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7式坦克

日本97式坦克

日本97式坦克,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有名的中型坦克,。這種坦克在1937年設計定型,並開始裝備部隊。它名為中型坦克,實際上戰鬥全重只有15噸,只等於別國的輕型坦克。它有4名乘員,裝一門57mm短身管火炮,裝甲厚度一般為25mm。採用風冷柴油機為動力裝置,不對稱的炮塔,鉚接結構裝甲車體和炮塔,無線電台的框形天線和主動輪在前,是97坦克的幾大特徵。

97式坦克的總生產量為1500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日本97式坦克
  • 國家:日本
  • 重量:15噸
  • 人數:4人
  • 裝甲厚度:25mm
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技術特點,車體結構,動力系統,行走系統,裝甲防護,武器系統,改進改型,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一式“奇黑”中型坦克,三式“奇努”中型坦克,四式“奇托”中型坦克,五式“奇里”中型坦克,服役實戰,性能參數,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算不上是坦克大國,其生產坦克的總數只有4500輛,只相當於蘇聯坦克的年產量,而且日本坦克的性能也不算先進。
但是,在遠東戰區日本坦克卻可以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無非是當時的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國力孱弱,“兵不強,馬不壯”。日本軍方逐漸產生了“東亞無敵手”的輕狂心理,這樣反倒限制了日本坦克的發展,讓他們在隨後的戰爭中被擊敗。
1936年6月27日,在日 本陸軍第14次軍需審議會期間,第一次在官方層面正式討論了新式中型坦克的開發項目。審議會會長為代表高層的陸軍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將,當時坦克兵尚未成為陸軍的正式軍種,日 本陸軍技術本部代表坦克部隊出席會議,結果在會上產生了如下分歧。
坦克部隊主張未來坦克應該是89式中型坦克的後繼型號:重量與89式相當,為14噸;使用新式長身管57毫米火炮和2挺車載機槍;裝甲在近距離能夠防禦37毫米反坦克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達到35千米/小時和12千米/小時以上;乘員4人(車長、 駕駛員、炮手和機槍手)
陸軍省的提案認為搞95式輕型坦克的改進型更為合適。技術指標為:重量10噸以下,使用單人炮塔,武器沿用89式的舊式57炮,同時取消炮塔機槍;能夠在中等距離上防禦37毫米反坦克炮;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為30千米/小時和12千米/小時;成員3人(車長、駕駛員和機槍手)。

研製歷程

1937年6月,陸軍省和坦克部隊的樣車都完成了組裝。陸軍省樣車稱為“奇尼”,組裝了1輛,使用95式輕型坦克發動機;而坦克部隊樣車稱為“奇哈”,組裝了2輛。1輛使用三菱的直噴式燃燒室發動機,另外一輛使用了帶池貝式渦流預燃室的發動機,其餘部分相同。兩種樣車首先在富士試驗場進行了初步行駛試驗。由於幾種車型的重量都控制在軍需會議決定的重量內,因此越野性能全部達標。“奇哈”單位功率更大,爬坡能力強,操作省力,“奇尼”車的1名炮塔乘員身兼車長、炮手和裝填手三職,執行任務顧此失彼。三菱的設計師頂住了軍方的壓力,取消了“奇哈”尾部的尾撬。實驗也證明由於“奇哈”車的行走裝置更好,越壕能力比帶尾撬的“奇尼”還強。
然後兩種車型又開始了耐久性試驗,結果一件大事一下子就結束了本來要再持續一兩年的樣車競爭。
當年7月7日,駐我國華北日軍悍然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日 本政府很快決定趁此擴大在華軍事行動規模,向中 國增派3個師團,年度臨時軍費預算猛增17億日元,而1936年日本陸軍的全年軍費也不過5億日元。“奇尼”的單人炮塔已經證明是個敗筆,陸軍省決定選擇“奇哈”作為未來的標準中型坦克。同時池貝式發動機在機油消耗率等指標上表現不佳,因此陸軍最後選擇了直噴發動機,並在12月將最終勝出的三菱式“奇哈”命名為97式中型坦克。

技術特點

車體結構

97式中型坦克是炮塔式坦克,車體結構類型、行走和懸掛裝置繼承了95式坦克的特點,而炮塔就是在89式中型坦克的基礎上改造的,具有濃郁的日 本特色。97式中型坦克長5.516米,寬2.33米,高2.38米,履帶接地長3.54米,車底距地面高0.4米,自重14.3噸,戰鬥全重15噸,乘員4人,分別是在車體前部左右兩側的機槍
手/無線電員和駕駛員。
車體採用了鉚接結構,除了尾部動力室活動板外,裝甲板的連線外沿焊接在一起方便防水。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炮塔偏右,炮塔下局部車體向履帶外沿突出形成壁艙,以擴大戰鬥室面積,車體左右兩側不對稱。車體從前到後依次是駕駛-傳動室、戰鬥室和動力室。駕駛室突出車體前沿,為駕駛員提供了活動空間,突出的駕駛艙弧形前壁上開有三個瞭望孔,上方設防撞頭墊,中央瞭望孔帶開閉式裝甲板,平時行軍時可打開,既增加了視野範圍,又可以通風換氣。
前機槍左側上方的艙壁上另有一個瞭望孔。戰鬥室和動力室間用帶石棉夾層的銅質防火板隔開。車體後部的備品工具包括螺旋千斤頂,圓鍬和十字鎬等。全車只有2個乘員進出艙門,分別在炮塔頂部和機槍手上方,炮塔指向3~5點鐘方向時,後部正好在機槍手艙門上方,艙門無法利用。車體前上、下裝甲的結合縫中央設加強筋和牽引鉤,前上裝甲前段有1個用四個螺絲擰在裝甲板上的象徵陸軍的五角星,日本海軍陸戰隊的某些97式將五角星換成了海軍的鐵錨標誌。

動力系統

97式中型坦克安裝1台三菱SA12200VD12型V12缸四衝程空冷柴油機,缸徑120mm,衝程160mm,工作排量21.7L,2000轉/分時最大功率為170馬力,1500轉/分時額定功率為150馬力。
因為使用風冷,汽缸外面的散熱片又厚又重,發動機整機重達1.2噸,比T-34的V2柴油機還要重,加上傳動和轉向裝置,重達2.5噸。發動機兩側汽缸排下方各有1組兩個皮帶傳動的風扇,空氣從頂部吸入,冷卻汽缸排和滑油冷卻器後從頂部排出。由於進、排氣口距離太近,又沒有對進、排氣流進行間隔,很容易出現熱風又被風扇重新吸入的情況,造成發動機過熱。由於發動機需要冷卻空氣較多,97式坦克曾經拒絕步兵在發動機艙上搭乘,就是擔心可能導致空氣流動不暢,造成發動機過熱。後來在兩側排氣口外緣各增加一個水平導流板,以防止混流。1942年以後出廠的坦克乾脆在此設定了一個開閉式視窗,平時把視窗關閉將熱空氣導向兩側下方的上履帶位置,徹底的防止了混流,而且又增加了兩個發動機檢查窗,冬季加溫時又可以維持發動機艙溫度,受到乘員一致好評。
為什麼日軍煞費苦心地非要風冷機呢?原來日軍考慮到97式中型坦克將來要在中國東北地區與蘇軍戰鬥,風冷機不需要低凝固點冷卻液,便於冬季使用。但是實際裝備部隊後,日軍又發現,雖然風冷機沒有複雜的水冷卻系,省了不少麻煩,但是又碰上冬季啟動困難的難題。風冷發動機在冬季保溫困難,又無法設定加溫鍋,啟動前加溫困難,成員不得不在動力艙下方生火燒車,常常要把底甲板烤得通紅才能把發動機加熱到可以啟動的程度,還要用篷布把動力艙包起來防止散熱,不僅費時費事,而且使底甲板反覆經歷加熱-退火過程,降低了強度,但也是無可奈何了。
兩側汽缸排的廢氣分別通過左右兩個置於尾擋泥板上的消聲器排出,消聲器外側有一個防燙隔離網。97式中型坦克的油箱布置在車底,容量分別為120升,車尾還有一個輔助油箱,容量為6升,潤滑油量45升。電氣系統電源是1台500瓦24伏直流電動機和12塊4組蓄電池,容量180安培,也裝在動力艙後部滑油箱的下面。
動力通過萬向連線器經過貫穿車底的傳動軸和一個三片乾式離合器傳遞到底盤前部的固定軸機械式變速箱,串聯一個高低檔副變速器,這樣一共有8個前進檔和2個倒擋。變速箱主軸輸出的動力傳遞到兩側的行星轉向機,然後經過一級行星側減速器傳遞到主動輪,轉向機構為差速器式。

行走系統

97式中型坦克每側有6個直徑為534mm的雙輪緣掛膠負重輪,膠胎硫化到鋼製輪緣上,輪緣通過12根螺栓固定在輪轂上,可以方便地更換磨損的掛膠輪緣。為了加大散熱面積,輪緣滾動表面開有凹槽。第1和第6負重輪通過2套單列錐形滾柱軸承裝在輪軸上,中間4個負重輪通過2套雙列錐形滾柱軸承裝在輪軸上,結構不同因此不能互換。
每側履帶由97塊單銷全鋼履帶板連結而成,寬330mm。履帶板粗坯由錳鋼精密鑄造而成,然後在連結部位的銷耳和銷孔處進行鑽孔、切削等精密加工,製作費時費力,不方便大量生產。97式底盤前部有2個帶16齒的雙齒圈主動輪,撥動履帶接地筋的兩端驅動坦克前進。
97式中型坦克採用了獨立-平衡式螺旋彈簧懸掛,其中第一負重輪的平衡肘通過曲臂與一根彈簧連在一起,為獨立懸掛,第二、三負重輪分別裝在一根叉形輪架的兩端,輪架的軸心部再與中部平衡肘下端連在一起,平衡肘上端通過連桿與水平螺旋彈簧連在一次,這樣第二、三負重輪就構成了平衡懸掛,中部彈簧有圓桶形鋼護罩。後面三個負重輪的懸掛形式與前三個完全一樣,只不過安裝位置正好與前部懸掛裝置左右對稱。
為了減小履帶在行動時的甩震,每側還有前後2個掛膠輪緣拖帶輪和中間一個單輪緣內側小支邊輪。誘導輪布置在車體尾部,為全鋼雙輪緣式,輪軸處有螺桿式履帶鬆緊調節裝置,每側輪盤上有8個遠控,方便排泥也減輕重量。
97式的最大公路和越野速度分別為38和2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210km,越壕寬2.5米,過垂直牆高0.9米,涉水1米,轉向半徑8.6米,最大爬坡度30度,平均接地壓力為0.64千克/cm²。由於97式的行走和懸掛裝置明顯比89式中型坦克優秀,機動性較89式有很大提高,在同時期也處在比較高的水平。從外觀上看,97式中型坦克的行走裝置無疑為全車最具現代感的部分。

裝甲防護

97式中型坦克全車裝甲板採用了日軍所稱的第二種防彈鋼板,即鎳鉻合金表面硬化式裝甲板,表面硬度約HB550。根據某人回憶,日本20世紀30-40年代的坦克裝甲版彈道防禦性能如下:
17毫米,任何距離可防禦初速為450米的37毫米榴彈
20毫米,5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570米的37毫米穿甲彈。
25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37毫米穿甲彈。
40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47毫米穿甲彈。
45毫米,5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450米的75毫米穿甲彈。
65毫米,1000米開外可防禦初速為680米的75毫米穿甲彈。
95毫米,500米外可防禦初速為800米的88炮
97式中型坦克的各部位裝甲防護和傾角如下:
車體首上:25毫米(左側9°,右側8°)
車體側面:20毫米(左側45°,右側27°)
車體後部:20毫米(65°)
車體首下:25毫米(-30°)
車體頂部:10毫米(火炮灌頂會很爽)
車體底部:8毫米
炮塔正面:25毫米(10°)
炮塔側面:25毫米(10°)
炮塔後面:25毫米(10°)
炮盾:50毫米

武器系統

97式中型坦克車體中部右側安裝了可以360°迴旋的炮塔,炮塔呈不對稱結構,左後方突出了尾機槍,俗稱“歪把梨子”,是89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型。炮塔側壁由4塊25毫米曲面裝甲板拼接而成,前塊板使用鉚接,後塊板使用電焊,火炮兩側側壁上各有一個瞭望孔。頂部有一個鑄造的指揮塔,指揮塔側壁四周開有4個100mm長,2mm寬的展望縫,內側有防撞頭墊和防跳彈結構,供車長使用。炮塔艙蓋由想做打開的叉形外蓋和向右打開的內蓋組成,日 軍叫做“螃蟹”。內蓋頂部中央裝有一個潛望鏡筒,在其右側有一個可供車內外聯絡的圓形小蓋。戰鬥時,車長可只打開內蓋,使用望遠鏡探頭觀察,也可以從此處伸出小旗聯絡。炮塔四周裝有94式無線電台的圍欄式天線,指揮塔內側左臂上固定有指揮旗和夜間使用的紅黃綠三色手持式棒狀信號燈。
由於車內噪聲較大,又沒有車內送話器,車長使用操縱命令通信機向駕駛員下達命令。駕駛員前面有12個信號燈來指示車長下達的“左轉”“右轉”“加速”和“停車”等信號。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駕駛員全神貫注於車外情況,根本沒有精力來關注信號燈的閃爍變化,所以車長還是更喜歡使用肢體語言下令。拍打駕駛員的後背表示“前進”;連續拳擊駕駛員的肩部表示“停車”;向後拉扯駕駛員衣領表示“急停”;連續拍打駕駛員背部表示“加速”;按壓駕駛員肩部是“減速”;拍打駕駛員一側肋部表示“向該側轉向”;拍打炮手背部表示“開火”;拳擊炮手肩部表示“停火”等。
97式安裝有一門97式57毫米坦克炮,身管長18.4倍口徑,有18條右旋膛線,炮身重107千克,使用開口向上的立楔式半自動炮栓,射速10-15發/分。這種炮是89式中型坦克上的90式57炮的改進型。炮架重47千克。炮口處身管壁局部加厚形成喇叭狀緊口箍,反後坐裝置布置在炮身下方的護套內,護套上沿兼作火炮后座和復進運動的搖架。由於97式炮塔側面較薄而且採用硬化裝甲,不方便機械加工,在炮塔射孔處安裝了一個整體鑄造的框形外廓用於安裝火炮,使用10根螺栓固定在炮塔上,周圍向外翻邊以提供固定面,而且可增強射孔處的防護性能。
炮身首先通過防盾上的垂直轉軸安裝在內炮框上,可以左右轉動,內炮框再通過水平耳軸裝在外炮框上,火炮隨外炮框一起上下轉動。這樣即便炮塔不轉動,57炮也有左右各10°的方向射界,高低射界為+20°~-10°。由於需要在火炮左側布置瞄準鏡和操縱機構,火炮安裝在防盾右半邊。火炮後方有一個固定在炮尾下方的護欄,也可以起到平衡火炮在耳軸前後重量的作用,左側有防危板和裝在防危板內側的後坐浮標,護欄後掛著一個帆布做的集殼袋,專門用於收集從炮尾抽出的空藥筒。平時火炮不穿戴炮衣時一般將固定在最低俯角,雖然這時炮口朝下造型不太威武,但是卻能夠防止炮膛被泥沙雨水侵入及沉積。

改進改型

從1940年起,以97式坦克底盤為基礎研製出下述改進型車:

97改(“奇哈改”)中型坦克

戰鬥全重增加了15.75噸。由三菱公司設計出新炮塔,換裝1式47毫米火炮,穿甲彈的初速為825米/秒,在500米距離上可穿透75毫米厚的裝甲。火炮採用半自動垂直滑動式炮閂,車上攜帶104發炮彈和2575發機槍彈。這種坦克在日本稱“97改”、“奇哈改”。有些97改中型坦克還增輯1挺高射機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輛坦克即是這種坦克,常常稱為100式坦克。100是日本天皇紀年2600年(公元1940年)簡化後的數字。
97改97改

一式“奇黑”中型坦克

是日軍為準備“本土決戰”,在1941年研製成功的中型坦克。“一式”的“一”,是日本天皇在位年代2601年的後1位數字。戰鬥全重增加到17.2噸,增加了1名裝填手,乘員增至5人。炮塔尺寸也明顯增大,車高增大到2.38米。主炮是長身管的47毫米坦克炮。車體改為焊接結構,主要部位的裝甲厚度達到50毫米;動力裝置是三菱公司生產的100式12缸風冷柴油機,功率為176千瓦。這種坦克共生產了587輛。
一式一式

三式“奇努”中型坦克

1943年設計定型,戰鬥全重增加到18.8噸,在一式坦克的基礎上,換裝了新式炮塔和75毫米坦克炮,取消了炮塔後部的機槍。最大速度減至38公里/小時。只生產了約60輛。
三式三式

四式“奇托”中型坦克

1944年研製成功,是以反坦克作戰為主要目的而設計的坦克。戰鬥全重為30噸,乘員5人,車輛外廓尺寸加大。主要武器為1門75毫米坦克炮,彈藥基數65發;發動機為1台294千瓦的風冷柴油機;負重輪由6對增加到7對。車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時,最大行程250公里;裝甲厚度12-75毫米。只生產了6輛。
四式四式

五式“奇里”中型坦克

1945年研製成功,戰鬥全重37噸,乘員6人。車長7.3米,炮塔上裝有1門75毫米火炮,車體前部還裝有1門37毫米火炮。動力裝置是1台BMW航空發動機,功率400千瓦。車輛最大速度45公里/小時,車體每側有8個負重輪,最大裝甲厚度75毫米。這種坦克只生產了1輛樣車,日本便投降了。
此外,97式“奇哈”中型坦克的變型車還有掃雷坦克、推土坦克、各種自行火炮、裝有20毫米高射炮的防空坦克、坦克架橋車以及各種工程車和搶救車等。
五式五式

服役實戰

1939-1945年期間,日本侵略軍在中國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都廣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邊境哈拉哈河戰役中,有4輛坦克第一次參加戰鬥,由於蘇軍參戰的全是BT和T-26坦克,它們甚至成了戰場上最大的坦克。在侵華戰爭中裝備這種坦克的日軍部隊主要是1942年12月編成的坦克第3師。這個師在1944-1945年邊續改占南昌、郟縣、臨汝、洛寧、南陽、西峽等地。
特別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陽時,日軍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護工兵和步兵突破城牆發揮了重要作用。此戰,防守洛陽的國軍15軍64、65師和14軍97師的部隊,亡4386人,被俘6230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戰爭和東南亞戰場中運用更為廣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戰略進攻階段,日軍在入侵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緬甸以及攻占菲律賓時,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戰區進入盟軍戰略反攻階段。為應付危局,日軍將在中國東北編成的裝甲兵部隊陸續調往太平洋諸島加強防禦,在塞班島、萊特島、呂宋島、硫磺島、沖繩島的激烈爭奪戰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參戰。由於盟軍兵力兵器有絕對優勢,裝備數百輛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關東軍精華--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團,全部在太平洋海島上被殲滅。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島戰役中,由駐遼寧東寧調來的關東軍第9坦克團的97式中型坦克被美軍的M1型95毫米“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擊毀大部分。6月22日,只剩下兩輛97式坦克可以戰鬥。戰役結束時,全團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月,兩輛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運回日本,一輛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戰車學校里,另一輛保存在東京靖國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勢力為軍國主義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遠東戰役中,日本關東軍裝備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蘇軍強大的攻勢下,倉促應戰,不戰自潰。儲備在四平、公主嶺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蘇軍的戰利品。駐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島的第11坦克團的19輛97式改中型坦克、20輛一式中型坦克和25輛95式輕型坦克於8月18日與蘇軍T-34坦克群展開激戰,終被全殲。
日本投降後,有300多輛97式坦克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利品。解放軍的第一輛坦克,就是繳獲的97式坦克。由於這輛坦克是由幾輛坦克拆拼而成,經常出現故障,戰士們風趣地稱它為“老頭坦克”。你別看“老頭坦克”一身毛病,在人民軍隊手裡,它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它先後參加了綏芬河剿匪、三下江南、攻錦州、打天津等戰鬥,獲得了“功臣號坦克”的榮譽稱號。1949年國慶大典時,它作為我軍坦克方陣的首車,率先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如今,這輛珍貴的坦克正靜靜地躺在軍事博物館中,向人們講述著它一生的榮辱功過。

性能參數

戰鬥全重15000kg
車長5.52m
車寬2.33m
車高2.23m
引擎MitsubishiType97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38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10km
乘員4人
火力裝備2x7.7mmType97MG槍
57mmGunType97炮
彈藥7.7mm:2745發,57mm:100發;
裝甲8-33mm
爬坡度34度
通過垂直牆高0.90m
越壕寬2.50m
涉水深1.00m

總體評價

在97式坦克剛剛誕生的1937,97式坦克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比較優秀的坦克。但是隨著日軍的自大,放鬆了坦克的研發,直到到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失利之時才匆匆研發坦克。導致研發出“決戰”用的五式中型坦克時,戰爭已經結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