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兩國的跨國界民族,在中國境內約有3萬人,生活在內蒙古的人數接近90%,其餘的散居在黑龍江及新疆。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位於呼盟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魯古雅河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敖魯古雅鄂溫克族
  • 分布於:中國、俄羅斯兩國
  • 人數:約有3萬人
  • 語言:鄂溫克語
基本概述,民俗,服飾,居住,交通,歌舞,婚姻習俗,喪葬禮儀,宗教信仰,熊崇拜,文明生活,

基本概述

“敖魯古雅”為鄂溫克語“楊樹林茂盛的地方”之意。
鄂溫克後代鄂溫克後代
敖魯古雅鄂溫克人是在300多年以前從列拿河一帶遷到額爾古納河流域的,當時有700餘人。在列拿河時代,他們就開始馴養和使用馴鹿,後來由於列拿河一帶獵物少了,他們便順著石勒喀河來到了大興安嶺北麓的額爾古納河流域。他們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獸皮、吃獸肉,住“撮羅子”,受外界影響較少,在解放前基本仍處於原始公社末期氏族公社的階段。
解放後,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徹底結束了不分冬夏穿獸皮、餐風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溫克族鄉人民政府。1965年9月1日,35戶鄂溫克獵民敖魯古雅河畔安家,實現了定居。

民俗

"鄂溫克"在鄂溫克語中意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
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傳統上以狩獵為主。由於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在生活、生產中大量使用馴鹿,所以他們又被稱為"使鹿部落"。鄂溫克人打獵,一般五六個人為一小組,稱為"塔坦",獵人們最喜歡獵鹿。這不僅因為鹿的全身都是寶,而且因為鹿特別靈敏,最難捕獲,因而獵獲到鹿也是最光彩、最令人興奮的事情。獵民一年中捕獵季節的劃分是有規律的。這是按照各種動物的生長習性、生活特點形成的習俗。採集業及捕魚業也占有較大的作用,是鄂溫克婦女從事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採集業包括樺樹皮的採集和縫製,以及採集榛子、木耳、蘑菇、野菜等。

服飾

鄂溫克族傳統的服裝是皮衣,以鹿皮、狍子皮等為主要原料,揉獸筋為線,縫製皮衣和骨扣。服裝樣式古樸,形狀符合生產、生活的需要。例如,他們經常用完整的狍子的頭皮做出外形與鹿頭、狍子頭完全相同的皮帽子。獵人只有兩隻眼睛露在外面,達到迷惑野獸的目的。

居住

仙人柱是鄂溫克獵民住的圓形帳篷,漢語稱"撮羅子"。它由若干根樺木桿或柳木桿搭成框架,夏、秋季外面覆蓋乾草、蘆葦或樺樹皮,冬、春季圍蓋獸皮。門多向東或向南開。幾個仙人柱只能排成一字形或弧形,不許前後排列。

交通

鄂溫克人主要以馴鹿、馬、大輪車、馬車、滑雪板、雪橇等作為交通工具。金勒,鄂溫克語意為滑雪板,以松木為原料,前端上翹,後端呈坡形,中間有一綁腳的帶子,踏上穿行於林海雪原中,風馳電掣,是鄂溫克人的交通、狩獵工具。

歌舞

贊達拉嘎是鄂溫克族民間小調、山歌之類的總稱,短者數行,長者數十行,有世代流傳的,也有即興創作的,旋律簡潔樸素,一般不用樂器伴奏。鄂溫克人熱愛舞蹈,男女老幼都喜歡唱歌跳舞,歌舞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音樂舞蹈的特點是音調單純、動作簡單、邊歌邊舞。他們最喜歡的歌舞主要有"歡樂之火"舞、"阿罕拜"舞、"愛達喜楞"舞、"折輝冷"舞。鄂溫克族崇拜天鵝,"天鵝舞"是婦女們最常跳的舞蹈。舞蹈者以紅布蓋頭,穿白布披肩,仿照天鵝的動作和聲音。傳說,天鵝曾在戰爭中幫助過鄂溫克族。鄂溫克族的體育及遊戲也很有特色,體育活動主要有賽馬、射擊、摔跤、滑雪等項目。

婚姻習俗

鄂溫克族是一個尊老愛幼、熱情好客的民族。對他人也非常慷慨大方。鄂溫克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是一夫一妻制,還保留著"氏族外婚"和"姑舅表婚"的氏族社會殘餘。無論男女自由戀愛,還是由父母包辦,都要請媒人按照求婚禮節,向女方父母求婚。一般由媒人帶兩瓶酒,給女方父母敬酒、獻哈達,通過求婚詞對唱或對答。如果女方父母喝了酒並留下哈達,就是同意這門婚事。這樣可以商定訂婚日期和女方要求的彩禮。鄂溫克婚禮有幾種形式,即:迎娶式、送親式、逃婚(搶婚)式和互迎互送式。

喪葬禮儀

鄂溫克族喪葬禮儀,最早受薩滿教影響,後來受東正教影響和佛教影響。所以在安葬方式、入殮、弔唁及送葬活動等方面,不同地區或不同氏族的習俗也不相同。如果70多歲去世,將看成是一種榮譽,稱為"成佛"。在停靈方面,夏天多為當日安葬,春秋冬季一般停留三天后安葬。入殮安葬時,受東正教影響的則請牧師念經引路;受佛教影響的,請喇嘛念經或到寺廟念經。對死者洗身梳頭,更換穿戴,放置殉品併入殮安葬。送葬後三天,一周年或每年清明節,進行悼念儀式。每三年祭奠一次,九年後就不在祭奠。非正常死亡者不能正式入葬。

宗教信仰

鄂溫克民族絕大部分信仰薩滿教,牧區的也信奉佛教,也有少部分人信奉東正教。薩滿教是一種萬物有靈論的原始宗教,形成於原始社會後期。因滿--通古斯語族各部落的巫師稱為"薩滿"而得名。鄂溫克族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薩滿教活動。薩滿教認為,薩滿是人和神的聯絡者。薩滿教沒有經典教義,沒有共同創始人,沒有廟宇,宗教活動也沒有嚴格的程式。鄂溫克人稱其巫師為薩滿。薩滿的主要任務是祭祀祖先神靈、驅除災害和疾病。薩滿活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每年的"奧米那楞"薩滿集會,也叫四月會。其內容之一是老薩滿領教新薩滿;之二是乞求"毛哄"的平安和繁榮。第二種是在每年春節,薩滿在自己家中跳神,送舊迎新,薩滿求神保佑人們,祝福新年。第三種是不定時的薩滿職業活動,跳神趕鬼,跳神送葬,跳神求"烏麥"(保護嬰兒生命安全的神),請薩滿求子求福。

熊崇拜

混沌初開時,人類還未走出森林。一天有一個獵人在山中打獵,突然被一隻母熊抓住了。母熊把他帶進山洞,強逼獵人與它成婚。獵人被逼無奈,便在山洞裡和母熊共同生活了幾年,直到他們生了一隻小熊。後來獵人乘機從山洞中逃了出來。母熊發現獵人逃走了,便抱著小熊去追趕獵人。追到江邊的時候,發現獵人乘木排跑了。母熊為此十分氣惱,就把小熊當場撕成兩半,一半拋向獵人,一半留在身邊。留在身邊的成了後來的熊;拋向獵人的就是後來的鄂溫克人。鄂溫克獵民把熊作為了自己的圖騰,甚至認為熊是自己的祖先,他們是熊的遠親。
歷史上,把動物作為圖騰的人很多。如伏羲氏、女媧都是獸身人首、黃帝本身也是熊。那么鄂溫克獵民崇拜熊有什麼表現呢?簡單地說鄂溫克獵民雖說以狩獵為生,在古時卻不獵熊,隨著社會的發展,圖騰觀念的淡薄,生產工具的先進,才打破了不獵熊的禁忌。但在獵熊、吃肉、葬熊的過程中直到現在仍不同程度地保存著禁忌和崇拜的殘餘。鄂溫克獵民打死熊後,直到吃肉之前任何人都絕對不能說熊是我們打死的,要說"熊睡覺了"。在剝熊皮時,必須首先割掉睪丸,把它掛在樹上,然後動手剝皮。認為這樣熊見人才老實。剝皮時絕不能割斷動脈,而必須把血擠進心臟里去。熊的脖子也不可隨便切斷,而先把小腸取出繞熊頭三周后才可切斷。剝皮用的刀子不能叫刀子,而叫"刻爾根基"(什麼也切不斷的鈍刀之意)打熊的槍不叫槍而叫"呼翁基"(打不死任何動物的工具--吹火器)。吃熊肉也有一套儀式和禁忌:開餐前,年歲最大的長者坐在"撮羅子"的東北角的神位上,其餘的人都依次圍著篝火坐成一圈。長者先把熬好的熊油用小羹匙舀滿倒進火里祭火神。油"滋啦"一冒火苗,大家喊:"火笑了,火笑了"。再齊聲學烏鴉的叫聲--"嘎嘎"。長者說:"是烏鴉吃你的肉,不是鄂溫克獵民吃你的肉",說完把熊油分給每人一份,大家喝了以後才開始吃肉。熊的心、大腦(頭)、食道、眼睛、肺、肝等都不能吃,因為這些都是風葬的東西。按照習慣,凡是獵到熊,必須由"烏力楞"的全體成員共同吃熊肉,一次吃不完,再吃第二次,直到吃完為止。風葬儀式:吃完熊肉或剝完皮後,把熊的心、大腦(頭)、食道、眼睛、肺、肝和掌以及右上肋骨二根、右下肋骨三根、左上肋骨三根、左下肋骨二根,用樺樹皮捆好,再用柳條捆六道。頭向東,安葬在事先架好的兩棵落葉松樹中間的橫樑上,實行風葬。參加的人都要假哭致衰,給熊敬煙,與老人的葬禮儀式相似。另外,還要在兩棵松樹陽面,刮開樹皮做成一個平面,橫刮12道小溝,在溝里塗上各種顏色,並且在第6道溝的兩端,把熊的雙眼嵌在樹上。然後在上風處點燃火堆,用煙薰熊的屍首除污。對於害死人的熊,並不舉行風葬,只剝下皮子留用外,其餘的東西都扔掉。

文明生活

隨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和國家環保工程的實施,馴鹿放養範圍受到限制,加上鄂溫克人身居深山老林,交通閉塞、生活條件艱苦、就醫困難等狀況,嚴重製約了鄂溫克民族向現代文明發展,他們的生活水平難以提高。根河市委、市政府決定,對鄂溫克獵民實施生態移民,將他們遷至數百公里的根河市附近居住。
這裡建起62套嶄新的民房,紅色的屋頂,雪白的牆壁,整齊的排列成三排,每家都有個大院子,由各具特色的圍欄隔開,室內都是兩室一廚一衛的格局,有水電、有線電視光纜和暖氣管道。按照生態移民規劃,新敖魯古雅鄉鄉政府、國小、衛生所、敬老院和鄂溫克民族博物館等設施。
政府為敖魯古雅人在附近開闢了數個馴鹿養殖場,他們仍舊可以繼續馴鹿的放養。時代居住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告別了大森林,無償的住進了政府提供的固定居所,開始了現代文明的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