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縣大象禽業有限公司

山西省文水縣大象禽業有限公司創建於1989年,是一個集種雞飼養、雛雞孵化、飼料生產、獸藥銷售、科研技術服務和肉雞放養、回收、屠宰加工於一體的全國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山西省“1311”規劃中20個重點成長型龍頭企業之一。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文水縣大象禽業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山西省文水縣
  • 成立時間:1989年
  • 經營範圍:雞飼養、雛雞孵化
公司簡介,競爭優勢,

公司簡介

公司下設種禽、飼料、食品三個分公司,總資產1.6億元,擁有職工1050餘人。種禽分公司存欄父母代蛋種雞2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22萬套,在山西省規模最大;孵化中心年可孵化商品肉雞苗、蛋雞苗4500萬隻,年生產銷售量為山西第一;飼料分公司擁有兩條現代化飼料生產線,年可生產飼料30萬噸,年生產銷售占到全省飼料總需求的10%,山西省同行業排名第一;食品分公司有一條年屠宰1500萬隻肉雞的現代化作業線,名列山西之首。
大象禽業有限公司創建十幾年來,一貫堅持產業化經營模式,產業鏈條不斷增長,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2005年公司銷售飼料15萬噸,銷售肉、蛋雛雞1600萬隻,屠宰加工肉雞分割產品10000噸;實現銷售收入3.56億元,帶動了山西及周邊8省(區、市)的4.3萬餘農戶走上致富的道路,公司年創造社會效益6億元以上,成為全省最大的養殖加工龍頭企業。大象禽業公司的快速成長,與公司實施科技創新的經營理念分不開,與公司實施的建基地帶農戶共同致富的模式分不開,與公司實施品牌戰略分不開。

競爭優勢

依靠科技創新,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為了增強公司的競爭能力,公司依託科技走出了一條飼養、養殖、加工一體化的規模發展之路。我們注重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通過對設備的技術改造、生產工藝的改進等,大大提高了成活率、飼料報酬率、種雞產蛋率、受精率、出雛率等生產水平。我們注重人才隊伍的培養,先後引進、培養各類大專院校畢業生120名,同時與大專院校、科研部門合作,分期分批培訓職工隊伍,僅2005年就投入20萬元用於職工素質培訓,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2004、2005連續兩年,我們主動擔當起了禽流感控制領域的先鋒,對各養殖戶發布預警信息,提供預防方案,並立即組織專家,組成禽流感防控顧問小組,為政府部門提供對策諮詢。我們注重新產品開發,現在的優質雛雞、名牌飼料與肉雞產品,產品附加值一次次提高,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我們注重產品質量監控,嚴格按照ISO9002和 HACCP標準,堅持從飼料源頭抓起,注重各環節的控制,嚴格標準化管理,堅持國內外市場統一標準。由於過硬的產品質量,使“象豐”牌產蛋雞配合飼料連續三次被認定為山西省名牌產品,“象豐”與“金牧”商標在2006年雙雙被認定為山西省著名商標。
注重基地建設,帶動農民共同致富
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從三個方面著手,建設大象禽業基地,走出了一條通過基地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一是搞示範基地帶動農戶發展。二是組建大象禽業高效服務體系。三是簽訂契約保護農民利益。今年由於禽流感的影響,市場上每隻雞的價格只有5-7元,而我們按照契約收購的雞價格每隻15-17元,只此一項公司損失1000萬元以上。
發揮經銷商兼經紀人的橋樑作用,實現產業鏈條上各方全贏
大象禽業公司從創辦至今,產品遍及山西、內蒙、寧夏、河北、陝西、河南,卻沒有一個專業行銷員。我們實施的是讓利於農、讓利於商的經銷商兼經紀人制度,經銷商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公司,在養雞的同時配合銷售雞苗和飼料。不論經銷商距公司多遠,產品價格都統一,運費由公司負擔。
目前公司有經紀人(經銷商)325名,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負責農戶產供銷的全面管理,即代表公司安排養殖戶的生產計畫落實及監督檢查。二是代表農戶與公司談判,簽定契約。三是對農戶進行技術服務,公司的經紀人大多是當地具有一定威信,從事畜牧獸醫專業,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士,總是能及時出現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四是代表農民與公司進行日常生產、供銷產品質量等問題的協調。五是解決農戶的大量運輸問題。可見,經紀人(經銷商)是大象公司與農戶的橋樑。
多年來我們總是本著農戶利益第一、經銷商利益第二、最後才是公司利益的原則,與經紀人即經銷商、農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依靠這種行銷理念,大象禽業攻城略地,市場輻射範圍越來越廣。  十七年來,我們堅持在養殖、飼料加工領域進行產業化的探索和嘗試,不斷推進飼料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公司發展、農民增收、政府滿意的產業化發展的路子。按照市場導向和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公司將繼續發揮產業鏈和規模的優勢,發揮人才和科技的優勢,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將重點實施現代蛋雞工廠化養殖項目、大同蛋雞產業化開發項目、雞蛋分級包裝和深加工項目,通過項目建設帶動更多農戶增收,促進我省農村經濟的發展,從而實現“三大戰略轉移”,即帶動農戶從分散養殖向規模化養殖轉變,提高農戶風險抵抗力;促進產品結構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轉移,增加養殖戶收入;實現產業基地從當地向全省及周邊擴張,進一步增強帶動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