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凡

文建凡 男,1965年7月30日出生,畢業於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民盟盟員,現就職於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分子細胞生物學科研、教學。現任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兼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建凡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5年7月30日
  • 職業:研究員
研究方向,主要經歷,學術成果,學術獎勵,發表論文,

研究方向

圍繞“進化分子細胞生物學”開展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與進化生物學的交叉學科研究

主要經歷

1986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於1989年獲碩士學位,1996獲博士學位。於1995年被中科院特批為副研究員,2001年晉升為研究員。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一直圍繞“進化分子細胞生物學”開展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等與進化生物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已主持來自國家、中科院和雲南省等的科研項目10項,參加6項。在包括“Biol. Cell”等SCI刊物在內的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著30餘篇。有兩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還獲得了“雲南省青年科技獎”等個人獎勵。現為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基地學科團組帶頭人和中科院“細胞與分子進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雲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後備人才。擔任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兼染色體和基因組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雲南省細胞生物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已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0人,博士生4人。

學術成果

進化分子細胞生物學是一門以細胞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為基礎,跨越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原生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的交叉學科。目的在於從進化的視角考察和闡明真核細胞(尤其是高等真核細胞)為什麼具有如此這般的精細結構和精妙的功能活動機制,它們是怎樣進化發展的,其動力和機制是什麼,以及真核細胞的起源進化如何為後續的生物多樣性和複雜性的形成和大發展奠定基礎的。以期達到對真核生物及其多樣性、複雜性的認識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目前本實驗室主要採用細胞、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等技術方法,以一系列處在關鍵進化地位的單細胞生物為材料,著重研究真核細胞核的各種結構、功能(如核骨架、核纖層、核仁、染色質和核分裂等)和若干重要基因(如TIM基因、拓撲異構酶基因及與核分裂周期等相關基因)及其基因家族的起源進化。同時還擬結合發育生物學的實驗證據開展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的進化研究。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還開展一些有套用前景的基因及蛋白的研究。本研究方向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細胞與分子進化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視角和學術思想在國內乃至國際都很具特色。

學術獎勵

1)1999 年,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渦鞭毛蟲類(甲藻)及其進化地位的研究”
2)2000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藍氏賈第蟲蟲株分離培養、基因型及其細胞核(結構功能和進化)的研究”
3)2000 年, 雲南省青年科技獎
在研課題情況:
1) 中科院生物特別支持項目 (STZ-00-23) (主持) 以最原始的真核細胞賈第蟲為模型探討若干重要基因家族的起源進化
2) 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 (30070362) (主持) 最原始真核細胞賈第蟲的核纖層及其與核分裂的關係研究
3) 雲南省後備人才項目 (2000YP19) (主持)從基因及其家族的進化探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基礎及保護
4)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KSCX2-SW-101C) (二級主持) 原始真核微生物重要類群的系統發育重建與分子進化
5) 國家基金委創新小組項目 (30024004) (參加)分子進化與進化基因組學
6) 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 (30170135) (參加) 低等生物源真核生物類的進化地位與系統發育研究
7) 世界銀行貸款項目 (參加) 滇池水生生物多樣性的恢復

發表論文

1) Wen Jianfan, Chen Wanqun, 2002. Lamins and their genes. Prog. Nat. Sci. 12(8): 561~567.
2) Lu Siqi, Wen Jianfan, Li Jihong and Wang Fengyun, 2002. DNA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 gene from isolates of Giardia lambl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15(1): 99-102.
3) Lu Siqi, Li Jihong , Zhang Yaping, Wen Jianfan, and Wang Fengyun. 2002. The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 of the 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 (tim) gene from Giardia lambl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15(5): 763-766.
4) Wen Jianfan 2000. The Nuclear Matrix of Euglena gracilis (Euglenophyta):A stage of nuclear matrix evolution? Biol. Cell 92(2): 125-131.
5) Wen Jianfan, Li Jingyan, 1998. Nuclear matrix of the most primitive eukaryote Archezoa. Sci. China (series C), 41(5): 479-487.
6) 陳萬群,文建凡,2003. 眼蟲Astasia longa核纖層蛋白基因的初步研究. 動物學研究 24(1): 39~43.
7) 陳萬群,文建凡,2002. 核纖層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 自然科學進展 12(7): 678~684.
8) 文建凡,2001. 小眼蟲(Euglena gralilis) 的核骨架、核纖層研究. 水生生物學報 25(6): 551~557.
9) 文建凡,李靖炎,1998.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源真核生物的核骨架研究. 中國科學 (C輯), 28(5): 423-430.
10) 文建凡,1998. 渦鞭毛蟲類的染色質鹼性蛋白研究及其進化地位的重新認識. 科學通報 43 (15): 1575-158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