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兩優106

新兩優106

新兩優106是選育單位: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用品種新安S×YR106選育而成的水稻品種。 2008年8月1日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8016。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國審稻2008016,皖稻2010024,

國審稻2008016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2.7天,比對照金優207長2.2天。株型適中,葉片較寬長、直挺,稃尖白色,每畝有效穗數18.5萬穗,株高107.4厘米,穗長23.9厘米,每穗總粒數137.7粒,結實率74.5%,千粒重29.4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6.0級,穗瘟損失率最高9級,抗性頻率80%;白葉枯病平均4級,最高5級;褐飛虱7級;抽穗期遇低溫易出現中度包頸,感稻曲病。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5.4%,長寬比3.0,堊白粒率12%,堊白度1.5%,膠稠度7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1%,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
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長江中下游早熟晚秈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3.3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7.78%(極顯著);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502.7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56%(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03.0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5.63%,增產點比例80.8%。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1.1千克,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10%。
栽培技術
1.育秧:適時播種,秧田每畝播種量控制在10千克,大田每畝用種量1.3千克左右,稀播、勻播,培育壯秧。2.移栽:30天秧齡以內移栽為宜,每畝栽插密度2萬穴以上,每穴栽插1~2粒穀苗。
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適施穗肥,每畝氮肥用量以10千克為宜,氮、磷、鉀比例為1:0.6:1,磷肥和70%鉀肥用作基肥,30%鉀肥作保花肥,氮肥按5:2:2:1比例分別作基肥、分櫱肥、促花肥、保花肥。淺水栽秧,深水活棵,乾乾濕濕促分櫱,夠苗擱田,揚花期保持淺水層,後期乾濕交替,不可斷水過早。
4.病蟲防治: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褐飛虱、稻曲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熟期適中,產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優。適宜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安徽長江以南的稻瘟病輕發的雙季稻區作晚稻種植。

皖稻2010024

2010年安徽審定,編號:皖稻2010024
品種來源:新安S(來源於安徽荃銀農業高科技研究所)×YR106(來源於輻恢838×R466,經多代系選並測恢育成)
主要特徵特性:2007年、2008年兩年區試結果表明,株高108厘米左右,畝有效穗21萬左右,穗總粒數136粒左右,結實率78%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對照品種(協優92)遲熟2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鑑定,2007年高抗白葉枯病(抗性1級)、抗稻瘟病(抗性3級);2008年白葉枯病免疫(抗性0級)、中抗稻瘟病(抗性5級)。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07年米質達部標3級,2008年米質達部標3級。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7年區試畝產55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42%(極顯著);2008年區試畝產53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79%(顯著)。2009年生產試驗畝產504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7%。
適宜推廣區域:沿江區和皖南山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栽培條件下,新兩優106抗性、品質、產量和生育期等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新兩優106在推廣地區的示範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新兩優106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熱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