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行業

暴利行業

暴利行業是指生產者、經營者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超過合理利潤幅度的行為,其具體界限和認定通常由有權機構(物價部門、法院等)根據同種商品、同檔次服務在同一地區、同一時間的相對價格水平認定,但普通消費者也不難根據社會常識和生活經驗做出合理判斷(有人認為超過50%、甚至超過100%足以視為暴利)。

中國十年前後最暴利的行業:現在主要集中在化妝品、日用品、飲料、白酒、藥品、保健品、通訊、軟體、小家電、汽車,而十年前則是菸草、金融業、石油天然氣、出版業、煤炭、房地產、汽車製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暴利行業
  • 主要集中在:化妝品、日用品、飲料、白酒等 
  • 屬於:0.44元漲到了0.48元
  • 包含:藥品與醫療
行業分布,2011年之前,2011年之後,行業解析,最新盤點,銀行業,房地產,白酒業,殯葬,眼鏡,藥品保健品,化妝品,隱性暴利行業,性玩具市場,眼鏡市場,保健品,美容護理,嬰幼兒用品,婚紗攝影,

行業分布

2011年之前

1、能源
大凡和能源沾邊的2005年都與暴利或者漲價有關。油漲價、煤漲價,還有每年都上演的大面積“電荒”,以致於北京的居民用電也從0.44元漲到了0.48元。
暴利行業暴利行業
大小煤礦的礦難,我們幾乎隔一段日子就能聽見。官煤勾結屢禁不止的背後是暴利支撐。
2005年的各種富豪排行榜又一股新勢力,是來自唐山或者山西的這種能源產區的煤礦老闆。儘管有各種訊息稱2006年我國的電力有供大於求的趨勢,但是這絲毫不能影響我們把能源排在暴利排行榜第一位的決心。(煤老闆團購悍馬車真相背後 )
不管能源行業是不是有一天能夠淡出暴利時代,單就2005年一年來說,是絕對的一路看漲。
2、藥品與醫療
根據藥品零售價格與生產成本之比,眾多藥品的零售價在生產成本的3倍以上,將藥品列入暴利行業,似乎一點也不冤。藥品價格高,對於醫藥企業而言是虛的,大部分的差價沒有歸入生產企業利潤賬戶。據有關人員調查,藥品從出廠到最終到消費者手裡,企業目前大概只有15%的利潤,剩下的是在流通領域,其中大多利潤落到醫院裡。這種現象,稱之為藥價虛高。藥價虛高到什麼程度?我們看看“平價藥”的銷售情況就知道了。合肥的百姓緣大藥房,藥品平均降價45%,藥店仍然有利可圖。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正當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時,利益就會以迂迴的方式潛伏前進,其數額甚至要比正當方式獲得的更大。當幾年前各地政府下定決心放棄對大部分、縮小對小部分醫院的財政支持的時候,所謂的“暴利”就已經在行業內名正言順、理直氣壯了。
3、中國小教育
據一些教育專家保守測算,10年的教育亂收費從中小學生的口袋裡搜走了2000多億元。
中國小教育的暴利是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中國小教育本應屬於公益事業。在我國,學校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既然是公益性機構,就不應以贏利為目的。然而,中國小教育不僅贏利,而且還成為暴利行業。有人認為,教育成了暴利行業是國恥。關於這個行業的暴利,來自於亂收費。就本質而言,教育亂收費說到底就是“利用公共權力牟取私利”。
在中國,孩子的錢總是那么好賺。孩子的教育成了很多家庭最大的一項消費支出。除了中國小教育,甚至幼稚園的利潤也是畸高的。有家長抱怨,中小學生比大學生還要費錢。
4、殯葬
5、教材出版
2005年7月份,新華社發表的文章《大批官員“落馬”背後 出版發行“水”有多深》,拋出了出版發行產業里的腐敗鏈。
教材出版業的利潤豐厚主要與我國一直實行的高度行政壟斷教材出版發行體制有關——教育行政部門壟斷編審,教育出版社壟斷出版,新華書店壟斷髮行。中國教育網總經理,中國教育家協會常務理事馬占鋒先生認為,我國中國小教材出版發行始終按照出版管理部門指定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總發行這種壟斷運營機制,教材行業基本上屬於壟斷行業。雖然我國2002年就開始推行中國小教材發行改革,引入競爭機制,不單純的依靠新華書店,但新華書店的壟斷態勢在短期內仍難打破。教材發行幾年來一直是各級新華書店的“利潤奶牛”。據專家分析,目前,多數省份新華書店70%以上的利潤依靠教材發行,在很多基層新華書店,這一比例甚至高達90%以上。
6、美容整形
記者看到一連串巨額的整形費用:磨下頜角28000元,填充太陽穴18000元,切上下唇11000元,隆鼻5500-28000元等。
當美容師大致地看了一下記者的臉後,就很利索的算出了一筆臉部整體整形所需費用,共12萬元。而這總值十幾萬的手術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像隆鼻這樣一些小手術就更不在話下了,三分鐘就能完成一個漂亮的鼻子,付出的卻是近萬元的手術費用。稍後美容師還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平均每天至少有1-2人做十幾萬元的臉部整體塑形手術。
7、高速公路
交通行業的暴利從一個典型案例和一個奇特現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來。2005年3月16日,北京市原交通局副局長畢玉璽因受賄和私分國有資產被判處死緩。他成為中國自1997年以來“落馬”的第17位交通廳局長。這串長長的廳長名單也成為國際著名反腐組織“透明國際”剛剛公布的《2005年度全球腐敗報告》中國部分的首選案例。
“道路通車,廳長落馬”的現象已經成為中國反腐敗領域的一大特點,甚至出現了河南省三任交通廳長前“腐”後繼的罕見現象。交通系統緣何成為“腐敗重災區”,究其原因,恐怕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交通行業存在的暴利難辭其咎。
8、有線電視
“這么多的家庭,這么多的電視,卻都在為一家公司交錢。”一位長期關注有線電視發展的專家如是說。收視費調價以後,北京一個城市將為“歌華有線”每年帶來1.4億元的新增收益。關於這個行業,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都是壟斷惹的禍。偌大一個北京,有一千多萬人口,竟只有一家有線電視網運行商,它可以稱得上是壟斷企業中的壟斷企業。
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為2996元/平方米,與去年每平方米2525元的價格相比,上漲18.7%。房地產開發也保持較快增長速度。1月~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900多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
有學者分析,房地產商在短期內成為富豪,不是憑正常的市場競爭,也不是憑他們個人的市場能力與市場智慧,而是利用政府權力對城市弱勢群體及農民土地資源的掠奪。我以為,這道出了房地產商暴富的本質:打著市場的旗號,賣著市場的價格,卻享受著計畫的優惠。
10、網路遊戲
熱血傳奇》運行三年,把盛大老總陳天橋推向了胡潤版的《中國百富榜》首位;《魔獸世界》現身短短几個月,便使九城公司扭虧為盈。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稱,到2005年4月底我國上網用戶已經突破1億,網民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而其中網路遊戲玩家已接近2000萬,如此龐大的一個數字,正是網路遊戲盈利最堅實的基礎。也正因為如此,靠網路遊戲賺得盆滿缽溢之後,盛大為了回籠“人氣”,不惜以《傳奇》的“免費”作代價。
業內人士稱,網路遊戲產業的毛利率高達50%以上,最高的甚至有75%,而淨利率也在25%-50%之間。其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麵廠商只需對網路遊戲進行維護與升級管理,無需廠房、倉儲與製造,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網路遊戲由於遊戲編碼存儲在一個安全係數很高的伺服器上,由專業的機構負責管理,使之與其他產品,特別是單機版遊戲相比,大大減少了外界的可複製性——盜版。因此各大遊戲廠商才趨之若鶩。

2011年之後

NO.1 早餐、休閒飲品、中式特徵小吃等餐飲行業
民以食為天,14億中國人“一天不吃就餓得慌”,因此餐飲業仍是最賺錢的十大行業之一。另外,餐飲業因投資門檻最低、迸發力最強,也不時大受守業人士的歡迎。
據餐飲行業專家剖析,現階段做餐飲最具賺錢潛力的項目,當屬早餐店、休閒飲品店和中式特徵小吃店。
早餐店與休閒飲品店具有本低利豐、回收快的優勢,平均投資利息在2-10萬元,平均淨利25%-35%,一般6-9個月可收回投資,因此是許多守業者首先應思索的選擇。
NO.2 效勞多元化的鄉村便利店行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平穩開展和生活節拍的加快,目前我國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少數興旺都市效勞多元化的便利店行業已開展快速,甚至一些便利店日營業額已高達萬元以上。
但縱觀中國的整個便利店行業,目前仍只處於起步階段。種種跡象標明,效勞多元化的便利店將是中國大多數地域下一階段批發業開展的重心。
NO.3 藥品店和安康食品店等安康效勞業
隨著中國人知識水平和支出水平的提高,自己都對安康越來越關心,因此與人們安康嚴密相關的藥品店和安康食品店都是“錢景”不錯的守業方向。
從投資門檻來看,剖析藥品店或中藥店的投資門檻,平均都在50萬元以上,毛利約35%,投資回收期較長,適宜資金較充沛的守業者臨時開展。
安康食品店,則分紅自然安康飲品店和講求養生、食療的安康食品餐飲店,後者開店利息較高,平均約在40-60萬元之間,而安康飲品店的投資門檻則相對較低,開店利息平均約10-15萬元,不僅較易入行,且目前毛利可高達60%,一旦勝利,將是安康概念行業中賺錢速度最快的。
NO.4 加工、批發及批發等服飾行業
服裝與紡織是每年為中國提供9%以上GDP和25%以上外匯支出的一個支柱產業,中國紡織服裝入口額占世界紡織服裝入口總額確實1/5。
以童裝市場為例。據統計數據標明,目前中國0到16歲兒童有3.8億,年童裝消耗需求量在8億件左右。威望機構猜想,往後幾年中國童裝市場每年仍將以8%左右的速度遞減,是中國最有增加性的市場之一。
從團體投資守業的角度而言,在服飾行業,一是可以辦服飾加工廠或任務室,中止服裝加工。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想像必須能跟上潮流,否則不會有很強的協作力。二是可以做服裝的市場出售,零售或批發皆可。
NO.5 化妝護理、瘦身或肥等美容行業
以往想守業的多為男性,但對近期加盟守業者的調查中察覺,女性與男性想守業的比例已躍升為1:1。
女性守業志願提高,除了其他要素,也是由於近年很多女性都看到了化妝護理、瘦身美容等特地針對她們異性的商機“錢景”。
NO.6 專賣店方式的嬰幼兒用品行業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統計公告,中國海洋每年重生嬰兒1600萬,0-3歲的嬰幼兒約6900萬,其中鄉村0-3歲的嬰幼兒數量超越1000萬,相當於澳大利亞的人口總和。
從市場資料剖析得知;我國鄉村重生兒用品的家庭月平均消耗達900元。再加上廣闊家村城鎮地域嬰幼兒消耗,中國海洋的嬰幼兒用品市場每年將超越1000億元的市場範圍。
一個家庭只需一個孩子,孩子是家庭消耗的軸心,且家長們在為嬰幼兒選擇衣物、玩具等商品時,特殊注重商品的平安性、教育性和特性化,這就使得家長們把目光自然盯在了嬰幼兒用品的專賣店或其大商場的專柜上。
由於,一些質量優秀、價位適中的品牌兒童用品的專賣店運營方式,將成為未來嬰幼兒用品市場的主流。
目前,投資國際品牌嬰幼兒用品專賣店的終點已較高,一般在15-25萬左右。但由於採取的是品牌專賣運營方式,貨質量量能失掉嚴酷保證,且利息較豐厚。
但守業者必需注重;品牌嬰幼兒用品專賣店所售產品價錢較高,易受區域消耗水平的限制,所以在選址時應特殊留神,一般應選在高檔或幼稚社區周圍。
NO.7 兒童早期教育行業
超越半數的中國鄉村家庭,孩子每月破費占家庭總支出的20%以上,44%的家庭每月用於撫育子女方面的費用在500元至1000元之間。
以北京一個鄉村為例;月支出在1500元的家庭,孩子月消耗額為532元;月支出到達5000元的家庭,每月用於孩子的消耗額則是1135元。假定按每個孩子月消耗額的30%用於教育消耗計算,北京一個鄉村的兒童早教市場每年就高達數百億元。
望子成龍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態,為了孩子能高人一等,很多家長變為“花再多精神與金錢都值”。所以,兒童早指正在全國掀起新一輪熱潮,各地紛繁辦起了美術班、舞蹈班、鋼琴班,生意十分興盛,還有兒童相關教學產品像點讀筆、教材等。
投資兒童早教機構的門檻,平均約10-20萬元,選址較適宜在少年宮、兒童遊藝場所及學校周圍。選擇熟習兒童心思、有肯定實踐閱歷的教員,是在此行業協作中制勝的關鍵。
只需生意走上了正軌,未來的生源基本不用愁,一年半內完整可以收回投入。
NO.8 成人在職教育行業
隨著市場協作的加劇和大學畢業生失業狀況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在職下班族感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力。為了尋覓或堅持一份好任務或一份好薪水,越來越多的中國成年人參與到在職教育中,周末培訓班、夜校“充電班”等成人教育行業正日益弱小。
成人教育可以分紅兩個概念,一是下班族培育第二專長的補習班,如英語、計算機知識或守業知識或守業知識等補習班;二是運用雙休日,針對成年人的團體喜好的進修班,如插花藝術班、交際物培訓班等。
前者目前商機較大,投資門檻平均10萬元,較適宜開在辦公商務區等商圈。
師資是制勝關鍵,只需打出了口碑,生意就會源源不絕。
NO.9 老年用品和效勞行業
我國老年用品和效勞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億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和效勞則缺乏1000億元,供需之間的龐大差異讓老齡產業商機有限。
依照國際上60歲以上老年人口到達10%、65歲以上老年人口到達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規範,我國1999年就曾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度,60歲以上老年人口到達1.4億,占總人口的11%。
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的消耗才幹相當可觀,據調查,目前我國鄉村60歲至65歲的老年人口中約45%的人還在失業;而鄉村老人中有42.8%的人具有放款,另外僅退休金一項到2010年就將增加到8383億元,老年消耗市場應是一個夢想具有的龐大市場。
目前我國的老年用品和效勞產業才剛剛起步,觸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遊、房地產等範圍,在各方面的專項產品及效勞還亟待開拓。
NO.10 汽車後續效勞行業
汽車後續效勞市場,是指消耗者自購車之日起至若干年後報廢之日止,其間若干年之內在該車上的一切破費所引發的商機,稱之為汽車後市場。
專家猜想,在近20年左右汽車產業會不時是中國國發經濟開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將不時堅持較高的開展速度。固然整車出售利息將出現下滑趨向,但與汽車相關的售後效勞市場卻將是下降勢頭。
許多守業者以為搞汽車效勞,必需龐大投資。其實汽車效勞業的資金終點並不如想像的那么高不可攀,獨立投資一家汽車效勞守業,發起資金在10-50萬元之間皆可。

行業解析

目前在大眾傳媒上“暴利”一詞頻頻出現,所謂行業暴利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生活中關注的話題。然而在經濟學文獻中,並沒有關於“暴利”概念的嚴格定義。經濟學文獻中有超額利潤或高額利潤的說法,這是與市場上受競爭規律影響而形成的平均利潤相對應的概念。此外,由於行政壟斷自然壟斷而形成的壟斷利潤,是利潤形成的一種特殊形式。暴利一詞,是一種含糊其辭的說法,多少帶有情感色彩。從經濟生活中觀察,暴利與投入風險低而回報高以及政府市場監管不嚴的經濟行為有關。
目前流行的一種說法是,行業暴利產生與行政權力對市場的介入有關,“一些行業、部門能夠通過壟斷經營或競爭初始條件的不平等分割,獲得壟斷利潤或高額利潤,…核心問題是因改革不到位,舊體制遺留的‘行政權力’因素嚴重干擾甚至直接限制市場作用,且很多都是以‘合法’的方式進行的,或者說在當前體制與政策體系下並不能充分證明其‘合法’。”我們部分地同意這種看法,就一部分行業暴利而言,它們本質上是一種由於行政權力的作用所導致的高額利潤。這是一種超經濟現象,它基本上比行業平均利潤超額利潤之和還要高。但是,行政權力干預只是形成現階段行業暴利的基礎之一,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答案。行業暴利的形成還與收入分配不均、信息不對稱消費者群體行為有關,並與行政權力干預交織在一起。
一、收入分配不均與暴利:以房地產業為例
1.審批與房地產市場的壟斷競爭。我國1986年的《土地管理法》雖然規定土地徵用採取行政劃撥和有償使用兩種方式,但實踐中由政府官員進行行政劃撥的做法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因為在土地的審批上各地沒有嚴格的統一標準,把土地批給誰和以什麼價格審批都是有關官員說了算,所以某些房地產開發商便可能通過各種門徑以低價獲得土地使用權。由於政府單方面通過行政程式審批的地價過低,土地增殖收益大量流向單位和個人,從而為房地產業的暴利創造了條件。在房地產最熱的1992-1994年,我國房地產業的平均利潤達到100-200%,比工業部門的20%、商業部門的30%高出5-10倍。房地產行業暴利的一個後果是引致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全國遍地開花,即使在房地產業利潤嚴重下滑的1997、1998和1999年,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數量依然是有增無減。在1997年到2001年的5年中,全國房地產商的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占廠商數量80%以上的國有和集體企業數量,更是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市場結構中,國家或政府力量仍然扮演著重要角色。土地審批一方面限制了外資的市場進入,另一方面卻對國有和集體廠商的進入缺乏約束。在100-200%的利潤激勵下,一方面是行政權力主導下的房地產廠商對消費者的公開掠奪,另一方面是房地產市場無序的競爭和投機,進而造成短期內廠商獲利的不穩定性和房地產市場的波動。總之,我們可以把這種現象稱為行政權力作用下的壟斷競爭
2.房地產開發商的投資傾斜。由於市場經濟利益機制和競爭機制的作用,在長期競爭中廠商只能獲得平均利潤超額利潤是不能長期保持的。處於壟斷競爭中的廠商在追逐短期超額利潤的促動下,他們總是試圖把自己的資源配置到最能獲得利益的地方。因此,為了捕捉市場機會,廠商必須具有一定的遠見,即他們必須對自己所處的市場環境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在這種意義上說,廠商對市場的反映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巨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就中國的房地產生產廠商而言,他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消費者購買能力的分布狀況-高檔住房的過度開發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中國國民收入的分配槓桿已經發生了傾斜,因此,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是造成或引領房地產業過熱進而產生暴利一個重要因素。近幾年來,儘管國家出台了一些鼓勵經濟適用住房投資的政策,但是,房地產開發商向高檔住房方面投資的傾向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近幾年來,高檔公寓和別墅的開發投資與經濟適用房的投資開發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除1999年外,其他年份的比例都在50%以上,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高檔住房的價格信號對開發商的誘引。近幾年,每平方米的高檔住房售價遠遠高於經濟適用房的售價,投資高檔住房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3.誰來支持房地產開發商的暴利。我們認為,中國現階段房地產業的暴利是收入過於向一部分人集中的結果。商品住宅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尤其是在擁擠的大城市,商品房更是一種從長期說來具有保值甚至增殖功能的商品。在部分富裕階層那裡,購買高檔住房不僅是為了迎合現代消費潮流,而且高檔住房的保值增殖能力也比經濟適用房要大。因此,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高檔住房是一種需求彈性較低的商品。根據經濟學原理,當房地產開發商面臨一條需求彈性較低的需求曲線時,提高價格可以獲利,價格越高獲利越多。實際上,房地產開發商的這個需求曲線已經形成,在某種意義上,中國的房地產業是依賴富裕階層才能生長的行業,他們的相當數量商品只有富裕階層才能消費得起,下面一些數據可以支持我們的意見:
根據表2中的數據可以匡算,近幾年來,在房地產開發商每年經濟適用房和高檔住房的總投資中,高檔住房的投資占到30%以上,與此同時,根據我們的估算,近幾年20%的富裕階層的可支配收入約占全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左右,當然若算上其他財產,這個比例還要大。這是兩個非常相似的有趣數據,難道這個33%的可支配收入比例不足以支撐起那個30%的投資比例嗎?另據我們估算,在1997-2001年間,富裕階層(高收入階層和最高收入階層)的每人年住房支出是中低收入階層的2.5倍左右,而且這個比率相當穩定,這說明富裕階層對高檔住房比中低收入階層有更強的購買力
三、信息不對稱與暴利—以醫藥零售業為例對暴利進行的經濟學解釋
在對策論中,通常把那些並非所有人都擁有的信息叫做“非對稱信息”。也就是說,對於某些信息而言,某些局中人擁有,而另一些局中人卻並不擁有。由於非對稱信息的存在,某些擁有非對稱信息的局中人就會據此進行信息決策,通過對信息的獲取、隱藏和傳遞等活動謀取利益。信息不對稱現象在醫藥行業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認為,這種現象造成了醫藥零售價格的高漲和醫藥零售行業的暴利。
1.信息不對稱造成價格主管部門對藥品的定價虛高。目前,對於新藥來說,政府定價的申報審批辦法是:列入計委定價目錄的國內首次上市銷售的藥品,應由生產經營企業向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定價申請,由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審核後轉報國家計委;列入省級政府定價目錄的國內首次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經營企業向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提出定價申請。這種政府審批定價的初衷是好的,其目的一方面是使“生產經營者能夠彌補合理的生產成本並獲得合理的利潤”,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但是,這種願望的有效實現必須有一個前提,即藥價主管部門要掌握新藥生產廠商和潛在消費者的充分信息,以防止廠商在提出定價申請時的欺詐行為。實際上,這種假設是不能成立的,因為主管部門不可能參與到新藥的研製開發中去,在與生產廠商的博弈中,他們永遠是那種不擁有相關成本信息的局中人。退一步說,即使主管部門明明知道生產廠商的定價申請存在問題並努力審核一種比較合理的定價,但是,由於信息不對稱,主管部門必須進行細緻和徹底的調查研究。但是,這種做法需要主管部門花費巨大的“尋找成本”,通常情況下,這種成本如此之高,以致於進行這樣的調研是根本不可能的。結果,主管部門只得認同生產廠商的定價申請。獲得高定價的生產廠商往往採取大折扣的行銷方式占有市場,由此,藥品出廠價格的虛高為醫藥零售價格的高漲埋下了伏筆。
2.信息不對稱造成醫院零售藥品的暴利。目前,政府對於藥品零售價格的定價辦法是:國產藥品和進口分裝藥品的零售價由生產企業的出廠價和流通差價構成,進口藥品的零售價由口岸價和流通差價構成;有關部門同時規定,醫院製劑零售價格按保本微利原則制定,零售價格由製造成本加上不超過5%的利潤構成。在國家計委定價的藥品目錄中,對400多種甲類藥品以及專利藥品和處於新藥保護期內的一、二類藥品規定了最高零售價,並且明確規定了國產藥的最高銷售利潤率和最高差價率,
根據政府上述政策法規,在藥品定價的具體操作中,通常分以下三個環節進行:
第一,藥品生產廠商的生產成本加20%左右的利潤成為出廠價;
第二,藥品出廠價加15-20%的利潤成為批發價;
第三,藥品批發價加上15-20%成為零售價。但是,在我國目前醫療體制尚欠規範的條件下,這種定價機制很難行得通,根本原因是,在病人和醫院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永遠存在。
醫生對病人的病情診斷和用藥建議上存在著絕對的壟斷權利,醫院不同於普通的商品市場,病人對商品的消費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權利。或許一個病人可以選擇醫院,但是他不可能選擇藥品價格,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消費的藥品到底值多少錢。通常,病人遵從的思維邏輯是良藥醫病,良藥無價。事實上,對於中國的很多醫院來說,它們正是利用了病人的這種心理,利用手中的壟斷權力在藥價政策的執行方面帶有隨意扭曲,從而使得本來已經很高的藥價再高一碼。再者,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也容易造成醫生的道德風險,醫生利用病人對自己病情的信息缺乏亂開高價藥在國內早已成為人盡皆知的事實。
四、群體行為與暴利—以手機業為例對暴利進行的經濟學解釋
1.風險重重的企業策略。我國手機業的迅猛發展只是最近兩三年的事。1999年,我國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中,國產品牌僅為3%。同年,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愛立信三大國外品牌在我國的產量為1660萬台,而國產品牌的手機生產能力設計規模除了康佳TCL、波導達到100萬台外,其他廠商的設計生產能力都只在50萬台左右。然而到了2002年,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0%,幾大廠商的營利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國產手機之所以在短短几年之內就取得如此巨大的進展,原因之一是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原因之二是國內手機生產廠商採取的用高端產品占領市場的企業策略。
當時,國家支持國內手機生產商從高端產品進入市場的一個假設是,由於國外品牌手機已經在國內手機市場占有絕對的壟斷地位,且國外企業完全擁有手機生產核心技術,如果國內手機業一開始便以低端產品的形象進入市場,不但手機的低價格不能給今後的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利潤支持,而且由於缺乏核心技術進而企業生產的高成本根本無法為國內企業提供競爭優勢。相反,高端產品的高價位從理論上來說卻可以給企業豐厚的利潤回報,如果這種冒險能夠成功的話。
確實,這是一種值得冒險的事業,而國內迅速增大的市場容量也正好為這種冒險提供了契機,因為在1997-2000年間國內手機市場增大了將近7倍,2001年更是比1997年增加了10倍還多,手機生產對國內廠商來說是一種全新的事業,同時,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手機消費也是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就像面對其他新產品一樣,國內消費者在面對手機這種商品的消費時,表現出了某種程度的不成熟性,這種不成熟性的具體表現就是消費的群體行為或“跟風”行為。群體行為往往使消費者在不進行或很少進行商品價格-質量對比的情況下接受現有價格,從而讓生產廠商輕鬆獲利(根據上表數據粗略估計,每部手機純利潤在300元左右),手機業暴利的根源就在於此。
2.群體行為與暴利。群體行為的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上群體行為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兩種信息傳播方式導致的:
(1)市場消費者可以通過口頭交流的方式傳播信息,相互認識的消費者通過交談,能夠獲得市場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的觀點。相互交流的消費者們往往會被彼此的情緒感染,從而導致跟風情緒。
(2)在一定場合下,市場信息可以通過價格信號這種比較間接的方式導致消費者的群體行為。通常,消費者傾向於認為,商品的市場價格包含著一些不能被他直接觀察到的信息,價格的高低是反映商品優劣等級的信號。當消費者面對一種新產品時,由於他無法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到足夠的信息,於是,那些認為自己信息較少的消費者就會通過價格來了解其他消費者的行為,並進行模仿。這樣一來,信息較少的消費者實際上是在隨大溜。國內手機生產廠商實際上正是瞄準了消費者的這種行為,用高價格向消費者傳遞了這樣一種信息:高價格就是高端,高價格代表了高質量的產品。事實上,國內消費者也認同了這種信息,因此,在國產手機與國外品牌手機的高價格比拼中,國產手機最終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並且如願以嘗地獲得了暴利。
五、結論
1.暴利的財富傾斜效應。上面分析了國內市場上行業暴利產生的幾個經濟學假設,行政權利對市場不適當的分割、收入分配不均衡、市場信息不對稱以及消費者的不成熟行為都為行業暴利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反過來,行業暴利又會加劇市場價格信號的扭曲和市場失衡態勢,然而,行業暴利最嚴重的後果是加劇了國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從而造成國民財富的過度傾斜效應。如果以收入較低的農業和採掘業作為比照基準,就可以大致看出暴利的財富傾斜效應有多大。
就平均工資來說,2001年航空運輸業、郵電通信業、保險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和文化藝術業的職工收入分別為農業人均收入的5.56倍、4.06倍、3.56倍、2.97倍、3.00倍;分別為採掘業人均收入的2.85倍、2.09倍、1.83倍、1.52倍、1.54倍。
當然,我們不否認行業的收入差別有勞動生產率的因素影響在內,但關鍵問題是一些暴利行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否與職工收入相匹配。實際上,即使就國外的情況看,某些行業特別是服務業航空運輸業、房地產業郵電通信業的勞動生產率本來就是很低的,更何況遭人非議的國內服務行業?行業暴利很大一部分通過不規範的分配機制流入了個人腰包,因而招致了人們的不滿,難怪媒體來一個“十大暴利行業”大盤點,事實就是這樣。
2.政策建議.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現階段行業暴利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失靈和市場價格信號的扭曲。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如何消除行業暴利現象一直是困擾學界和經濟決策者的難題,任何試圖在短期內消除暴利現象的建議做法都不現實的。
(1)就行政壟斷的破除來說,在這方面國內外學者已經提出了不少的政策建議。從實踐上看,決策者們也正努力致力於在諸如民航業、電信業等公認的行政壟斷行業引入競爭機制,但是企望這種努力在短期內取得很大成效是不可能的。行政壟斷已經造成了國內壟斷行業的先天性不足-比如企業規模不經濟或根本就不具有經濟規模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把壟斷企業進行簡單拆分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打破壟斷的做法,特別是對於像鐵路、電信和民航這樣的進入壁壘很高的行業來說,除非引入外資,分拆幾乎是現階段唯一可行的方法。把原有企業一分為二做法有欠妥當的地方在於分拆後的企業由於業務的不相容性,往往又會在自己的業務領形成新的壟斷。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建議政府出台鼓勵行業內企業經營多樣性的政策法規,並對具有壟斷傾向或壟斷行為的企業實行懲罰性稅收。
(2)由於收入分配不均是誘致行業暴利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政府應對一些有向富裕階層傾斜傾向的生產廠商進限制。房地產業暴利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如果政府不制定限制性法規,聽任房地產開發上把資源向高檔住房方面過度轉移,那么,結果勢必造成低收入階層買不起住房,高檔住房大量空置的情況,因為高檔住房商品的市場在一定時期內畢竟有其飽和點。事實上,近年來,高檔住房空置的現象已經露出端倪。由於規制過松造成的房地產資源浪費實際上已經對總體社會福利造成損害。
(3)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行業道德風險進而對消費者帶來損害的現象在中國可謂層出不窮。就醫藥零售行業來說,它是一個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務的行業,也是一個消費者利益最容易受到侵害的行業。為了消除醫藥零售業的暴利,政府制定的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的辦法不失為一個逐漸消除零售藥品暴利的好辦法。但招標採購畢竟只是一種治標之策,零售藥品高價和醫藥零售業暴利的根源在於我國現行“以藥養醫”的醫療體制,公立醫院現在基本上是靠買藥維持運轉。因此,消除藥品暴利的治本之策是改革目前不合理的醫療機制,在加大公立醫院財政撥款的同時,嚴肅治理醫生的道德風險,還醫院公益性事業的本來面目。
(4)消費者的群體行為在短期內或許能讓生產廠商獲利,但從長期來看,群體行為也容易造成市場泡沫,最終受到巨大損害的是生產廠商和整體國民福利。其實,政府聽任自己著力扶持的企業以高價格對消費者進行剝奪是一種非常短視的做法,政府的輕浮情緒往往會給企業一種錯覺,即可以在政策的庇蔭之下輕鬆獲利,從而使企業在根本上喪失創新的動力。就手機行業來說,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應當立足於長遠目標,鑒於我國手機製造業的先天不足,政府應在提高企業技術研發能力方面著力。

最新盤點

銀行業

自2003年改革後銀行業ROE就比較高,一直是個大家嚮往的賺錢行業。去年銀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商業銀行淨利潤超過萬億元大關,達到1.0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775億元,創歷史新高,按此計算,商業銀行年平均每天賺得約28.5億元。相比2010年7637億元淨利潤,去年銀行淨利潤增長率達36%,高於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4%的利潤同比增長率
暴利行業之:銀行業暴利行業之:銀行業
商業銀行平均每天“吸金”28.5億元,除去龐大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銀行業仍有1.04萬億元的淨利潤,支撐起銀行業驚人暴利的經濟邏輯只有“壟斷”二字。
而根據2012年財報,相比多數行業的慘澹經營,銀行業依然“風光這邊獨好”。工、農、中、建、交傳統五大國有銀行淨利潤超過7700億元,每分鐘淨賺147萬元。

房地產

從來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房地產業這樣盛產億萬富翁,各種富豪排行榜上,房地產富豪連年占據半壁江山。和其他各個行業相比,房地產的利潤率可能低一些,但是因為房地產的銷售比較而言容易一些,銷售額也極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買房人和銀行的資金以及承包商的墊資)高產出見效快,所以房地產的斂財和暴富功能是最最強大的,看胡潤每年的財富榜吧,房地產商人所占的份額一年比一年多,這足以說明房地產業強大的吸金力。
暴利行業之:房地產暴利行業之:房地產
房產市場一向對資金十分敏感,在貨幣超發時房價會加速上漲,而在央行採取收緊流動性措施時,房價上漲的動力也將減弱。如今在稅收和貸款雙重壓力下,再想從房價上漲中獲取暴利已非易事。

白酒業

白酒的利潤我們能從側面見識它有多高。前幾年,央視廣告標王幾乎每年都被酒類企業所壟斷.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搶A特黃金段廣告標王的時候因為放了一個大大的衛星而震驚了全國。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哪個企業膽敢如此大手筆。
雖然壟斷行業的淨利潤占了“半壁江山”,但真正體現“暴利”與否的,是毛利率。毛利率是指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通俗地講,毛利率越高的公司越能賺錢,一旦某個行業或企業的毛利率超過40%,即意味著相關行業和企業邁過了“暴利”門檻。
統計發現,銀行業還不能算是最賺錢的行業,因為毛利率優於銀行業的比比皆是。2012年,白酒業整體毛利率以超過60%的比例依然傲視群雄。貴州茅台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再次現身,在“A股最賺錢公司100強”在2012年榜單中位次都有上升,分列第19、28、41、52位。
即使在白酒業遭遇塑化劑、限三公消費等影響後,貴州茅台毛利率仍達到92.27%。

殯葬

這是個大家都忌諱提起的行業。可是每個人總難免要有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關於這個行業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歷年的暴利行業排行榜上,它都非常靠前。
據調查,辦一件喪事所需費用令人咋舌,包括火化費、整容費、遺體接運費、租用告別大廳費、租用花圈費等等,成本幾十元的壽衣、骨灰盒動輒要價上千元。購買墓地或靈塔的費用就更昂貴了,好的地段高達數萬元。
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利潤空間呢。中國人是尊崇孝道的國家。親人去世,在最後的送別過程中,很多人願意風風光光的把親人送走。這助長了這個行業漫天要價的習慣。據民政部統計,我國每年的殯葬消費達上百億元。
一個成本只有幾十元的骨灰盒,可以賣到三四千元甚至更多。一個親人去世,往往要花掉幾萬元。一般情況下,殯葬行業一般的利潤都能夠保證在300%左右,甚至可以達到1000%甚至2000%。

眼鏡

暴利成為了眼鏡業留給公眾的印象,一塊鏡片從出廠到最終到消費者手中,其價格翻十倍為普遍現象。
根據統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就達1億副。而與此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眼鏡行業有鏡架、鏡片、隱形眼鏡和眼藥水四大商品類別。鏡架是流行商品,時尚性要求高,周期性強,國內鏡架年銷售量大約為8000萬支。鏡片是光學商品,更加注重產品的功能,年消費量為2億片。隱形眼鏡是美容商品,注重商品的方便舒適性。而眼藥水是隱形眼鏡的消耗品。從各類產品的毛利空間和其在眼鏡店總銷售額中所占的比例推算,眼鏡店的平均毛利空間約在5倍左右。
應該說,造成目前眼鏡市場亂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不規範經營的小眼鏡店大量存在,在沒有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專業設備,進貨渠道不規範的條件下,享受著暴利的盛宴。二是眼鏡業本來就比較專業,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者只能被動“挨宰”。三是流通環節過多,眼鏡在上架售賣之前,往往會歷經數層批發商、代理商之手,每一層級都會提價不菲。這最終導致了眼鏡銷售價格的畸高。

藥品保健品

藥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裡,藥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老百姓之所以看不起病,有兩個原因,一是藥價太貴,二是醫生太無恥,專開高價藥,拿回扣。
中國醫療行業魚龍混雜,道德敗壞!從業人員從詐欺犯到強姦犯都有。各種騙子醫院大行其道,醫托盛行,並利用媒體大肆宣傳欺騙患者。一個感冒黑你個幾百塊錢那算是仁慈了,見死不救都經常能見諸報端。亂收費亂開藥收紅包的現象已經是主要創收手段和普遍真理。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出廠價12元錢的藥,銷售價是40,那么差價28元錢里,流通成本大概要7元到15元,而所謂的“流通成本”絕大部分是回扣,也就是說,回扣占藥價的30%到40%。
在藥價虛高的聲討聲中,一些平價藥房在全國遍地開花。有的平價藥房以“比核定零售價平均低45%”的價格銷售。但是,即使降價45%,仍能有利可圖,可以想像藥品零售業的暴利程度。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在探討為什麼藥價難降,為什麼藥品有如此暴利。葛蘭素史克行賄黑幕的曝光,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這個問題。醫藥行業里有一條鏈:旅行社向藥企高管行賄,承辦會議;藥企高管用這部分錢向相關官員、協會、醫院、醫生行賄,以推動藥品銷售;醫生拿到好處,便多開藥,開特定的藥,以完成藥企的“囑託”;而作為鏈條末端的患者,除了抱怨藥價太貴外,剩下的便是無能為力。顯然,在這樣的鏈條中,三方受益,一方吃虧。其他人賺取的利潤,最終都由患者背負。就如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原葛蘭素史克中國區運營總經理梁宏所說,“如果能少開點會,就能降低一些成本,就有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與藥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僅研發及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還不用對效果負責,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賣下去。因為利潤高廠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積聚起可觀的財富,可以想像,保健品在最近的幾年中可是沒少撈到真金白銀哩。其實保健品對我們的傷害還包括一旦發現沒有效果後的心痛感。
負面訊息並未阻撓保健行業發展,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審批保健食品11862個,同時,保健品和保健服務業也迅速崛起,產值高達3000億元左右,規模僅次於美國,預計到2015年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而到2020年,市場總量將突破4500億元。
保健品行業的口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你有膽有錢,就能把一個垃圾產品做大做強!然後美其名曰:我們的東西又吃不死人!最多沒用唄!全方位的廣告轟炸,怎么惡俗怎么來,把市場空間全部填滿,小企業根本沒有發展空間,哪怕有很好的產品。那個鴻毛帖子上提到的“醒元本草”也許就是個好例子。如果能有效防治疲勞駕駛,能拯救多少條生命啊,現在卻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銷售,這也說明小企業做大做強是非常苦困難的。

化妝品

暴利行業之:化妝品高昂的廣告費、流通費等等。最後你看到的動輒成百上千的進口化妝品也許是成本的幾十倍。美容院里的化妝品暴利就更加驚人,據調查,美容院銷售的化妝品大多由中小型企業生產,靠代理公司銷售。而代理公司一般1到2折就可以從生產企業拿到產品,200元的化妝品,最便宜時花不了10元錢就能拿到貨。

隱性暴利行業

性玩具市場

這是一個集神秘、隱諱、誘惑於一身的行業。多年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街頭巷尾“成人用品”、“兩性保健”字樣的招牌。逼仄狹窄的店面、性感裸露的海報、深夜街角的紅燈,都給這個行業打下了“見不得光”的烙印。
行業現狀
“人需要性工具,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平常。”
2003年8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仿真式性輔助器具不作為醫療器具管理的通知》。國家對中國的性用品放鬆管理,不再是特殊商品,無需前置審批。
政策改變了行業生態。2012年,中國約有500個性用品工廠,超過20萬家情趣用品商店。
截至目前,中國的情趣用品市場總額在千億左右,性學家李銀河估算,全世界70%的性玩具產自中國。
暴利分析
成本低廉是暴利的主要原因。
情趣商店裡看上去誘惑十足的性感內衣,用的是最粗糙的布料,一組售價為500多元的護士、教師、女警COSPLAY三件套,進價不足100元。有近500%的利潤。
一盒保險套,進價大約2元錢,在情趣商店掛上新功能、新品牌的字樣,卻可以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一些所謂的神油、噴霧、消炎藥水等等。一經性用品店轉手,價格立即飆升10倍以上。
暴利的另一個原因:買家往往羞於砍價。
在門店,消費者少有議價的習慣,進來的時候本就慌慌張張,問了價,付了錢,轉身就走。很少有人會討價還價。

眼鏡市場

眼鏡業流行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暴利的眼鏡業其實是一條條低成本、高定價、高折扣的灰色利益鏈。
行業現狀
中國眼鏡業2012年總產值比2011年多160億元,國內約有3億人需要視力矯正,眼鏡年零售額為230億元左右。
暴利分析
首先,眼鏡成本相比售價而言十分低廉。
在中國眼鏡之鄉丹陽,“記憶合金架”每副11元,“時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其中最貴的是純鈦制眼鏡架,每副也只是60元。但一進銷售門店,這些眼鏡框架身價暴漲,翻了10倍,甚至50倍。
其次,技術門檻不高:配鏡流程僅需十分鐘。
眼鏡實際加工時間,遠比店員宣稱的時間短,有的僅需要10分鐘。讓顧客等幾天的原因是:統一送貨、加工,總體上可以節約生產時間、機器損耗的成本。
在北京,折射率1.56的鍍膜鏡片,在商家的價格單上,一般約為300元,折射率1.61,鏡片約為600元,折射率1.67,鏡片售價約為800元。
而在江蘇丹陽,最普通、也是配得最多的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每副批發價僅為8元;1.56黃金膜的樹脂鏡片每副19元,折射率1.61的非球面樹脂眼鏡片每副21元。

保健品

隨著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健康越來越關心。近幾年保健品市場走俏,特別在逢年過節,銷量猛增,是“錢景”不錯的創業方向。
行業現狀
負面訊息並未阻撓保健行業發展,即便全球經濟衰退,2011年保健品銷售份額都占到了6000億美元。
暴利分析
保健品行業之所以利潤豐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全球多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13%約1.7億人,他們的需求推動了中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
其二,約20億人口處於超重和肥胖狀態,全球生活習慣問題也促進保健品行業發展。
其三,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支配增加也是保健品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
其四,全球對保健食品醫學研究進展迅速。未來幾年,保健品行業仍舊保持高速發展狀態,而中國的產業政策必須跟進,首先必須要集中精力扶持國內大型保健品企業,其次要防止國外企業對中食品和保健行業的吞噬。

美容護理

買菜時可能會為了一兩塊錢計較的女性,為了讓自己更美,卻是花錢毫不手軟,尤其近年化妝護理、瘦身美容等觀念不斷通過大眾媒體的猛烈宣傳攻勢,幾乎激起了每個女人愛美的天性,也因此拉動了女性美容產業的興起。女人的“美麗產業”大有賺錢機會。
行業現狀
中國目前美容行業市場每年約3000億元,美容經濟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高額利潤、龐大市場每年有難以計數的美容新產品、高科技護理儀器、高科技瘦身設備問世。
《中國美容經濟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美容經濟”正在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信、旅遊之後的中國居民“第五大消費熱點”。
全國美容業就業人員總數約為1120萬人,全國城鎮美容機構總數約為154.2萬家,年產值1680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8%。
暴利分析
“玫瑰花蕾3元錢一包,美容床單1.5元一條,美容內褲0.4元一條,牛奶浴鹽2元一袋,薄荷足鹽4元一包。”美容業的毛利高達90%。

嬰幼兒用品

中國是全世界嬰幼兒品牌最多的一個市場,可以說百花齊放,也可以說競爭混亂。
行業現狀
中國目前0至6歲的嬰幼兒數量為1.08億,市場的遠景容量5000億元。“以尿不濕產品為例,不滿周歲的寶寶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濕,每片售價2-5元,一個月就需要300-600元。”
中國嬰童行業協會副會長裴非算了一筆賬:新生寶寶每個月起碼消費2000元以上,除了生活必需品,還有醫療、攝影、照管的費用。這個一年5000億的蛋糕是中國母嬰用品加盟產業發展的天然動力。”
暴利分析
嬰兒用品行業的產品分兩大塊,一是人氣商品區(包括紙尿褲、濕巾、食品);二是利潤商品區(包括玩具、特色安全用品、日用品、洗護用品)。
人氣商品區中的紙品是零利潤,食品是5%的利潤率;利潤商品區中,玩具6折、外出服、3.8折、日用品6-6.5折,極個別7折,洗護用品7折左右、特別產品4折左右、平均進貨折扣是4.94折,等於零售價100元的商品,進貨價格是49.4元。商家純利潤在40%。

婚紗攝影

婚紗攝影是從1992年開始出現在大陸,94年開始就出現了大量的婚紗攝影店。短短的20年時間,已經由一件奢侈品成為結婚的必需品。“一生只有一次”的想法讓婚紗照市場暴利叢生。
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婚紗攝影也越來越得到廣大青年的普遍關注和熱忱參與。中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對新人喜結良緣,僅城鎮新人在婚禮上的消費就達4183億元人民幣,其中婚紗攝影在整個婚慶支出的比例約為15%。
中國約有45萬家婚紗影樓、攝影公司、圖片社和攝影工作室,相關行業的人員近500萬,中國婚紗攝影業已成為當今最具前景的產業之一,且競爭與機遇同在。與婚宴、喜糖等婚慶項目相比,婚紗攝影的利潤空間較大,利潤率在30%-40%。
截止目前,全國大型婚紗攝影企業營業額在2000萬元以上,中型企業為800-2000萬元,有的特大型企業年營業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全國目前各類人像攝影企業已達45萬多家,從業人員600多萬人,年營業額900多億元。
暴利分析
人工:567元
影樓水平最高的首席攝影師,月薪在8000元左右。所謂台灣攝影師,其實也就是跟著高級攝影師學習過的普通攝影師而已,沒有顧客真的會去核實他們的身份。
攝影助理的工資要低很多,大約2000元月薪。化妝師月薪一般在4000元,已經算中高端的。後期設計師,手法純熟的,月薪約3000元。
這四個人的月薪總和是17000元,就算是這四個人都是一對一服務,每天只接待一對新人其實,這基本不可能。那么一個月30天,每對新人消耗的人工成本是567元。
服裝:200元
影樓加價的各種新品、精品、尊貴禮服,使用一次至少一二百塊錢,但是買這些衣服最多四五百塊錢。那些普通的服裝,有的只有幾十塊錢一件。服裝都是反覆使用,很少洗,即使算上清洗費用,平攤到每一對新人身上,成本不會超過100塊錢。
還有就是相機等耗材。婚紗攝影不會用太好的設備,算上快門和閃光燈的損耗,每一張照片大概是5毛錢左右。一對新人拍200張,器材損耗費大約是100塊錢。
場地:750元
按照繁華地段的400平方米大商鋪計算,一個月大約要花10萬元租金。這種規模的影樓,保守估計一天接待七八對客人,一個月就是210到240對客人。平均到每一對客人身上的房租開銷,不到500元。即便算上裝修成本,這一項開支,也就是550元左右。
還有就是外景地,一般外景地會收取“取景費”。算上用車成本,取景費的開支也就200元左右。
製作:331元
按照某影樓8800元套系“贈送”的畫冊:18寸高級防水相冊一本約200元、11寸高級定製娘家冊一本約100元、40寸寬屏放大一張約100元、24寸水晶油畫一張約50元、12寸數碼放大一張約10元、10寸琉璃放大一張約5元、水晶小魔方一個約8元。
這些相加的製作費用,一共是473元。但這些都是零售價,影樓與製作公司之間都有長期協定,有些影樓甚至自己有製作工廠,所以製作費用肯定沒有這么高,至少可以打個7折。這樣算來,製作成本,最多331元左右。
總計:1848元
這大約就是一套萬元套系婚紗照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這組數據的許多細節,比如人工、服裝、場地,都是按最高規格計算,實際很多影樓在這幾個方面的開銷,遠沒有這么多。所以10000元套系的婚紗攝影,實際成本1000多元,一點也不誇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