接觸學生較少,只是參加學校各種會議或參加學校“關工委”講師團,尚有了解當代大學生的一些情況,我覺得青年學生來到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是我們年輕人處於今日的歷史條件下,磨鍊自己的人身素質和培養工作能力也是最根本的,有了這個基礎,專業知識也一定會學得好的。
應該看到在當今大學生中,如何把自己的理想和對國家抱負聯繫起來,注重於工作能力的鍛鍊,這些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比專業知識學習顯得更為重要,說到底,青年大學生要懂得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你們代表著我們國家,我們民族走向希望的根本保證。
同樣對我們的青年教師也寄予厚望,雖然在今天,教師崗位壓力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壓力要變成動力,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去,做上幾年班主任,指導員的實際鍛鍊,做青年朋友的知心朋友,培養自己的敬業思想、進取精神,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專業知識帶給青年學生,讓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我們希望像我們材料學院王依民老師的崇尚榜樣,代代相傳。
問:雖然身兼數職,但您在科研、行政和教育方面都頗有成就,作為一個領導者,能夠同時出色完成各方面的任務,實屬不易,也相當令人敬佩,如何才能像您一樣當好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答:首先我認為,在學校工作50多年,稱不上是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只能說在黨的教育下,在同志們的協助下,半個世紀以來,我是勤勤懇懇努力奮鬥,為黨的事業做了點工作,也盡了自己的一份責任,因為我感恩我們偉大的共產黨,是人民培養了我,使我在解放前是一名學徒工,今日能成為大學一名教員,這一人生的轉變,對自己感觸很深,更加鞭策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來報答黨,報答人民,在學校內外工作上盡職盡力。
我感到有一份責任,進入化纖專業學習,才知道原先的化纖工業是多么的落後,國外化纖已經發展了半個世紀,而我國在解放初期真的是一窮二白,沒有紡出一根絲,這種落後也驅使自己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始終與我國化纖發展的每段歷程緊密相連,作出一份貢獻。同樣組織上多次安排我到不同崗位上去負責工作,壓力是很大的,但具有一種高度責任感的思想基礎,壓力也會變成動力,尋找自己潛在的能力,去正確對待壓在自己頭上的教學、科研、行政等工作,反而感到有奔頭,有樂趣,雖然一天只有24小時,那就多犧牲些休息時間和少照顧些家庭事,擠出更多時間投到工作中去,很多時候往往是一天要上二次班,下午5時是白天班下班,又是進入實驗室或實驗工廠的第二次上班,經常如此。
所謂領導或被領導,不過是這個群體中的分工而已,尤其做領導者一定不要有架子,要善於團結大家,向大家學習,從而使自己在成功的征途上可以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也不會脫離民眾,當然做領導者應該在作決定時,果斷作出決定,絕不拖泥帶水,或者議而不決,如果出了問題要敢於負責,這些都是做領導者應有的品德。
問:如今您已退休,但是卻沒有選擇安享退休生活,仍然對教育和科研十分關注,積極宣傳推廣學校的一些項目,即使退居二線也不斷做出貢獻,您為什麼會這樣做?
答:年齡大了,即將進入耄耋之年,精力也不及當年,老年人慢性病也多起來了,沒有能力去擔當更多的工作,這也是一種自然規律吧。但自己的思想境界不能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而共產黨員的信仰不能退,我退休已有10多年了,直到現在,仍在為黨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或許這就是共產黨員的一份責任,,其實真的退下來,呆在家裡去享清福,也覺得無聊,如果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反而感到有樂趣,有益於健康。
現在我除了還身兼一些社會活動工作和參加學校事務活動以外,我的心還牽掛著我國化纖發展,雖屬世界化纖生產大國,但是還稱不上化纖強國,許多高端化纖材料還壟斷在西方國家手裡,綠色環保、低碳、低能耗的化纖新品種還處於起步階段,這就需要近幾代的化纖人去努力實現,這是歷史的使命,也是我們的責任,寄希望於年輕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盼要努力奮鬥。寄希望於我的成長之地——材料學院,繼續傳承學院的優良傳統,思想活躍,勇於創新,崇尚敬業,教書育人,勤奮拼搏,敢於攀登。我們滿懷信心,我們的未來,將會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