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杜溫

敏杜溫

敏杜溫,緬甸詩人、文學評論家。畢業於仰光大學,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曾任仰光大學緬文系主任等職。是實驗文學運動的主要作家。退休後赴日講學,任特邀教授。他的抒情詩音調優美,語彙生動,以婉轉曲折的手法表達愛國深情。

其子廷覺是曾任緬甸總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敏杜溫
  • 國籍:緬甸
  • 出生日期:1909年
  • 職業:詩人、文學評論家
  • 畢業院校:仰光大學
  • 主要成就:退休後赴日講學,任特邀教授。
代表作,職業生涯,與中國,

代表作

代表作有《親愛的姑娘》、《勝利花》等。曾寫過大量的兒歌,樸實、生動,後彙編成《寫給貌魁們的詩》出版。他還翻譯過陳毅副總理訪緬時所寫的友好詩篇。他的短篇小說《昂大伯騙人》寫出了孩子的天真無邪,譴責了上層社會的權勢。《穿耳眼的儀式》暴露了上層社會的虛偽等。他的文學評論文章與吳登漢的文章合編成論文集《文學世界》出版。他的創作手法對緬甸一些青年作家有很大影響。1962年曾訪問中國

職業生涯

敏杜溫也是緬甸實驗文學運動的傑出代表。1930年“我緬人協會”(即“德欽黨”)成立,號召熱愛祖國,提倡本國的文字,尊重本國的語言。民族獨立運動的激流席捲了文學界,以敏杜溫、德班貌瓦佐基為代表的仰光大學的師生髮起了實驗文學運動,開始探索適合於向大眾宣傳民主、自由思想的文體與風格。他們接受了外國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作品以及緬甸古典碑銘文學和前輩作家的影響,在緬甸愛國反帝運動的推動下,形成了實驗文學運動(Khit San Literature)。
在緬甸文學史上,這一運動對緬甸現代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日。在此之前,緬甸文壇流行的主要是韻律嚴格的古體詩歌和由外國小說改寫的小說,追求詞藻,矯揉造作,不重視反映現實生活。
實驗文學派作家的作品共同特點是:言簡意賅、清新樸實、提倡寫實,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1936至1940年左右,他們作品中反帝愛國的內容開始增多。詩歌採用自由體,劇本不再用成段的詩文,而採用生動的對白,提倡用大眾語。這一運動持續了十年,直至1940年代初期日本法西斯開始侵略東南亞為止。除了敏杜溫、德班貌瓦、佐基外,實驗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還有貌廷、德格多貌丹新、固達等人。

與中國

中國文藝思想對緬甸文學界產生較大影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當時緬甸出版的《星》雜誌在1946年提出了創作新文學的口號。該刊物曾用大量的篇幅介紹中國的文學作品及文藝思想。緬甸新文學運動蓬勃開展,中國文學作品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大量介紹給緬甸讀者。
1952年,緬甸作家曾向到緬甸訪問的中國學者說,到當時為止已用緬甸文翻譯發表了不下百篇的中國作品,魯迅蔣光慈秦兆陽劉白羽趙樹理等人的短篇作品都是在這一時期由緬甸著名作家德貢達亞、杜阿瑪、曼丁、德欽妙丹等人翻譯的。當時發表這類譯作較多的雜誌有:《星》《新文學》《人民》等。《駱駝祥子》《白毛女》《日出》《子夜》等中國文學作品在上世紀50、60年代就已經在緬甸成冊出版。1956年,敏杜溫編寫的小冊子《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由仰昂敏加德出版社出版,對魯迅的創作做了介紹。敏杜溫先後在雜誌上發表了中國陳毅副總理訪緬友好詩篇和侯寶林的著名相聲腳本《夜行記》。1989年敏杜溫還在緬甸文學雜誌上翻譯了白居易的《驃國樂》《賣炭翁》《新豐折臂翁》《觀刈麥》等多首名詩。
敏杜溫曾於上世紀60年代到訪過中國。1961年,仰光大學教授代表團訪華,以當時仰光大學教務長達拉博士為團長,團員有七八位,都是當時緬甸各個學科頂尖的知名教授,除了敏杜溫,還包括時任仰光大學圖書館館長的緬甸著名的文學界泰斗佐基、地理系教授杜丁基等。
2017年4月9日,《敏杜溫的中國緣》中緬對照版新書首發式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敏杜溫次子、緬甸總統廷覺等人為新書揭幕。《敏杜溫的中國緣》一書由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編輯出版,不僅收集了敏杜溫翻譯的中國現代作家魯迅的作品、中國的古典詩歌、當代詩歌、民間故事和中國相聲,還有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訪華時撰寫的介紹新中國風貌的文章。
廷覺說,父親及自己一家都和中國很有緣。父親翻譯了很多中國的優秀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與緬甸的文學有相通的地方。他透露自己曾學過中文,打趣地說“太難了,我念得舌頭都不會動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