旐

旐,讀作zhào。是形聲字,“”為形旁,“兆”為聲旁。“旐”的本意是指上古郊野官吏用的旗,有四條長飄帶,上有龜蛇圖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旐
  • 拼音:zhào
  • 部首:方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五筆:YTIQ
  • 倉頡:YSOLO
  • 統一碼:65D0
  • 筆劃數:十二畫
  • 筆順編號:415331341534
  • 鄭碼:SYVR
  • GBK:94ED
字意,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

字意

〈文言詞〉〖名〗
(1)古代一種畫有龜蛇圖案的旗幟[a long, square flag, with design of tortoise or snake]
龜蛇為旐,縣鄙建。——《周禮
(2)出喪時為棺柩引路的旗子,也稱魂幡
禮記·檀弓上》:“孔子之喪……綢練設,夏也。”
世說新語·排調》:“白布纏棺豎旒。”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㫃部】旐
龜蛇四游,以象營室,游游而長。從兆聲。《周禮》曰:“縣鄙建旐。”治小切

說文解字注

(旐)龜蛇四游。象營室。考工記文也。司常掌九旗之物名。龜蛇為旐。鄭雲。畫龜蛇者象其扞難避害也。爾雅曰。緇廣充幅長曰旐。是則九旗之帛皆用絳。惟旐用緇。考工記注曰。營室、玄武宿。與東辟連體而四星。故旐四游。營室一名水。左傳雲。水昏正而栽是。一名定。詩。定之方中是也。攸攸而長也。小徐作悠悠。今正。古悠長字皆作攸。攸攸而長。故謂之旐。攸旐音近。以曡韻釋之也。旐何以著其長。以有繼旐之旆故也。孫炎雲。帛續旐末亦長。二則長丈六尺。故獨長也。從。兆聲。治小切。二部。周禮曰。縣鄙建旐。司常職文。大司馬職。仲秋敎治兵。郊野載旐。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旐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
《唐韻》治小切《集韻》《韻會》直紹切,𠀤音肇。《說文》龜蛇四游,以象營室,游游而長。《釋名》龜蛇為旐。旐,兆也。龜知氣兆之吉凶,建之於後,察度事宜之形兆也。《詩·小雅》設此旐矣。《周禮·春官·司常》龜蛇為旐。《又》縣鄙建旐。《注》龜蛇,象其扞難避害也。
《爾雅·釋天》緇廣充幅長尋曰旐。《注》帛全幅,長八尺者也。《禮·檀弓》綢練設旐夏也。《注》旌之旒緇布廣充幅長尋曰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