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寫法

景物描寫法

景物描寫法,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主要是為了顯示人物活動的環境,使讀者身臨其境。景物描寫法,就是為了烘托人物心境,渲染故事氣氛,推動情節發展或讚美大自然,抒發作者感情,而對山水景色、田園風光、草木魚蟲、風霜雨雪等自然風物進行描繪、摹狀的一種描寫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物描寫法
  • 類型:美術用於
  • 含義:對風景、物體的描寫
  • 舉例:《一曲臨江對月彈》
寫法運用,景物描寫四法,

寫法運用

景物描寫法運用很普遍。《一曲臨江對月彈》,正是運用了景物描寫法,詩文更顯的神韻,圖意有如驕陽似水。在記游的作品中,作者多寄情奇山異水;在記敘性文章里,常以自然景色作為人物活動的背景和場所。寫景不難,寫好不易。作家老舍在《景物描寫·老牛破車》中要求“把任何景物都能恰當的、簡要的、準確的寫成一景,使讀者讀到馬上能似身入其境”。景物描寫一定要為中心服務,正如作家茅盾所言:“不是為寫風景而寫風景,即不是為了裝飾,而是為了渲染或烘託故事發生時的氣氛,或者為加強故事發生時人物的情緒。”景物描寫關鍵在於抓住其特徵——動態與靜態,注意觀察角度——定點觀察與移步換景,寫出情趣,寫出層次和順序。
《老牛破車》《老牛破車》
例如,施耐庵的《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高級中學課本《語文》第四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在林沖來到草料場後的一段故事中,作者運用簡潔的文字多次寫到朔風和大雪。“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看那草屋時,四下里崩壞了,又被朔風吹撼,搖振得動”、“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邐背著北風而行”,“看那雪時,到晚上越下得緊了”,“兩間草廳已被雪壓倒了”,描摹出這場越來越大、越下越緊的風雪的動態特徵,將人物活動置於惡劣的氣候之中,映襯出人物激烈的思想鬥爭。也正是風雪的變化層層推動情節的發展:因為風大雪緊,草廳才被搖振壓倒,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才得以在生死關頭殺敵復仇,完成性格上的重大轉折。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景物描寫四法

一、感官拓展法:
每種景物都有自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形狀、顏色、聲音、氣味、姿態、質地等方面,這就需要我們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去體驗,既觀其形與色,又聽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從而描寫出景物的特點。朱自清的《春》正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去感知春天,敏銳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的特點,從而把充滿生機的春天景象描寫得細膩精彩,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時間拓展法。
時間季節不同,景物就會有不同的特點。描寫一處景物,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還可以從一天中不同的時段來寫。這樣,不僅從時間上拓寬了思路,豐富了文章的內容,而且把不同時間景物的不同特點表現出來,給人一個完整的印象。如方紀的《三峽之秋》,按時間推移的順序描寫景物,抓住三峽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不同特點,描繪了三峽中秋之日不同時間的不同美景。時間——景同,時間不同(一天的早晚、一年的四季)的變化。
三、空間拓展法。
同一地點的景物,由於觀察的角度、方位有變化,也會看到不同的美景,正如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我們描寫景物時,應注意變換寫景角度,或俯視仰望,或前後內外,或遠近高低,從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多角度、多側面去描繪,才能準確表現出景物特點。如陸定一的《老山界》,文中先後兩次描寫火把,前一處描寫,從山腳向上望,火把“一直連到天上”,顯示了山的高峻;後一處描寫,作者已置身於“之”字形的火把佇列中,又以先仰後俯的角度描寫景觀,表現出山勢的陡峭,山路的艱險。多角度、生動的描寫,令人驚心動魄,如在景中。空間——遠近、內外、上下等不同視野的轉換,或散列式寫法。
四、虛實拓展法。
寫景不僅要實寫,也需要虛寫。虛寫就是採用聯想、想像、比喻、擬人等方法描寫景物。景物虛寫的途徑很多:可以化靜為動,或化動為靜,動靜結合,虛實相映;可以藉助夢境虛寫景物;可以通過多種感覺觸發聯想和想像,抒寫與眼前景物相似或相關的景致;可以運用比喻和擬人把實景虛擬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使景中蘊情,情景交融,等等。景物描寫動與靜、明與暗、虛與實的有機結合,不僅打開了行文的思路,而且使寫景畫面富於立體感和藝術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