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朝青花瓷

明代青花瓷官窯產品精益求精,然而晚期民窯則以產品量大為特點。除了元代的窯場繼續燒造外,明代又興起了許多新的窯場,著名的民窯窯場有:瑤里、胡田、觀音閣、十八渡、董家塢等。

基本資料,特點,

基本資料

明洪武朝:至今確定為洪武地層出土的器物共有三處發現。第一處是1964 年,南京明故宮出土的一批殘片;第二處是1984 年夏季,北京四中出土的一批殘片,第三處是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的一批殘片;它們雖然都不完整,但是可以作為典型器來對照完整的傳世品。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館藏青花“春壽”雲龍紋梅瓶與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為完整的典型器。明洪武朝的青花明顯少於釉里紅,完整器更少,但從大量資料的對比分析,此期青花與釉里紅的紋飾和器型均相同。

特點

此朝主要使用淘洗純度不一的國產料,但也不排除有少數使用元代剩餘進口料的情況。這一時期青料大致分為三類: 一類為清新明快的淡藍色,色調穩定,不暈散,紋飾濃重處亦能表現出青花的層次;第二類青花發色淺淡,少有暈散,紋飾中常有明顯的深色小點無規則地散布在其中,似繁星密布;第三類青花色澤泛灰,釉面呈灰白色。由於這種色料中含有較高的金屬錳雜質,所以紋飾中呈現出較大斑塊狀的黑青色,有的亦深入胎骨,呈凹凸不平狀。品種主要是白地青花。
布局沿用元代多層裝飾帶和適合紋樣兩種。常見題材及特點如下:主體紋飾有各種花卉和龍紋。花卉紋有纏枝牡丹、扁菊、山茶、蓮花、牡丹、菊花、月季花等什錦花卉組成的纏枝花卉紋。多用於盤、碗的內外腹壁。插在山石上的什錦折枝花卉、芭蕉園景、松竹梅,多用在較大琢器的外壁和大盤的底心。龍紋:龍的身體細長,典型的明清官窯龍紋,龍紋基本保持了元代風格,但改變了元代龍紋的矯健兇猛感,多為輪形五爪,亦有三爪、四爪的,爪與爪之間分得較開,豬形嘴,作張口伸舌狀。輔助陶瓷紋飾有各式如蓮瓣、卷草、回紋、意雲、蕉葉、纏枝靈芝、海鷗戲水等。品字形雲是明洪武瓷器的典型紋樣,在多個品種上都有描繪。
胎釉:胎體潔白,瓷質縝密,但是與永樂官窯相比則顯得粗厚疏鬆,胎體中有針眼狀或細小的裂隙。瓷泥可塑性好,器物絕少塌底、夾扁的弊病。釉面肥潤,白中泛青,圓器類口沿均有積釉現象,形成一圈明顯的自然厚唇狀。有些器物釉層較厚,可見細小釉泡攢聚密集,給人以溫潤柔和之感。尤其是淺淡的青花紋飾,在這種肥潤的釉面下,更顯幽青雅致。
造型明洪武朝青花瓷器的造型主要有碗、盤、菱花口盞托、執壺、玉壺春瓶、石榴形瓜棱大罐等。碗口徑在20 厘米左右與40 厘米左右的兩種墩式碗最常見,分直口圓唇和撇口兩式,深弧腹,圈足平切,釉底。盤約20 厘米和45 厘米兩種口徑的盤子最常見。分菱花口與圓口兩式。菱花口盤的造型為寬折沿,淺弧腹呈瓜瓣式凸棱,圈足平切。南京玉帶河明故宮出土的青花三朵雲紋盤殘片無口沿,但結合大英博物館所藏的同樣紋飾的完整霽紅、霽藍釉盤看,為淺腹,大圈足,圈足根內外呈斜坡狀,內斜更甚,足端平切,砂底見大片窯紅。
菱花口盞托口徑約20 厘米左右。寬折沿菱花口,方唇,淺弧壁,呈花瓣式凸棱,內心凸起一圈棱,用以置放杯盞,淺圈足,底無釉,見火石紅。洪武時期盞托的方唇外側多有二方連續回紋。執壺:高度為30 厘米和20 厘米的最常見。造型為小直口,長束頸,溜肩圓腹,腹部有彎曲長流,流口部與執壺頸部連有如意雲形扁寬系帶。頸部與腹部相連有彎曲板狀凸棱執柄。柄上端有小圓孔系,壺蓋為寶塔形寶珠鈕,內插式。
玉壺春瓶,有大小兩種,大者高30 厘米。撇口,長束頸,溜肩圓腹,圈足,底釉。石榴形瓜棱大罐 這種大罐是洪武時期的典型造型,有大小不同的規格,高度大者約60 厘米以上,一般為50 厘米左右。撇口,短頸豐肩,長腹下收,十二道瓜棱腹,束脛,圈足,砂底,有火石紅。梅瓶:小口圓唇,短頸,略呈上大下小狀,豐肩,下腹收束,脛部外撇,環形足,平切,外側斜削一刀,砂底,中心凸起,局部見火石紅。款識、工藝:款識僅僅見於梅瓶肩部用篆書書寫“春壽”兩字。工藝方面,琢器內壁見明顯接痕,器物底部均見明顯的火石紅色,俗稱“硃砂”底。
由此可見,明洪武朝青花瓷中牡丹花、扁菊花、雲朵等紋飾均留有白邊。纏枝牡丹、扁菊紋的葉子缺刻大,蕉葉為雙莖,中間留空白; 花蕊為細方格的扁菊紋。回紋一正一反兩方連續。底足平切、有窯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