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第三師團

第三師團創建於1888年,前身為1873年建立的名古屋鎮台,因此編組地為日本愛知縣的名古屋市,因此又被稱為名古屋師團,屬於甲種師團行列。該師團創建以後,相繼參與了日本近代史上與中國相關的歷次重大戰爭,也是唯一一支從開戰到投降一直位於中國的甲種師團。1945年該師團在鎮江投降。

1950年,日本重建一支自衛武裝--警察預備隊,陸上自衛隊第三師團的組織機構--第3管區總監部宣告成立。該總監部於1951年移駐伊丹市的千僧,主要負責包括大阪、京都在內的日本關西地區防禦。1960年,改編為第三師團,歸中部方面隊指揮,現為陸上自衛隊乙種師團,下轄3個普通科聯隊及若干配屬分隊,總人數約7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陸軍第三師團
  • 創建時間:1888年

二戰投降時所在地:鎮江(中國) 投降時所屬部隊:支那派遣軍
所屬步兵連隊(編成時):第6(名古屋),第18(豐橋),第34(靜岡),第68(歧阜)
所屬步兵連隊(投降時):第6(名古屋),第34(靜岡),第68(歧阜)
歷代師團長
1 黑川通軌(1888年5月14日----1891年6月1日)
2 桂 太郎(1891年6月1日----1896年6月6日)
3 長川好道(1896年6月6日----1898年1月14日)
4 兒玉源太郎(1898年1月14日----1898年2月26日)
5 大島義昌(1898年2月26日----1905年10月18日)
6 永正敏(1905年10月18日----1906年7月6日)
7大久保春野(1906年7月6日----1908年12月21日)
8 渡邊 章(1908年12月21日----1913年3月1日)
9 上原勇作(1913年3月1日----1913年6月9日)
10 岡 市之助(1913年6月9日----1914年4月17日)
11 仙波太郎(1914年4月17日----1915年2月15日)
12大庭二郎(1915年2月15日----1919年11月25日)
13菊池慎之助(1919年11月25日----1921年5月5日)
14 武信義(1921年5月5日----1922年11月24日)
15 濱面又助(1922年11月24日----1923年3月10日)
16井上幾太郎(1923年3月10日----1926年7月28日)
17 安滿欽一(1926年7月28日----1929年8月1日)
18 小泉六一(1929年8月1日----1930年8月1日)
19 阪部十寸穗(1930年8月1日----1930年11月7日)
20川島義之(1930年11月7日----1932年1月9日)
21 若山善太郎(1932年1月9日----1935年3月15日)
22 越一(1935年3月15日----1936年3月23日)
23 伊東政喜(1936年3月23日----1937年8月2日)
24 田 進(1937年8月2日----1939年10月14日)
25山脅正隆(1939年10月14日----1940年9月28日)
26 豐島房太郎(1940年9月28日----1941年12月24日)
27 高橋多賀二(1941年12月24日----1943年3月25日)
28 山本三男(1943年3月25日----1945年3月1日)
29 辰已容一(1945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八一三事變之後轉戰於中國的老牌師團
第3師團的前身是1873年1月設定的名古屋鎮台。此鎮台與1888年改稱為第3師團。最初是由第6、7、18、19這4個步兵連隊為班底。最後定下了第6(名古屋),第18(豐橋),第34(靜岡),第68(歧阜)步兵連隊的體制。
甲午戰爭中跟隨著第1軍(軍司令官原為山縣有朋大將,中途換為野津道貫中將)在元山、仁川登入成功後,接連攻下平壤、海城以及牛莊。日俄戰爭中,隸屬於奧 保鞏大將的第2軍,參加了南山、遼陽、沙河和奉天會戰。之後,第3師團被派進入西伯利亞涉俄國革命。1918年到1919年約1年間,與蘇俄紅軍作戰, 並參加了救援捷克軍的戰鬥。進入昭和年代,田中義一內閣的時候又參加了第3次出兵中國山東(第1次1927年5月,第2次1928年4月,第3次1928 年5月)。
1934年,第3師團受命赴滿洲駐屯。約在滿州駐紮了大約2年,1936年回國。回國後第2年,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戰火燃燒到了被 稱為“東方巴黎”的大都市:上海。以援救在上海的日本僑民為藉口,第3師團和第11師團(善通寺)在上海吳淞登入。駐紮在吳淞的國軍抵抗得很頑強,使得日 本不得不增派3個師團。第9師團(金澤)、第13師團(仙台)、第101師團(東京)。第3師團面對國軍的死守,還是慢慢的打開局面,於10月17日到達 蘇州河。隨著第10軍(柳川平助中將)在杭州灣的登入,國軍的防線總崩潰了。第3師團緊追不,接而圍攻南京。南京大屠殺也有第3師團的一份惡跡。 1938年5月的徐州會戰,8月開始的武漢會戰,中國戰場上的大仗第3師團都參加了,雙手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第3師團還是駐紮在 上海。
太平洋戰爭末期,第3師團參加了日本帝國陸軍戰史上最後的野戰:大陸打通作戰(一號作戰)。我們稱之為豫湘桂戰役。這次戰役分為第一期京漢作戰和第二期湘 桂作戰(日方的叫法)。而第3師團參加了湘桂作戰。這個作戰的宗旨是:確保從漢口到越南的鐵路沿線,破壞在中國華南地區的B29的機場。作戰雖然成功,但 即使確保了鐵路也無法進行運輸物資;即使毀掉了機場也不能阻止B29空襲日本本土。這個作戰的結果變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最後師團在前往上海的路上,迎來了 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