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齒蟾

普雄齒蟾

普雄齒蟾(Pelobatidae):椎體變凹型,個體發育期無肋骨發生。一般分為兩個亞科。薦椎橫突特別寬而長大,薦椎前幾枚軀椎大多細弱並向前傾斜成銳角,薦椎與尾桿骨癒合或僅有單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離狀;舌喉器的環狀軟骨在背側不相連。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為左出水孔型。口部形態除角蟾和擬角蟾二屬呈漏斗式外,其餘屬種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齒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齒2~8行不等,角質頜強,適於刮取藻類,甚至能咬食小蝌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普雄齒蟾
  • 二名法:Pelobatidae
  • :動物界
  • :兩棲綱
  • 亞綱:滑體亞綱
  • :普雄齒蟾
  • 分布區域:分布於歐洲、亞洲西部和非洲西北部
簡介,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發生,

簡介

普雄齒蟾
齒蟾屬,鋤足蟾科角蟾亞科的1屬。普雄齒蟾[1]是中國的特有屬,現有13種。主要分布於四川西部和南部、雲南西北部、貴州北部和湖北的利川等地。雄蟾胸部有 1對刺團,繁殖季節後多脫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縱置;鼓膜多隱於皮下;舌後端有缺刻。
上頜有齒。背麵皮膚多粗糙。成體以陸棲為主,多生疣刺齒蟾活在樹木叢生的山溪附近。普雄齒蟾O.puxiongensis多在沼澤地水盪或小溪內。齒蟾白天常隱蔽在溪邊朽木下、有苔蘚腐葉的泥洞或石隙間。夜出活動,多爬行,行動緩慢。
繁殖季節進入溪流內,多在5~6月抱對產卵。卵產於溪內大石底面。卵群多成環狀,有的隨環境而異,成堆狀或條形。每群卵約100~300粒,卵徑約3.5毫米。蝌蚪左出水孔型,底棲在溪流水盪石下,以水藻等為主要食物。經1~2年完成變態,成體營陸棲生活。紅點齒蟾大多棲於石灰岩溶洞內的溪流附近,可在離洞口數十米深的黑暗環境中生活。蝌蚪全長可達120毫米,在洞內長期無光條件下生活,皮膚顏色透明,內部器官清晰可見;眼小;如將它置於光亮處飼養,體色漸深,內臟不易看清。

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43毫米,雌蟾47毫米左右,頭扁平;吻端鈍圓,略突出於下唇,吻棱明顯.頰部向外傾斜凹陷不顯著;瞳孔縱置,鼓膜隱蔽,橢圓形;無犁骨齒.舌後端缺刻顯著,咽鼓管孔人。
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球狀,色淺,第一、二指幾等長,短於第四指,近端關節下瘤小.內掌突橢圓形,外掌突圓而略小。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左右跟部僅相遇或不相遇;趾端球狀,趾略扁,緣膜不顯,趾間無蹼;關節下瘤不明顯,內戚突約為第一趾長的2/3.色淺.呈扁平橢圓形,無游離刃,無外感突。
皮膚為已發現的齒蟾中最粗糙者;雄蟾頭背面小疣較多,少數有黑刺,頭側及下唇緣具小黑刺;兩眼問刺疣較少,眼後至肛前滿布大小刺疣,多數刺疣密集形成長短不一的強黑刺棱.斷續排列不甚規則或隱約成4—6縱行,黑刺凌間具小刺疣.多呈圓形.腹側及四肢背面均有大小圓形刺疣或有棕黑色小刺;咽喉及四肢腹面有分散之小黑刺或小刺團;胸腺一對,平矗排列.長寬之比約2:1,滿布黑刺.有的胸腺側面和後方有許多小刺團。腋腺小或被黑刺遮蓋;股後腺色淺,跗感部外側腺體明顯。雌蟾背面刺疣較雄蟾少,背部黑刺陵較細短,腋腺小而圓.乳白;腹而光滑。

生物學資料

該蟾生活于海拔2 600~2 900 m山區的森林內,多棲於較大流溪兩側的浸水沼澤地和小支流附近。成蟾分散棲於林問陰濕環境中,捕食膜翅目、鞘翅目及其他小動物等。曾在一倒木下發現越冬巢穴,約40隻集群冬眠。成蟾於6月抱握在雌蟾的胯部,雌蟾產卵102~151粒,卵群團狀或圓環狀或條形,黏附在石下或水草上。蝌蚪生活於大小流溪邊石下。

發生

發現於歐、美、亞3洲的白堊紀晚期的始鋤足蟾化石是已知最原始的鋤足蟾類。當時歐美北部處於熱帶與溫帶之間,推斷鋤足蟾類由此向廣大地區擴散。到新生代中期,有些地區氣候變得乾冷,分布區呈現零星破碎的狀態。現在全北界殘存著鋤足蟾亞科,東洋界殘存著角蟾亞科,都是孑遺類群。到新生代末期,歐美沒有再發現始鋤足蟾,而有現今的鋤足蟾類。亞洲由於發生造山運動,中國西部地形複雜化,生態環境多樣化,始鋤足蟾類的衍生種類可分化出很多特有屬種,而且大多集中在橫斷山區。
關於角蟾亞科屬間的系統發生,有人認為最初有兩個分支:①脅部無刺團,而是1對小白胸疣,有角蟾、擬角蟾、掌突蟾,前2屬口部漏斗式,擬角蟾上頜無齒,掌突蟾蝌蚪口部有少數幾排唇齒及角質頜。②胸脅部有1或2對大而明顯的腺體或腺體上具刺團,僅有脅腺且無刺團者有擬髭蟾及髭蟾,具刺團1對者有齒蟾,兩對者有齒突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