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槃

施槃

施槃(1416年—1439年),字宗銘,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明朝開國後蘇州府出的第一名狀元。家貧力學,正統四年(1439)己未科狀元,原取張和,因張有眼疾而改取施槃,授翰林院修撰,時年二十三。逾年卒,門人私謚莊僖先生。

基本介紹

  • 本名:施槃
  • 別稱:莊僖先生
  • 字號:字宗銘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蘇州府吳縣(今屬江蘇蘇州)
  • 出生時間:1416年 
  • 去世時間:1439年
  • 主要作品:《詠蝴蝶》、《送友》等詩
  • 主要成就:明朝開國後蘇州府出的第一名狀元
  • 諡號:莊僖先生(門人私謚)
人物生平,幼年巧對,禍福相依,

人物生平

施盤自幼家貧,但他聰慧警敏,過目成誦,穎悟過人,號稱神童。他很小就會對對子。一次,張都憲來到當地,見小施盤五官端正,不同一般,就出一聯想考考施盤的才學。說:“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施盤不假思索即刻應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張都憲大加稱奇。施盤雖然家貧,但他胸懷大志。一次與父親歷游淮、揚,送客時,施盤不慎失足落水,幸得眾人救起。登船後,施盤長吟道:“腳踏船頭船便開,天公為我洗塵埃;諸君莫笑衣衫濕,才向龍門跳出來。”
正統三年(1438),施盤鄉試中舉,次年赴會試前曾作詩留別:“紅雲紫霧三千里,黃卷青燈十二時。”又有《詠蝴蝶》詩:“莫怪風前多落魄,三春應作探花郎。”會試他果然名列前茅。廷試,英宗本擬崑山人張和為第一,又不放心其外表,於是暗派一小黃門至張和寓所偵視,發現張和一眼有疾,遂改施盤為第一甲第一名,當時施盤年僅23歲。
考取狀元後,施盤仍每日立下程限,在翰林院充分利用藏書,刻苦讀書,大有補益。他恭勤職守,求師問學,其詩直逼古人,楊溥深為器重。施盤病重時翰林同僚,為他四處求醫,每日都有人前往探視,去世後眾翰林皆哭吊痛惜。《明詩紀事》有其《送友》詩“楊柳含煙翠欲流,楊花飛雪點行舟。春風送別淮陰道,落月啼鵑動客愁。”
施盤以少年摘取高科,才華顯眾而英年早逝,朝野共惜之。其力學篤行的精
施盤自幼家貧,但他聰慧警敏,過目成誦,穎悟過人,號稱神童。他很小就會對對子。一次,張都憲來到當地,見小施盤五官端正,不同一般,就出一聯想考考施盤的才學。說:“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施盤不假思索即刻應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張都憲大加稱奇。施盤雖然家貧,但他胸懷大志。一次與父親歷游淮、揚,送客時,施盤不慎失足落水,幸得眾人救起。登船後,施盤長吟道:“腳踏船頭船便開,天公為我洗塵埃;諸君莫笑衣衫濕,才向龍門跳出來。”
正統三年(1438),施盤鄉試中舉,次年赴會試前曾作詩留別:“紅雲紫霧三千里,黃卷青燈十二時。”又有《詠蝴蝶》詩:“莫怪風前多落魄,三春應作探花郎。”會試他果然名列前茅。廷試,英宗本擬崑山人張和為第一,又不放心其外表,於是暗派一小黃門至張和寓所偵視,發現張和一眼有疾,遂改施盤為第一甲第一名,當時施盤年僅23歲。
考取狀元後,施盤仍每日立下程限,在翰林院充分利用藏書,刻苦讀書,大有補益。他恭勤職守,求師問學,其詩直逼古人,楊溥深為器重。施盤病重時翰林同僚,為他四處求醫,每日都有人前往探視,去世後眾翰林皆哭吊痛惜。《明詩紀事》有其《送友》詩“楊柳含煙翠欲流,楊花飛雪點行舟。春風送別淮陰道,落月啼鵑動客愁。”
施盤以少年摘取高科,才華顯眾而英年早逝,朝野共惜之。其力學篤行的精神為學子們效仿,門人私謚莊僖先生。

幼年巧對

施槃生於東山武山吳巷裡,原姓吳,為延陵季子第62代孫,從小嗣於金塔塢施家。養父施遵道亦農亦商,農閒時常奔走於淮上行賈。施槃自幼聰明好學,10歲那年,家人將他寄在一個名叫羅鐸的大戶人家,隨主人家兒子一起讀書。一次,有位姓張的都憲來羅家,出對子想考考這群孩子。上聯曰:“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施槃應聲答道:“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張都憲極為驚奇,脫口而出讚嘆道:“真神童也”。

禍福相依

據清人陸容《菽園雜記》記載,施槃考中狀元的過程頗具傳奇色彩。正統四年(1439)殿試後,大臣報名次,定張和為一甲一名狀元。明朝開國後,從朱元璋起就以才貌雙全作為錄取狀元的標準,英宗朱祁鎮派貼身太監去考生住處看長相。太監回來稟報說張和的一隻眼睛有毛病,相貌最好的是第四名施槃,年僅23歲。朱祁鎮提筆一勾,欽定施槃為狀元,入翰林院任編修,而把張和降到了第四位。過了幾天,英宗還是有些不放心,來到翰林院要親眼看看今科狀元。英宗問施槃道:“卿家吳中有何勝地?”施槃回答:“四寺四橋,四寺者:承天、萬壽、永定、隆興;四橋者:鳳凰、來苑、吉利、太平。”聽得英宗龍顏大悅,連連稱讚,可惜次年五月施槃就病故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