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順慶

曹順慶

曹順慶(1954年2月--),男,生於貴陽,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批准的第五批博士生導師(1993年)。

文科傑出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順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貴陽
  • 出生日期:1954年2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四川大學
  • 主要成就: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核心人物,開創比較詩學,比較文學變異學等。
  • 代表作品:《中西比較詩學》、《中外比較文論史》等
個人經歷,任免信息,獲獎情況,社會任職,個人著述,學術榮譽,海外高校兼職,學術團體職務,政府部門兼職,學術榮譽,成果情況,科研項目,

個人經歷

曹順慶,湖北荊州人,滿族。1954年2月生於貴陽,198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同年考上四川大學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1987年獲博士學位。
1971-1976年,貴州省軍區文工團樂隊,197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進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文學評論專業。
1980年,考入四川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碩士研究生(導師:楊明照教授)。
1983年,留校任教。1984年起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
198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破格升任四川大學副教授。
1987年4-7月,赴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中心任訪問學者四個月,參加香港國際比較文學會議,任講評人;9月任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副秘書長。
1989年,創辦《比較文學報》,任主編。
1990年,破格升任四川大學正教授,任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開始招收碩士生。
1991年,獲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並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榮譽稱號及獎章。
1992年,赴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比較文學系任訪問學者一年,參加洛杉磯國際比較文學會議等多次;赴俄亥俄州立大學講學十天。
1993年,轉至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比較文學系任訪問研究一年。
1993年10月,美國密西根(Michigan University)大學講學一周。
1993年10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第5批國家博導)。
1994年3月,回國,任四川大學教授、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比較文論方向博士生導師,開始正式招收博士生(至今共招收多屆,已畢業獲博士學位的有傅勇林王曉路葉舒憲徐新建蔣承勇羅婷何雲波李傑、代迅、張榮翼彭兆榮等多名優秀人才)。
1994年10月,任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創辦《中外文化與文論》叢刊,任主編。
1995年,赴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訪問研究2個月,參加香港國際比較文學會議、浸會大學宗教與文學國際會議。
1996年,任四川大學文學院院長,同年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
1998年2-7月,赴台灣南華管理學院文學所任客座教授一學期,並在台灣東海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等12所高校講學,參加有關學術會議多次,擔任主席或評議人。
1998年7月,任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社科二等獎;擔任四川省學位委員會文學科組召集人、四川省高級職稱評審文學組召集人。
1998年,以第一帶頭人申報“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被正式批准;1999年3月正式招收“比較詩學”與“比較文學學科理論”方向博士生。被評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
1999年4月,赴韓國嶺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講學;12月赴台灣參加文化大學舉辦國際魏晉南北朝學術會議。
1999年8月,在四川大學主持“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有15個國家260餘名比較文學學者與會,雷馬克(Henry H. Remak)、佛克瑪(Douwe Fokkema)、謝佛萊爾(Yves Chevrel)等眾多名家出席,會議獲得成功。
1999年9月,赴香港擔任“香港文學雙年獎”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評審;同年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評審。
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赴台灣南華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學期,並在台灣清華大學中正大學等6所高校講學。
1999年11月,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創辦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 ,並擔任主編。
2000年10月-2001年1月,赴台灣任佛光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講學一學期。
2000年12月,獲四川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編著《東方文論選》獲國家級優秀教材二等獎。
2001年4月,赴台灣淡江大學擔任“淡江講座”教授,並參加漢語文化國際學術會議。
2001年5月,赴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講學。
2001年10月,赴台灣佛光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學期;同年任國家重點學科評審、四川大學第一層次人才。
2002年3月,赴台灣淡江大學任客座教授一學期;同年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任學科帶頭人。另,本人主編的《比較文學論》一書在台灣出版。
2003年3月,赴台灣佛光大學講學一學期;8月主持“海峽兩岸符號學學術研討會”;10月主持“國際飲食文化研討會”。兩會均獲成功。
2004年3月,任教育部高校本科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4月,任《文學評論》編委。
2004年7月,任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2004年9月,主持四川省比較文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5年6月,主持楊明照學術思想暨《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年9月,任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
2017年3月,任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
2018年5月,受聘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

任免信息

2017年3月27日下午,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四川省社科聯副主席。

獲獎情況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獲得者(2001,《東方文論選》(教材)二等獎)
教育部人文社科獎獲得者(2003,《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三等獎)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獲得者(2005,“比較文學學科建設與雙語人才培養”,二等獎)
《中國古代文論話語》(專著),獲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5年3月。
四川省政府社科及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四項、二等獎三項(1998、2000、2002、2004、2005等)

社會任職

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比較文學),國家級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霍英東教師基金獲得者,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帶頭人,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論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美國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淡江大學客座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評審,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學科副主任委員。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外文學發展比較研究”等多個項目,擔任“十五”“211”重點項目“中外文學與俗文化”負責人。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

個人著述

《文學評論》編委、《中國比較文學》編委、《中外文化與文論》(CSSCI來源期刊)主編、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主編。出版了《中西比較詩學》、《中外比較文論史》、《比較文學史》、《中國文化與文論》、《兩漢文論譯註》、《東方文論選》、《比較文學新開拓》、《中國古代文論話語》、《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比較文學論》、《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世界文學發展比較史》、《比較文學學》、《比較文學教程》、《中華文化》等著作2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學術榮譽

海外高校兼職

⑴台灣南華管理學院及台灣南華大學客座教授(講學兩學期:1998、1999);
⑵台灣佛光大學客座教授(講學三學期,2000、2001、2003);
台灣淡江大學“淡江講座”受邀人(2001);
⑷台灣淡江大學客座教授(講學一學期,2002年);
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1987、1995);
⑹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學者(1年,1992-1993);
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1年,1993-1994);
韓國嶺南大學訪問、講學(1999);
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講學(2000)。

學術團體職務

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長(2014 —)
⑵ 中國中外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2004—)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2000—)
⑷ 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會長(1991—)
⑸ 四川省社科聯常委(1998—)

政府部門兼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重點學科評審(2001)
⑵ 國家社科基金評審(1999)
⑶ 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2004)
⑷ 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學科副主任委員(2005)
⑸ 四川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中文學科召集人(1998)
⑹ 四川省評獎委員會委員(2000)

學術榮譽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1999)
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998)
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990)
國批博導(1993)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比較文學)(2005)

成果情況

專著與編著:
1、《中西比較美學文學論文集》,編著,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2、《中西比較詩學》,專著,20萬字,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3、《兩漢文論譯註》,編著,40萬字,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4、《文心同雕集》,選編,20萬字,成都出版社1990年版;
5、《比較文學史》專著,52萬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非性文化的奇花異果——中國古代性觀念與中國古典美學》,專著,12萬字,巴蜀書社1995年版;
7、《比較文學新開拓》,編著,30萬字,重慶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8、《東方文論選》(季羨林任名譽主編),主編,70萬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9、《生命的光環——中國文化與中國文論》,專著(與唐正序合編),33萬字,四川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10、《自然、雄渾》,專著(與蔡鐘翔合著),30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1、《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墾拓》,編著(與黃維梁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2、《中外比較文論史》,專著,54萬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中外文學跨文化比較》,專著,54萬字,北京師範大學2000年版;
14、《邁向比較文學新階段》,編著,73萬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中國文化與中國文論》,專著,23萬字,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世界文學發展比較史》,106萬字,專著(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版;
17、《歲久彌光》,編著,30萬字,巴蜀書社2001年1月版;
18、《中國古代文論話語》,專著,30萬字,巴蜀書社2001年7月版;
19、《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專著,34萬字,巴蜀書社2001年9月版;
20、《雄渾與沉鬱》專著,18萬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21、《比較文學論》,編著,36萬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2、《比較文學論》(台灣版),台灣揚智出版公司2003年版;
23、《跨文化比較詩學論稿》,論文集,廣西師大出版社2004年版。
24、《比較文學學》,編著,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25、《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主編,巴蜀書社2005年。
26、《比較文學教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7、《中華文化》,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8、《雅論與俗論之辯》,專著(合著),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29、《跨越異質文化》,專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7年1月。
30、《文心永寄》,編著,巴蜀書社2007年3月。
31、《中西比較詩學史》,專著,巴蜀書社2008年。
(二)主要論文(僅擇要列出在中國核心期刊及海外發表的論文):
1. 《替換中的失落——從文化轉型看古代文論轉換的學理背景》,《文學評論》1999年第4期;
2. 《從失語症、話語重建到異質性》,《文藝研究》1999年第4期;
3. 《從比較文學角度看重建中國文論話語》,《文化中國》(加拿大)1997年第3期;
4. 《是泛文化,還是跨文化——世紀之交比較文學研究的戰略性轉變》,《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1期,《新華文摘》1997年4期全文轉載;
5. 《跨文化:21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主潮》,《中國比較文學》1998年1期;
6. 《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基本立場》,《文藝報》1999年6月8日第3版;
7. 《春秋筆法與“微言大義”》,《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8. 《老莊消解性話語解讀方式及其“無中生有”的意義建構方式》,《復旦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9. 《尋求比較詩學研究的新路徑》,《中國比較文學》1997年第2期;
10. 《中西早期和諧論比較》,《人文雜誌》1997年第3期;
11. 《再論重建中國文論話語》,《文學評論》1997年第4期;
12. 《中世紀東方文學理論的發展》,《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6期;
13. 《道與邏各斯——中西文化與文論分道揚鑣的起點》,《文藝研究》1997年第6期;
14. Reconstucting Chinese Literary Discourse.Wild Peony Press. Sydney 1997.6;
15. 《比較文學中國學派基本理論特徵及其方法論》,《中國比較文學》1995年第1期;
16. 《對中國文論話語的探尋》,《人民日報·理論版》1995年7月15日;
17. 《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基本路徑及其方法》,《文藝研究》1996年第2期;
18. 《文論失語症與文化病態》,《文藝爭鳴》1996年第2期;
19. 《思想反叛浪潮的起落——中、西、印文藝思潮比較》,《外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4期;
20. 《莊子與叔本華:生命悲劇意識比較》,《中國比較文學》1996年第1期;
21. 《論中國文論的異質性》,《文學評論》,2000年第6期;
22 .《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發展的三個階段》,《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第3期;
23. 《比較文學:百年問題回顧》,《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4期轉載,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8期轉載;
24. 《漢語批評:從失語到重建》,《求索》2001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1年第10期轉載;
25. 《跨文明比較文學研究——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轉折與建構》,《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第1期;
26. 《文明衝突與比較文學跨文明研究》,《學術月刊》2003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7. 《正在消失的烏托邦——論美學視野的解體與文學理論的自主性》,《文學評論》2003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9期轉載;
28. 《在對話中建設文學理論的中國話語》,《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4期;
29. 《寫實主義的維度》,(台灣)《當代》雜誌2003年第2期;
30. 《學術大視野與文化建設》,《東南學術》2003年第4期;
31. 《從文學研究到文化研究:世界性文學審美特性之變革》,《河北學刊》2003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3年第6期轉載;
32. 《跨文明研究:21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2004年第1期轉載;
33. 《比較文學的問題意識》,《外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
34. 《重釋文學性》,《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4年第4期轉載;
35. 《中西文論的雜語共生態與中國文論的更新過程》,《思想戰線》2004年第4期;
36. 《西方文論話語的中國化:移植切換還是嫁接改良》,《河北學刊》2004年第5期;
37. 《論西方文論中國化》,《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5期;
38. 《誤讀與文論的他國化》,《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4期;
39. 《價值理性與中國文論》,《當代文壇》2005年第2期;
40. 《重新規範比較文學學科領域》,《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第2期;
41. 《問題與反思》,《文藝爭鳴》2005年第3期;
42. 《沒有學術大師時代的反思》,《湖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43. 《跨文明研究:把握住世界學術基本動向與學術前沿》,《思想戰線》2005年第4期;
44. 《三重話語霸權下的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民族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
45.《再說“失語症”》,《浙江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46. 《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復旦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科研項目

1. 國家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1996-2000
《中外文學發展比較研究》
批准文號:96AZW015號,經費:6萬元
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獎。
2. 國家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1998-2001
《比較文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
批准文號:98JAQ750.11-44018,經費:2.2萬元
獲四川省社科二等獎。
3. 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000-2003
《跨文化比較詩學研究》
經費:10萬元
獲四川省社科一等獎。
4. 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基金項目:2000-2003
比較文學研究》經費:2萬元
5. 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項目:2002-2005
《中外文論比較研究》
批准文號:02BWW001,經費:6.5萬元
6. 教育部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000-2004
《原典導讀與中文學科人才培養》
經費:4萬元
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
人才培養:
博士生導師,招生方向:比較文學、比較詩學、中國文化與文論、文化與傳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