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酬杜華淇上見贈,兼呈熊曜

敬酬杜華淇上見贈,兼呈熊曜

岑參20歲至長安,上書求仕無成,後奔走京洛,漫遊河朔。此詩當是他曾從京洛往河朔經衛地時所作。他與漂泊淇上的江東才子杜華、胞兄岑況一起作客於在淇上作縣尉的熊曜(yào)。主客四人泛舟淇水,飲酒彈琴奕棋。前十六句感慨杜華才高而不遇,年過四十仍沒有官職。後十二句寫泛舟淇水所見所感。“共論窮途事,不覺淚滿面”。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敬酬杜華淇上見贈,兼呈熊曜
  • 創作年代唐朝
  • 文學體裁
  • 作者岑參
作品原文,注 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杜侯實才子,盛名不可及。
只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時者,已有尚書郎。
憐君獨未遇,淹泊在他鄉。
我從京師來,到此喜相見。
共論窮途事,不覺淚滿面。
憶昨癸未歲,吾兄自江東。
得君江湖詩,骨氣凌謝公。
熊生尉淇上,開館常待客。
喜我二人來,歡笑朝復夕。
縣樓壓春岸,戴勝鳴花枝。
吾徒在舟中,縱酒兼彈棋。
三月猶未還,寒愁滿春草。
賴蒙瑤華贈,諷詠慰懷抱。

注 釋

題註:此詩為岑參回贈杜華的應答詩,同時也抄予熊曜欣賞。杜華,名臣杜鴻漸的遠房侄子,當時才子。熊曜,洪州(今南昌)人,開元進士,時任臨清(即詩中所說“淇上”)縣尉。酬,酬答,回敬。見贈,贈我(詩)。
吾兄:指岑參的哥哥岑況。
熊生句:熊曜任淇上縣尉。熊生,熊曜。生,後生,長輩稱呼晚輩,老師稱弟子。尉,動詞,任縣尉。
瑤華:傳說中的仙花。屈原《大司命》:“折疏麻瑤華,將以遺兮離居。”本詩指美好的詩篇。

作者簡介

岑參 (717-770) , 唐代詩人。江陵(今屬湖北)人。南陽為岑氏舊望。天寶3年趙岳榜第二人及第。累官左補闕、起居郎,出為嘉州刺史。杜鴻漸表置安西幕府,拜職方郎中,兼侍御史,辭罷。別業在杜陵山中。後終於蜀。參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10餘載,極征行離別之情,城障寨堡,無不經行。博覽史籍,尤工綴文,屬詞清尚,用心良苦。詩調尤高,唐興罕見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與高適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每篇絕筆,人輒傳詠。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嘗薦其識度清遠,議論雅正,佳名早立,時輩所仰,可以備獻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謝世,豈不傷哉!有集十卷行於世。杜確為之序雲。集八卷。《全唐詩》卷198-201收岑參詩4卷,詩396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