斠士

斠士

斠士,猶學者。出自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斠士之堂,榜曰‘學海’,想見俊髦之翕集,與其波瀾之壯闊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斠士
  • 拼音:jiào shì 
  • 注音:ㄐㄧㄠˋ ㄕㄧˋ
  • 出處:《阮尚書年譜第一序》
詞語拼音,詞語解釋,

詞語拼音

斠士

詞語解釋

猶學者。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斠士之堂,榜曰‘學海’,想見俊髦之翕集,與其波瀾之壯闊焉。”
量穀物時用器具使穀物與斗斛平齊。亦指刮平斗斛的器具 [level;strickle]。引申為主持公平。如:斠若畫一(公平持正;整齊畫一);斠然一概(持平一致)
校對 [collate]。如:斠補;斠訂;斠改(校改);斠理(整理);斠士(學者);斠準(校準)
《蕭何求繼論》:“蕭何為法,斠若畫一。”
古代量糧食時刮平斗斛的用具:“今人持方木尺平量斗斛曰斗~。”
古通“校”,校正。
鄭碼:EBTE,U:65A0,GBK:94D2
筆畫數:14,部首:斗,筆順編號:112212521144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