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之銘並序

晉祠之銘並序

《晉祠之銘並序》為唐太宗李世民“御製御書”,撰書於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現存晉祠貞觀寶翰亭內。碑身高1.95米,寬1.2米,厚27厘米。碑首左右雕螭首一對,並頭下垂,身尾盤繞,無空隙,特別雄麗。中間額書“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屬飛白體李世民以飛白體所書的碑額,傳世者僅此九字。碑陰有長孫無忌等七大臣的署名。碑題、銘、序共一千二百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祠之銘並序
  •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御製御書”
  • 時間: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
  • 現存:晉祠貞觀寶翰亭內
  • 意義:溶史學、文學、書法於一豐碑巨碣
內容,原文,前篇,後篇,銘文,翻譯,

內容

《晉祠之銘並序》是溶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的豐碑巨碣。這篇銘文文辭華麗,氣勢很大,以政論和抒情相結合,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國的政策,著力宣揚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鞏固的政治;《晉祠之銘並序》是較早的行書碑,由於李世民雅愛王羲之墨寶,每日臨池,深得其意。他的書法勁挺秀麗,後世認為是僅次於蘭亭序的行書傑作。《晉祠之銘並序》以其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仰慕和讚嘆。
《晉祠之銘並序》的主題思想是通過宗周政治,總結唐叔虞建國的史跡,以達到宣揚唐王朝文治武功和鞏固政權的目的。其大體內容可分為四部分:
首先,提出“興邦建國”必須親信貴族,以作輔弼;“分圭錫社”也要給予采邑,來把握軍政要點。“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認為不是親屬就不能鞏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歷時年代最久的王朝,歷經37帝,統治了800多年。李世民認為,周朝實行的分封世襲祿位制是國家長盛不衰的根本保證,極力奉行。因此,《晉祠之銘並序》也就成了反映李世民政治思想的珍貴歷史資料。
第二,李世民讚美了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繼武,經仁緯義”,稱唐叔虞不愧為周室棟樑,晉國先祖。文中以“六合為家”的英雄氣魄,運用“經仁緯義”的華麗文筆,對晉祠的山光水色給予“施惠、至仁、剛節、大量”的人格化的評價。
第三,揭發了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以至於神人共怒,四海騰波。他的父親李淵順天應民,得到擁護,從而統一了中國。
最後,李世民寫下“雖膺篆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功”,認為唐室政權固然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而興旺發達確是神功。為此,他以“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地可極,神威靡墜”的誇張語氣來報達唐叔虞的神恩。結尾並祝“萬代千齡,芳猷永嗣”,以此期望唐室天下千秋永固。
唐碑歷經1300多年,剝蝕漫漶,文跡模糊,字失其形,下部殘損,近二百字無法辨識,雖在乾隆三十五年,清人復刻新碑,但字跡呆板,形制已去,盡失原碑神韻。青石堂特募得明末舊拓數十幅,傾心瀝血,精心修復始成,為迄今最為完整、清晰的拓印掛幅。
晉祠之銘並序

原文

前篇

夫興邦建國,資懿親以作輔;分圭錫社,實茂德之攸居。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啟化。是知功侔分陝,奕葉之慶彌彰;道洽留棠,傳芳之跡斯在。惟神誕靈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極。經仁緯義,履順居貞。揭日月以為躬麗高明之質;括滄溟而為量體宏潤之資。德乃民宗,望惟國范。故能協隆鼎祚,贊七百之洪基;光啟維城,開一匡之霸業。既而今古革運,舟壑潛遷。雖地盡三分,而餘風未泯;世移千祀,而遺烈猶存。玄化曠而無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禱,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顯如晦。臨汾川而降祉,構仁智以棲神。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乾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於桂筵,流星起於珠樹。若夫崇山亘峙,作鎮參墟;襟帶邊亭,標臨朔土。懸崖百丈,蔽日虧紅;絕嶺萬尋,橫天聳翠。霞無機而散錦,峰非水而開蓮。石鏡流輝,孤岩宵朗;松蘿曳影,重溪晝昏。碧霧紫煙,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剛和鳳溽露是生,油雲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倦,資四方而靡窮。故以眾美攸歸,明祗是宅。豈如羅浮之島,拔嶺南遷;舞陽之山,移基北轉,以夫挺秀之質,而無居當之資。故知靈岳標奇,托神威而為固。加以飛泉涌砌,激石分湍。縈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住方圓以成像,體聖賢之屈伸。日注不窮,類芳猷之五絕;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陰澗懷冰,春留冬鏡;陽岩引溜,冬結春苔。非疏勒之可方,豈瀑布之能擬。

後篇

至如濁涇清渭,歲歲同流;碧海黃河,時時一變。以夫括地之紀,橫天之源,不能澤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茲泉表異,帶仙宇而為珍;仰神居之肅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輪華轂,接軫於壇衢;玉幣豐粢,連箱於廟闕。氤氳靈氣,仰之而彌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顯。潛通玄化,不爽於錙珠;感應明徵,有逾於影響。惟賢是輔,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豈筐篚之為惠。昔有隨昏季,綱紀崩淪,四海騰波,三光戢曜。先皇襲千齡之徽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發跡神邦。舉風電以長驅,籠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為家。雖膺?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功。故知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巍巍五嶽,必延塵壤之資。雖九穗登年,由乎播種;千錄聳日,本藉崇基。然則不雨不雲,則有炎枯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之憂。雖立本於自然,亦成功而假助,豈大寶之獨運,不資靈福者乎!故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所以巡往跡,賽洪恩,臨汾水而濯心,仰靈壇而肅志。若夫照車十二,連城三五,幣帛雲委,珍羞山積,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正空竭麗水之金,勒芳猷於不朽;盡荊山之玉,鐫美德於無窮。召彼雨師,弘茲惠澤;命斯風伯,揚此清塵。使地祗仰德於金門,山靈受化於玄闕。括九仙而警衛,擁百神以前驅。俾洪威振於六幽,令譽光於千載。豈若高唐之廟,空號朝雲;陳倉之祠,虛傳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銘雲。

銘文

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天降德,承文繼武。
啟慶留名,剪桐頒土。逸翮孤映,清飈自舉。
藩屏維寧,邦家攸序。傳暉竹帛,降靈汾晉。
惟德是輔,惟賢是順。不罰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潛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廟,肅肅靈壇
松低羽蓋,雲掛仙冠。霧筵霄碧,霞帳晨丹。
戶花冬桂,庭芳夏蘭。代移神久,地古林殘。
泉涌湍縈,瀉砌分庭。非攪可濁,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澗曲流平。翻霞散錦,倒日澄明。
冰開一鏡,風激千聲。既瞻清潔,載想忠貞。
濯茲塵穢,瑩此心靈。猗歟勝地,偉哉靈異。
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地可極,神威靡墜。
萬代千齡,芳猷永嗣。

翻譯

周成王誦剪桐封弟叔虞為唐地諸侯,這個舉世聞名的“君無戲言”的歷史典故,表明建國興業的大事離不開最親密的合作和真城幫助、支持。以桐葉之圭賜地封疆,是大恩大德所在。沒有德,例來不會成功,沒有親,基業豈能鞏固?因有功於世,必得酬償,如周、召二公東西分治,天地自然和順。能獲得西周大子鼎定疆域一葉之地,是永世流芳值得慶賀之事。天神既然幫助,鬼蜮也受其管轄,這種君權神授的歷史故事,在這裡留下珍貴遺蹟。
天星分布羅列,河川來去有序,以仁又觀念為經緯,編織社會之大綱,順民心者,水到渠成得天下。周朝八百年興隆鼎盛之宏圖大止,家國典範,正彰顯了這個真理。
晉文公借一城池,稱霸於諸侯,韓、趙、魏三家分晉,表現了歷史的興衰,猶如舟行狹谷,命運難以自主,似乎凶吉無法揣測。然而依託天賜晉祠勝境般的洪恩大澤,千年已過,絲毫未減,偉跡猶存。
天意,對人來稅,幽深莫測,若信篤、祭祀時有時元,心懷二意,不能虔誠到底,後世所受恩惠,也就若明若暗,互為因果。
晉祠,為迎接神靈的降臨而建造。鱗次櫛比,金碧輝煌,玉樓千尺,雄偉壯觀,即使蓬萊、昆閬那些神仙所居,也最得鄙陋不堪,平淡無奇。
落月低徊於碧水中、綠茵下,流星穿梭於千年古樹之間。高聳連綿的懸瓮山,威鎮天地。這裡毗鄰北國邊防,管轄著遼闊的北方疆土,山勢高峻遮天蓋地,山清水秀,蔥蘢茂密。雲霞雖沒機杼,卻織出錦繡而布滿晴空;山巒不是水塘,卻能像蓮花似的盛開。泉流石上,光芒四射,卵石在水底,甚至月光下都能清晰可見。松柏藤蔓你牽我扯,相互掩映;清泉流入幽深處,白天卻見得又陰又暗。雲煙繚繞大有古色古香之情趣。霜雪齊降,四季都顯得一樣明亮光潔。上蒼賜福於晉祠,油雲膏雨,和風清露,滔滔不絕,源源不斷。神艮顯其仁慈,樹木花草,飛禽走獸,元不依聚於此;神靈彰顯其堅貞,無論天下大亂大治,其形千古不變,嚴冬酷暑永葆其氣度品格;神靈顯示雄宏的胸襟,孕育萬物而從不倦怠,造福人類奉獻無窮的資源。變里是一切美的歸宿,是土地眾神樂於久居之地。這裡永不發生羅浮島拔腿南逃,舞陽山掉頭北轉的荒唐怪事。她具有挺拔俊秀的品質,在神威的幫助下顯得更加牢固,可以說具有天下所有充滿大自然靈氣的山嶽的共同象徵。
看哪!飛泉擊石,堆疊急湍,分流而下,勢不可擋。雲霧縈繞,陰晴相替,高尚貞節之質從不容沾污。漫長的光陰塑造了她完美的形象。似乎已深悟聖賢的喜悅和厭惡,清流晝夜不捨地奔涌,似有著永恆的打算,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從不見溢滿為患,正如古人“謙受益、滿招損”的遺訓,讓人們認真地思考和理解。處在蔭涼的溪澗,冬天冰雪,春天也不會融化,陽光普照的渠岸,數九寒天依然凝結著春天的綠苔。青石上的坑坑窪窪,乃是飛瀑雕琢的藝術傑作……。
清濁分明的涇渭二水,能同注一江,世世同流,而勃海、黃河卻反覆元常,說變就變。天源地極也未必永恆,然而有一種超越世界的神力,值得我們永遠信賴,這似乎就是晉水之源特別賦予人智慧的啟迪。造么多神居仙宇,肅穆的寺廟,既顯示了美德,又傳遞了福音,這正是大自然的意志,也是宇宙之神的意志。
車水馬龍,四通八達,豐富的祭品載得滿滿,源源不斷地運到遠里。面對變化無窮的山靈,仰之彌高,明亮昭彰的神光,更令人肅然起敬。大自然的魂魄潛移默化,自有其規律所循,賢能的佐助,不僅聞到五穀豐登的馨香,仁德的社稷,還能得到充分的安寧。別忘了昏君隋煬帝,綱紀崩潰的慘痛教訓,刀光劍影、干戈四起、怒波洶湧,很快自我葬送了性命,且落得萬民唾罵,遺臭萬年的下場。
我盛唐先王,所以承襲西周叔虞時的“唐”地來做我們的國號,其原因正是為了總結、繼承、發揚周朝八百年長治久安的歷史經驗,用最虔城的祈禱,以求先祖先宗保佑,神助我偉力,神賜我洪恩。改朝換代,舉兵發跡,始於這塊風水寶地,所以才能以驚人的速度,長驅直入,打下長安,掀起鋪天蓋地席捲全國的全面戰爭,征服四方,平定天下。國家大權受命於天,昌盛繁榮鞏固壯大更離不了神力幫助。萬頃禾苗,有待雨露滋潤,巍巍五嶽為九域添壤增源,豐收須靠勤勞的耕耘播種,萬丈高樓總要從基礎開始。沒有“雲雨”,莊稼枯萎,百姓無安,國家有危,所以雖聽命於天,也須盡職盡力,神的保護和暗助,不能取代權力的合理使用,所以必須必行,行必果,取信於民。
今日巡視並拜謁晉祠聖地,再受一次神賜天恩,臨汾晉之水,猶如一次心靈的洗禮,仰望祭壇,思緒萬千,極受感動,使我的志向更加嚴肅深沉。
用浩浩的車輛,滿載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也不過是平庸的供品,非為神靈所喜歡接受。只有用來自麗水的寶刀利刃鑿刻宏圖偉業於石上,使之青史永垂,告誡後代兒孫;或把荊山所有的玉石都拿來銘刻謳歌天神和大自然美德之詩篇,才是我應作之事。召集掌管風雨的天兵天將降雨洗塵,使土地眾神跪拜於晉祠之門,使山神聽聖賢教化於殿堂;讓九仙為之警戒護衛,令諸神為之衝鋒陷陣,最神威以震燕雲,讓偉大的大自然和人類的光輝業績一同萬古流芳。這決不是楚襄王高唐之夢去若朝去,亦不是秦穆公點石化雉之虛傳可比。用銘文形式以彰仁德偉績於下:
赫赫名垂千古的周朝,
高賢名土為輔佐,
開始了智慧、賢德的文治武功。
剪桐封土,留下最早的基業,
超然脫俗的高貴姿態,
顯示著清風凜冽無邪之舉。
封渚侯以寧古塞邊關,
建邦國以安社會秩序,
以竹帛傳記古代賢遺訓,
降洪福於汾晉大地。
只有德行才是最好的助手,
只有坦城才能無往而不勝。
崇高的威望,
豈能靠嚴厲的懲罰?
篤誠的信譽,
決不能來自輕率的許諾。
古老的晉水,恩澤無窮。
低拂的枝藤宛如帝王的羽蓋,
高高的雲端,掛著仙人的桂冠,
濃霧彩霞如席似帳,
籠罩著青碧似的夜空和殷紅的朝霞。
室內有冬季盛開的桂花,
庭前有夏季芬芳的蘭草。
改朝換代,神力永存,
天長地久,古木參天,
泉水縈迴,分流急湍,
不攪不濁,不澄自清,
地勢斜而文理直,
澗流曲而水勢平,
霞虹,麗日皎月,
無不倒影其中,
平如明鏡,浩如冰雪,
無風自激盪,鏗鏘常有聲。
今瞻仰晉水之清瑩,
想人心之忠貞,
用晉水洗滌我身心的塵垢,
依賴她,祈求萬能的大地之神的保佑,
日月有終,而傑出精華決不匱空;
天地有極,而威武神明無窮無盡,
千秋萬代,刻骨銘心,
宏圖偉業,承先啟後,
於此勒石,千古留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