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中藥)

旋花(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旋花,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旋花Calystegia sepium (L.) R. Br.的花。分布於我國大部分地區。具有益氣,養顏,澀精之功效。常用於面皯,遺精,遺尿之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旋花
  • 別稱:筋根花、鼓子花、打碗花、打破碗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旋花科
  • :打碗花屬
  • :旋花
  • 分布區域:我國大部分地區
  • 採收時間:6-7月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花。

性味

味甘,性溫。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益氣,養顏,澀精。

主治

用於面皯,遺精,遺尿之功效。

相關配伍

秘精益髓:五色龍骨五兩,覆盆子五兩,蓮花蕊四兩(未開者,陰乾),鼓子花三兩,雞頭子仁一百個,並為末,以金櫻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搗爛,水七升,煎濃汁一升,去滓和藥,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鹽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經驗方》太乙金鎖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劑。

使用注意

時珍曰:“能制雄黃。”

採集加工

6-7月開花時採收,晾乾。

形態特徵

旋花,又名葍藑(爾雅),旋葍(蜀本草),旋花、旋葍、筋根、續筋根、鼓子花、獨腸草、美草、天劍草(本草綱目),葍子根(救荒本草),吊茄子(江西),籬天劍、飯藤子、飯豆藤、野苕(湖北),包頸草(湖南),面根藤、打碗花(貴州),狗兒彎藤(四川),打破碗花(雲南)。多年生草本,全體不被毛。莖纏繞,伸長,有細棱。葉形多變,三角狀卵形或寬卵形,長4-10(-15)厘米以上,寬2-6(-10)厘米或更寬,頂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戟形或心形,全緣或基部稍伸展為具2-3個大齒缺的裂片;葉柄常短於葉片或兩者近等長。花腋生,1朵;花梗通常稍長於葉柄,長達10厘米,有細棱或有時具狹翅;苞片寬卵形,長1.5-2.3厘米,頂端銳尖;萼片卵形,長1.2-1.6厘米,頂端漸尖或有時銳尖;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時淡紅或紫色,漏斗狀,長5-6(-7)厘米,冠檐微裂;雄蕊花絲基部擴大,被小鱗毛;子房無毛,柱頭2裂,裂片卵形,扁平。蒴果卵形,長約1厘米,為增大宿存的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種子黑褐色,長4毫米,表面有小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邊草叢、農田邊及山坡林緣。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相關論述

1、《別錄》:“旋花,生豫州平澤,五月采,陰乾。”
2、《本草衍義》:“今田野中甚多,四、五月開花,其根寸截,置土灌溉,涉旬苗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