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多年生蔓草)

旋花(多年生蔓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旋花Calystegia sepium (Linn.) R. Br.,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莖細長,纏絡他物之上,葉互生、戟形、有長柄,夏天開漏斗合瓣花,色有淡紅和白色等,又名鼓子草,俗稱野牽牛。單葉互生,又名打碗花,在湖北一帶被稱為喇叭花,為多年生草本。莖纏繞,稍被毛,具棱。生於山坡、平原、荒地等,屬於常見科目。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陝西、寧夏、青海、江蘇、河南等省區;朝鮮、日本也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旋花
  • 拉丁學名:Calystegia sepium (Linn.) R. Br.
  • 別稱:筋根花、鼓子花、籬打碗、野牽牛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管狀花目 
  • :旋花科
  • 亞科旋花亞科
  • :打碗花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基本情況,附方,各家論述,變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纏繞,有棱,多分枝。葉柄較葉片略短,長3~5厘米,葉片3裂,呈橢圓狀箭形或戟形,長5~10cm,寬1~4cm,中裂片卵狀披針形或狹卵狀三角形,側裂片開展,略呈三角形,基部深心形或戟形,先端鈍或稍銳尖,全緣;通常莖基部葉較寬,上部葉較狹細;葉柄長1.5~4cm。花生葉腋,單一,花梗長約5cm;苞卵形,長1.5~2.5cm;萼片5;花冠大,長約5cm,漏斗形,淡紅色;雄蕊5,花絲基部膨大;雌蕊比雄蕊長,子房2室,每室2個胚珠,柱頭2裂。蒴果球形,無毛。種子卵狀圓形,無毛。花梗長,有棱.小苞片寬卵狀心形,長2~2.5厘米,有淺裂片或全緣呈先端鈍尖.萼片卵圓狀披針形,先端尖.花冠漏斗形,粉紅色或白色,長4~6厘米,有不明顯的5淺裂:雄蕊花絲基部有小鱗毛,子房2室,柱頭2裂。蒴果球形,無毛.種子卵狀三棱形,無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田旋花田旋花
古代《本草》所載的旋花,除指上種外,尚包括同屬植物打碗花C. Hederacea Wall。參見面根藤條。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邊草叢,農田邊及山坡林緣。
旋花

分布範圍

分布北美洲,歐洲,蘇聯西伯利亞和阿爾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以至澳大利亞,紐西蘭。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打碗花打碗花

主要價值

基本情況

【中藥化學成分】:莖葉含山柰酚-3-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rhamnoglucoside)、皂甙等。
【採收和儲藏】:6~7月開花時採收,晾乾。。
旋花
【性味】甘;溫;性寒。
【歸經】肺;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劑。
【功能主治】益氣;養顏;澀精。主面皯;遺精;遺尿

附方

秘精益髓:五色龍骨五兩,覆盆子五兩,蓮花蕊四兩(未開者,陰乾),鼓子花三兩,雞頭子仁一百個,井為未,以金櫻子二百枚(去皮),木臼搗爛,水七升,煎濃汁一升,去滓和藥,杵二千下,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鹽酒下三十丸。忌葵菜。(《瑞竹堂經驗方》太乙金鎖丹)

各家論述

旋花旋花
《本經》:主益氣,去面黑色。
【摘錄】《中華本草》:
一天,李時珍投宿在一個驛站,遇見幾個替官府趕車的馬夫,圍著一個小鍋,煮著連根帶葉的野草,李時珍上前詢問,馬夫告訴說:“我們趕車人,整年累月地在外奔跑,損傷筋骨是常有之事,如將這藥草煮湯喝了,就能舒筋活血”。這藥草原名叫“鼓子花”,又叫“旋花”,李時珍將馬夫介紹的經驗記錄了下來。寫道:旋花有“益氣續筋”之用。

變種

長裂旋花
與旋花不同在於葉強烈地3裂,具伸展的側裂片和長圓形頂端漸尖的中裂片。
產湖北、湖南、江蘇、浙江、貴州、雲南等省。生境與旋花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