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關道

散關道

散關位於秦嶺北側今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散關扼控散關道,散關道是一條多棧閣的道路,棧道改碥路始於唐宋,功作盛於明清。散關道是秦蜀諸棧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中保持驛路地位時間最長的一條交通幹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散關道
  • 地址:秦嶺北側今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
  • 特點:扼控散關道
  • 歷史:始於唐宋,功作盛於明清
概況,道路名稱與線路變化,改棧閣為碥路,館驛設定,歷史地位,

概況

散關道得名於散關。散關位於秦嶺北側今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散關扼控散關道。
散關道又名“故道”。是因嘉陵江的上源東支流——故道水源出散關之南,故道水源頭附近,秦代設故道縣。散關道經過故道縣並沿故道水而行,因而亦名故道。
散關道亦稱“陳倉道”。是因路北端出入山口處為秦漢的陳倉縣(今寶雞市東)。另外,陳倉道與故道在散關銜接為一條路線,於是,又連稱其為“陳倉故道”。

道路名稱與線路變化

散關為關中四塞之一。《讀史方輿紀要》記:“關中山川之會,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通過散關達於漢中、巴蜀的散關道,亦是古代秦蜀間早期開闢的交通幹道。
散關道得名於散關。散關位於秦嶺北側今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散關扼控散關道。
散關道又名“故道”。是因嘉陵江的上源東支流——故道水源出散關之南,故道水源頭附近,秦代設故道縣。散關道經過故道縣並沿故道水而行,因而亦名故道。
散關道亦稱“陳倉道”。是因路北端出入山口處為秦漢的陳倉縣(今寶雞市東)。另外,陳倉道與故道在散關銜接為一條路線,於是,又連稱其為“陳倉故道”。
唐中葉以後,將褒斜道北段路線移於散關、鳳州、武關驛問,稱“散關褒斜道”。元、明、清時期改稱“連雲棧道”北棧道。
散關道鳳州(今鳳縣鳳州鎮)以南的走向,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路線。
先秦時期,秦蜀人民的交往,主要是利用褒斜谷道的平夷、捷近。但也可溯故道水(即潛水、嘉陵江)側畔而上,越秦嶺至關中。
秦末漢初,故道已經成為人們慣行的路線。西漢元年(前206),漢王劉邦“北伐三秦”,由於褒斜道被張良燒絕,漢軍便由故道北入關中。《漢書·高帝紀》:“(漢)元年五月,漢王引兵從故道出襲雍。”《史記·曹相國世家》:“平陽侯曹參……從還定三秦,初攻下弁、故道、雍、邰。”下弁,在今甘肅省成縣西北;故道縣,在今甘肅省兩當縣與陝西省鳳縣之間;雍縣治所在今陝西省鳳翔縣西南;邰在今陝西武功縣西南。
東漢靈帝五年(172),武都太守李翕,在今略陽縣西北的嘉陵江岸修“梆閣棧道”[71],使故道更為通暢。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親率大軍,由故道去漢中征伐張魯。當年四月,軍至河池(今甘肅徽縣西北),七月,軍至陽平關(今勉縣老城)[72]。說明東漢末年,故道仍為交通大道。
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漢中沔陽(今勉縣)準備伐魏。蜀漢建興四年(226),諸葛亮率軍由故道北上,圍攻陳倉。
南北朝時,南朝蕭梁發生了“侯景之亂”,西魏先出兵漢中,後發兵征蜀,兩次均由故道。
唐代中前期,長安、漢中間的驛路由故道。《通典·漢中郡》記:“去西京(長安),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里;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驛路一千二百二十三里。”同書又記順政郡(今略陽)“東南到漢中郡南鄭縣二百八十七里,……去西京九百三十五里”。兩段路合計為1222里。《通典》所記的“驛路”即故道。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以後,長安、漢中府間的驛路,改行散關、鳳州、武關驛、褒城一線。
開成四年(839),唐朝政府鑒於褒斜道屢修屢毀,乃令山南西道節度使歸融在鳳州、褒城間另開新路。據劉禹錫撰寫的《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所記,此次修路北起散關,南至劍閣,長1100里。散關褒城間由牙門將賈黯負責,共設15個館驛。由褒城經利州(今四川廣元縣)至劍門段,由同節度副使石文穎負責,共設17個館驛。
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興元節度使鄭涯、鳳翔節度使李玭奏修“文川道”,欲將長安、漢中府間的驛路改行此道。但文川道修成不到一年即被夏潦沖毀,鄭涯受免職處分。大中四年(850),朝廷令興元節度使封敖及鳳翔節度使李玭,火速修治“斜谷舊路”及沿途館驛。當年六月動工,七月二十日畢工,八月十五日交付使用。驛路又恢復到散關道。
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因邠寧兵變,僖宗逃至興元府,命王建戍三泉(今寧強縣境),晉暉戍黑水(今褒城),“修棧道以通往來”[73]。此次所修的棧道,仍為散關、鳳州、褒城道,時稱“褒斜道”。
五代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又修治散關、鳳州、褒城間的閣道二千八百餘間,仍稱“斜谷閣道”[74]。
北宋初年,京兆府長安至成都府間的驛路改由故道。但興州(今略陽)至金牛鎮(今寧強縣北境)間的一段道路,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改由飛仙嶺沿陳平水(今大林河)南下,不繞行西縣(今勉縣)[75]。這是與唐代不同之處。
元代又沿襲唐代的散關、鳳州、褒城、沔州路線,達成都府。元將李思齊在寶雞縣渭水南側修築“益門城”。“益”指益州成都,“益門”指為進入四川省的大門。明代文學家何景明《益門》詩云:“益門通漢沔,棧閣上雲霄。蜀道從茲始,秦川望已遙。”
明清時期沿用元代的人蜀驛路,稱“連雲棧道”。《棧閣圖考》記:“棧道由寶雞至褒城為連雲棧,即北棧也。由沔縣進歷寧羌、廣元、昭化、劍州為南棧,當川藏通衢。”

改棧閣為碥路

散關道是一條多棧閣的道路,至宋代,尚有棧閣近3000間。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掌握了依山勢“回山取途”修築碥路的技能,遂以碥路取代棧閣。碥路亦稱偏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險峻地段,開挖山石而修築的一面靠崖,一面臨河溝的路段。它順著山坡,隨地勢高下,屈曲環繞,多位於山腰間。碥路以土石為路基,比棧道牢固,承載能力大,它離開河床較遠,夏秋季節不易被洪水沖毀。其不足之處:路線回曲,不如棧道平夷近捷;隨坡上下,不如棧道平直,車行困難增多;陰雨季節,碥路泥濘難行,棧道卻無泥濘之害。總而言之,碥路優於棧道。
棧道改碥路始於唐宋,功作盛於明清。唐僖宗光啟二年(886)由鳳翔南奔興元府時,散關北側尚有棧閣[76]。而到元代,益門鎮至散關間三十餘里路段,已變為碥路。大散關南側有村莊名“長橋”,因古代在這裡建有比較長的橋閣而得名。至今在長橋村東側的山坡和寶成鐵路50號隧道通過的地方,還有棧道壁孔遺蹟。明代編寫的《輿程記》載:“陝西棧道長四百二十里,自鳳縣草涼樓為人棧道之始。”則明代草涼樓以北一百多里的谷道上,已經沒有棧道了。
史書文獻記載的棧閣數量,宋代為近3000間;元代為近2900間;明代減至2300間。棧閣數目逐漸減少,表明碥路在不斷增加。至清代,“連雲棧”之名雖存,實際上散關道已經沒有木棧了。
棧道改為碥路後,路基堅實,承載和通行能力大為提高。明代王士性《廣志繹》記:“自古稱棧道險,今殊不然。屢年修砌,可並行二轎四馬”,“棧道雖稱川(四川),今實在陝(陝西)”,“今之棧道非昔也,聯輿並馬,足當通衢”。
清康熙三年(1664)、二十八年(1689)、乾隆三十年(1765)都大興功作,改棧道為碥路。
以現存棧道遺蹟及碥路路線看來,碥路一般高於棧道數十米,位於半山腰或山嶺之巔。有些路段限於地形,非鑿孔起棧不能通過時,則改木樑為石樑,修成棧橋,力求牢固耐用。《留壩廳志》記:自清朝初年,“開路於諸嶺上,由是陟降而行,無復昔日之沿山(崖)架木,而棧道遂廢”。
修碥路與修棧道的施工項目和所需建築材料大不相同。明朝遺老黨崇雅(寶雞人)為記述清康熙三年(1664)陝西巡撫賈漢復在寶雞西南60里煎茶坪至褒城縣雞頭關間另開新路,改棧道為碥路,撰寫有《大司馬修棧記》碑文,記其主要工程項目為:
修險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
險石路凡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丈有奇;
險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
修偏橋一百一十八處,計一百五十七丈;
去偏橋而壘石以補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許,共長六十五丈二尺;
凡十五處修水渠一百四十五道;
煅石三十二處,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
去當路山根大石二百八十九處;
壘修木欄桿一百二十三處,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
合營兵、驛夫、民夫、各匠,積六萬九千八十三工。
碑文所記的工程項目已不是修棧閣而是修險碥、險石路等,記述所修道路的長度不是“間”而是“丈”,建築材料也不以木材為主了。
清代的碥路,在鳳縣鳳嶺、三岔至留鳳關一段古道上尚留有遺蹟,是用鵝卵石鋪砌而成,寬約2米左右。

館驛設定

散關道在唐代闢為驛路後,始有驛站設定記載。
唐代自京師長安西去,至鳳翔府後,折西南行90里至寶雞縣,設陳倉驛,為散關道北端之首驛。由陳倉驛南行渡渭水,經益門52里至大散關,散關北側有遵塗驛。《舊唐書·僖宗紀》記,光啟二年(886),邠寧兵變,僖宗經鳳翔府南奔,叛軍朱玫所部曾追車駕至遵塗驛。
出散關越秦嶺西南行,約40里至黃牛嶺,道路“深林密竹,磴道盤曲”[77]。黃牛嶺南為黃花縣,置黃花驛。黃花縣在鳳州北60里處,唐代宗寶應元年(762)縣廢后,其驛仍存。
黃花驛南為鳳州梁泉縣,有州驛。唐代前期的入蜀驛路乃沿故道水(嘉陵江)而下,由鳳州折西南行35里至馬嶺寨,又西15里至兩當縣(今甘肅省兩當縣東35里),再南70里至固鎮,又南40里至河池縣(今甘肅徽縣西15里),復南行27里至青泥嶺,置青泥驛。又東南行53里至興州常舉縣(今陝西略陽縣北120里),由長舉縣沿嘉陵江南行約120里至興州治所順政縣,有興州江館。鄭谷《興州江館》詩云:“向秦還蜀計未成,……坐聽嘉陵江水聲。”知驛館臨江而建。
興州南5里為興城關,出興城關南行,越分水嶺約百里至西縣。西縣在漢水北岸,一名白馬城,置白馬驛。《太平寰宇記》引《郡縣道里記》載:“西縣本名白馬城,因山以名縣,又曰濜口城。”
西縣附近有百牢關,扼控褒斜、故道、金牛三路會接之口,為交通樞紐。《元和郡縣誌·興元府西縣》條記:“百牢關在縣西南三十步[78],隋置白馬關,後以黎陽有白馬關,改名百牢關。自京師趨劍南,達淮左,皆由此也。”
自百牢關西南行80里,經潘冢山至金牛縣入“金牛道”。金牛縣置金牛驛,在嘉陵江東30里。該地原為隋之通谷鎮,唐置金牛縣,寶曆元年(825)併入西縣(今勉縣),但仍置金牛驛。
由金牛驛西南行70里至三泉縣(今寧強縣西北)。再西南行約60里至九井灘。《蜀中廣記》載九井灘有九井驛。
九井灘南10里至五盤嶺。據岑參《五盤嶺詩》得知,五盤嶺置有驛站,且築有棧道。五盤嶺在利州北170里,為秦蜀分界處。
越五盤嶺入蜀界,經籌筆驛、朝天嶺、大小漫天嶺、千佛崖至利州綿谷縣嘉川驛。
唐代中後期,褒斜道路線改於散關、鳳州、褒城問,自鳳州起,離開故道,越鳳嶺,經三岔、回車、白澗,出斜谷關,入褒谷,沿漢魏褒斜道南段至褒城。唐斜谷關在今留壩縣姜窩子西側。薛能《褒斜道中》詩云“十驛褒斜到處慵”[79],說明唐褒斜道設驛站10個。按唐制“三十里一驛”,則三岔、回車、斜谷關等地必置驛。在褒谷漢魏褒斜道舊線上,唐代置武興驛(約在今留壩縣馬道鎮)、駱駝薦館(約在今青橋鋪)、坂下館(約在今七盤嶺北)。
唐代於褒城縣置褒城驛,位於唐褒斜道南端。唐人孫樵在《書褒城驛壁》中記:“褒城驛,號天下第一。”“褒城控三節度治所,龍節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蹄。由是崇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且一歲賓至者,不下數百輦。”
由褒城驛東渡褒水,33里至興元府漢川驛。
褒城西去為秦蜀驛路,30里至黃沙鎮,又西10里至鐸水口鐸水驛,再西30里至西縣白馬驛,復西行至金牛驛,接金牛道。
唐代中期及兩宋,是沿鳳州、興州驛路(故道),興州、三泉縣之間有方騫驛。
元代由鳳翔府經散關至四川省的大道是沿鳳州、褒城道和金牛道而行。沿途設有寶雞、東河橋、草亭樓、鳳州、三岔、柴關、馬頭、褒城、沔陽、金牛、羅村、鎮寧、朝天、漢川等14個驛站。
明代的入川驛道仍沿襲元代官道路線,其驛站設定為:陳倉驛、東河橋驛、草涼樓驛、涼泉驛、三岔驛、松林驛、安山驛、武關驛、馬道驛、青橋驛、開山驛、黃沙驛、順政驛、青羊驛、金牛驛、柏林驛、黃壩驛、神宣驛等18個驛站。
清代入蜀仍經行連雲棧道和金牛道。沿途驛站較明代減少,計有陳倉驛、東河橋驛、草涼驛、梁山驛、三岔驛、松林驛、留壩驛、武關驛、馬道驛、青橋驛、開山驛、黃沙驛、順政驛、青羊驛、寬川驛、柏林驛、黃壩驛等17個驛站。

歷史地位

散關道是秦蜀諸棧道(褒斜、儻駱、子午道)中保持驛路地位時間最長的一條交通幹道。始通時間和褒斜道不相上下。秦漢時期,褒斜道為官驛大道,散關道亦通行無阻。全國統一時期,京都無論是設在長安、洛陽、開封或北京,它都是京師連線川、藏、雲、貴各省、區的交通紐帶。南北分裂割據時期,常常成為敵對雙方爭奪的主要目標。散關道和散關的重要地位互為表里:“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荊襄,西控秦隴,形勢最重。”[80]
歷史上封建統治者利用散關道南征北伐的軍事行動達數十次之多,其中,北伐而成帝業者只有漢王劉邦。相反,由關中經散關道出兵南征而形成局部統一或全國大統一的事例則不勝枚舉。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親統大軍出散關經故道奪取了漢中。南北朝時期,西魏丞相宇文泰於大統十七年(551)派雍州刺史達奚武率兵出散關,圍南鄭,漢中遂為西魏所有。西魏廢帝二年(553),宇文泰又命大將尉遲回率步騎3萬征蜀,魏軍“自散關,由故道出白馬,取晉壽(今四川廣元縣南)。開平林舊道,前軍臨劍閣[81],並進圍成都。北宋乾德二年(964),派王全斌等由散關經固道攻劍州,滅了後蜀。
南宋和蒙古對立時期,蒙古兵曾利用散關道攻金、滅宋。宋紹定四年(1231),蒙古大將拖雷藉口南宋邊境守將殺害蒙古使臣,領兵5萬,由鳳翔出散關,攻下鳳州後,主力由連雲棧轉入河南,與金兵大戰三峰山(今河南省禹縣南),消滅金軍主力。宋端平二年至三年(1235~1236),蒙古窩闊台汗命皇子庫春統諸軍折由連雲棧道南下,不一月攻下成都,完成了從鳳翔經漢中而至成都的蜀道全程大進軍。宋寶祐六年至開慶元年(1258~1259),蒙古蒙哥汗自領大軍從六盤山經寶雞、漢中、出利州南攻保寧(今四川省閬中縣)和合川釣魚山,欲與忽必烈、兀良哈台合力攻滅南宋。
明洪武三年(1370)五月,大將軍徐達率諸軍由鳳翔入連雲棧道攻取興元,並進攻四川消滅明氏夏國政權,統一了全國。
清朝平吳三桂叛亂和大、小金川叛亂,都是利用散關道出兵征討。
散關道能多次為中國的北方政權發揮作用的原因,主要是漢中、巴蜀雖然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人口密集,但以一個局部地區的人力和物力,實不足以與控制關中和中原地區的政權相抗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