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技藝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景德鎮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

簡介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
粉彩是一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後歷朝流行不衰。
早在清朝康熙後期,景德鎮的粉彩瓷就已問世,雍正時相當精緻,乾隆年間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畫的瓷器珍品,其領袖人物王琦,將一般的繪瓷方法套用於繪瓷板人物像,畫技精深,畫風新穎,被人們稱為“神技”。新中國成立後,粉彩瓷更有長足的發展,許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滿目。“福壽牌”粉彩瓷就曾獲國家金獎。

歷史淵源

粉彩”作為一種陶瓷裝飾術語出現於寂園叟所著的《陶雅》一書中,該書成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其言道,“康熙彩硬,雍正彩軟。軟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紅為淡紅,綠為淡綠,故曰軟也”,辛亥革命以後“粉彩”一詞漸漸盛行開來。傳統粉彩瓷燒制的基礎主要是琺瑯彩。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
清康熙時期,五彩(即古彩)藝術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較之明代五彩的單線平塗,清代五彩多了幾分色調渲染的變化,其構圖也更為講究虛實與均衡。在此基礎上,景德鎮的陶瓷工匠們充分借鑑當時宮廷中盛行的外來琺瑯彩工藝,並經反覆實踐,形成了一套以玻璃白打底,技法不同於五彩的新型釉上彩裝飾方法。清前期雍正、乾隆年間始稱之為“洋彩”,後清末稱為“軟彩”,又名粉彩。
粉彩工藝自清康熙中期產生以後,至雍正時期已日臻完美,其製作精良在歷史上名重一時。不僅官窯精心燒造粉彩瓷,民窯也開始大量生產,二者各有千秋。
但總體說來,這一時期粉彩瓷的突出特點是:瓷質瑩潔、工藝精細;器型雋秀、典雅優美;品類繁多、色彩秀麗。至乾隆時期,一改雍正粉彩輕盈精巧、細膩典雅的風格而朝著繁縟富麗的方向發展。乾隆時期粉彩紋飾內容豐富多彩,裝飾效果可與琺瑯彩媲美,並因造價低廉且便於批量生產而取琺瑯彩代之。同時,清五彩也幾乎被其同化和淹沒。至清中晚期,粉彩藝術由鼎盛發展逐步轉向因襲陳規,總體技藝因循守舊,大不如前。
晚清時期,傳統粉彩藝術漸趨沒落,卻開始盛行一種先以濃淡相間的黑料在白瓷胎上勾繪花紋,再以淡赭和少量水綠、草綠及淡藍、淡紫等色料填色的裝飾方法,稱之為淺絳彩。它與粉彩藝術在裝飾工藝及風格上相近,烘燒溫度大致相同,但它也改變了部分粉彩色料的性能,省略了某些粉彩繪製的工藝過程。然而,淺絳彩藝術自產生之始至民國中期卻如曇花一現般僅維持了短短數十年,終因色料單薄易損、色彩單調乏味而逐漸消失。但淺絳彩的文人畫理念為粉彩瓷繪藝術由傳統走向創新開闢了一條新的思路,使得面孔陳舊的粉彩瓷由此煥然一新。
民國的開始伴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御窯廠的一些繪瓷名家和一些外來藝人開始思考並尋求個人藝術風格的發展。受中國畫創作思潮的影響,他們用文人畫的表現形式、輔以豐富絢麗的粉彩色料,結合傳統的瓷繪技法,展現出粉彩瓷藝全新的風貌。較之從前重圖案表現、重裝飾效果的粉彩瓷,這種借鑑中國畫構形式,多以歷代名畫為藍本,且附加題款和印章的新型裝飾形式被稱之為新粉彩藝術。它少了舊粉彩的匠氣,多了文人的雅氣,成為粉彩瓷繪藝術的主流,影響至今。

基本內容

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主要工藝流程:
1、彩料加工。在五彩所用顏料內,滲入一部分俗稱“玻璃白”的氧化鉛、矽、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而使彩色出現濃淡凹凸之感。
2、彩繪裝飾。景德鎮傳統粉彩瓷製作技藝一改過去繪製五彩所用的單線平塗方法,而使用紙本繪畫的渲染和設骨畫法。
(1)畫粉彩的步驟
首先是起稿(俗稱“打圖”)。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結合器型的變化進行完整的構圖,要先用淡墨打草稿。
批量重複繪製一般採用製圖的方法(俗稱“做圖”)。將瓷上畫好的淡墨稿,用濃墨仔細勾描一遍,然後將一定含水量的毛邊紙輕放在已勾好墨稿的瓷胎面上,並用手掌拍打以將墨稿拓印下來,這樣瓷上的圖樣便過渡到了紙上(注意紙千萬不能太濕,太濕容易使墨滲開,使圖稿紙樣模糊不清)。待“圖紙”晾乾後,再在圖紙上用濃墨重新勾描一次,將圖紙用水潤濕後便可撲在白瓷胎上,並用手掌輕輕拍打,如此可重複多次。
繪製的第一步就是勾線。拍好了圖樣的瓷胎僅僅是有了稿子,還需用珠明料繪製。由於粉彩繪製的用料是用油調和而成的,這就要求操作時要熟練掌握其料性,即油與料的性能。料性主要與用油有關,油用少了太乾太澀,畫不出流暢的線來。油用多了流得太快,勾線時難以控制粗細變化且極易滲開。要掌握好料性需要在實踐中反覆練習、細心體會。
粉彩勾線多用中鋒,要求線條筆筆圓滑、細密、流暢、均勻、乾淨,概括起來,粉彩的線條講求淡、細、勻、柔、俏。筆線的起、收、頓、轉,都較含蓄,不鋒芒外露。
然後是彩料:粉彩畫完線後,根據所描繪的對象和畫面的需要,要渲染出不同的深淺、明暗變化,就如畫中國畫那樣,用濃淡乾濕不同的墨去染出不同的層次來。在陶瓷上渲染是先用打好料的畫筆將料塗填在畫面較暗的部位,然後用采筆按陰陽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開來,通常稱這種方法為“彩”。
“彩”和染是有區別的:彩是直接在瓷面上進行的,而染是在填過玻璃白的上面進行的。彩料的工具是用軟硬適中的兼毫,而渲染用的則是柔軟的尖細羊毫。
(2)填粉彩的步驟;
作壩:將擂缽中擂好的顏料(要成稠糊狀)裝入碟中的1/3處,並用食指捺一小槽子。其餘2/3處注入清水,以保持顏料濕潤,便於隨時使用。
作標:所謂作標(又稱標水),是指顏料和水攪拌的合適程度,以便填來得心應手。
填色:用填色筆蘸取做好標水的顏料,按照畫面的輪廓一筆挨一筆的壓過去填平。要在畫面上反映出色相變化,還要用兩種以上的顏料接填。
染色:分為洗染和點染,洗染中又又油染和水染之分。在填了玻璃白的底子上進行各種顏色的渲染,這將是填粉彩的又一道難關,關鍵是要掌握好用油量、下筆輕、手法勻等幾個方面。
結果:結果即在分染淨顏料的部位(人物服飾、花朵等)根據需要用各色顏料繪出紋樣,可以起到刻畫細節、豐富畫面效果的作用。
寫字燒爐:根據題材內容,題上相吻合的詩詞和落款蓋章。同時,檢驗有無紕漏、色髒等毛病。
3、彩瓷烤花
完成上述步驟後,就可以放入烤花爐中燒成了。粉彩烤花溫度為760-780℃,燒烤火度是否適度主要看胭脂紅呈色是否鮮艷柔和,如果偏橙色,說明爐溫不夠,俗稱“嫩火”。如果偏藍紫色,說明爐溫過高,俗稱“老火”。

基本特徵

1、風格突出:
(1)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
(2)書工細膩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體感強,不僅手感立體,而且表現的對象也立體、逼真。
2、形式多樣:粉彩的裝飾形式十分豐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種彩瓷也無法比擬的,主要有以下幾種,通景裝飾、開光裝飾、滿地裝飾、散點裝飾。
3、粉彩瓷的彩繪特點: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徵。

主要價值

景德鎮傳統粉彩在藝術表現風格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國畫的章法、設色等傳統技法,生動地體現了自然界的形象,畫匠學芥子園外,還廣泛吸收傳統繪畫技法,將其融入粉彩瓷畫之中。“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濁劑,屬氧化鉛、矽、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可以使彩繪出現濃淡凹凸的變化,增加了彩繪的表現力,讓畫麵粉潤柔和,富於國畫風格,因此博得“東方藝術明珠”的美稱。

瀕危狀況

1、陶瓷市場的疲軟導致技藝傳承的斷層。近年來,由於市場的無序發展,整個陶瓷業都不景氣。雖每年都有大量的勞動力投身於粉彩瓷製作,但大多學習的是基礎技法和基本工藝,並不進行潛心鑽研,最終也只能成為普通陶工,而這些人一旦有更高薪的工作,立刻棄藝不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傳統粉彩技藝無人傳承,更不用談粉彩傳統技藝的提高。
2、經濟利益的驅使導致生產與創作市場的無序。在市場經濟大潮下,許多人一味向“錢”看,出現仿製、假冒他人作品的行為,雖個人獲得豐厚利潤,但嚴重侵犯了創作者的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一些陶瓷藝術家因此無意創新,粉彩瓷繪藝術的發展也可能因此停步不前。
3、盲目地追求藝術效果導致文化品味的降低與缺失。不少陶瓷藝術創作者並不遵循“外師造化”的原則,僅憑自身衝動的熱情,狂熱地追“新”求“變”,強調個性化色彩,但終因文化底蘊的不足,從而完全顛覆了粉彩瓷繪藝術經數百年形成的工藝技法和傳統形象,使之變得不倫不類,面目全非。

保護措施

一、政府加大力度推廣制瓷技藝的傳播,加強對傳統手工藝技藝傳承的保護;
二、各陶瓷院校要更加重視傳統制瓷技藝的課程教學和改革,發揮最大能量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三、更多的陶瓷工藝美術家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景德鎮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中來,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讓最精湛的陶瓷工藝得到繼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