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顏(牽牛花的別稱)

朝顏(牽牛花的別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朝顏(Pharbitis nil (L.) Choisy)就是牽牛花,清晨花開,傍晚花謝;夕顏是黃昏開花,凌晨花謝。 花語: 易碎易逝的美好。暮光中永不散去的容顏,生命中永不丟失的溫暖。與之相對的是“夕顏”,在《源氏物語》第四貼《夕顏》中,指瓠花或葫蘆花(豐子愷譯本) 。色白,黃昏盛開,翌朝凋謝,悄然含英,闃然零落。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纏繞植物。這一種植物的花酷似喇叭狀,因此有些地方叫它做喇叭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牽牛
  • 拉丁學名:Pharbitis nil (L.) Choisy
  • 別稱:朝顏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狀花目
  • :旋花科
  • 亞科:旋花亞科
  • :番薯族
  • :牽牛屬
  • :牽牛
  • 日文名稱:あさがお
  • 花語:冷靜虛幻的愛
  • 中文拼音:zhāo yán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供觀賞,中醫用途,栽培技術,種植要點,病蟲防治,相關物種,

形態特徵

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體被毛。葉互生,寬卵形或近圓形,常為3裂,先端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開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單生於葉腋的,萼片5,花冠藍紫色漸變淡紫色或粉紅色,漏斗狀,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種子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被褐色短絨毛。

生長環境

1、2年纏繞草本、高可3米。品種多,藍、緋紅、桃紅、紫、紫或斑愉混合色,花瓣邊緣的變化很多。生性強健,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通風適度,對土壤適應性強,較耐乾旱鹽鹼、不怕高溫酷暑、屬深根性植物, 好生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積水。
朝顏朝顏

分布範圍

原產亞洲和非洲熱帶。中國除西北和東北的一些省外,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本種在日本栽培最盛,稱朝顏花,並選育出眾多園藝品種,花型變化多樣,花色豐富多彩,各地廣為流行。
朝顏朝顏

主要價值

供觀賞

實際上,牽牛花不僅僅只是我們常見的狀如喇叭的花型,還有重瓣、碎瓣品種。具體圖片請自行百度圖片【碎瓣牽牛花】、【桔梗牽牛花】、【重瓣牽牛花】。
種子為常用中藥,黑色者為“黑醜”,米黃色者為“白醜”。含樹脂苷、色素、脂肪油、有機酸等成分。入藥多用黑醜,具瀉水利尿之功效,主治水腫腹脹、大小便不利等症。
中藥黑醜,也就是黑色的牽牛花的種子,研成細粉加入雞蛋清於睡前塗抹在患處,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連續使用一星期,有消除雀斑的功效. 也可以用水果李子的種子代替黑牽牛花的種子, 效果是一樣的. 特別注意的是,黑醜是有一定小毒的,千萬不要口服。

中醫用途

牽牛花的藥用價值較高,明代吳寬寫詩讚道:“本草載藥品,草部見牽牛。薰風籬落間,蔓出甚綢繆。”
現代藥理研究分析,牽牛子含有牽牛子甙、牽牛子酸甲、沒食子酸裸麥角鹼、野麥鹼等成分,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有強烈的瀉下作用。服用時一定要嚴格按量,不可多服,牽牛子的藥用名稱為二醜、黑醜、白醜。黑醜為黑牽牛子,白醜為白牽牛子,二醜為黑白醜的混和物。 牽牛花食用功效:
具有瀉下、利尿、消腫、驅蟲等功效,主治肢體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便秘、蟲積腹痛等症。
炮製牽牛子: 取原藥材,揀去雜質,用清水洗淨泥土,曬乾。炒牽牛子,取牽牛子,置炒藥鍋內,用微火加熱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氣、顯火色時,取出,攤涼。成品偶見焦黃色。炒後,可緩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性味:性寒,味苦
功用:歸肺、腎、大腸經;有小毒;瀉水,驅蟲。
主治:適用於腹水、腹脹便秘、蛔蟲病等。
牽牛子含棕櫚酸、赤黴素甲3、赤黴素甲20、赤黴素甲26、甲27,牽牛子酸丙、丁等。雖有小毒,但可治水腫、痰滿喘咳、便秘、蛔蟲、?蟲、腳氣等症。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

栽培技術

牽牛花的繁殖方法是播種。播種前應施基肥。每年3月下旬,將種子點種於翻鬆的土中,深度2厘米,10~15天可出苗;育苗於盆內也可,待出苗後再定植於各地,池種較好,幼苗最耐移植。春季進入生長期,每月應追肥1~2次。炎夏注意澆水,應注意防治紅蜘蛛等害蟲。

種植要點

發芽適溫:20~25℃ 播種期:春、夏;
生長適溫:22~34℃ 開花期:夏、秋
育苗:先將種子浸溫水4~6小時或用硫酸處理,播種後覆土約1公分,保持土壤溫濕,5~6天后發芽,本葉二枚可移植,株距30公分。
栽植:選擇排水良好的培養土,給於充分日照和通風良好的環境,生育期盆土表面略乾時需灌水,半個月施稀液肥一次,氮肥不宜太多,以免莖葉過於茂盛。盆栽需設支柱撐著。
牽牛花不僅是籬垣柵架垂直綠化的良好材料,也適宜盆栽觀賞,擺設庭院陽台,盆栽宜在4月初,用普通培養土與素麵沙土各半,裝二號筒盆(內徑13厘米),每盆點播4~5粒種子。因種皮較厚,發芽慢,可在種臍上部,用小刀刻破一點種皮。播種後保持25℃,7天左右發芽。觀察兩片子葉長平時分苗移植,可整坨脫盆把小苗帶土分開。作盆栽時隨之將主根下端去掉1厘米,用普通培養土栽在二號筒盆,每盆一株。注意露地移植牽牛,絕不許碰傷主根,移苗宜小,宜早,土坨越大越好。
當小苗長出6~7片葉即將伸蔓時,整坨脫出,換上坯子盆(內徑24厘米)定植,盆土要用加肥培養土,並施50克蹄片做底肥。栽後澆透水。待盆土落實,在盆中心直插一根1米長的細竹竿。再用3米左右長的鉛絲,一端齊土面纏在竹竿上,然後自盆口盤旋向上,形成下大上小勻稱的塔形盤旋架。鐵絲上端固定在竹竿頂尖。牽牛花為左旋植物,鉛絲的盤旋方向必須符合牽牛花向左纏繞的習性,當主蔓沿著鉛絲爬到竿頂時,摘去頂尖。側蔓每長到6~7片葉時掐尖,這樣可使花朵大,不斷發蔓開花。

病蟲防治

白鏽病防治
【症狀】發病部位主要是葉、葉柄及嫩莖,受害葉片初期在葉上有淺綠色小斑。後逐漸變成淡黃色,邊緣不明顯,嚴重時擴展成大型病斑,後期病部背面產生白色疤狀突起,破裂時,散發出白色粉狀物,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莖受害時造成花、莖扭曲,當病斑包圍葉柄、嫩梢時,環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長不良,萎縮死亡。
【病原及發病規律】病原為旋花白鏽菌(Albugoipomoeae-panduranae),屬白銹屬的一種真菌。病菌在病組織內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產生孢子囊,侵入牽牛花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為發病盛期,牽牛花種於可帶菌並成為翌年浸染源。
牽牛花牽牛花
【防治方法】
①及時拔除病株並銷毀。以減少對種子的浸染。
②選留無病種子作為繁殖種子,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避免與旋花科植物輪作。
③發病初期噴l%波爾多液或50%疫霉淨500倍液,每隔10~15天噴霧1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相關物種

牽牛花約有60多種。常見栽培的有裂葉牽牛。葉具深三裂,花中型1~3朵腋生,有瑩藍、玫紅或白色。圓葉牽牛,葉闊心臟形,全緣,花型小,有白、玫紅、瑩藍等色。當前流行的大花牽牛,葉大柄長,具三裂,中央裂片較大,葉易長具不規則的黃白斑塊。花1~3朵腋生,總梗短於葉柄,花大型,花徑可達10厘米或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