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詩別裁

明詩別裁

《明詩別裁》,總集名,清代沈德潛周準合編。十二卷。收錄明代詩歌一千零十餘首,作家三百四十人。能大致反映明詩概貌,並注意選入無名氏作者和明遺民詩人的作品,流傳較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明詩別裁
  • 創作年代:明代
  • 文學體裁詩詞
  • 作者:清沈德潛
作品來源,收錄作者,書籍概況,明詩選本,詩詞鑑賞,

作品來源

《明詩別裁》是清沈德潛(確士)、周準(欽萊)合編代。全書12卷,共收錄作者340人,詩1010餘首。  明末清初的明詩選集,有陳子龍李雯等的《明詩選》、 錢謙益的《列朝詩集》、 朱彝尊的《明詩綜》。沈德潛以為三本各有偏頗,於是“合群公選本暨前賢名稿,別而裁之”,刪其浮艷之作,去其雷同,編成此書。從沈、周的自序及蔣重光所寫的序中,可以看到他們的編纂意圖和選詩標準大抵是:①所錄“皆深造渾厚和平淵雅,合於言志永言之旨”,以“輔翼詩教”;②選詩時“始端宗旨,繼審規格,終流神韻,三長具備,及登卷帙”;③“因詩存人,不因人存詩”,不求備一代的掌故,只是要“示六義之指歸”;④“是書之選,欲上續唐人”。這裡所歸納的四點,實際上正是沈德潛提倡的所謂“溫柔敦厚”的詩教,強調詩的“厚人倫,匡政治”的功用,尊盛唐、主格調等詩論主張的具體化。
明代的詩歌創作極為豐富,能以不很大的篇幅,反映其大概,並注意選入不知名作者與明遺民詩人的作品,這是此書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得以廣泛流傳的原因。例如卷十一選入顧炎武的詩16首,即使與前後七子等大作家比較,數目也不算少。另外,在清前期康、雍、乾幾個皇帝對民間災荒飢變等事尚能關心的情況下,沈德潛不僅自己寫詩“頻陳民瘼”,而且在這本明詩選本中也比較重視錄取有關民生疾苦的篇什,這一點也應該給予肯定。這同時也意味著本書從某些側面反映了明代的社會現實。不過,沈德潛畢竟是一個封建功利主義者,所以選了不少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的應制詩,還有些詩對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持仇恨和毀辱的態度,這是它的糟粕部分。有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中華書局1975年出版縮印本,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收錄作者

主要有劉基、汪廣洋、宋濂、陶凱、張昱、宋訥、張以寧、魏觀、詹同、高啟、張羽、徐賁、林弼、王蒙、張簡、王彝、劉炳、郭翼、袁凱、周致、劉崧、周湞、王旬、周立、林鴻、貝瓊、凌雲、邱民、狹練高、管訥、張宣等等。

書籍概況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1979年9月1日)
平裝: 34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2512621
條形碼: 978753251262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2 cm
商品重量: 340 g

明詩選本

明詩選本,共十二卷。原題為:濟南李攀龍編選,雲間陳子龍增刪,錢塘陸元龍裒定,但世人皆以李攀龍、陳子龍為其編者。今存有明代崇禎年間刊本。李攀龍(1514—1570),明代詩文作家。字於鱗,號滄溟,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九歲時父親即去世,家境貧寒,無力延請老師,但他勤奮好學。稍稍長大後,嗜好詩歌,厭煩訓詁學,每日讀書不輟,當時鄰居皆稱其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中進士,初任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在京期間,先後與謝榛、王世貞、宗臣、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結成詩社,“諸人多少年,才高氣銳,互相標榜,視當世無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龍傳》)。嘉靖三十二年(1533),出守順德,饒有政績,深得眾譽。三年後擢升為陝西提學副使,不久因病還歸故里。自構一樓於華山、鮑山之間,名曰“白雪樓”,日日在樓中讀書、吟喔,為人倨傲,若遇不合心意之人便告訴門人不許放其進入,無論如何都不見他。隆慶改元(1567),薦起浙江副使,兩年後升為學政,又改任為河南按察使,後因母親故世,哀傷過度,不久去世。
李攀龍著有《滄溟集》三十卷,編有《古今詩刪》。在其創作的諸體中,有七律七絕為最優,其七律以聲調著稱,意境雄渾,詞采俊亮,七絕風調自然,“不著議論,而一切著議論者皆在其下”(《明詩別裁集》),深得世人稱道。作為後七子的首領,他只推崇漢魏古詩,盛唐律詩,認為文章要“視古修辭”,“寧失諸理”也在所不計,在編選的《古今詩刪》中,唐後即緊跟明代,宋元詩一概不選,以表明其論詩宗旨。他的這種片面偏頗的文學主張,給後世詩文創作留下了不好的影響。他的樂府詩,“止規字句而遺其神理。”(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他的散文有時故意佶屈其詞、塗視其字,過於求古,令人反而拗口不已。
陳子龍(1608—1647),明代文學家。字臥子,號軼符,又號大樽,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初年,他參加了以張溥為首的復社,又與夏允彝、徐孚遠、周立勛等人結幾社,與復社相呼應。崇禎十年(1637)考中進士,在國事日非的情況下,頗注意經世致用文學。崇禎十一年,編纂《皇明經世文編》。崇禎十二年整理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福王時任兵科給事中,屢次進諫,福王不予採納,陳子龍憤而辭職還鄉。清軍攻破南京後,他在松江起兵,事情敗露後,躲避山中,想借太湖兵重新起義抗清,但事情泄露,陳子龍在蘇州被捕,他誓死不降,最後在押送途中偷空投水而死。清代乾隆年間被賜予諡號“忠裕”。著有《幾社稿》、《陳李倡和集》、《屬玉堂集》、《平露堂集》、《白雲草》、《湘真閣稿》、《三子詩稿》、《焚余草》。
清代人王昶日為其編目,輯為《陳忠裕全集》。在詩學觀方面,陳子龍與李攀龍一樣,仍然提倡復古,但復古內容與七子有所區別。一方面,他認為詩作的寄寓、丰姿、色彩因“出致人工”的不同而“各不相借”;另一方面,他也認為要對已經完備的體格、音調認真揣摩、學習。他強調詩歌的社會作用,在其詩作中不時流露出對社會動亂下人民困苦的滿腔同情,傾吐著明亡後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悠悠情絲。陳子龍兼擅諸種詩體,而以七古、七律最優,其七古,既善於用濃烈的色彩、奔放的氣勢、急促的音調描繪奇壯異美的事物,也善刻畫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被時人譽為“直兼高、岑、李頎的風軌”;他的七律,清麗沉雄,既能表現瑰麗雄奇的意境,也浸透著詩人鬱勃的愁緒,顯示出“韻遠思滌”的特點。另外,在詞藝方面,陳子龍亦頗有造詣,近人龍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詞選》評其詞說:“詞學衰於明代,至子龍出,宗風大振,遂開三百年來詞學中興之盛”。
李攀龍、陳子龍都為著名詩人,又都提倡復古主義的詩歌主張,這就使他們二人的《明詩選》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李、陳二人的《明詩選》共有十二卷,今存有崇禎年間的刻本。集前有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顧?征所作的序言。顧?征在序言中推崇過前後七子之後,闡述了李攀龍選詩的原則:“於鱗先生樹幟既孤,秉鑒詩朗。嘗取往代詩低昂之,復為我朝諸公選,上自洪永,下逮正嘉,代不數人,人不數首,芟雜滌穢,摘芳攬英。大要首論法,次論才,法不掩才,才不逾法,古詩追蹤漢魏,近體同聲升寶,歌行絕句繼軌少陵、太白,若夫齊梁纖語、宋元弱調、概置弗錄,真足鼓吹一代之休明也。已乃議者病其太隘;抑知尼父刪詩,上下商周十五國僅得三百篇,於鱗自三百年來,采輯不啻一再倍,豈得存乎少見也。帙簡而體備,格嚴而調工,譬諸擷桂林之一枝,奚須眾卉,獲崑山之片玉,安用群璣”。頎序對李攀龍的明詩選本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對有人對其選本中輯詩太少進行的指責進行了辯護,認為“擷桂林之一枝”,便無“須眾卉”、“獲崑山之片玉”,便沒有必要再用“群璣”了,甚至將之抬到了與孔子刪詩而成《詩經》相提並論的地位。
《明詩選》選詩上自洪武年間,下迄正嘉年間,按照“古詩追蹤漢魏,近體同聲開寶、歌行絕句繼軌少陵、太白”的原則,輯詩數百首。其中不少詩作都附有簡明扼要的旁批,後面還輯錄有評語。這些旁批和評語內容各異,有的闡述其題旨,有的說明其藝術風格,有的表述其社會作用,也有的分析其淵源出處。比如卷一選入了袁凱的樂府詩《楊白花》:“楊白花,飛入深宮裡。宛轉房櫳間,誰能復禁爾,胡為高飛渡江水?江水在天涯,楊花去不歸,安得楊花作楊樹,種向深宮飛不去!”在此詩旁批的後面輯錄有四位論者的評語。陳臥子(即陳子龍)說:“感慨深長”。李舒章(雯)說:“相傳為故君之思,意特深婉。”宋轅文(征輿)說:“亦是晉宋間淫詞一派,但其寄意深厚,自是至人語。”
陸雨侯(雲龍)說:“魏胡太后所私,竄入南國,後思之,宮人為作此,故詞云然,意想極貼切”。這些評語都分別從內容和藝術等各個角度對原詩進行了簡練的品評,對讀者理解原詩起了極好的輔助作用。再看卷六選入的趙文(字宗文)的《過金山寺》一詩。“水天樓閣影重重,化國何年此寄蹤。淮海西來三百里,大江中涌一孤峰。濤聲夜恐巢枝鳥,雲氣朝隨出洞龍。幾欲登臨帆去疾,蒼茫遙聽隔煙鐘。”在該詩的旁批說:“當是舟過此地不登之作”,點明了該詩的寫作緣起。在旁批後面,輯錄有陳眉公(繼儒)的評語說:“中二聯,實壯大觀,古今之雄筆也,堪與《江心寺》諸作並傳”,對《過金山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通過以上所選的兩首詩及旁批和評語中,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出該詩選的特點及影響,這也正是該詩選長於其它詩歌選本的地方。
前文述及顧?征對該詩選的評價時說該詩選“帙簡而體備,格嚴而調工”,譬諸“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雖略有過譽之嫌,但卻較為精當地概括了該詩選的價值。直至現在,該詩選仍然是明詩研究工作者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至於該詩選何以在清代被禁毀,不外是統治者“因人廢言”。因為該詩選的輯錄者之一是明王朝著名幾社文人,是誓死不降、堅決抗清的義士陳子龍。既然陳子龍不會為清廷統治者所容,在文網密織的清王朝,《明詩選》的命運也便可想而知了。

詩詞鑑賞

【明代詩】莫叔明
【宿佩上人房】
支公不相馬,夜向窗前閒。 釀酒醉佳客,燒燈對靈山。 庖廚竹樹下,巾舄桃花間。 一宿又何意,題詩重愁顏。
【送秦馬平表弟入京】
翩翩白馬只橫行,楊柳秋風去客程。 仗劍好言甥似舅,開樽莫為弟辭兄。 檐藏綠嶼衣邊暗,樹隱蒼峰肘後明。 聞道陽春唱高曲,大都不是別離聲。
【季冬章少參見訪不值】
欲知何事不逢君,閒向青山與鶴群。 安得玉缸香是酒,但看青案字成文。 天寒竹葉翻重翠,歲晚松枝起片雲。 戶牖阿誰嫌寂寞,自然人語絕相聞。
【贈 別】
年少辭家不畏勞,山間綠樹戍樓高。 桃花不合渾如淚,和雨紛紛上客袍。
封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