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館

文化三館

“文化三館”是指中國基層文化單位的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等相關文化服務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三館
  • 屬性:“免費”何時開始實施
  • 類型:免費之門
  • 包含:中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
三館免費,“免費”何時開始實施,“免費”之意義,“免費”之期待,

三館免費

中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將全面免費開放。
1500萬至2000萬元,已經很給力了。這些資金中相當一部分用於採購新書、設施維護、舉辦活動及聘請工作人員等。”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局副局長範文翔說。
文化三館
在上海,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戶籍人口的比重已超過二成,免費開放的公共文化場館成為不少老年人的“精神家園”。一些基層居委會幹部告訴記者,社區文化中心和居委會都配備了圖書室。錢寶榮說:“社區圖書室還為老年人創造了‘集體讀書’的環境,比老人獨自在家看書的氛圍更好,這好比是為他們預留了一個溝通交流的文化空間。”
在“免費”步伐較快的上海,不同類型的公共文化設施,也仍舊要面對情況各異的經費來源問題。上海美術館地處黃金地段,目前仍收取20元的門票。美術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馬上把“免費之門”打開,還將面臨美術館的歷史建築保護問題以及經費來源等困惑。

“免費”何時開始實施

中國全國美術館、圖書館、文化館在“免費開放、免費服務”方面的意識和相關規定差距頗為懸殊,免費舉措步伐不一。一些經濟發達地方如上海、杭州等地,早已開始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的“免費”甚至“免費派送”到市民身邊。
杭州圖書館館長褚樹青不拒絕乞丐進入圖書館,並在微博上發言“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就曾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議。
與圖書館相比,全國美術館的免費開放要應對更多挑戰。因為美術館展出的藝術品價值較高,免費開放意味著要升級藝術品保護的硬體措施,增加安保人員,必須跨過“經費增加”這一道“檻”。

“免費”之意義

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的公共化,是世界近現代文明的趨勢潮流,而公共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文化場所的服務對象不再限於特定階層,開始擴大到更廣泛的社會人群,使普通人也可以方便地享受人類文明成果,接受知識、思想和文化的薰陶。
衡量一個地方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主要不是圖書館、美術館的體量或規模,而是它們與社會公眾的距離以及公眾獲取服務的便利程度。公共文化場所並非是要變成一種外在的、供以觀瞻的景觀,而是要真正成為社會公眾的普遍生活方式,文化就是生活。
免費開放、降低門檻值得讚賞,修建更多公共文化場所、合理配置設施資源也很重要。中國公共文化場所在質量和數量上仍有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大文化投入,不斷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保證平等文化權利的實現。
免費開放所有文化場館,提供更優質、低廉和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其意義就不僅僅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傳播思想文化,還應視作在提升文明教養、習得文明理念與規則方面的國家示範。
保障人民民眾的文化權益、維護公民文化權利,不僅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出發點,也是整個文化建設的基本出發點,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必然要求。在免費開放的推進過程中,不僅要讓所有公民能夠享受文化、參與文化,還要根據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特點,設定有針對性的文化服務項目,其中,重點應增加對農民工、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對象化服務。
中國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在2011年中國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強調,在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過程中,必須堅持政府主導,依靠財政投入,積極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施各項惠民工程,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免費開放就是這樣一個惠民工程,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免費”之期待

免費即意味著由國家財政買單,但國家財政不是印鈔機,不能打包一切。很多本應是公共產品卻變成部門產品的場所,是機制出了問題,很多這樣的場所一邊伸手向國家財政要錢,一邊伸手向公眾收門票,自己倒成為了極其舒服的“肥水衙門”。對於這些場所而言,低價非不可能,而是不想。
免費,好歸好,畢竟是錦上添花,如果在更多的範疇里,無須免費,只需低價,效果更佳。比如各種各樣的景點,比如各種兼具科普和娛樂的科技館。
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鑑賞、參加大眾文化活動等,是公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服務公眾,保障權益,既是政府職能,更是政府責任。我期待的是,免費開放是“神形兼備”的開放。這幾年不少城市實行了公園免費開放,但出現了一些管理滑坡失控的現象。圖書館、文化館與公園雖有不同,但作為公共場所又有共性,如果不未雨綢繆,一免費就失管的問題難免發生。
現在“三館”免費開放,是一個契機——免費只是“形”,優質服務才是“神”。讓公共文化場館的文化含量多起來,將公共文化場館的功用發揮好,改進內部管理,創新服務方式,提高運營效率,尊重和貼近服務對象的文化需求。在實現均等普惠的基礎上,逐步增設多樣化服務,增加對未成年人、老年人、農民工等特殊人群的對象化服務,這才是“神”“形”兼備的免費開放。
中國多年在“文化三館”上的歷史“欠債”,讓現有的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無論是在硬體設施上,還是軟體服務上,都有點差強人意。像是首都、省會城市或者其它一些大城市還好點,要是換到三四線城市,或者縣城,要么乾脆就沒有這些文化公共場所,要么就是很少更新設備和書籍,一排排書架上倒也是有幾本書,不過看上去連紙張也透著黃黃的故紙堆味道,不像是到了信息海量襲來的圖書館,倒像是到了講究考據的博物館和文物館。
可是因為無處不在的中國特色,長期以來這些公共設施給普通民眾的印象是:建築一般都頗有氣勢,起碼不寒磣;“服務人員”的態度一般都比較惡劣,起碼也很冷淡;普通民眾進去一般比較難,常受冷眼。所以這些地方都成了“有身份”、“有地位”或者“有關係”的人的專用場所,而不是公共設施。美術館、圖書館如此,公園和體育場也不例外。
後來由於積習已久,作為納稅人的公民們反倒失去了“主人翁”的意識,以至於有些地方如北京、廣州等地很多公共圖書館“早已免費”,而民眾卻茫然不知。這固然和民眾去圖書館讀書不多有關,但和長期以來對這些地方的“門檻”和門檻內的冷臉所已形成的畏懼心理也不無干係吧。
如今,免費開放雖屬“回歸常態”,但還是值得民眾慶賀一番,畢竟這是一個進步!而且這個好訊息也確有讓媒體廣而告之以達到家喻戶曉的效果,免得浪費公共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