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藝術

新古典主義藝術

新古典主義,是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它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

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雕刻藝術則以淺浮雕(bas relief)圖式表現,因此截然不同於巴洛克風格的深度雕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古典主義藝術
  • 外文名:Neoclassicism
  • 興起時間:18世紀
  • 國家:羅馬
  • 代表藝術家:巴利(Barry)、卡諾瓦Conova等
  • 特點: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
概述,起源:,特徵:,代表人物:,大衛,卡諾瓦,

概述

新古典主義代表藝術家有巴利(Barry)、卡諾瓦(Conova)、富拉克斯曼(Flaxman)、漢彌頓(Hamilton)、蒙斯、畢拉內及(Piranesi)、托爾瓦森(Thorwaldsen)、維恩(Vien)、魏斯特(West)。
以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為旗號的古典主義藝術,早在17世紀的法國就已出現。在法國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會改革之前,有一場純粹的藝術革命,這就是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這一時期的法國美術既不是古希臘和羅馬美術的再現,也非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的重複。它是適應資產階級革命形勢需要在美術上一場借古開今的潮流。 所謂新古典主義也就是相對於17世紀的古典主義而言的。同時,因為這場新古典主義美術運動與法國大革命緊密相關,所以也有人稱之為“革命的古典主義”。

起源:

十八世紀中葉到末葉之間,歐洲知識分子對古代希臘、羅馬的興趣急速的高漲,具有嚴謹樣式的新古典主義在羅馬興起,並迅速擴展到歐、美各地。這個運動一方面是對十八世紀前半期,具有絕對地位的巴洛克與洛可可華麗裝飾性的品味而起的反動;另一方面,也是一些藝術家渴望重振希臘、羅馬藝術的赤忱所驅。
此時的文化背景是:學問的進步帶來考古學上的新發現與古代知識的普及。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透過羅馬時代的遺物認識古代文化,然而仍僅限於片斷式的見解。
相對於此;十八世紀遠期具備更多的知識,首先開始於1784年的赫爾克萊姆的發現與1749年龐貝遺址的發掘。將歷史中存在過的古代文化實態呈現出來,它為新古典主義帶來衝擊,有人甚至認為,這兩個遺址的發掘引起了新古典主義運動,因為它為古代藝術的真面目提供了一些證據。 這些證據與知識經由德國的美術史家溫克爾曼建立起新古典主義繪畫審美理論。
溫克爾曼認為畫家、雕刻家的角色在於實現超越時代民族的差異,並擁有萬人所共通的「理想美」。在歷史中,以最完美的形式實現這種理想美的是希臘的古代藝術,因此他主張藝術家必須以所有的希臘古代藝術為藍本。溫克爾曼這種「理想美」的美學,透過富有說服力的文章,在十八世紀中葉很快的傳遍全歐洲,成為新古典主義美學所表現的思潮。

特徵:

新古典主義,以探討「理想美」為根本原理,依據古代範本追求本質性,排斥描寫風俗畫、風景畫、肖像畫等瞬間性的現實世界,而歷史畫,特別是取材於古代史的歷史畫,在官方繪畫上備受重視。新古典主義,畫面構成上,靜態構築比動態構圖受到重視;類型的姿態比有個性的相貌受到重視。技法上,線描比色彩較被重視,理性的事物比起感官的事物,普遍的事物比特殊的事物較被喜愛。新古典主義,主張藝術必須與科學同等對待。在實際創作時,連建築背景都必須具備考古的正確性。
新古典主義美術的特徵是:選擇嚴峻的重大題材(古代歷史和現實的重大事件),在藝術形式上,強調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現;在構圖上強調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視素描和輪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對色彩不夠重視。法國新古典主義美術從達維德到安格爾,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並達到高峰。

代表人物:

大衛

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48 ~ 1825]是布雪的遠親,他於1775 年到羅馬學畫,一直待到1781年才返回法國。為了維護新古典主義,他毅然放棄了布雪的洛可可風格, 改採卡拉瓦喬式的強烈明暗對照法,於是以他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藝術隨之興起。1789 年法國發生了大革命,在革命前夕,大衛創作了《荷瑞斯兄弟之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 ,儘管形式是古典的,題材是歷史的,但是這幅畫卻有新的時代含意,鼓舞人們為自由而奮鬥。
馬拉之死馬拉之死
在革命的年代,大衛更加意氣風發,他用不著像從前一般需要從歷史中找尋英雄形象做為繪畫的題材,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畫了《馬拉之死》[Death of Marat]這幅畫。
大衛的藝術,融合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從年輕時嚴肅的新古典主義,至拿破崙時代所採用的威尼斯派的色彩及光線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然而,從他當時及稍後以古典主題為題材的作品中,又看到他對素描及刻板的古物研究之重視,這種現象跟他所採用的威尼斯派的風格又截然不同。他的肖像畫構圖不僅嚴謹,而且非常寫實。後來,在他的古典主題中,卻又流露出日趨甜潤的畫風。

卡諾瓦

卡諾瓦[Antonio Canova, 1757 ~ 1822],十八世紀末期,洛可可的風格頗為流行,但隨著繪畫的演變,新古典主義的風格不久就成為雕刻的主要趨勢,並以希臘、羅馬雕刻作為發展的基礎,其中最著名者的雕刻家為卡諾瓦。卡諾瓦來自威尼斯,是新古典主義盛期雕刻的代表。由於當時人們對於古典文物的懷古幽情,對於大理石材的雕刻特別喜好因此他在這時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華,雕出很多大理石作品。
《手持默都沙頭顱的柏修斯》[Perseus with the Head of Medusa]是卡諾瓦的名作之一,在希臘神話中,任何人看到蛇髮女妖默都沙一眼就會化成石頭,然而柏修斯卻以勝利者的姿態,手臂高舉著他所砍下來的默都沙頭顱。卡諾瓦在柏修斯身上加上一件拖曳及地的斗篷,賦予他輕快的朝氣。由於這座雕像所呈現的莊嚴高貴以及蓬勃換髮的抒情詩意,使它不容置疑的成為卡諾瓦那時代雕刻藝術的標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