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古典主義

英國新古典主義

英國新古典主義時期是指介於1660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與以華滋華斯和科勒律治於1798年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謠集》為創始標誌的浪漫主義時期之間的英國文學時代。

新古典主義風格是源於第一手的觀察和複製仿古作品。龐貝古城的重新發掘和挖掘,掀起一股遺失已久的古典思潮,它並激發18世紀歐洲的想像力及對古典風格的強烈崇拜。新古典主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建築、雕刻、音樂、文學幾個領域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新古典主義
  • 外文名:England Neoclassicism
  • 時代:新古典主義時期
  • 時間:1660年—1750左右
  • 創始標誌:《抒情歌謠集》
背景,介紹,作品評價,歷史,主要作家,

背景

英國社會在新古典主義時期充滿了動盪與變革,其中1660年英皇查理二世復辟,1665年一場瘟疫,僅在倫敦就奪去了七萬人的生命,而倫敦一場火災摧毀了大片城區,三分之二的市民無家可歸,1689年英國發生了“光榮革命”,清教徒瑪麗公主與她荷蘭裔的丈夫奧蘭治公爵威廉取代了英皇詹姆士二世登上王位,從此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正體。在這一時期,議會與專制君主不斷鬥爭,而當時凌駕於議會與政府之上的兩大黨派,托利黨輝格黨之間的矛盾也層出不窮,此外不同的宗教教派,辟如羅馬天主教廷與英國國教及不信奉國教者,還有統治階級與勞動人民之間,也都存在著尖銳的衝突。總之,這一時期是矛盾與價值觀分歧的時期。
而18世紀,英國的國力又得到長足發展。在海外,英國殖民地擴展到北美、印度和西印度群島,由此產生的不斷增長的殖民地財富與貿易為英國開闢了廣闊市場,原先那種小規模的家庭手工業生產方式便遠遠不夠了。市場不僅需要英國產品,更需要英國標準化的產品。在國內,“圈地運動”使大片土地都集中到越來越少的大地主手中,成千上萬的小農場主與僱農都被趕出家園,成為城市裡的僱傭工人。英國工業革命因此得到了雄厚的基礎一一本國勞動力從家庭中解放出來,以及從殖民地掠奪來的資本積累。到18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號稱“世界工廠”,它的產品湧入全球各地的市場。
隨著經濟迅速發展,英國資產階段或曰中產階級也發展壯大了,成為革命的主力軍,多由城市人口組成,比如商人、產業主及販奴者、殖民者等其它人員。工業革命的方興未艾使越來越多的人口加人這一行列。這個階級在當時是進步的,是區別於封建貴族的新生力量。城市資產階級通過自己的奮鬥獲取社會地位,因此他們理解勞動人民的窮困與艱苦。他們信奉自強自立,勞動致富。他們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勤奮工作、積累財產。這一切特徵都在當時現實主義小說中有所體現。
英國的十八世紀也同時是啟蒙主義時代,或曰理性時代。啟蒙運動是進步的知識分子運動,興盛於法國,後席捲整個歐洲。這次是15、16世紀文藝復興的延續與發展。運動的宗旨便是用當代哲學與藝術思想的晨光啟迪整個世界。啟蒙主義者讚頌理性、平等與科學。他們主張理性是任何人思想與行動的唯一緣由。他們相信一旦理性成為衡量人類行為與關係的尺度,所有的迷信、不公與壓迫便都會讓位給“永久的真理”、“永久的公正”及“天賦的平等”。為此,他們大力提倡秩序、理性及法律。這種思想意識為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及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打下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啟蒙主義者們還倡導全民普及教育。他們認為人有著局限性、兩面性及不完美性,但人也有能力通過教育來使自己臻於理智,臻於完美,如果人民民眾得到良好的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類社會則大有希望。其實,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充滿了說教與道德理念,就已經成為大眾教育的良好工具。英國著名的啟蒙主義文學家有約翰·德萊頓亞歷山大蒲柏、約瑟夫·艾迪森與理查·斯蒂爾(這兩位是現代散文的先驅〉、喬納森·挪威夫特、丹尼爾·笛福、理查·B·謝立丹、亨利·費爾丁和塞繆爾·詹森
在文學領域,啟蒙主義運動還使人們重新對古典時代的著作產生興趣。這股思潮便是新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者們認為所有文學作品都應效仿古希臘羅馬的著作(如荷馬、維吉爾、霍拉斯、奧維德等大家的作品)以及當時法國的經典著作,並且理想的藝術應基於秩序、邏輯、確切及情感控制的基礎上,而文學作品的價值應視是否為人文主義服務來定。這就使該時期的作家在創作時尋求表達與措辭上的協調、統一、和諧與典雅,努力使作品喜聞樂見並富於教義。由此一種溫文爾雅、充滿靈性的知識階層文學藝術發展起來。
在幾乎所有的文學形式中,新古典主義者們都設定了創作的規矩與條框:散文必須簡潔、直白、通順、有靈活性;詩歌必須抒情、壯美、有教義、諷喻、富於戲劇性,每一種詩體都有自己的一套創作原則;戲劇則必須用英雄體偶句(抑揚格五音步的押韻雙行詩)寫就;時間、地點、事件三要素必須要遵循;寫作的規矩必須要遵守,而作品中的人物要代表一類人,而不是個性化。
到了18世紀最後幾十年,新古典主義又側重於理性與智慧,文學形式出現叛逆,感傷主義崛起,並在一定的時期逐漸被浪漫主義替代。但新古典主義對英國文學史產生過持久的全面的影響。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詩歌技巧與古典氣質,如秩序、良好的格式、統一的結構、簡明的語言都成為永恆的文學傳統。
新古典主義時期,或從王朝復辟到十八世紀下半葉,英國詩歌的古典風格得以興盛,並在德萊頓、蒲泊及詞典編纂家塞繆爾·詹森的時代達到巔峰。詩歌的靈性、形式及藝術風格得到重視。嘲弄式英雄史詩、騎士抒情詩、諷喻詩及諷刺短詩是當時流行的形式。除了形式與措辭上的優雅,新古典主義詩歌還富有嚴肅及真誠的語調和不斷的說教。

介紹

英國新古典主義運動,包含體現了對於藝術和人的存在的態度,順序,邏輯,約束性,準確性,理想的“正確性”,“克制”,禮儀等,使得各種藝術的從業者能夠模仿或複製希臘或羅馬原作的結構和主題。雖然它的起源是早得多,新古典主義為主的英國文學的恢復在1660年,直到十八世紀末,當出版抒情歌謠(1798)由華茲華斯和柯勒律治的浪漫主義標註的全部出現。
簡單來說,新古典周期可分為三個相對相干部分:復興時代(1660年至1700年),其中彌爾頓(Milton),本仁(Bunyan),和德賴登(Dryden)是占主導地位的影響;全盛時期(1700至1750年),其中以教皇為中心詩歌的特點,而迪福(Defoe),理察森(Richardson),菲爾丁(Fielding)和斯莫列特(Smollett)分別主導了小說的複雜性;詹森時代(1750年至1798年),其中,而它為主,特點是頭腦和獨特的博士塞繆爾·詹森(Dr. Samuel Johnson),他完全同情衰落的奧古斯,讓我們對開始對莎士比亞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後來延伸,由斯特恩(Sterne)等人感性的小說和哥德式學校的出現,在大自然的崇拜的發展的背景下,德國浪漫主義思想的影響,宗教傾向,如衛理公會的崛起,以及像美國和法國革命的政治事件 ,建立了英國浪漫主義的智力和情感基礎。

作品評價

十八世紀中葉,還興起一種嶄新的文學形式一—英國現代小說,這種文學與傳統貴族的騎士文學相反,著重描寫英國普通百姓的生活。這個文學史上巨大的變化是工業革命及英國中產階級不斷發展的結果。英國現代小說的先驅有丹尼爾·笛福,塞繆爾·理查森,亨利·費爾丁,勞倫斯·斯泰思,托比亞斯·斯摩萊特以及奧立佛·哥爾斯密……從十八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還出現了古典文學傳統向獨創性與豐富聯想性的轉移,社會描寫向個性描寫的轉移,說教向懺悔、鼓勵及預示的轉移。其中哥德式小說一一主要講述了恐怖神秘的故事,背景多為陰森的中世紀教堂一一受到許多男女作家的青睞,比如膾炙人口的有霍拉斯·沃爾浦爾的《奧特朗托堡》〈1765)、安妮拉德克利夫人的《尤道夫之謎》、《義大利人》、克拉拉·里弗的《美德冠軍,一個歌特式的故事》(1777)、以及M·G ·劉易斯的《僧侶》。同時流行的還有詹姆斯·湯姆森,威廉·考林斯和威廉·柯柏等自然詩人以及感傷詩人或曰“墓地詩人”們創作的頌揚或哀悼的抒情詩。此外還有蘇格蘭農民詩人羅伯特·彭斯與威康·布萊克創作的浪漫主義詩歌,這些作品為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文學的興盛開闢了道路。
在戲劇界,最有名的要數理查·謝立丹。而那些充滿智慧與諷刺的散文中,喬納森·斯威夫特的作品則最值得一讀。他的《一個溫和的建議》被公認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經典。

歷史

新古典主義(英語:Neoclassicism),是一種新的復古運動。興起於18世紀的羅馬,並迅速在歐美地區擴展的藝術運動,影響了裝飾藝術、建築、繪畫、文學、戲劇和音樂等眾多領域。新古典主義,一方面起於對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藝術的反動,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為信念(亦即反對華麗的裝飾,儘量以儉樸的風格為主)。新古典主義的藝術家刻意從風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並且知曉所模仿的內容為何。
18世紀初的英國,新古典主義成為時尚。新古典主義推崇理性,強調明晰、對稱、節制、優雅,追求藝術形式的完美與和諧。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義詩歌的代表,他模仿羅馬詩人,詩風精巧雋俏,內容以說教與諷刺為主,形式多用英雄雙韻體,但缺乏深厚感情。
18世紀英國散文出現繁榮,散文風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義美學原則之上。理察·斯梯爾(Richard Steele, 1672-1729)與約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創辦《閒談者》(Tatler)與《觀察者》(Spectator)刊物,發表了許多以當時社會風俗、日常生活、文學趣味等為題材的文章,他們清新秀雅、輕捷流暢的文體成為後人模仿的典範。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諷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風純樸平易而有力。斯威夫特的傑作《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是一部極具魅力的兒童故事,同時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作者通過對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馬國等虛構國度的描寫,以理性為尺度,極其尖銳地諷刺和抨擊了英國社會各領域的黑暗和罪惡。
被稱為英國批評之父的德萊頓(John Dryden1631—1700年)是促成英國文學中新古典主義的第一個人,他是復辟時代(1660—1700)最重要的悲劇作家,但他在批評只上的位置更高,正是從他開始,英國文學逐漸由創作的時代轉向批評的時代,由蒲伯和詹森推向頂峰。他們在基本信奉法國新古典主義的同時,向英國的經驗論和文學傳統開放,顯示了新古典主義可能具有的張力。德萊頓是由於承襲著莎士比亞的偉大傳統,蒲伯是由於他的經驗論,詹森是由於他的常識感,他們都沒有像布瓦洛那樣明確而強硬地制定規範。
德萊頓的主要理論著作《論詩劇》(1668年)是用對話體寫成的,他讓當時的各種觀點都出來說話。其中尼安德代表他自己,尤吉尼斯認為前一代戲劇並不比當代的好,克萊茨贊成古代戲劇,里希迭斯說法國戲劇優於英國戲劇,全篇也就分為“古今之爭”、“法英之爭”、“詩韻之爭”三部分。三個問題最後都沒有結論,原因不在於有人認為的是德萊頓四面討好,而在於他雖然試圖把法國新古典主義的趣味引進英國,卻不想否定英國傳統中他覺得仍有價值的那一部分。

主要作家

約翰·班揚
亞歷山大·蒲柏
丹尼爾·笛福
喬納森·斯威夫特
亨利·菲爾丁
塞繆爾·詹森
理察·比·謝立丹
托馬斯·格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