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詩

效阮公詩

《效阮公詩》是南北朝著名文學家江淹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首為朋友題寫的送別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效阮公詩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江淹
詩詞正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陰。
群帝共上下,鸞鳥相追尋。
千齡猶旦夕,萬世更浮沉。
豈與異鄉士,瑜瑕論淺深。

作品賞析

首二句介紹若木的生長之地,潔淨高雅,非同尋常:“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陰。”“若木”,是神話傳說中的神木,長在日入處,這裡喻品行高尚之人。“丹水”,是神話傳說中的水名,乃高雅潔淨之地。這裡寫若木的生長之地潔淨高雅,正是為了寫若木超凡脫俗的品格。二句寫得平穩自然,但若木的形象卻清晰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正所謂不由作意,而氣格自高。
三、四句是對若木高潔品格作進一步的渲染,但詩人並沒有正面刻畫,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藝術手法來表現的。品格美是一種內在之美,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此從正面去寫,就令人感到空洞、蒼白與乏味。而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則可以調動讀者的想像力,去擴大美的內涵,取得特殊的藝術效果。試想,連天上的諸神和品格高潔、獨立不羈的鸞鳥都對它仰慕不已,那么它高潔的品格就可想而知了。
五、六句寫若木的壽命長。世人的千年萬載,對於若木而言,不過是旦夕之間罷了,因而世俗萬物的壽命與之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這就使得詩意又有了新的開拓。若木不僅生長的環境潔淨高雅,且內在的素質——生命力也遠遠超出世俗萬物之上,經過層層渲染,步步蓄勢,最終把若木超凡絕俗的品格凸顯在讀者面前,與世間萬物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如此一來,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結論:“豈與異鄉士,瑜瑕論淺深。”全詩至此,主旨已然畢現。雖然沒有一句涉及諷諫,但諷諫之意卻自出。這裡的“異鄉士”,是指劉景泰身邊的小人。詩人希望劉景泰能想若木那般,志氣高尚,目光遠大,不要被左右所蒙蔽。
這首詩通篇用比,含蓄蘊藉,極得香草美人之意。詩人緊緊抓住諷諫的主旨,寫得嚴整緊湊。

作者簡介

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中國南朝文學家。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縣東)。故里在今民權縣程莊鎮江集村。江淹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
江淹出生於南朝宋,年少時即因文章而聲名顯著,一生為官曆南朝宋、齊、梁三朝。晚年他仍擔任齊、梁朝的高官,但是作品質量卻大不如以前,被認為是才思衰退所致,因此世人說他“江郎才盡”,至今傳為文壇掌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