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塔

景州塔

景州塔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物,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內,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因今景縣原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們通常稱為景州塔。景州塔在中國享有盛名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定為第四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州塔
  • 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城
  • 通高:63.85米
  • 底層周長:50.5米
  • 出名原因:供奉佛舍利有關
  • 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
簡介,景州塔歷史,地理氣候,歷史沿革,建築結構,特產,饊子,金絲雜麵,衡水毛筆,

簡介

景州塔是一座歷史悠久,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物,位於景縣城關鎮內,原名“釋迦文舍利寶塔”,簡稱舍利塔,因今景縣原為景州所在地,所以人們通常稱為景州塔。
景州塔
舍利,佛教稱釋迦牟尼遺體焚燒之後結成珠狀的東西,後來也指德行較高的和尚死後燒剩的骨頭,也叫舍利子。
相傳釋迦牟尼火化後,一些國家的國王分取捨利,建塔供奉。
此塔既名“釋迦文舍利寶塔”,想必與供奉佛舍利有關,惜無文字可考。
塔高十三層,外形為八面稜錐體,通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檐樓閣式的古塔。
塔基由堅固的巨形清石鋪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實際是地宮,供藏佛骨、佛經、佛像及金銀珠寶之用。
塔體由青磚砌成,塔內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階梯數百階,登階盤旋而上,可達極頂。
塔內各層東西南北均有洞戶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繞行於廊內,可通過洞戶遠眺四方。
塔頂成葫蘆形,由青銅鑄就,高2.05米,葫蘆下有鐵絲網罩,高3.3米。每有風起,鐵絲網罩與洞戶被天風鼓盪,如驚濤澎湃之聲,故有“古塔風濤”之稱。
須晴日,登至塔頂四望,近在腳下的縣城全貌,遠在三四十里的郊野村莊,均歷歷在目。前人曾有詩說,“絕頂靜觀真景象,卻也身疑在蓬瀛”。
筆者曾有幸登臨其上,果有目窮千里、心胸頓寬之感。

景州塔歷史

景州塔究竟創建於何時,無確切文字可考。
1931年修訂的《景縣誌》有這樣的記載和分析,說是古塔上曾懸有鐵匾,匾上鑄有“齊、隋重修”字樣,重修既在齊、隋,其創建年代應早於此,當在北魏時代。
佛教在漢哀帝時(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即已傳入我國,在北魏初期已經興盛起來,但是在魏太武帝時期,卻發生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事件。
如果景州塔修建於魏太武帝滅佛之前,則此塔也必在被毀之列,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復佛教之後,則此塔也必在修復之列,但塔頂之鐵匾上沒有“北魏重修”字樣。
因此,方誌史者據此分析,景州塔是根據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復佛教的詔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興安年間,即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也有的分析認為,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間好佛,獎勵寺廟浮圖之建築,當時全國州郡共建1.3萬餘座寺廟。景州塔如此雄偉莊嚴,世無其匹,所以,此項大建築,當必在北魏永平年間,即公元508—512年建造,距今幾近1500年。
經歷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於飽經風雨侵蝕,牆檐剝損嚴重,歷代曾數次重修。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國歷史上第三次滅佛之後,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又重修,奠定了現存景州塔之基礎,以後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金、元、明、清朝及民國均曾重修。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曾先後進行了四次維修,最後一次是1973年春進行的。
從此塔重修次數之多,可見此塔歷史位置之重,文物價值之高,也正由於重修次數繁多,今日高聳之塔,已非當初之貌。
從現存的建築特點、藝術造型及磚石結構等情況分析,此塔也當為北宋時代建築。
景州塔在國內享有盛名,與滄州鐵獅子趙州大石橋、正定縣隆興寺大銅菩薩齊名,被譽為河北古代四寶之一,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氣候

景州塔所在地交通、通訊便利,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貫穿東境,德石鐵路、石德高速公路橫跨南部,此地土層深厚,質地多變,但以輕壤土為主,部分為砂質和粘質。
景州塔景州塔
土壤礦質養分較為豐富,但有機質、速效氮、磷養份缺乏,易受旱、澇、鹽鹼化威脅。
景州塔所在地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乾濕差異較大。
夏季受太平洋副高邊緣的偏南氣流影響,潮溫悶熱,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氣候乾冷,雨雪稀少,春季乾旱少雨多風增溫快,秋季多秋高氣爽天氣,有時有連陰雨天氣發生。
年平均氣溫12.5 ℃ ,年平均降水量554毫米。

歷史沿革

景州塔究竟創建於何時,無確切文字可考。1931年修訂的《景縣誌》有這樣的記載和分析,說是古塔上曾懸有鐵匾,匾上鑄有“齊、隋重修”字樣,重修既在齊、隋,其創建年代應早於此,當在北魏時代。
佛教在漢哀帝時(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即已傳入中國,在北魏初期已經興盛起來,但是在魏太武帝時期,卻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滅佛事件。
如果景州塔修建於魏太武帝滅佛之前,則此塔也必在被毀之列,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復佛教之後,則此塔也必在修復之列,但塔頂之鐵匾上沒有“北魏重修”字樣。
因此,方誌史者據此分析,景州塔是根據北魏高宗文成帝恢復佛教的詔令修建的,其始建年代在北魏興安年間,即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也有的分析認為,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間好佛,獎勵寺廟浮圖之建築,當時中國州郡共建1.3萬餘座寺廟。
景州塔如此雄偉莊嚴,世無其匹,所以,此項大建築,當必在北魏永平年間,即公元508—512年建造,距今幾近1500年。
經歷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於飽經風雨侵蝕,牆檐剝損嚴重,歷代曾數次重修。最早是齊、隋重修,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國歷史上第三次滅佛之後,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又重修,奠定了現存景州塔之基礎,以後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清朝及民國均曾重修。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曾先後進行了四次維修,最後一次是1973年春進行的。從此塔重修次數之多,可見此塔歷史位置之重,文物價值之高,也正由於重修次數繁多,這座高聳之塔,已非當初之貌。從現存的建築特點、藝術造型及磚石結構等情況分析,此塔也當為北魏時代建築。

建築結構

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來形容景州塔之高大,極其宏偉壯觀。景州塔為磚砌樓閣式,塔身八角十三層,通高63.85米,底層每邊長6.3米。塔內為穿心式構造,從第一層正中直穿塔心,登上兩層後折回右側繼續穿心上登,每層均改變穿心方位,使塔的結構不致上下通裂。塔四面辟門,外檐施斗拱。內部層層有迥廊環繞,迥廊頂部用磚發券,以丁頭拱承托磚制天花,現天花磚已失。傳說建造此塔時,採用土屯法,塔壘多高,土堆多高,塔建成後,再將屯土運走。
景州塔景州塔
景州塔塔高十三層,外形為八面稜錐體,通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是一座由磚石結構而成的密檐樓閣式的古塔。塔基由堅固的巨形清石鋪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實際是地宮,供藏佛骨、佛經佛像及金銀珠寶之用。塔體由青磚砌成,塔內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階梯數百階,登階盤旋而上,可達極頂。塔內各層東西南北均有洞戶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繞行於廊內,可通過洞戶遠眺四方。
塔下部為磚砌須彌座,以仰蓮承托剎身,剎身不用相輪而用鐵板交替壓疊,有如錐形鐵框。剎頂為大小不同的五個銅製葫蘆相串疊。這種不用相輪而以錐形鐵框作為剎身的鐵剎尚不多見。塔頂成葫蘆形,由青銅鑄就,高2.05米,葫蘆下有鐵絲網罩,高3.3米。每有風起,鐵絲網罩與洞戶被天風鼓盪,如驚濤澎湃之聲,故有“古塔風濤”之稱。

特產

饊子

古名“環餅”,又稱“寒具”,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不僅說明“寒具,即饊子也”,而且介紹它的做法:“以糯粉和面,入少許鹽,牽索紐捻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這樣傳統的油煎食品,被回族和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保留了下來,並加以長是地發展。據傳,明代開國功臣、回族大將胡大海,在他早期落魄江湖時,就以賣油條為生。油香、饊子、餜餜是穆斯林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佳點美食。東坡居士詩,有一詠物短章云:“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

金絲雜麵

是當地的一大美食,相傳清朝末年有個太監每次回家省親,必到雜麵店買一些金絲雜麵,作為禮物帶回皇宮,金絲雜麵便成為“宮面”的一種。金絲雜麵絲用綠豆粉、精白面、芝麻面、鮮蛋清、白糖香油六種原料製成。製作時把各種原料按比例和成面,軋成紙一般薄片,再用快刀切成2尺長的細條,盤成把,然後裝起來。因為條細如絲,成金黃色,故名“金絲雜麵”。金絲雜麵不僅味美適口,營養豐富,而且食用方便。先在鍋里配好湯,湯開下面,即可撈出使用,是涮火鍋的佳品。

衡水毛筆

亦稱之為“侯筆”,古稱象筆。始於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朝被奉為御用,衡水因此被稱為“毛筆聖地”、“北國筆鄉”。衡水毛筆品種多達二百七十多種,筆長桿硬,剛柔相濟,含墨飽滿而不滴,行筆流暢而不滯。衡水毛筆筆尖選取黃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羊須、白馬毛、牛耳毛等各種動物毫毛為原料,筆桿採用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鳳眼竹等材料,筆桿上嵌裝牙、骨、角、竹、硬木等多種樣式口頂。生產工藝精細,樣式新穎、造型美觀。尤其配上紅木、黃楊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雕刻鑲嵌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雙鳳展翅、鳳凰牡丹以及古裝人物、山水花木等圖案的高檔筆桿,更似錦上添花,成為一件件既有實用價值,而又精緻高雅的工藝美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