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岩蜥

新疆岩蜥

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 Blanford)為鬣蜥科岩蜥屬 動物,雄性全長(140 + 222) mm,雌性(132+ 206)mm。 體型較大,背腹扁平,四肢健壯,指趾及爪發達,尾圓柱形,頭略呈三角形,鼻孔較小,位於近吻端兩側,眼大小適中,耳孔較大,無外耳道,鼓膜位於表面。尾圓柱形,基部微平扁,被覆起棱大鱗,尾腹者棱弱,各鱗排列呈環,每4環組成一節。 新疆岩蜥多生活於黃土及黃土沙質荒漠地帶,以洞穴為生。新疆岩蜥為晝行性動物,晴天日出後開始活動。岩蜥奔跑快捷,善攀援,常爬到樹幹、灌叢或岩壁上覓食。 新疆岩蜥以植食性為主,兼吃少量動物性食物,以卵生為主要的繁殖方式。新疆岩蜥垂直分布範圍海拔100m左右(吐魯番)到1760m(哈密星星峽)。新疆岩蜥晾乾入藥,其脂肪體可用來治白癜風,肉可治腰腿關節痛等,新疆岩蜥能消滅蝗蟲有益農牧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新疆岩蜥
  • 拉丁學名:Laudakia stoliczkana Blanford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亞目蜥蜴亞目
  • :鬣蜥科
  • :岩蜥屬
  • :新疆岩蜥
  • 分布區域:吐魯番、哈密星星峽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全長雄性(140 + 222) mm(新疆庫爾勒),雌性(132+ 206)mm(新疆哈密廟兒溝)。
體型較大,背腹扁平,四肢健壯,指趾及爪發達,尾圓柱形。頭略呈三角形,鼻孔較小,位於近吻端兩側,開口向外後方;眼大小適中;耳孔較大,略小於眼徑,無外耳道,鼓膜位於表面。吻鱗寬大於高,上緣弧形;頭背鱗片大小不一,吻背者最大,眶背面者最小,均平滑無棱;吻背與額部(兩眶背面中間區域)略隆起。頂眼鱗在頭頂中央略大,圍以一圈小粒鱗,頂眼鱗上一小白點即頂眼。頭側鼻鱗較大.鼻孔位於其後半部,恰在吻棱下方;鼻鱗前方與吻鱗間相隔2枚小鱗;上睫脊發達,幾乎平伸向外,不明顯上翹;眼下方有一行起棱鱗片,此行鱗片與上唇鱗之間有2-3行平滑小鱗;顳部鱗片較大,部分鱗片具棱;耳孔前緣及上緣有少數錐鱗;頜角、顳角、頸背及頸側均有若干成叢錐鱗,極為顯著;上唇鱗每側11-15枚。頭腹前端頦鱗幾近圓形,僅下(後)緣略窄,中央或有一小窩;下唇鱗是頭腹最大鱗片,每側11-14枚,與下唇鱗平行的鱗片有5-6行,愈往內側愈小,逐漸過渡到頷部的細小粒鱗;頭腹鱗片均平滑;沒有喉褶與領圍。軀幹背面脊區鱗片較大,具棱,鱗棱相連成縱線,由前向後斜向中線;脊區兩側背鱗細小亦具棱;體側鱗片遠小於背鱗幾,具棱,鱗尖略翹出。軀幹腹面鱗片大於脊鱗及體側鱗片,平滑無棱,呈整齊的橫排,且斜向中線。雄性有肛前胼胝鱗。四肢中等發達,前後肢貼體相向時,指趾超越甚多,後肢貼體前伸達肩前;四肢背外側被覆強烈起棱鱗片,外側者棱尖翹出如刺;四肢內側鱗片棱弱,股內側鱗片平滑;指趾發達,指式4>3>5>2>1,趾式4>5>3>2>1,爪側扁尖銳。尾圓柱形,基部微平扁,被覆起棱大鱗,尾腹者棱弱,各鱗排列呈環,每4環組成一節。
液浸標本通體淺褐色,背面散以黑褐細點,體背及四肢背面尤為密集,頭背者稀疏;腹面帶黃白色,頭腹灰褐色,前部散以較大淺棕點斑;上下唇緣淺棕色,有黑褐色略呈橫斑;尾有黑褐與淺褐相間環紋。
核型:2n=36, 12V+24m, NF=48,未發現異型性染色體(吳敏,1987),一對NOR位於微小染色體(曾曉茂等,未發表資料)。

生長習性

棲息環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觀察到多生活於黃土及黃土沙質荒漠地帶,在河岸階地、胡楊林內、荒草灌叢、洪溝岸壁及居民廢棄的土牆縫中;在礫石荒漠灌渠邊偶爾也見到。王國英等認為:在極度乾旱的礫石荒漠和沙地不能生存。成都生物研究所與美國加州大學在哈密廟兒溝發現大量岩蜥,雖然該處有一小河,但岩蜘多在完全裸露的乾燥石山上活動,在星星峽西北西9.6km採到一成年雌蜥在附近無水源、兩邊為裸露而乾旱的石山中間的公路旁活動。
洞穴:有兩種類型。一是利用土岸壁自然裂縫或廢棄房舍土牆裂縫加以修整;一是岩蜥自己挖掘的洞穴。洞穴主要在河岸階地沙土帶,洞口橢圓形,高50-80mm,寬80-150mm,通常有兩個以上洞口,多者可達7-8個,洞道彼此連通,縱深1m以上。岩蜥挖洞時,頭吻緊貼地面,兩眼閉合,用兩前肢輪換挖土,繼用後肢將挖松之土推向後方,或者用一側的前後肢同步,兩側輪換挖運沙土。曾見岩蜥與棋斑水游蛇或子午沙鼠同穴現象。
日活動周期:新疆岩蜥為晝行性動物。晴天日出後開始活動。開始先靜伏洞口或離洞不遠處曬太陽取暖提高體溫約30分鐘到1小時左右,然後四出活動覓食,一般活動範圍不超出50m。中午氣溫與地表溫度較高時活動的數量顯著減少。午後又有一活動高峰。陰天外出活動減少,雨天基本不外出活動。岩蜥奔跑快捷,善攀援,常爬到樹幹、灌叢或岩壁上覓食。岩蜥的日活動周期與氣溫及地表溫度有密切關係。羅寧等((1991)報導,一般於日出後氣溫17. 5-25°C,地表溫19-31°C出洞,日落前1小時左右氣溫16.5-34.5°C,地表溫18-40.5°C歸洞。最適活動氣溫為24-34°C,地表溫為27-39°C。
季節活動周期:在阿克蘇地區4月上旬出蟄,10月上旬出現冬眠前兆,10月底全部進入冬眠,當時氣溫已降至18oC以下。有群聚冬眠現象,曾在一洞穴中挖出30多隻岩蜥。
食性:植食性為主,兼吃少量動物性食物。羅寧等(1991)分析胃內容物顯示,岩蜥所吃食物有季節性變化:4月出蟄時,攝食活動不頻繁,此時植物多未返青,胃內容物主要為駱駝刺枯葉與嫩芽,兼吃苦苣菜與蘆葦嫩芽;5月主吃駱駝刺、苦苣菜及黑果枸杞花葉;6月多攝食錦雞兒、新疆旋花及白麻花朵;7月大量吞吃黑果枸杞漿果,致胃內呈黑紅色;9-10月以吃駱駝刺葉為主。夏季胃內容物還發現少量昆蟲,如金龜子、其他甲蟲、螞蟻等。幼蜥食動物性食物較多,如直翅目昆蟲、蟋蟀、瓢蟲等;所食植物性食物亦多新鮮幼嫩的花、果、葉、莖,如蒲公英、油菜花、打碗花、沙棗花和枸杞花、果等。王國英等在胃內容物中還發現棋斑水游蛇幼蛇的短截,說明岩蜥能以牙齒切斷幼蛇,吞吃植物也是靠牙齒切斷;此外,在有桑椹地方的岩蜥胃內容物幾乎都是桑椹。
年齡組劃分:王國英等根據溫宿縣80餘號標本頭體長和體重為指標,求其相關分布狀況,並參考生殖腺及輸卵管狀態,劃分為3個年齡組:頭體長73-103mm,體重20-40g個體為第二年幼體;頭體長110-134mm,體重51-89g個體為亞成體,11隻雌蜥中有8隻已產過卵;頭體長300mm以上,體重100g以上者為成年及老年個體,由此推算出性成熟年齡是出生後第三年。羅寧等(1990)研究結果也認為岩蜥出生後第三年的雌雄兩性均開始參與繁殖,其時頭體長大於110mm。  繁殖:卵生。5月交配,每年產卵一次,產卵盛期在7月,每次產卵6-10枚,以8-10枚較多。懷孕後期的雌蜥攝食後常靜臥少活動,臨產前,挖洞行為頻次增多;產完卵後,雌蜥以沙土將其掩蓋。卵橢圓形,具革質卵殼,剛產出時乳白色無斑,幾天后微黃,卵長徑平均21.lmm,短徑平均15.2mm,重平均2.51g。 9月上旬見到當年孵出的幼蜥,推算孵化期30-45天。
岩蜥岩蜥

地理分布

垂直分布範圍海拔100m左右(吐魯番)到1760m(哈密星星峽)。

主要價值

南疆兄弟民族將新疆岩蜥晾乾入藥,民族醫院用其脂肪體治白癜風,也有人吃岩蜥肉治腰腿關節痛等(王國英等,1986)。嗜食直翅目昆蟲,大量消滅蝗蟲有益農牧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