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漢語漢字)

旗(漢語漢字)

旗(拼音:qí)屬於現代漢語常用字。本意為上有龍紋、熊虎圖案的旗幟,後泛指旗幟。現代漢語中“旗”表示用布、綢、紙等材料做成的標誌。

“旗”字在清朝又指軍隊的戶口編制單位(共分八旗,後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又泛指與滿族有關的,也指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

“旂”雖然在現代漢語中歸為“旗”的異體字,但是“旗”與“旂”的古今意及字源都有差異,詳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旗
  • 外文名:a flag; a banner; a pennant
  • 拼音:qí
  • 部首:方
  • 異體:旂*、㫅
  • 五筆86:YTAW
  • 五筆98:YTDW
  • 倉頡:YSOTC
  • 筆畫:4+10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統一碼:65D7
  • 四角號碼:08281
  • 字級:一級 
  • 規範漢字編號:3152
字源解說,漢字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廣韻,詞組,音韻方言,音韻參考,方言讀音,

字源解說

旗是形聲字,“”為形旁,“”為聲旁。戰國古璽(右圖字形1)文從㫃,聲。楚系文字(字形2),又添加了“羽”的意符。《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為旗。”所以“旗”的本義是指畫有熊、虎的旗幟。

漢字釋義

釋義詞性例詞例句英譯
本意〈文言〉畫著熊虎圖案的軍旗
名詞,成詞語素
望其旗靡。(《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
bear-tigured flag
泛指旗幟;旗子
名詞,成詞語素
旗手;旗語;旗纛;旗鼓 等
紅旗迎風飄揚。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漢·賈誼過秦論》)
flag;banner
八旗。清代以旗幟的名色作為區別的兵民一體的組織。
名詞,非成詞語素
漢軍八旗;旗丁;旗兵;旗官;旗校
“Eight banner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
屬於八旗的,特指屬於滿族的
名詞,非成詞語素
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
名詞,非成詞語素
西三旗(在北京海淀區);藍旗營(在北京海淀區)
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於縣
名詞,成詞語素
〈文言〉表識,標誌
名詞
旗亭;旗望;旗麾
佩,衷之旗也。(《左傳·閔公二年》)
symbol
〈文言〉星名,左右兩“旗”屬天箭、天鷹兩星座
名詞
東宮蒼龍……東北曲十二星曰旗。(《史記·天官書》)
〈文言〉假借為“”,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名詞
壽於旗翼。(《荀子·富國》)
name of constellation
〈文言〉號令
動詞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呂氏春秋·諭大》)
Order
〈文言〉清代農民軍的編制單位
名詞
各旗統將皆聽盟主調遣。(《渦陽縣誌·兵事》)
(Qí)姓氏用字
名詞,成詞語素
漢有九江太守旗光。(《廣韻·之韻》)
(釋義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㫃部】 qí 渠之切
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從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

說文解字注

〖熊旗五游。以象伐星〗五鄭本考工記作六,熊旗六游。以象代也。司常職曰:熊虎為旗。注曰: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按記不言虎者,舉熊以包虎。
〖士卒以為期〗期旗疊韻。釋名曰:“熊虎為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之於下也。
〖從㫃,其聲〗渠之切。一部。
〖《周禮》曰:“率都建旗”〗司常職文,今周禮率作師。師者帥之誤。樂師注曰:故書帥為率。然則許作率都者故書。鄭作帥都者今書也。聘禮注曰:古文帥皆作率。毛詩率時農夫,韓詩作帥,見文選注。大司馬職,仲秋敎治兵。軍吏載旗。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部】 旗 qí ㄑㄧˊ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並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釋名》熊虎為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為旗。《又》師都建旗。《注》畫熊虎者,鄉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康熙字典書影(原文已勾出)康熙字典書影(原文已勾出)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注》旗,表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注》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為旌表。
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注》旗,讀為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葉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乘輚(hàn)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
○按《說文》旗從㫃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也。旂從㫃,斤聲,訓旗有眾鈴以令眾也。分旗,旂為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為一也。

廣韻

gi [ ɡɨ˧ ]‖[ ɡɯ ]
廣韻書影(原文已勾出)廣韻書影(原文已勾出)
渠之切,平之群 ‖其聲之部
【註解】旌旗。《釋名》曰:“熊虎為旗,將軍所建,象其猛如虎,與眾期之於下也。”《戰國策》曰:“建七星之旗,天子之位也。”又姓,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校釋】《戰國策·齊策》:“故身廣公宮,制丹衣柱,建九斿(游),從七星之旟(yǔ),此天子之位也。”宋人鮑彪註:“鳥隼為旟,又繪星焉。”作“”字,不作“旗”字。

詞組

(詞語資料參考)

音韻方言

音韻參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調韻系註解
廣韻
渠之
上平七之
平聲
三等
開口
(見“古籍解釋”)
中原音韻
齊微齊
齊微
陽平
齊齒呼
分韻撮要
第三幾紀記
陽平
旌旗
洪武正韻
渠宜
二支
平聲
堅溪
三齊
平聲

方言讀音

客家話
[客英字典] ki2[沙頭角腔] ki2[客語拼音字彙] ki2[寶安腔] ki2[梅州腔] ki2[台灣四縣腔] ki2[陸豐腔] ki3[海陸豐腔] ki2
粵語
kei4
潮州話
gi5
(音韻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