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第十一輯)

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第十一輯)

本書收集了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內容涉及兩棲爬行動物的區系與分類、形態學、生理學、生態學、保護生物學等方面。可供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本書是一本針對兩棲爬行動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生態等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術論文集。全書共分“區系與分類”“形態學”“生理學”“保護生物學”及“綜述”五個部分。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
  • 作者:計翔
  • ISBN:7564109475        9787564109479
  • 類別:科普
  • 頁數:282頁
  • 定價:¥52.00元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9-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收集了兩棲爬行動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內容涉及兩棲爬行動物的區系與分類、形態學、生理學、生態學、保護生物學等方面。可供大專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
本書是一本針對兩棲爬行動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生態等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術論文集。全書共分“區系與分類”“形態學”“生理學”“保護生物學”及“綜述”五個部分,具體內容包括《廣西兩棲動物四種新紀錄》《烏龜生長及個體大小兩性異形》《變色樹蜥精子的超微結構》《溫度對荒漠沙蜥下丘腦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應的影響》《三種蛇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免疫組織化學定位與比較》等。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針對兩棲爬行動物的分類、形態、生理、生態等方面進行研究的學術論文集。全書共分“區系與分類”“形態學”“生理學”“保護生物學”及“綜述”五個部分,具體內容包括《廣西兩棲動物四種新紀錄》《烏龜生長及個體大小兩性異形》《變色樹蜥精子的超微結構》《溫度對荒漠沙蜥下丘腦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應的影響》《三種蛇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免疫組織化學定位與比較》等。該書可供各大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區系與分類
我國蛙科一新種——海南琴蛙(兩棲綱:無尾目)
中國蛙科一新紀錄:茅索水蛙
青海高原沙蜥(Phrynocephalus)分類、系統發生:基於mtDNA基因的研究
廣西兩棲動物四種新紀錄
廣東御景峰國家森林公園兩棲爬行動物資源調查與評價
貢嘎山地區兩棲動物多樣性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特點
四川角蟾科(Mcgophryidac)一新種——王朗齒突蟾(兩棲綱:無尾目)
我國角蟾科(Mcgophryidac)一新種——抱龍角蟾(兩棲綱:無尾目)
形態學
烏龜生長及個體大小兩性異形
山瑞鱉各期體重與背甲長及背甲寬的關係
中華大蟾蜍成體的兩性異形和配偶的形態相關性
兩種蜥蜴卵和孵出幼體特徵的比較
貴州省貴陽市蝘蜓體型大小的兩性差異及地區特點
變色樹蜥精子的超微結構
擬髭蟾亞科精子形態量度比較
生理學
烏梢蛇卵內物質和能量利用及剩餘卵黃對幼體生長的作用
溫度對荒漠沙蜥下丘腦一氧化氮合酶免疫反應的影響
低溫條件下黑龍江林蛙肝臟蛋白的適應性變化
印度蜓蜥尾自切的能量代價
哈爾濱地區花背蟾蜍冬眠前後幾項形態生理係數的研究
壁虎嗅覺與其誘發行為的研究和進展
三種蛇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免疫組織化學定位與比較
實驗室條件下新疆岩蜥與長鬣蜥靜止代謝率的比較研究
生態學
青海沙蜥攝食後選擇高體溫——生理狀態影響體溫調節設定點
蛇島蝮蛇(GloydiusshedaoensisZhao)2005-2006期間的種群密度調查
棘胸蛙的兩性異形和雌性繁殖特徵
實驗條件下紫外線對崑嵛林蛙蝌蚪生長發育的影響
攝食狀態和繁殖對白條草蜥儲能的影響
外源維生素C和冷應激對烏龜(Chinemyreeveri)幼龜生長、組織維生素C含量及皮膚
羥脯氨酸含量的影響
大樹蛙繁殖行為的研究
西藏山溪鯢康樂縣種群資源分布與生態習性初探
銅、鎘及其複合污染對蟾蜍蝌蚪酯酶同工酶的影響
三唑磷對鎮海林蛙(Ranazhenhai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及對生長的影響
草原蜥(Trapelussanguinolentus)的年齡劃分及生態學觀察
五氯酚致花背蟾蜍(Buforaddei)血細胞微核、核異常及肝、腎細胞DNA損傷的研究
保護生物學
平胸龜在海南島的地理分布調查
金頭閉殼龜棲息地環境調查與保護研究
綜述
有尾兩棲類繁殖生態學研究進展
小鯢屬染色體研究進展
蛇毒中的神經毒素
棘腹蛙資源保護研究進展
兩棲動物的晶狀體再生
丁漢波教授(1912-2003)生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