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是一種現代風格,它將現代主義設計思想與傳統的設計文化相結合,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因而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地處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設計領域中崛起,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影響十分廣泛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簡稱“納維亞”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 簡稱:“納維亞”風格
  • 形成時間: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 代表人物:CarlMalmsten、BrunoMathsson
基本信息,起源,產品,特徵和影響,知名設計師,

基本信息

起源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與藝術裝飾風格、流線型風格等追求時髦和商業價值的形式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為基礎的設計態度的一貫體現。這些國家的具體條件不盡相同,因而在設計上也有所差異,形成了“瑞典現代風格”、“丹麥現代風格”流派。但總體來說,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設計風格有著強烈的共性,它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多樣化的文化、政治、語言、傳統的融合,以及對於形式和裝飾的克制,對於傳統的尊重,在形式與功能上的一致和對於自然材料的欣賞等。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產品

早在1900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同時也標誌著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從地方性的隔離狀態激烈地轉變到面對國際性競爭。從20世紀20年代初開始,設計師和廠家就在積極為1925年巴黎國際博覽會做準備。在這次博覽會中,瑞典玻璃製品取得了很大成功,獲得了多塊金牌,並打進了美國市場。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丹麥的工業設計,由漢寧森(PoulHenningsen,1894—1967年)設計的照明燈具(圖8-19)在博覽會上獲好評,被認為是該屆博覽會上惟一堪與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館”相媲美的優秀作品,並獲得金牌。這種燈具後來發展成了極為成功的PH系列燈具,至今暢銷不衰這類燈具具有極高的美學質量,它是來自於照明的科學原理,而不是由於附加的裝飾,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這正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工業設計的特色。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特徵和影響

歷史影響
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為包浩斯所推崇的功能主義也影響到了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其中瑞典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瑞典相對來說工業較發達。受到包浩斯啟發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藝術性的思想體現在1930年著名的斯德哥爾摩博覽會之中,這標誌著功能主義在斯堪的納維亞的突破。這次展覽是由瑞典工藝協會主辦的,它成了現代主義的國際性廣告,標準化、合理化和實用性被套用到建築和設計中,改變了先前國際博覽會炫耀和虛飾的慣例。在這次展覽中,包浩斯的設計思想戲劇般地體現於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揭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計哲學,特彆強調居住建築和裝修,反映出對於實用、衛生和靈活性的關注。展出的家具和日用品都十分簡潔而輕巧,向世人展出了瑞典人富於個性的現代主義。
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斯堪的納維亞風格
斯德哥爾摩博覽會在其他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引起了反響,新的功能主義迅速傳播到了各個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極端形式的功能主義並未深入大眾,鋼管金屬家具和嚴格的幾何形式只適宜於公共建築,各種家具和家用產品需要一種比功能主義更為柔和並具有人文情調的設計方法,即所謂“軟性”的功能主義。那些與國際潮流並駕齊驅的設計師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義精神,同時又以一種能夠批量生產的方式套用木材等傳統的材料。這一階段的家具清楚地展示了這種新風格的特點:以直線為主的簡潔的結構技術,視覺上和實際上的輕巧形狀以及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同時又不失功能主義的實用原則。

知名設計師

馬姆斯登(CarlMalmsten)和馬特遜(BrunoMathsson)是瑞典現代設計師的代表人物,他們在20世紀30年代為創立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哲學基礎做出了很大貢獻,並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計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他們的家具設計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環境輕巧而富於人情味的格調,為家庭成員,這種家具輕巧而富於彈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適性,同時又便於批量生產。對於舒適性的追求也影響到了材料的選擇,纖維織條和藤、竹之類自然而柔軟的材料被廣泛採用。
20世紀30年代還有兩位在斯堪的納維亞很有影響的設計師,一位是丹麥的克蘭特,另一位是芬蘭的阿爾托(AlvarAalto,1898-1976年)。克蘭特並不標榜自己是功能主義者,但他早期對於設計的研究關注於標準化、模數結構和實際功能要求,而不是風格上的自我表現。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點和手工藝傳統,並善於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歷史階段的精華。他設計的椅子能滿足用戶在實用上和美學上的需要。通過採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著色的皮革和素色織物,他創造了一種接近自然的設計語彙,成了斯堪的納維亞風格的重要特點。克蘭特在20世紀30年代設計了一把躺椅,是一件經典性的作品。
椅和凳子
在芬蘭,阿爾托以用工業化生產方法來製造低成本但設計精良的家具而著稱。特別有創見的是他利用薄而堅硬但又能熱彎成形的膠合板來生產輕巧、舒適、緊湊的現代家具。他於1928年設計的扶手椅(圖8-23)是採用膠合板和彎木製成的,輕巧而適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點,既優美雅致而又毫不犧牲其舒適性。阿爾托的其他家具設計也具有同樣的特徵(圖8-24)。實際上,斯堪的納維亞的功能主義可以在阿爾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愛好的有機材料不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溫馨、人文的情調,而且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因為木材在芬蘭是取之不盡的。阿爾托也長於玻璃製品設計,他在1937年設計的花瓶採用了有機形態的造型,其創作靈感來自於他的祖國的湖泊邊界線。他的設計還在英國、美國有較大影響,這推動了國際家具設計的“軟”趨勢,並預示著20世紀50年代的“有機現代主義”的基本特徵。
對於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來說,20世紀30年代是一個探索試驗和適應的時代,是設計與功能成為同一概念的兩方面的時代,兩者產生了一種美妙的和諧。許多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超越了時尚而成了永恆的經典之作,而且繼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設計界產生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